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盐志

金沙盐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记叙金沙盐业走过的历程,定名《金沙盐志》。二、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图反映金沙盐业的全过程,以展现金沙盐业的发展历史。三、金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是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和枢纽。本志上限取于有资料可稽的年代,下限至公元2000年。对历史上这片土地在盐业中的特殊作用,本志作了有限的拓宽。

出版时间: 2001年03月

目录

封面
金沙盐志
《金沙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年10月13日)
《金沙县志》主编 副主编 编辑(1994年4月1日)
《金沙盐志》编委会成员
《金沙盐志》编辑组
《金沙盐志》审改
《金沙盐志》资料提供
图片
-- 盐务综合大楼
-- 公司办公室一角
-- 县商务局领导
-- 盐务支局领导班子
-- 金沙(打鼓新场)新貌
-- 石场(石革闹)
-- 茅台(茅村)
-- 安底
-- 鱼塘河岸
-- 鱼塘河义渡碑
-- 原跳礅
-- 偏岩河中渡新建大桥
-- 古盐道上石场《万年碑》
-- 通往西部片区运盐道
-- 马洛河大桥
-- 关门垭隧道
-- 盐务支局成立大会
-- 马路食盐供应站
-- 清池食盐供应站
-- 党建一角
-- 支部成员支部书记李书华(右)支委余志华(左)王淼(中)
-- 精神文明建设花絮
-- 罗马街古盐号现状
-- 古盐仓
-- 八角战备盐仓
-- 河滨路3号盐仓
-- 新建戴家堡盐库
-- 地县领导参观盐司仓库
-- 党政班子研讨工作
-- 地县领导参观盐司加油站
-- 街头宣传
-- 从幼儿抓起
-- 在学校开展补碘教育之一
-- 盐政队伍
-- 收缴部分私盐
-- 盐政执法
-- 闹元宵
-- 扶贫支教
-- 部分成果
-- 吴正卿烈士纪念碑
-- 《金沙盐志》编辑人员钱永丰(左)温贤民(中)黄泽军(右)

凡例
《金沙盐志》分录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解放前盐务
-- 第一章 盐务机构
---- 第一节 政府机构
---- 第二节 民间组织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清代前盐运路线
---- 第二节 清代整顿盐岸
---- 第三节 运力
-- 第三章 食盐经营
---- 第一节 清代前食盐营销
---- 第二节 清代整理盐岸后的营销
---- 第三节 盐价
-- 第四章 仓储及缉查私盐
---- 第一节 仓储
---- 第二节 缉查私盐
第二篇 解放后盐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中共盐业公司党支部
---- 第二节 县盐业公司
---- 第三节 金沙县盐务支局
---- 第四节 工会 妇代会 共青团
---- 第五节 公司人事劳动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便道运输
---- 第二节 公路、水路运输
---- 第三节 运费
---- 第四节 直达运输
-- 第三章 批发
---- 第一节 盐业公司批发
---- 第二节 供销社批发
-- 第四章 零售
---- 第一节 对私改造
---- 第二节 购销
---- 第三节 片区简介
-- 第五章 仓储
---- 第一节 县公司仓储
---- 第二节 各区供销社小盐仓
---- 第三节 包装物管理
-- 第六章 盐政管理
---- 第一节 盐政组织
---- 第二节 盐政执法
-- 第七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盐种管理
---- 第三节 战备盐
---- 第四节 工业、农牧业用盐
---- 第五节 盐价管理
-- 第八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二节 固定资金管理
---- 第三节 商品流通费管理
---- 第四节 税后利润留成
---- 第五节 税收交纳
---- 第六节 财务检查
-- 第九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安全制度、组织
---- 第二节 配置设施和安全检查
---- 第三节 劳动保护及卫生
-- 第十章 科技教育成果
---- 第一节 科技推广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经营成果
-- 人物
---- 秦开元
---- 吴正卿
---- 贾美春
---- 丁玉舟
后记
责任编辑
技术设计
校对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