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青阳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9
出版时间:
1992年12月
目录
封面
青阳县志
图片
--
青阳县行政区划图
--
青阳蓉城现状图
--
中共青阳县委、县人大常委会、政协青阳县委员会办公处
--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穿城而过的青通河
--
蓉东菜市场一角
--
九华西路一瞥
--
西峰山庄宾馆
--
高阳桥
--
土产综合楼
--
邮电营业楼
--
庙前镇丁字街一角
--
蓉城镇老街一角
--
木镇池州地区白水泥厂
--
县丝绸总厂缫丝分厂一角
--
县硫铁矿硫酸厂
--
九华扇厂生产的折扇和工艺品
--
县丝绸总厂生产的白厂丝和真丝绸
--
雨具厂生产的各色晴雨伞
--
硫铁矿办公区
--
木镇蚕种场桑园
--
城东乡苎麻一角
--
朱备乡茶园
--
县城蓉城镇鸟瞰
--
南阳林场盘山公路
--
九华山甘露寺前国营南阳林场的篁林竹海
--
南阳林场杉木林
--
县人民医院门诊楼
--
九华电影院放映厅
--
县中医院一角
--
蓉城幼儿园游艺室
--
陵阳职业高级中学实验楼
--
青阳中学
--
革命烈士纪念塔
--
陶长年根雕——奔马
--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山房
--
九华山地藏菩萨像
--
大兴和尚真身
--
神仙洞内的钟乳石景观
--
笔架山云海
--
百丈潭瀑布
--
蓉城天主教堂
--
获国家二等奖的农民画——吴秀玉作
--
获全国美展二等奖的版——徐建中作
--
潘华敏篆刻(1、2)
--
丁桥乡大麦湖河蟹丰收
--
高岸电站的水库大坝
--
古镇陵阳老街一瞥
--
郭沫若书法
--
国家一级文物九龙谷仓罐
--
老舍墨迹
--
苍岩劲松图(国画)——尹勇作
--
明月千里寄乡思(国画)——舒青贵作
--
水乡晨曲——徐成平作
--
书法——陈庆安作
--
书法——潘华敏作
序
凡例
版权页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县城变迁
--
第四节 乡镇纪略
--
附:九华山管理处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物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植被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来源与变动
--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寿限
--
第五节 婚姻家庭
--
第六节 人口控制
--
第七节 姓氏
--
第八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三节 作物生产
--
第四节 农技农艺
--
第五节 农业机具
--
第六节 禽畜饲养
--
第七节 水产养殖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权变革
--
第二节 森林资源
--
第三节 育苗
--
第四节 造林
--
第五节 护林
--
第六节 用材
--
第七节 主要林场简介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第二节 防洪排涝
--
第三节 灌溉
--
第四节 工程管理
第七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规模
--
第二节 工业生产
--
第三节 厂矿简介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八章 交通
--
第一节 陆路运输
--
第二节 水上运输
--
第三节 搬运装卸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第九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第十章 电力
--
第一节 发电
--
第二节 输配电
--
第三节 用电
--
第四节 电力管理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村镇建设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房产管理
--
第五节 土地管理
--
第六节 环境保护
第十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成份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饮食服务
--
第五节 对外贸易
第十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油市场
--
第二节 粮油收购
--
第三节 粮油销售
--
第四节 粮油储运
第十四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改造私营工商业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执照商标合同管理
--
第四节 物价计量标准化管理
第十五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第十六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 其他党派
--
第四节 群众团体
第十七章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政府
--
第三节 人民政协
第十八章 公安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第十九章 民政
--
第一节 乡镇选举
--
第二节 优抚 安置
--
第三节 救灾救济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殡葬改革
--
第七节 其他民政事务
--
第八节 信访
第二十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
--
第二节 人事
第二十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驻军
--
第三节 地方武装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五节 兵事纪要
第二十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戏剧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第五节 图书档案
--
第六节 新闻广播
--
第七节 文物古迹
第二十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义学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园(班)
--
第三节 小学
--
第四节 中学
--
第五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第七节 教师
--
第八节 教育经费
第二十四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卫生防疫
--
第二节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三节 医疗
--
第四节 医药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第二十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队伍及场地设施
--
第四节 历届运动会
第二十六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普及
--
第四节 科研活动
--
第五节 科研成果
第二十七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游服务
第二十八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其他宗教
第二十九章 风俗方言
--
第一节 风俗
--
第二节 方言
第三十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费冠卿
----
刘放
----
章贲
----
程九万
----
陈岩
----
陆仲远
----
章允贤
----
柯乔
----
方新
----
施笃臣
----
施尧臣
----
王一桢
----
刘光复
----
罗尚忠
----
施达
----
何煜
----
吴襄
----
何鸣谦
----
王懿修
----
王宗诚
----
姜孝维
----
林恒山
----
宁坤山
----
徐秉义
----
宁松泉
----
吴家元
----
施玉藻
----
熊筱春
----
洪广
----
程新荣
----
宁华庭
----
陈浩如
----
宝严
----
义方
----
李仲芬
----
徐秉仁
----
徐鸿毛
----
陈次权
----
孙梅先
----
罗晓松
----
施有根
----
王克东
----
林启骥
----
操竹友
----
严根长
----
田禾
----
谢汝镇
----
周鸿才
----
谢汝昌
----
汪恺成
----
郑康人
----
尹彬
----
钱根洲
----
洪诚
----
王其刚
----
沈兰村
----
陈文堃
----
严秀英
----
陈维稷
----
许英汉
----
陈寿华
--
第二节 人物表
----
一、政界人物表
----
二、军界人物表
----
三、学术界人物表
--
第三节 烈士英名录
附录
修志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