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东区教育志(1903-1991)

桥东区教育志(1903-1991)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建国以来政治运动的记述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本着继承历史、反映现实、服务四化、有益后世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记述桥东区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以达到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

内容时限: 1903-1991

出版时间: 1991年03月

目录

封面
桥东区教育志
题词
图片
-- 桥东区委、区政府领导听取教育志编写情况汇报
-- 桥东区委、区政府领导同教育志编写领导小组同志在一起
-- 石家庄市桥东区1990年各类学校分布图
-- 石家庄市桥东区1990年各类学校分布图
-- 桥东区教育志领导小组成员
-- 桥东区《教育志》编写小组成员
-- 桥东区《教育志))领导小组、编辑组与评审组成员合影
-- 花园式学校——东风西路小学(1981)
-- 建胜路小学(1982)
-- 长征街小学(1988)
-- 裕华西路小学(1984)
-- 休门小学(1990)
-- 桥东区文教局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图为教育科在建胜路小学研讨如何培养“四有”新人
-- 桥东区主管文教副区长与区文教局领导深入学校研究教改工作
-- 东马路小学排球队参加全国“振兴中华杯”排球夏令营比赛。(南京1989)
-- 全区各校在每年一度的合唱节上进行合唱比赛
-- 各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 市教委、区委、区政府等领导接见学雷锋的“好少年”
-- 河北省德育工作会议代表视察东风西路小学德育工作(1988)
-- 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视察东风西路小学德育工作(1987)
-- 省教委主任周志华等领导在市教委领导和我区主管文教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东风西路小学社会综合教育工作(198
-- 国家教委体育司有关人员在省体委、市体委领导陪同下视察东马路小学体育工作(1989)
-- 全国人大常委在省、市人大领导和市教委,区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东马路小学工作。(1990年5月)
-- 桥东区在市举办的省会夏令营“十项技能比赛”活动中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并荣获团体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198
-- 图为省、市教委领导同我区有关领导一起在教师节到学校慰问教师时的合影。(1989)
-- 第三幼儿园园景(1989)
-- 幼儿教师在上课
-- 获全国电教先进的李月桥老师在进行教学
-- 桥东区举行青年教师大奖赛活动
-- 图为马凤梅老师正在上实验观摩课《可爱的草塘》
-- 图为徐红荣老师正在上数学公开课
-- 休门小学师生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合影(1953)
-- 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一韩妈妈走遍我区各校,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60-1964)
-- 栗胜路小学学生参观人称「阎王殿」的特务机关(南大街十九号)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休门小学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前举行入队宣誓
-- 四中路小学在学雷锋活动中开展“小民警”活动。图为交通队领导为队员授队旗
--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在全区普遍开展,图为在“八一”前夕慰问解放军
-- 建胜路小学在向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宣传
-- 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各校都要祭扫烈士陵园
-- 为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区文教局组织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敏育研讨会,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 桥东区文教局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组织了“家长学校”,并定期召开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
-- 在各校建立了“升国旗”制度
-- 全区各校开展了学习雷锋、学习赖宁活动(1989)
-- 图为全体委员与各级领导合影
-- 图为教师正在讲授世界语
-- 图为书法绘画小组在活动
-- 部分参赛作品选登
-- 科技制作小组
-- 家务劳动小组
-- 缝纫小组
-- 舞蹈小组
-- 气象小组
-- 乐器小组
-- 摄影小组
-- 雕刻小组
-- 刺绣小组
-- 泥塑小组
-- 在“我们爱科学周”活动中休门小学举办观察天体活动(1988)
-- 电子计算机小组
-- 全区小学每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在举行
--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 四中路小学足球队参加足球夏令营比赛(1989秦皇岛)
-- 曾多次接受欢迎外宾演出任务的东马路小学文艺队演出节目
-- 注意保护儿童视力,各校每日坚持做眼保健操
-- 图为区委书记张茂荣为教师题词,以示祝贺
-- 每年一度教师节都举行文艺庆祝活动。(1990)
-- 每年一度的教师运动会在举行
-- 图为教师宿舍楼一角
-- 图为学生们在校办工厂参加劳动。(1968)
-- 四中路小学学生经常到校办工厂学习或参加劳动
-- 业余学校学员在学习
-- 电大学员在进行毕业答辩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教育行政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桥东区成立前教育行政的隶属
---- 第二节 桥东区成立后的教育行政
-- 第二章 机构职能
---- 第一节 清末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附(一) 石门市政公署教育科机构与职能
------ 附(二) 桥东文教局职责范围(1979)
------ 附(三) 桥东文教局下设机构与职责(1984)
------ 附(四) 桥东文教局机构与职责(1988)
------ 附(六) 桥东区历任教育(文教)局(科)长一览表
第四篇 幼儿教育
-- 第一章 概况
---- 附 1962年桥东区幼儿园情况统计表
-- 第二章 领导与管理
---- 第一节 领导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教师来源
---- 第二节 师资培训
-- 第四章 保教工作
---- 第一节 保育工作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第三节 道德品质的培养
---- 第四节 文体活动
