红城志

红城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红城志》编纂历时五年,样稿七校,我们的劳动成果即将付梓,其感叹欣喜之情不可言状。2003年秋,时任中共红城镇党委书记的张宏伟、镇长白建山有感于红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景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红城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萌发了编纂《红城志》的初步设想。他们和永登二中任教的薛文章、陈世栋老师商谈后不谋而合。出于共同的志趣和服务桑梓的愿望,大家决定编纂红城历史上第一部志书,展现红城的历史,凝聚人心,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家乡的激情。当时编纂《红城志》的想法,也得到了时任永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史存瑞的热情支持。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目录

封面
红城志
红城志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题词
-- 中共永登县委书记李彦龙题词
-- 永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礼才题词
-- 永登县人民政府县长魏旭昶题词
-- 政协永登县委员会主席史存瑞题词
图片
-- 红市山城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城感恩寺
-- 红城全景
-- 感恩寺山门
-- 感恩寺镇寺之宝——汉藏文石碑
-- 感恩寺大雄宝殿的悬塑雕像群
-- 北宋瓷
-- 凤凰山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汉代木虎
-- 明代在红城感恩寺修成的《大藏经》
-- 泥质红陶钵
-- 双刃石斧
-- 单耳彩陶罐
-- 畅口筒状绳纹罐
-- 二中东操场出土的夹砂双耳红陶罐
-- 西汉允街现城西北角遗迹
-- 塌墩岭汉长城烽燧
-- 龙泉寺蒿滩宋代所植古槐
-- 山城沟汉长城遗址
-- 红城镇院内古树(丝锦树)
-- 水槽沟龙王庙壁画
-- 徐家磨清凉寺
-- 红城南门文昌宫及宫内壁画
-- 钟鼓楼
-- 凤山村牌坊
-- 长虹卧波——凤凰山握桥
-- 红城镇人民政府
-- 红城初级中学
-- 洪城中心卫生院
-- 升旗仪式
-- 永登县第二中学
-- 野泉学校
-- 红城中心小学
-- 红城古今民居
-- 红城古今民居
-- 宏伟碳素厂一角
-- 殷切的期望
-- 发展中的甘肃建刚碳化硅有限公司
-- 进化砖厂
-- 布绢人
-- 太平鼓
-- 皮影
-- 铁芯子
-- 城隍出府
-- 清明山眺楼
-- 红市花灯
-- 左宗棠书法
-- 曾国藩的书法
-- 学子给尚国泰先生的敬联
-- 刘尔忻为红城泰涌魁商号题写的匾额
-- 红城名流题赠把锡龄匾额
-- 葛正心题写的匾额
-- 柴如楠书法
-- 民国中叶马文炳(字年庚)留于红城的墨宝
-- 李泽夫书法、篆刻
-- 王有堂书法
-- 魏光中书法
-- 把国玺书、画
-- 李俊堂画
-- 王万宏书法
-- 清代吏部执照
-- 红城镇获奖奖牌
-- 红城镇凤山村奖牌
-- 永安村党支部奖牌
-- 永登二中获奖奖牌、奖杯
-- 红城境内兰新铁路和312国道
-- 红城境内徐谷高等级公路
-- 庄浪河
-- 商贸一条街
-- 古晋会馆
-- 红城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红城志编纂人员合影
-- 红城镇地图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红城子平面示意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红城建制沿革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特点
-- 第二节 自然资源
第三章 人口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节 宗教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概况
-- 第二节 古代农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农村状况
-- 第四节 1949年之后的“三农”
-- 第五节 农机具
第五章 牧业林业渔业及编织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第二节 林业
-- 第三节 渔业及编织业
第六章 水利水土保持和农电
-- 第一节 水利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农电
第七章 工业交通邮政电信
-- 第一节 工业
