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税务志

乌鲁木齐税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乌鲁木齐的税收制度、税收种类、税务管理工作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7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乌鲁木齐税务志
版权页
题词
-- 中共原乌鲁木齐市市委书记吴润生题词。
-- 原乌鲁木齐市市长,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
图片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历任领导干部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现任领导干部
------ 杨志高,局长、党组书记,1983年12月任职,1991年9月调自治区税务局。
------ 袁金田,现任第一副局长,1984年11月任职,仍在职。
------ 王志良,现任局长,(原副局长)1973年10月任职,1991年10月提升局长,仍在职.
------ 赛都拉·库尔班,现任副局长,1974年任职,仍在职。
------ 王全录,现任副局长、党组书记,1990年11月任职,仍在职。
------ 王立生,现任副局长,1990年11月任职,仍在职。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原任领导干部
------ 赵光祖,1949年9月至1950年4月任局长。
------ 吉文斌,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任军代表。1950年4月至1950年7月任副局长。1950年
------ 丁宝明,1953年6月至1956年12月任副局长。1957年1月至1965年任局长。1965年后病休
------ 袁工农,1956年3月至1962年5月任副局长。
------ 樊鹏飞,1960年5月至1971年任副局长。1973年7月至1979年7月任副局长。
------ 韩振兴,1965年8月至1966年2月任副局长。1972年12月至1983年12月任副局长。
-- 乌鲁木齐税务志编篡人员
---- 主笔兼总纂倪一之同志(右二)与编写人员研究撰写志书问题
---- 乌鲁木齐税务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 参加《乌鲁木齐税务志》会审会议全体同志合影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七区一县税务分局办公楼照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办公大楼(天山区分局在二、三楼办公)
---- 沙依巴克区分局办公楼
---- 新市区分局办公楼
---- 水磨沟区分局办公楼
---- 头屯河区分局办公楼
---- 乌鲁木齐石化分局办公楼
---- 乌鲁木齐县税务局办公偻
---- 南山矿区分局办公地点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部分基层税务所(站)
------ 天山区分局二道桥税务所该所是分局较早的一个税务所,位于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业户占90%以上,所里干
------ 乌鲁木齐税务检查站该站的税务干部准备出发,驶向火车南站进行税务检查。
------ 新市区分局北站税务检查站这是一个远离市区的检查站,全站人靠自强奋进,开拓实干的精神,为祖国税收事业,
------ 头屯河区分局西站税务所该所地处火车西站,所管业户大部分为铁路系统,多年来税企关系十分融洽,年年超额完
------ 石化分局东山税务所该所位于芦草沟乡,条件较艰苦,所里干部忠于职守,安心为国家积累资金
------ 乌鲁木齐县税务局七道湾税务所该所在全国乡镇企业百颗星之一的七道湾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乡的
------ 南山矿区分局艾维尔沟税务所该所地处偏辟矿区,离分局60多公里,离市区200多公里,所里仅有二名税务干
------ 乌鲁木齐市税务局广大干部走上街头,积极进行税法宣传。
《乌鲁木齐税务志》编纂委员会暨编纂小组人员

凡例
乌鲁木齐税区图
乌鲁木齐工商税收示意图
鲁木齐历年工商各税及有关指标对比表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
-- 第二节 干部配备
-- 第三节 福利措施
-- 第四节 税务学会
第二章 税政实施
-- 第一节 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 第二节 税制改革
---- 一、试行商品流通税
---- 二、征收工商统一税
---- 三、征收工商税
---- 四、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
---- 五、建立新的税收体系
-- 第三节 调整税收
---- 一、调整税目
---- 二、调整工商所得税征收规定
---- 三、调整交通运输合作组织的征收规定
---- 四、调整城乡手工业合作组织的征收规定
---- 五、调整工商所得税负担
---- 六、调整自负盈亏的运输业所得税征收规定
---- 七、商品批发业务的征免税规定
-- 第四节 涉外税收
---- 一、沙皇俄商在新疆抗税行径
---- 二、俄国十月革命后在新疆的俄商
---- 三、新中国涉外税收
-- 第五节 税收管理体制
---- 一、统一税收管理体制
---- 二、改进税收管理体制
---- 三、调整税收管理体制
---- 四、加强减免税管理
-- 第六节 若干专项税务措施
---- 一、鼓励工商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
---- 二、扶植知青新办集体企业
---- 三、合作商店改按手工业办法征税
---- 四、鼓励产品出口
---- 五、照顾民族特需产品
---- 六、鼓励勤工俭学
---- 七、供销合作系统征税办法
---- 八、兵团企业征税办法
---- 九、街道企业征税办法
---- 十、试行私营工商业盈余分配
---- 十一、促产增收
第三章 税种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房地产税
-- 第三节 契税
-- 第四节 林木税
-- 第五节 牧税
-- 第六节 遗产税
-- 第七节 厘金
-- 第八节 邮包税
-- 第九节 统税、消费税
-- 第十节 关税
-- 第十一节 盐税
-- 第十二节 货物税
-- 第十三节 营业税
-- 第十四节 临时经营税
-- 第十五节 印花税
-- 第十六节 商品流通税
-- 第十七节 工商统一税
-- 第十八节 工商税
-- 第十九节 产品税
-- 第二十节 增值税
-- 第二十一节 资源税
-- 第二十二节 利息所得税
-- 第二十三节 工商所得税
-- 第二十四节 国营企业所得税
-- 第二十五节 国营企业调节税
-- 第二十六节 集体企业所得税
-- 第二十七节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 第二十八节 个人所得税
-- 第二十九节 个人收入调节税
-- 第三十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 第三十一节 外国企业所得税
-- 第三十二节 牙税
-- 第三十三节 营业牌照税
-- 第三十四节 车船使用牌照税
-- 第三十五节 养路税
-- 第三十六节 水磨、油磨税
-- 第三十七节 牲畜交易税
-- 第三十八节 屠宰税
-- 第三十九节 交易税
-- 第四十节 集市交易税
-- 第四十一节 文化娱乐税
-- 第四十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 第四十三节 烧油特别税
-- 第四十四节 建筑税
-- 第四十五节 奖金税
附录:
-- 一、附加及自筹经费概况
-- 二、征集《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有关规定
第四章 稽征管理
-- 第一节 专责管理
---- 一、实行各税统管
---- 二、分业管理
---- 三、划片分段管理
---- 四、调整专管形式
---- 五、加强税收征管
-- 第二节 个体经济税收
---- 一、个体户的演变与发展
---- 二、推行民主办税
---- 三、调整征收方法
---- 四、恢复民主评议征收方法
---- 五、适用税率
-- 第三节 人畜力运输业
---- 一、适用税率
---- 二、调整税率
---- 三、简化手续降低税率
---- 四、违章处理
-- 第四节 零散税源
-- 第五节 发货票管理
-- 第六节 监交利润
-- 第七节 管理集体企业财务
-- 第八节 税务检查
---- 一、对内检查
---- 二、对外检查
---- 三、处理违章案件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