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志(1994-2010)(上卷)

毕节市志(1994-2010)(上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毕节撤县设市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二、断限:本志属1994年版《毕节县志》续修地方志,上限自1994年,下限至2010年。1994年以前境内实事,在上部志书设有记载的。本志依其事背景仅作简略记述。市级人事适当下延至2011年。

内容时限: 1994-2010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目录

封面
毕节市志(1994-2010)(上卷)
题词
--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节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傅传耀 题词
-- 毕节市委常委、七星关区区委书记宫晓农 题词
《毕节市志》编纂委员会
《毕节市志》编辑部
序(一)
序(二)
《毕节市志》凡例
图片
-- 毕节市综合行政办公中心
--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启动力帆重卡下线光球
-- 副省长禄志明到毕节市调研
-- 地、市党政领导在黔西北产业园区博泰工业园区奠基
-- 毕节热电厂
-- 煤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民营企业发展良好
-- 地委委员、市委书记周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龙泽玉等到工业园区建设工地调研
-- 污水处理厂
-- 加强建设用地保障
-- 地委书记秦如培,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吉勇,地委委员、市委书记周荣就毕节交通状况现场办公
--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平为碧阳大道开工仪式致词
-- 地委委员、市委书记周荣陪同上海市长宁区政府考察团到碧阳湖调研
-- 毕节东出口通道——东客站
-- 地、市党政领导视察毕节消防大队
-- 行署专员助理、市长王彬,常务副市长聂忠智到碧阳湖现场调研
-- 毕节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会议
-- 碧阳湖大桥
-- 美丽毕节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倒天河二期改造工程——绿色五龙桥
-- 人民公园湖心亭
-- 新建的人民公园大门
-- 城东新区
-- 山城母亲河——倒天河流域
-- 美丽醉人的城市夜色
-- 城市新貌
-- 人民公园
-- 城市休闲广场
-- 创建卫生文明城市
-- 步行街
-- 璀璨的毕节山城夜色
-- 远眺碧阳湖
-- 城市公交
-- 风景如画的碧阳湖
-- 中国结(毕节公园)
-- 地委委员、市委书记周荣及市直党政领导就新农村建设现场办公
--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平,宣传部部长胡书龙,市人大副主任安慧一行到岔河镇大寨村指导工作
-- 黔西北特色民居
-- 地委委员、市委书记周荣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 市政协主席吴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 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 市人大主任杨国兵参加08抗雪凝 保民生活动
-- 市委副书记、市长龙泽玉参加08抗雪凝 保民生活动
-- 市政协主席吴坚参加08抗雪凝 保民生活动
-- 市委副书记熊灿平(左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玲(左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平贵(左三)参加0
-- 武警、消防官兵参加08抗雪凝 保民生活动
-- 何官屯供电所抢修1OKV线路工作现场
-- 长春白家哨抢修现场
-- 保供电 保生产
-- 海子街供电所在抢修1OKV层台线,供电员工驮着电力物资艰难地走在山路上
-- 抢修供电线路
-- 抗雪凝保畅通
-- 市人大主任邓俊波参加抗旱救灾
-- 博泰房开公司捐赠的救灾物资
-- 抢险救灾
-- 民兵抗洪演练
-- 广大民众踊跃捐赠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政区建置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略述
---- 第二节 撤区并乡建镇
---- 第三节 毕节镇撤镇设办事处
---- 第四节 并村
-- 第二章 地质 地貌 矿藏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矿藏
-- 第三章 山脉 水文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水系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三节 土壤利用
-- 第五章 生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六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要素
---- 第二节 气候特点
---- 第三节 气候分区
---- 第四节 气象灾害
---- 第五节 管理机构与服务
第二篇 民族 宗教 人口 民俗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彝族
---- 第二节 苗族
---- 第三节 白族
---- 第四节 仡佬族
---- 第五节 布依族
---- 第六节 其它民族
-- 第二章 民族宗教工作
---- 第一节 民族、宗教事务机构
---- 第二节 民族经费投入
---- 第三节 民族干部培养
---- 第四节 民族文化教育
---- 第五节 宗教事务管理
---- 第六节 寺庙
-- 第三章 人口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三节 人口与就业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四章 民俗
---- 第一节 风俗风尚
---- 第二节 方言
---- 第三节 姓氏 宗祠
第三篇 三农
-- 第一章 农村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深化农村改革
---- 第三节 粮食高产示范工程
---- 第四节 苎麻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小康村建设
---- 第六节 专业村建设