-- 第二节 交通
-- 第三节 邮政 电信
第八章 商贸财政税务金融工商行政
-- 第一节 商贸
-- 第二节 财政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 第四节 工商行政
第九章 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校
-- 第三节 教师获奖及教研成果
-- 第四节 红城镇教师学习资源中心
-- 第五节 捐资助学
第十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医疗机构的建设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群众性的卫生保健
-- 第五节 药材公司和畜牧兽医站
第十一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图书转播站 电视
-- 第三节 报刊 记者 通讯员
-- 第四节 体育
第十二章 党派群众团体重大政治运动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三节 民主党派
-- 第四节 群众团体
-- 第五节 重大政治运动纪实
第十三章 政权
-- 第一节 权力机关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第三节 各村、社(大队)主要负责人
第十四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红城子
-- 第二节 解放前城内建筑
-- 第三节 解放后的村镇建设
第十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地理
-- 第二节 军事组织
-- 第三节 重要战事
-- 第四节 军事设施
-- 第五节 人民武装工作
第十六章 文物古迹与胜景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 第二节 长城烽燧
-- 第三节 城堡
-- 第四节 名胜
-- 第五节 墓葬
-- 第六节 红城八景
第十七章 民俗
-- 第一节 汉族习俗
-- 第二节 回民习俗
-- 第三节 酒文化
第十八章 方言谚语俗语歇后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俗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第十九章 诗词楹联民间小曲
-- 第一节 诗词
-- 第二节 楹联
-- 第三节 民间小曲
第二十章 碑记文选
-- 第一节 碑记
-- 第二节 游记
-- 第三节 文选
-- 第四节 王鉴塘、把锡龄之考卷及批注
第二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古、近代人物
-- 第二节 现、当代人物
---- 一、政界
------ 王学恭
------ 庄朴
------ 王学泰
------ 王联珠
------ 李维翰
------ 邓子云
------ 张守身
------ 王文翰
------ 李成林
------ 张天秩
------ 许安仁
------ 徐著铭
------ 郁克敦
------ 华元泰
------ 王均和
------ 苏蔚泉
------ 康於浩
------ 张尚德
------ 李蔚荣
------ 杨尊孔
------ 康珠成
------ 张守存
------ 李蔚武
------ 杨文明
------ 武有才
------ 李蔚龄
------ 王礼善
------ 赖学良
------ 李蔚海
------ 张永寿
------ 陈学文
------ 席翰章
------ 姚继洲
------ 王重国
------ 张德国
------ 李自新
------ 赖学忠
------ 赖全章
------ 蒲善棠
------ 陈立春
------ 赖万章
------ 俞好善
------ 胡尚道
------ 唐立贵
------ 张荣
------ 王振家
------ 葛逢溪
------ 王全臣
------ 祁连峰
------ 王振军
------ 王有忠
------ 许爱祥
------ 张正杰
------ 葛泽溪
------ 葛一溪
------ 康建成
------ 贾梅英
------ 王有贤
------ 张恩国
------ 许立国
------ 柳世棣
------ 王得华
------ 陈学亨
------ 费恒昌
------ 杨兆贵
------ 张立荣
------ 徐学峰
------ 张谦
------ 王吉才
------ 王全忠
------ 伊成莲
------ 廖有泰
------ 吴玉梅
------ 张性忠
------ 廖永凯
------ 魏学祯
------ 史存瑞
------ 满和昌
------ 张立虎
------ 赖振宁
------ 张建国
------ 周新民
------ 徐大元
------ 葛冰溪
------ 王永福
------ 薛玉堂
------ 王明录
------ 吴光俊
------ 廖安泰
------ 费来昌
