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站志(1952-2002)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和尊重历史为原则,科学、翔实、系统地记述本站各项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为建站以来纪实性记录,时间断限上为1952年建站起,下限至2002年止。个别确须追溯的内容可记述超过上限时间,以达到内容较为完满的效果,但以“详近略远”为原则。
内容时限:
1952-2002
目录
封面
广西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站志
《广西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站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百色地委书记高雄题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明题词
--
百色地区行政公署专员马飚题词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百色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黄远征题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韦波题词
--
政协广西区委百色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卢新贵题词
--
百色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毛裕玲题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李侯健题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董柏青题词
--
百色地区卫生局局长李旭东题词
--
百色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农向阳题词
图片
--
2001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吴恒副主席(左三)、地委书记高雄(左二)、行署专员马飚(右一)到我站检查
--
1997年国家卫生部全国地方病办公室张景霖主任(右二)、自治区卫生厅王树声副厅长(左三)、地区卫生局
--
2001年自治区卫生厅高枫厅长(右一)、地区行署卢新贵副专员(左二)、地区卫生局李旭东局长(右二)到
--
2001年自治区卫生厅韦波副厅长(左三)、疾病控制处林桂新副处长(右三)、地区行署黄宗道副秘书长(右
--
2001年地委书记高雄(右二)、行署专员马飚(右一)到我站检查工作。
--
在防疫防病工作中荣获的部分奖牌和证书
--
2000年1月本站通过全国地(市)级一等卫生防疫站评审。
--
1999年3月本站通过计量认证。
--
1999年11月本站通过了自治区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审。
--
现任站领导班子站长杨勤保(左二)、党总支书记何友雄(左三)、副站长李小杰(左一)、副站长江超穗(右二
--
首届党总支委委员。左起:胡婉玲、何友雄、杨勤保、黄启进、李富书。
--
卫生监督员正在进行食品卫生质量监督。
--
卫生防疫人员到疫点进行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
--
200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鼠疫、布病专家刘云鹏教授(左一)、自治区疾病控制处林桂新副处长(左四)、
--
地区和站领导给儿童喂服糖丸。
--
卫生防疫人员正在进行消杀灭工作。
--
卫生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水质微量元素检测。
--
1952年秋季疟疾镜检组的同志们正在工作中。
--
卫生技术人员正在对厂矿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
站行政办公楼。
--
1972年建的职工宿舍楼。
--
本站检验楼全景。
--
环境优雅的站内环境一角
--
1954年中南区慰问团与本站全体同志合影。
--
1992年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建站40周年全体职工留影
--
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离退休人员合影(2002年)
--
2002年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全体在职职工合影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大事记
第一篇 政事篇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机构沿革
----
第四节 县级卫生防疫机构的组建
--
第二章 行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历任站行政领导一览表
----
第三节 历任科室领导一览表
----
第四节 历年在编职工数一览表
----
第五节 建站五十年职工名录
------
二〇〇一年在职职工名录
------
离退休人员名录
------
曾在本站工作过人员名录
第二篇 党、群组织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发展
----
第二节 历届党支部(总支)领导
----
第三节 党员名单
--
第二章 政协代表、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政协代表
----
第二节 民主党派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
第三节 妇女委员会
----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五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工作
第三篇 管理篇
--
第一章 站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概述
----
第二节 规章制度
----
第三节 管理方案
----
第四节 工作计划
--
第二章 人事管理与治安保卫工作
----
第一节 人事管理
----
第二节 治安保卫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工资与劳保福利
--
第四章 后勤管理
----
第一节 房屋管理
----
第二节 车辆设备管理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第五章 业务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科研管理与学术活动
----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称
----
第四节 质量管理
----
第五节 医学教育
----
第六节 在职干部培训
----
第七节 创建等级卫生防疫站
--
第六章 档案图书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现况
----
第四节 图书资料管理
--
第七章 疫情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疫情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现况