------ 附(一)寄宿制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 附(二)整日制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 附(三)历年幼儿园“园丁奖”获得者名单
------ 附(四)桥东区已备案幼儿园情况统计表
-- 第五章 学前班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学前班的性质与任务
---- 第三节 学前班的领导、教师、招生、收费
---- 第四节 学前班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计划
第五篇 小学教育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私立与民办小学
---- 第三节 厂办小学
---- 第四节 其它小学
---- 第五节 教育部门办的小学
------ 附(一) 1947-1990年桥东区学校情况统计表
------ 附(二) 教育部门办各校领导及师生基本情况
------ 附(二) 桥东区厂办学校学生统计表
---- 第六节 普及教育
----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桥东区教育部门办小学简介
-- 第二章 小学领导与管理
---- 第一节 领导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学制
---- 第四节 考试与招生
------ 附(一) 学校管理制度(东风西路小学)
------ 附(二) 东文教(84)5号《桥东文教局改革试行意见》
------ 附(三) 石门市教育法规
------ 附 学校管理手册
-- 第三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教学计划
---- 第三节 教学研究
---- 第四节 教学成果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思想教育的组织领导和途径
------ 附(一) 历年市级,省级,全国级优秀大、中队辅导员名单
------ 附(二) 东风西路小学社会综合教育委员会(章程)
------ 附(三)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实施整体化思想品德教育
------ 附(四) 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综合教育委员会工作系统表
------ 附(五) 小学生一日生活秩序(草案)
------ 附(六) 桥东文教局关于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意见
------ 附(七) 桥东文教局关于在全区各小学贯彻劳动大纲的通知
------ 附(八) 各年级劳动技能达标赛
------ 附(九) 1983-1988年桥东区辅导少先队单项活动获奖名单
------ 附(十) 桥东区在全国少先队工作小论文竞赛中获奖名单
------ 附(十一) 桥东区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交流会)上发表的论文统计表
------ 附(十二) 在电台、电视台,报刊报道的有关思想教育活动情况统计表
-- 第五章 文体卫生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卫生保健
---- 第三节 文娱工作
------ 附(一) 东马路小学文艺成绩录
------ 附(二) 东马路小学宣传队为有关文艺团体输送人才记录表
------ 附(三) 1989年区属小学推行《国家体委锻炼标准》情况表
------ 附(四) 桥东区小学生田径成绩最高纪录(1989)
------ 附(五) 一九八九年在石家庄市体育各项最高纪录中桥东区运动员表(小学生)
------ 附(六) 1989年全区小学生游泳最高纪录表
------ 附(七) 1984-1989年桥东区小学生运动会团体赛前六名
------ 附(八) 1984-1989年桥东区体育竞赛及参加市级体育竞赛情况统计表
------ 附(九) 1984-1989年区举办的小学生体育竞赛项目表
------ 附(十) 1989年区属小学业余训练项目、人员一览表
------ 附(十一) 桥东区小学体育设施情况表
------ 附(十二) 1986-1989年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单位与个人名单
-- 第六章 教师
---- 第一节 来源与素质
---- 第二节 管理
------ 附(一) 《石门市公署社会局制定市立小学职教员服务及请假规程》
------ 附(二) 《关于建立教师考核制度的意见》
------ 附(三) 《教师守则》
------ 附(四)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 附(五)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 附(六) 工作细则
------ 附(七) 1988年桥东区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 经济待遇
---- 第四节 政治地位
------ 附(一) 桥东区各小学高级(中高)教师名单
------ 附(二) 桥东区教育界历年来受市、省级表彰的先进个人名单
------ 附(三) 历年担任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教师统计表
------ 附(四) 桥东区三十年教龄教师名单(截止1985年)
-- 第七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的来源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的使用
------ 附1957-1990年桥东区小学教育经费收支统计表
-- 第八章 学校设施
---- 第一节 校舍情况
---- 第二节 设备情况
------ 附(一) 1979-1990年桥东区校舍情况统计表
------ 附(二) 桥东区各校校舍情况统计表(1989)
-- 第九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
------ 附(一) 桥东区文教局《关于校办工厂管理办法》
------ 附(二) 桥东区文教局《关于校办工厂改革试行意见》
---- 第三节 收益
---- 第四节 校办工厂简介
-- 第十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教育工会
----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 民主党派
第六篇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
-- 第一章 中等教育(合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
---- 第二节 中等师范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
---- 第四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五节 中等技术学校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合成人高等教育)
第七篇 业余教育
-- 第一章 民国时期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一节 解放初期
---- 第二节 桥东区成立后
------ 附 历年桥东区业余教育受奖情况统计表(1989)
编写始末
《校东区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
《校东区教育志》编纂组成员
《校东区教育志》评审委员会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