------ 袁崇俊
------ 周翠兰
------ 陈双城
------ 牛希奎
------ 赖振芳
------ 郑继祖
------ 狄尚红
------ 张悦耀
------ 华三春
------ 王延泽
------ 康明渊
------ 康逢恺
------ 段连洲
------ 邓育洲
------ 刘国成
------ 尚全明
---- 二、军界
------ 魏天山
------ 李蔚文
------ 把中国
------ 李蔚华
------ 蒲朝纹
------ 脱敬德
------ 薛峰
------ 王万福
------ 王育才
------ 李伟东
------ 满金荣
------ 闫兆寿
---- 三、学术界
------ 王永杰
------ 张守善
------ 魏景山
------ 王永久
------ 李胥善
------ 赵国栋
------ 保建屏
------ 蒲朝绂
------ 哈立章
------ 葛生华
------ 张尚义
------ 王振华
------ 康於仪
------ 郁桂莲
------ 葛延山
------ 杨文秀
------ 窦永丰
------ 赵渊理
------ 郁自香
------ 何玉祥
------ 陈大文
------ 胡天兰
------ 杨生茂
------ 张志春
------ 张崇良
------ 蒲训
------ 王永宏
------ 张得俭
------ 朵荣
------ 陈立恒
------ 薛育林
------ 袁敬春
------ 李忠善
------ 徐世文
------ 蒲斌
------ 李世通
------ 把多恒
------ 王生明
------ 吴天红
------ 张克荣
------ 刘万祥
------ 强国红
------ 袁字春
------ 尚素琴
------ 庄得川
---- 四、教育界
------ 尚国泰
------ 王锡龄
------ 费浚昌
------ 陈延伟
------ 把多学
------ 许植本
------ 庄向梓
------ 庄继学
------ 康逢玉
------ 郗一民
------ 翟宛华
------ 曹玉珍
------ 葛得溪
------ 陈宝玺
------ 李蔚兰
------ 康美成
------ 陈重徐
------ 庄力学
------ 李蔚泉
------ 蒲芾棠
------ 陈立坤
------ 撖永年
------ 张力
------ 王建智
------ 保国泰
------ 王振清
------ 华永胜
------ 张兴亚
------ 董维新
------ 庄向登
------ 李明新
------ 袁万银
------ 张子夫
------ 薛文章
------ 彭万举
------ 刘银年
------ 陈建刚
------ 许全本
------ 徐武邦
------ 李正明
------ 王明喜
------ 把多铎
------ 尚通明
------ 撖国祖
------ 戴成良
------ 庄善学
------ 张正印
------ 尚玺明
------ 王雄昌
------ 王著良
------ 李玮
------ 杨振洲
------ 王延宁
------ 陈世栋
------ 赖振寅
------ 把多勋
------ 王学芳
------ 关建芳
------ 陈学强
---- 五、艺术界
------ 杨登巍
------ 把国玺
------ 袁天霖
------ 王子元
------ 李福善
------ 李明贤
------ 袁乐天
------ 葛正心
------ 朵长青
------ 魏秀兰
------ 李世堃
------ 张德胜
------ 王万宏
------ 李世珍
------ 王有堂
------ 廖宗泰
------ 李世庚
---- 六、红城镇出席兰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 孙秋霞
------ 张生魁
------ 刘彩章
------ 庄硕学
------ 龙文升
------ 华光忠
------ 胡元祥
---- 七、企业界
------ 张兆禄
------ 葛成魁
------ 陈敬玉
------ 张立国
------ 张全林
------ 葛成文
------ 薛生彪
------ 蒲桂棠
------ 李建华
------ 张建刚
------ 陈坤兴
------ 王立明
------ 王东才
------ 尚祖良
------ 杨贵民
---- 八、名医及其他人物
------ 陈树春
------ 张珍如
------ 关文清
------ 葛延福
------ 脱正彪
------ 刘正清
------ 把祖骞
------ 陈绣章
------ 脱正鹄
------ 保养心
------ 魏怀义
------ 李龙章
------ 满可伯
------ 王有魁
------ 赵鸿儒
------ 薛生兴
------ 庄太学
------ 韵玉花
-- 第三节 红城籍部分革命烈士
第二十二章 附录
-- 第一节 人物轶事
-- 第二节 传说故事
-- 第三节 史料集存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