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志下册

阿里地区志下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系统而浩繁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20世纪80年代,全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全面展开之时,自治区曾酝酿过,但未能付诸实施,仅有文物、电力、科技、戏曲等少数行业和部门应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要求,编纂了行业志或部门志。当历史车轮驶入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时,编纂西藏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方才全面展开。这既是对内地修志经验的一次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是自身的一种探索和提高。编纂西藏社会主义新方志是西藏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载入西藏史册。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目录

封面
第十三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收入
---- 第三节 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税收体制
---- 第三节 差税
---- 第四节 农牧业税
---- 第五节 工商业税
---- 第六节 增值税与营业税
---- 第七节 收益税
---- 第八节 资源税与行为税
---- 第九节 基金与附加费
---- 第十节 税收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金融业务
---- 第四节 金融管理
---- 第五节 行政管理
第十四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体制
---- 第一节 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制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体系与报表制度
---- 第二节 主要统计指标
---- 第三节 统计执法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制与管理
---- 第三节 主要商品价格
---- 第四节 物价监督与检查
-- 第五章 计量质检
---- 第一节 旧制计量
---- 第二节 计量管理与质量监督
--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登记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七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工作
第十五篇 教育 体育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社会教育
---- 第四节 学校教育
---- 第五节 教学
---- 第六节 教师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民间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竞技体育
---- 第五节 全民健身
第十六篇 卫生科技气象
-- 第一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藏医
---- 第三节 西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第六节 医政药政
----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八节 队伍建设与培训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第三节 科普宣传与科研经费
-- 第三章 气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管理
第十七篇 文化
-- 第一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文学
---- 第一节 民间文学
---- 第二节 现代文学
---- 第三节 文史著述
-- 第三章 艺术
---- 第一节 音乐舞蹈
---- 第二节 曲艺戏剧
---- 第三节 工艺美术
---- 第四节 书画摄影
-- 第四章 广播影视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五章 地方志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志书编修
第十八篇 文物
-- 第一章 文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考古调查
---- 第三节 文物保护
---- 第四节 馆藏文物
-- 第二章 遗址与墓葬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红色遗址
-- 第三章 古迹
---- 第一节 古建筑
---- 第二节 石窟
---- 第三节 岩画
第十九篇 语言
-- 第一章 藏汉语文运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藏语文运用与翻译
---- 第三节 汉语文的运用与推广
-- 第二章 方言
---- 第一节 方言类别与分布
---- 第二节 日土话
---- 第三节 农区萨让话
---- 第四节 普兰话
---- 第五节 改则话
---- 第六节 措勤话
第二十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管理
----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 第二章 民族宗教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宗教事务管理
-- 第三章 民族
---- 第一节 世居民族
---- 第二节 迁居民族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苯教
---- 第二节 藏传佛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宗教活动
---- 第五节 主要寺庙
第二十一篇 民俗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服饰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行旅
-- 第二章 生产习俗
---- 第一节 剪毛与抓绒
---- 第二节 挤奶
---- 第三节 提炼酥油
---- 第四节 农业生产习俗
-- 第三章 人生礼仪
---- 第一节 婚俗
---- 第二节 生育与生辰习俗
---- 第三节 礼节
---- 第四节 丧葬
-- 第四章 节庆与禁忌
---- 第一节 节庆
---- 第二节 禁忌
人物
-- 一、传
---- 辛绕米沃且
---- 吉德尼玛衮
---- 日巴衮
---- 扎西衮
---- 德祖衮
---- 阔日
---- 拉喇嘛益西沃
---- 拉德
---- 维德
---- 扎赞德
---- 仁钦桑布
---- 阿底峡
---- 绛曲沃
---- 拉尊·喜瓦维
---- 嘉尊追森格
---- 勒必喜饶
---- 纳措·楚臣杰瓦
---- 米拉日巴
---- 古仓巴·贡布多杰
---- 扎巴德
---- 朗杰德
---- 古格·阿旺扎巴
---- 象雄·曲旺扎巴
---- 赤朗卡旺布平措德
---- 江央辛帝·洛追坚赞
---- 杰丹旺久
---- 赤扎巴扎西德
---- 甘丹才旺
---- 康济鼐·索朗杰布
---- 颇罗鼐·索朗多吉
---- 孟保
---- 索康·才旦多吉
---- 热噶夏·曲美才旺
---- 笔喜·旺久杰布
---- 左日·倭色尔
---- 仓巴·贡噶扎西
---- 额顿丹杰
---- 安志明
---- 李狄三
---- 土化瑛
---- 丹巴坚作
---- 彭措
---- 司马义·买买提
---- 罗光燮
---- 孔繁森
-- 二、简介
---- 赤来
---- 贺景富
---- 丹增旺扎
---- 贾中和
---- 刘少稚
---- 王纯道
---- 李子祥
---- 王君植
---- 袁国祥
---- 向阳
---- 曲加
---- 李永强
---- 丁德富
---- 王惠生
---- 黄呈洲
---- 白玛才旺
---- 关觉玛
---- 多吉泽仁
---- 泽珠、达吉卓玛
---- 益西加措
-- 三、录
-- 四、表
大事记
专记
-- 英雄先遣连
---- 一、组织进藏先遣连
---- 二、誓师出征
---- 三、千里行军
---- 四、寻找群众
---- 五、进驻扎麻芒保
---- 六、草签协议
---- 七、越冬战备
---- 八、捐躯阿里的英雄
---- 九、生命之盐
---- 十、荣誉
---- 十一、李狄三殉职
---- 十二、进军噶大克
---- 十三、配合剿匪
---- 十四、先遣连蒙冤及平反

-- 古格地方政权
---- 一、古格政权的建立
---- 二、古格政权的兴盛
---- 三、古格政权的灭亡
附录
-- 一、古今地名汉藏对照表
-- 二、重要文献
---- (一)堆地二噶本就堆地区雪灾牲畜死亡调查事呈噶厦文
---- (二)阿里噶本为雪灾牲畜死亡赈济事呈噶厦文
---- (三)噶厦为堆地区雪灾驿站中断按损失赈济之指令稿
---- (四)西北军区授予先遣连“进藏英雄先遣连”的嘉奖电文
---- (五)进藏英雄先遣连写给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的致敬信
---- (六)毛泽东主席给才旦朋杰、扎西才让的信
----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 (八)中共西藏工委复阿里分工委《关于普兰县农业区民主改革的意见》
----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交通和其他有关问题的协
---- (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西藏阿里地区工作的指示
---- (十一)国务院关于西藏阿里地区对外开放朝圣的准备工作问题的批复
---- (十二)西藏自治区党委关于阿里地区工作的指示
---- (十三)关于解决印度香客朝圣期间通讯有关问题的联合纪要
---- (十四)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廉政建设的十条规定
---- (十五)中共阿里地委关于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决定
---- (十六)中共阿里地委、阿里地区行署关于科技兴阿的决定
-- 三、重要文件录
-- 四、艺文选粹
---- (一)碑文
---- (二)楹联
---- (三)诗歌
---- (四)散文
---- (五)报告文学
---- (六)歌谣
---- (七)民谣
---- (八)故事
---- (九)谚语
-- 五、修志文存
---- (一)《西藏阿里地区志》编纂大纲
---- (二)阿里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做好今年地方志工作的通知
---- (三)关于调整充实各地方志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成员和修志人员的通知
索引
英文目录
编后记
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