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校史 1942-200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2007年是奋斗中学建校65周年,我提出把这一年的校庆主题定位于
“文化校庆、学术校庆”并提出了修编《奋斗中学校史》的设想,得到了学校
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致同意,写入了《校庆方案》。只是由于条件不成熟,修
编校史之事搁置下来了。2008年,我们制定了《奋斗中学2008-2010年三
年发展规划》,编辑出版《奋斗中学校史》又一次被纳入规划项目。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解读
图片
序
目录
第一编 私立奋斗学校时期(1942~1952)
--
第一章 抗日烽火中艰难办学
----
第一节 傅作义将军及其教育思想
----
第二节 创办陕坝奋中的背景与缘起
----
第三节 校董会、行政机构与学校建设
----
第四节 延揽人才尊师重教
----
第五节 “三育”并重为国育才
----
第六节 制度完备执行严格
----
第七节 国民党、三青团、童子军与学生自治会
--
第二章 国共内战中辗转迁徙
----
第一节 校庆、光复与奋中东迁归绥
----
第二节 张垣建校再迁北平与归绥奋中复归陕坝
--
第三章 和平起义中 获得新生
----
第一节 北平与绥远起义中的奋中
----
第二节 新校董会与学校行政机构
----
第三节 陈旧布新踏上办学新路
----
第四节 转为公办资产上交国家
第二编 陕坝中学与杭锦后旗中学时期(1952~1961)
--
第一章 勤俭办学稳步发展
----
第二节 教师队伍与教学活动
----
第三节 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
----
第四节 早期的劳动技术教育
----
第五节 校舍状况与建校劳动
----
第六节 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
第七节 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
第八节 五十年代的政治运动
----
第九节 党团队与工会组织的发展
--
第二章 教育“大跃进”
----
第一节 扩招、办分校与下放
----
第二节 大办民兵营
----
第三节 大办农业与支农劳动
----
第四节 大炼钢铁
----
第五节 勤工俭学活动
----
第六节 筹办“二中”始末
第三编 杭锦后旗第一中学时期(1961~1989)
--
第一章 跃进后调整复元
----
第一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第二节 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
----
第三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二章 “文革”中遭受重创
----
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兴起无政府主义泛滥
----
第二节 学校两派形成及其对全旗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校革委会的建立与补台
----
第四节 学校的解散、恢复与教育革命
----
第五节 认真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
----
第六节 上山下乡与开门办学
----
第七节 “文革”对学校教育的巨大破坏
--
第三章 “文革”后逐步恢复
----
第一节 拨乱反正肃清流毒彻底平反冤假错案
----
第二节 健全班子完善措施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
第三节 抓好教学严格制度 步人良性发展轨道
第四编 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时期(1989~2003)
--
第一章 恢复“奋斗”校名 打造名校品牌
----
第一节 学校更名 以校庆凝聚力量
----
第二节 确立“三风” 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章 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
第一节 以科研兴校提升教学水平
----
第二节 抓硬件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
--
第三章 巩固现有成果争创示范名校
----
第一节 发挥党团组织与职代会作用
----
第二节 发扬“奋斗”精神 向千所示范名校前进
第五编 高起点、大发展、创名校的奋斗中学时期(2004~2008)
--
第一章 应对挑战、开拓探索的2004年
--
第二章 实施改革、创新发展的2005年
--
第三章 完善制度、提升质量的2006年
--
第四章 完善设施、文化校庆的2007年
--
第五章 丰富内涵、实现跨越的2008年
--
第六章 2004—2008年党务教代会工作、群团工作综述
附录Ⅰ 杭锦后旗奋斗中学历任行政主要负责人杭锦后旗奋斗中学历任党支部与党委主要负责人
附录Ⅱ 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教职工名录(1942—2008)
附录Ⅲ 杭锦后旗奋斗中学特级、高级教师名录
附录Ⅳ 2004~2008年奋斗中学各项数据统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