---- 第七节 “四园三场”建设
---- 第八节 “妇女参与发展”项目
---- 第九节 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工作
---- 第十节 农业科技培训与绿色证书工程
-- 第二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毕节县列入国家级贫困县
---- 第二节 扶贫解困(补遗)
---- 第三节 “八七”扶贫攻坚
---- 第四节 新阶段扶贫开发
--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实施起步
---- 第二节 1997年至2000年项目实施情况
---- 第三节 2001年至2010年项目实施情况
-- 第四章 基本农田建设
---- 第一节 农田三改
---- 第二节 以粮(以工)代赈建设
---- 第三节 财政扶贫建设
---- 第四节 提高标准建设
---- 第五节 配套项目
-- 第五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农业作物生产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农业适用技术推广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农业教育
---- 第七节 农业科研
---- 第八节 农业科技成果
---- 第九节 农业工程项目
---- 第十节 农业行政执法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林业生态建设
---- 第三节 采种育苗
---- 第四节 林政资源管理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第六节 林业科技
---- 第七节 国有林场
---- 第八节 林业管理机构
-- 第七章 畜牧 水产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第三节 饲料 饲草 人工种草
----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检疫 检验
---- 第五节 水产
---- 第六节 欧盟奶援项目
---- 第七节 畜牧专业户
-- 第八章 水利水电
---- 第一节 河流开发与治理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 第三节 农田水利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五节 农村电力建设
---- 第六节 水政管理
---- 第七节 水利科技
---- 第八节 机构变革
-- 第九章 农业机械化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农机装备
---- 第三节 农机运用
---- 第四节 农机技术推广与农机培训
---- 第五节 农机监督管理与安全生产
---- 第六节 农机经营管理
第四篇 烟草
-- 第一章 烤烟和卷烟管理
---- 第一节 “两烟”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目标管理
-- 第二章 烤烟种植条件
---- 第一节 气温热量条件
---- 第二节 光照和雨水
---- 第三节 土地、土壤条件
---- 第四节 其他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第三章 优质烟叶生产
---- 第一节 种植布局优化
---- 第二节 农户优化
---- 第三节 品种优化
---- 第四节 科学育苗
---- 第五节 假植移栽
---- 第六节 平衡施肥
---- 第七节 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 第八节 成熟采摘
---- 第九节 分级扎把、初分预检
---- 第十节 烤房建设、科学烘烤
---- 第十一节 基地建设
---- 第十二节 烟水配套工程建设
---- 第十三节 课题研究
---- 第十四节 烤烟综合标准体系
---- 第十五节 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
-- 第四章 烟叶经营
---- 第一节 收购
---- 第二节 调拨
-- 第五章 卷烟销售
---- 第一节 货源、品种及价格
---- 第二节 任务、数量、目标及效益
---- 第三节 销售服务
-- 第六章 专卖管理
第五篇 乡镇企业·煤炭
-- 第一章 管理体制和发展成就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产业与行业
---- 第三节 发展历程与成就
-- 第二章 农业企业
---- 第一节 种植企业
---- 第二节 养殖企业
---- 第三节 特色种植、养殖企业
-- 第三章 乡镇工业
---- 第一节 工业发展水平
---- 第二节 采矿冶炼
---- 第三节 化工产品及医药
---- 第四节 铸造、电力、造纸
---- 第五节 农副土特产品加工
---- 第六节 乡镇轻工业
-- 第四章 建筑建材
---- 第一节 建筑施工企业
---- 第二节 建筑材料
-- 第五章 运储商贸服务业
---- 第一节 第三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业
---- 第二节 交通运输仓储业
---- 第三节 批发零售贸易业
---- 第四节 旅游饮食服务业
-- 第六章 煤炭
---- 第一节 管理体制沿革
---- 第二节 煤炭初级开采(补遗)
---- 第三节 引导发展
---- 第四节 煤炭专项整治
---- 第五节 煤炭企业管理
---- 第六节 煤炭经营
---- 第七节 煤炭规模企业
---- 第八节 煤炭资源普查、勘探及矿区规划
---- 第九节 煤电化一体化项目
第六篇 工业商贸
-- 第一章 工业企业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构成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企业改革
-- 第二章 经贸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作举措
---- 第三节 经济指标
---- 第四节 项目实施
---- 第五节 机械化工建筑企业
-- 第三章 轻纺·联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轻纺工业·联社工作
---- 第三节 轻纺工业改革改制
---- 第四节 轻纺企业
-- 第四章 商业贸易
---- 第一节 商务管理
---- 第二节 商业、流通企业
-- 第五章 物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资总公司改革
---- 第三节 工作与经济指标
---- 第四节 物资企业
-- 第六章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一节 市非公办
---- 第二节 发展非公经济
-- 第七章 粮油流通
---- 第一节 粮油流通体制