第四篇 装备篇
--
第一章 固定资产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产
------
一、土地使用面积
------
二、房屋
------
三、交通工具
------
四、办公设备
------
五、检测设备
------
六、冷链设备
------
七、健康教育器材
第五篇 防疫篇
--
第一章 疫情报告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贯彻各时期传染病报告法规、规章情况
----
第三节 法定传染病报告
--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各种传染病防治
------
一、鼠疫
------
二、霍乱
------
三、天花
------
四、艾滋病(HIV、AIDS)
------
五、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
------
六、伤寒与副伤寒
------
七、细菌性(阿米巴)痢疾
------
八、脊髓灰质炎
------
九、麻疹
------
十、百日咳
------
十一、白喉
------
十二、破伤风
------
十三、结核
------
十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十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
十六、猩红热
------
十七、狂犬病
------
十八、钩端螺旋体病
------
十九、炭疽病
------
二十、布鲁氏菌病
------
二十一、班疹伤寒
------
二十二、性病(淋病、梅毒)
------
二十三、病毒性腹泻
------
二十四、麻风病
------
二十五、军团病
--
第三章 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各种寄生虫病防治
------
一、疟疾病
------
二、血吸虫病
------
三、丝虫病
------
四、肝吸虫病
------
五、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
六、其他寄生虫病
--
第四章 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流行情况
----
第三节 防治情况
----
第四节 后期监测情况
----
第五节 开展“五.五”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活动
----
第六节 专题调查研究
--
第五章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施情况
----
第三节 计划免疫监测
----
第四节 免疫效果
----
第五节 世行贷款中国疾病控制项目计兔子项目
----
第六节 计划免疫保偿
----
第七节 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
----
第八节 冷链设备装备情况
----
第九节 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
--
第六章 消毒、杀虫、灭鼠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消毒监测
----
第三节 消杀灭药械的使用
--
第七章 门诊
----
业务开展情况
第六篇 卫生篇
--
第一章 食品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食品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三节 食物中毒
--
第二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环境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
--
第三章 劳动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粉尘监测
----
第三节 毒物监测
----
第四节 物理因素监测
----
第五节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
----
第六节 专题调查与科研
----
第七节 档案管理及业务培训
--
第四章 放射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放射性防护的监督监测
----
第三节 放射工作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验及职业病诊断
----
第四节 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
第五节 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培训
----
第六节 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
----
第七节 建筑材料的放射卫生管理与监测
--
第五章 学校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生健康监测
----
第三节 学校卫生监督
----
第四节 学生常见病防治
----
第五节 健康教育
----
第六节 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
--
第六章 预防性健康检查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作职责
第七篇 检验篇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实验室管理
--
第三章 监测与检验
----
第一节 微生物检验
----
第二节 生化检验
----
第三节 理化检验
----
第四节 检验方法
--
第四章 计量认证
第八篇 健康教育篇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宣传形式
----
第一节 语言宣传
----
第二节 文字图片宣传
----
第三节 影视宣传
--
第三章 开展工作项目
----
第一节 卫生小报
----
第二节 资料汇编
----
第三节 卫生传单、标语、墙报
----
第四节 电影、电视、录像健康教育
----
第五节 卫生摄影
----
第六节 尼龙丝网套色印刷宣传画
----
第七节 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
第八节 培训基层宣教人员
----
第九节 配合业务工作形势宣传
第九篇 科学研究篇
--
第一章 科研项目成果(进步)奖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省(区)级科研成果(进步)奖
----
第三节 地区级科研成果(进步)奖
--
第二章 论文发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论文发表情况
------
一、国家级刊物
------
二、省(区)级刊物
------
三、地区级刊物
----
第三节 论文学术交流
------
一、国家级交流
------
二、省(区)级交流
------
三、地区级交流
第十篇 荣誉篇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荣誉
----
第一节 省部级
----
第二节 地厅级
----
第三节 县处级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