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电力学校志(第一卷)1958-1984

哈尔滨电力学校志(第一卷)1958-1984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书定名为哈尔滨电力学校志。 二、本志书的编写过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路线为依据,以学校经历为史实;反映学校教育事业特点,叙述学校基本现状和历史发展。

内容时限: 1958-1984

目录

封面
哈尔滨电力学校志
前言
图片
-- 建校初期的制图室
-- 计算机实验室
-- 电子实验室
-- 师生瞻仰东北烈士纪念馆
-- 职工代表讨论职代会报告
-- 政工党支部在政治学习
-- 动专业教师在评审学生答辩
-- 电专业学生进行毕业答辩
-- 学校领导深入考场
-- 学生在实习现场
-- 学校教工在作广播操
-- 学校领导在八二年春季运动会上
-- 第一届学生在校第一届运动会上
-- 学校学生运动员步入市十一届中专运动会场接受检阅
-- 参加市文艺演出的师生合影
-- 学校教师在文艺演出
-- 学校领导参加班级元旦联欢会
-- 学校幼儿园孩子们在学校文艺演出会上
-- 学校学生在支援哈尔滨热电厂建厂劳动
-- 学生在炼焦工地上
-- 学生在建校劳动
-- 学校师生在防汛工地上
-- 学校教工在修理防汛工具
-- 齐毅
-- 吕铁成
-- 王宝贵
-- 李长铨
-- 张步庠
-- 郑玉声
-- 冯慕
-- 杨锡贵
-- 张景炎
-- 孙清海
-- 戴孟元
-- 冯殿武
-- 孙瑞祥
-- 刘沁翰
-- 程奇
-- 那德君
-- 朱仕国
-- 王学义
-- 刘恕义
-- 王文广
-- 陈介武
-- 刘志忠
-- 学校鸟瞰图
-- 校前区
-- 教学主楼(于1958年)正面
-- 学校主楼侧面
-- 体育场
-- 俱乐部(建于1977年)
-- 校园一角
-- 学生宿舍楼(建于1974年)
-- 学生宿舍楼及楼前车库(建于1976年)
-- 实验楼(建于1984年)
-- 锅炉房(建于1958年)
-- 学校食堂(建于1959年)
-- 浴池(建于1958年)
-- 实习工厂(建于1964年)
-- 实习工厂(建于1977年)
-- 黑龙江电力职工大学
-- 花园街校址
-- 花园街学生宿舍
-- 工厂街校址
-- 首届毕业生合影
-- 中专试点班全体学生结业合影
-- 学校筹建组的老同志合影
-- 校志评审委员会全体成员合影
-- 参加评审志稿会议的省局领导合影
-- 省局领导和校志编写人员合影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况
-- 第一章 学校现状
-- 第二章 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第一节 学校的诞生
---- 第二节 艰苦创业,建设新校园
---- 第三节 学校的发展
-- 第三章 学校的复兴
---- 第二节 恢复招生
---- 第三节 新时期的振兴
-- 第四章 对电力事业的贡献
-- 第五章 优良传统
第二篇 机构设置
-- 第一章 党群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党委会
---- 第三节 党委备部门简述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任校长、副校长(主任)
---- 第三节 行政各部门简述
第三篇 教学
-- 第一章 教学管理及程序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教学管理
---- 第三节 教学程序
-- 第二章 培养目标、专业设置
-- 第三章 课程设置及要求
-- 第四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编写教材
-- 第五章 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文革”前
---- 第三节 恢复招生以后
-- 第六章 实验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建设过程
---- 第三节 实验室管理
---- 第四节 制度
-- 第七章 实习工厂
---- 第一节 工厂建设及任务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八章 图书馆和复印室
---- 第一节 图书馆
---- 第二节 复印室
第四篇 学校管理
-- 第一章 领导体制
---- 第一节 调整时期
---- 第三节 新时期
-- 第二章 规章制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各部门职责
---- 第三节 管理范围的演变
-- 第三章 人事劳资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教职工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工资与奖金
--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五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基建项目
第五篇 学生
-- 第一章 学生管理工作
---- 第一节 管理机构的沿革
---- 第二节 学生工作范围
---- 第三节 各项管理制度
---- 笫四节 生活管理
-- 第二章 招生、入学、毕业
---- 第一节 招生及入学
---- 第二节 毕业分配
第六篇 职工教育
-- 第一章 职工中专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培养目标、学制及入学条件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节 学生
-- 第二章 函授中专
---- 第一节 成立经过
---- 第二节 学制及招生办法
---- 第三节 教学计划及课程
---- 第四节 教学方式及环节
---- 第五节 函授站和自学小组
---- 第六节 优秀学员奖励制度
-- 第三章 干部培洲班
-- 第四章 七、二一大学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办学思想和教学安排
---- 第三节 学员
---- 第四节 毕业分配
第七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
---- 第一节 党员大会、党的各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党员教育
---- 第三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二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会负责人
---- 第三节 中心工作
---- 第四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重要会议和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节 学生会工作
第八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医疗卫生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三章 托儿所
-- 第四章 食堂
-- 第五章 其它福利设施
---- 第一节 运输工具
---- 第二节 燃料供应
---- 第三节 浴池
第九篇 人物
-- 第一章 先进模范人物
---- 第一节 省、市劳动模范
------ 齐毅
------ 吕铁成
------ 王宝贵
------ 李翠娥
---- 第二节 市以上先进个人
------ 赵忠义
------ 冯殿武
------ 于治臣
------ 王义
------ 张玉州
------ 于松泉
------ 于海州
------ 王福荣
------ 王万山
------ 郭克然
------ 孙长久
------ 李志忠
-- 第二章 校级干部简介
---- 李长铨
---- 郑玉声
---- 冯慕
---- 张步庠
---- 杨锡贵
---- 张景炎
---- 孙清海
---- 戴孟元
---- 冯殿武
---- 孙瑞祥
---- 刘沁翰
---- 程奇
---- 那德君
---- 朱仕国
---- 王学义
---- 刘志忠
---- 王文广
---- 陈介武
---- 刘恕义
---- 丛连芳
---- 燕六合
---- 王宝贵
-- 第三章 中层干部名录
---- 第一节 现任正副科级干部
---- 第二节 1986年前曾任职的正副科级干部
---- 第三节 调出的正副科级干部
-- 第四章 工程技术人员名录(含讲师)
---- 第一节 工程师
---- 第二节 工程师兼讲师
---- 第三节 讲师
---- 第四节 会计师、医师
-- 第五章 各级人民代表、党委委员、政协委员名录
第十篇 大事记(1958~1986年)
附录
-- 一、教职工名录
-- 二、三十年以上教育工作者名录
-- 三、黑龙江省电业局党组请批示“关于成立中等技术学校的报告”
-- 四、关于电力学校招生问题向省委的报告
-- 五、关于职工大学备案的复函
-- 六、关于成立“黑龙江电力职工大学”的批复
-- 七、关于成立“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教育中心”的通知
-- 八、关于批准成立哈尔滨电力学校的通知
-- 九、1958-1984年哈电校机构表1985年、1986年“教育中心”机构
编后记
校志编审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