---- 第二节 粮食油料生产
---- 第三节 粮食油料收购
---- 第四节 粮食销售
---- 第五节 粮油市场与粮油价格
---- 第六节 粮食储运
---- 第七节 粮油工业
---- 第八节 基本建设
---- 第九节 经营与财务
-- 第八章 供销合作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 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九章 地方电力管理
---- 第一节 地方电力机构
---- 第二节 农网改造
---- 第三节 生产经营
-- 第十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黔西北产业园区
---- 第二节 双池经济走廊
---- 第三节 德溪新区
---- 第四节 碧海新区
第七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规划原则
---- 第三节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 第五节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第六节 城市给水排水
---- 第七节 城市远期规划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改造
---- 第二节 新城区开发
---- 第三节 道路改造
---- 第四节 河道治理
---- 第五节 垃圾处理场
---- 第六节 广场建设
---- 第七节 小区建设和客车站建设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乡镇规划与集镇建设
-- 第四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设计管理
---- 第二节 施工管理质量监督
---- 第三节 注册和检测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保机构
---- 第二节 环境质量状况
---- 第三节 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和科研
---- 第四节 环境污染防治
---- 第五节 环境管理
---- 第六节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第六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城市管理
---- 第三节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
-- 第七章 房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三节 房开企业管理
----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安居工程与经济适用房建设
---- 第六节 廉租房建设
第八篇 旅游
-- 第一章 文物观景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墓
---- 第三节 古建筑
---- 第四节 摩崖碑刻文物藏品
---- 第五节 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
-- 第二章 自然 人文景观
---- 第一节 国家级拱拢坪森林公园
---- 第二节 水文 生物 气象景观
---- 第三节 溶洞
---- 第四节 古大树
---- 第五节 人文景观
-- 第三章 乡村旅游 旅游活动
---- 第一节 乡村旅游
---- 第二节 旅游节庆活动
---- 第三节 民俗文化活动
-- 第四章 旅游商品和接待设施
---- 第一节 地方土特产品
---- 第二节 地方特色小吃
---- 第三节 民族手工艺品和旅游接待设施
-- 第五章 旅游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
---- 第三节 旅游归划
---- 第四节 旅游发展状况
第九篇 交通 邮政 信息产业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二节 镇乡公路
---- 第三节 公路改造工程
---- 第四节 通村公路 公路桥
---- 第五节 运输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通讯
---- 第一节 电信
---- 第二节 移动通信
---- 第三节 联通
第十篇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市财政局
---- 第二节 会计核算中心
---- 第三节 市级财政体制
---- 第四节 镇、乡财政体制
---- 第五节 财源建设
--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总收入
---- 第二节 工商税收
---- 第三节 农业税收
---- 第四节 非税收性收入
---- 第五节 上级补助收入
--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总支出
---- 第二节 基本建设及企业改造支出
---- 第三节 农林水气类支出
---- 第四节 文体广播科学事业费
---- 第五节 教育事业费
---- 第六节 医疗卫生支出
---- 第七节 其他部门事业费
---- 第八节 城市维护建设费
---- 第九节 社会保障、优抚和社会福利救济
---- 第十节 行政管理费
---- 第十一节 公检法司支出
---- 第十二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支出
---- 第十三节 专项其他支出
-- 第四章 财政管理与监督
---- 第一节 人员经费的管理
---- 第二节 公用经费的管理
---- 第三节 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
----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五章 国家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 第二节 税制
---- 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
---- 第四节 税收计划、会计、票证
---- 第五节 税务干部管理
-- 第六章 地方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改革与地税收入
---- 第三节 税务管理
---- 第四节 税收计划与完成
-- 第七章 金融 保险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毕节市支行
----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保险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