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水利志

温岭市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水利工程、海涂围垦、水力发电、防汛防旱、水利科技、水利人文等篇。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2年08月

目录

封面
温岭市水利志
《温岭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温岭市水利志》编辑组
题词
图片
--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江厦潮汐电站
-- 水利部长纽茂生、省长柴松岳视察金清新闸
-- 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副省长章猛进视察温岭海塘建设
-- 省人大副主席许行贯在温岭市委副书记张学明陪同下视察江厦排涝隧洞工程
-- 省水利厅长张金如、台州市水电局长柯昕野视察东海涂开发工程
-- 台州市委书记孙忠焕在温岭市委书记王金生陪同下视察东海涂围垦工程
-- 温岭市人大领导视察海塘建设
-- 温岭市市长王建平检查温岭市举办的世界水日活动情况
-- 温岭市人大组织在温岭的省市人大代表视察海塘建设
-- 温岭市副市长陈理富在市水利局长叶廉华陪同下视察太湖水库
-- 市水利局领导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环境保护
-- 2000年落成,投资2000万元的水利大厦
-- 五十年一遇设计标准的东浦新塘
-- 总装机容量4×130千瓦,受益面积15万亩的温岭翻水站
-- 温黄平原最大的排涝蓄淡挡潮水闸——金清新闸
-- 新金清闸
-- 石塘渔港屏障——防浪堤
-- 省级大溪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城防工程建设揽胜
-- 城区水文化建设一角
-- 湖漫水库
-- 『九五』期问,市自筹资金1.4亿元,建成江厦排涝隧洞工程。图为隧洞进口
-- 防渗渠道
-- 东海涂围垦工程奠基仪式
-- 照谷社型水库
-- 花芯一级电站
-- 江厦潮汐电站全景
-- 万人疏浚河道
-- 2000年机械疏浚双桥河现场
-- 万人修海塘
-- 五十年一遇设计标准的国庆塘
-- 江厦排涝隧洞工程管理局
-- 现代化防汛信息系统建设
-- 强制拆除海塘管理违章建筑
-- 水政监察人员河道执法巡查情形
-- 2000年,市水利局投入教育资金9.4万元,建立了『准军事化集训』为载体的队伍建设机制。图为水政监察
-- 水政监察人员上街宣传
-- 水土保持规范化建设验收会现场
-- 工程处施工的椒江区金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工程处两栖式挖泥船在温州市区河道疏浚工程第一标段施工
-- 工程处施工的江厦公路桥
-- 工程处链斗式挖泥船在温州市区河道疏浚工程第一标段施工
-- 温岭市金港水泥压力管厂
-- 荣誉奖状
-- 温岭市政区图
-- 温岭市地势图
-- 温岭市标准海塘分布图
-- 温岭市出海主要控制闸分布图
-- 温岭市市级河道图
-- 温岭市水库电站分布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水系
---- 第一节 金清水系
---- 第二节 团结水系
---- 第三节 松南水系
---- 第四节 其他独立水系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日照 蒸发
---- 第五节 霜雪
---- 第六节 潮汐
-- 第四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利用和水质
---- 第四节 山泉、名瀑、名井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干旱
---- 第四节 风暴洪潮
---- 第五节 冰雹 龙卷风
第二篇 水利工程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水库
---- 第二节 堰坝
---- 第三节 地下水库
-- 第二章 引水工程
---- 第一节 长潭水库灌渠
---- 第二节 半岭隧洞
---- 第三节 肖溪引水工程
---- 第四节 五岗嘴隧洞
-- 第三章 机电灌溉
---- 第一节 灌溉机具的改革与发展
---- 第二节 抽水机站
---- 第三节 翻水站
---- 第四节 灌溉渠道
---- 第五节 喷灌
---- 第六节 机电井
-- 第四章 防潮排涝工程
---- 第一节 海塘
---- 第二节 涵闸
---- 第三节 金清新闸工程
---- 第四节 江厦排涝隧洞工程
-- 第五章 平原河道整治
---- 第一节 裁弯取直工程
---- 第二节 疏浚拓宽工程
---- 第三节 机械疏浚工程
---- 第四节 河道清障
-- 第六章 溪流治理与农田建设
---- 第一节 溪堤治理
---- 第二节 农田建设
第三篇 海涂围垦
-- 第一章 围涂工程
---- 第一节 历代围垦
---- 第二节 建国后围垦
---- 第三节 东海涂复建工程
-- 第二章 促淤和堤塘
---- 第一节 促淤
---- 第二节 筑塘
---- 第三节 建闸
---- 第四节 堵口
-- 第三章 开发利用
---- 第一节 垦区基本建设
---- 第二节 移民开垦
---- 第三节 重点垦区综合开发
---- 第四节 基地建设
第四篇 水力发电
-- 第一章 潮汐发电站
---- 第一节 沙山潮汐电站
---- 第二节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 第二章 小水电
---- 第一节 小型水电站
---- 第二节 微型水电站
第五篇 管理
--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管理职责和管理原则
---- 第二节 控制资源利用总量管理
---- 第三节 地下水管理
---- 第四节 河道水域管理和保护
-- 第二章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水土保持概况
---- 第二节 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建设
---- 第三节 水土保持管理
-- 第三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 第二节 水位控制
---- 第三节 检查观测
---- 第四节 管理规章 制度
-- 第四章 规费
---- 第一节 农业水费
---- 第二节 工业水费
---- 第三节 水资源费
---- 第四节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水土流失防治费
---- 第五节 占用水源水域补偿费
-- 第五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经营概况
---- 第二节 产值 利润
第六篇 防汛防旱
-- 第一章 组织与任务
---- 第一节 指挥机构
---- 第二节 任务
-- 第二章 报汛
---- 第一节 报汛系统
---- 第二节 报汛设备
-- 第三章 抗灾救灾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抗灾救灾纪实
第七篇 水利基础工作
-- 第一章 气象观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技术设备
---- 第三节 气象哨与民间气象观测
-- 第二章 水文测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测报
---- 第三节 资料整编
-- 第三章 勘测设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准点设置
---- 第三节 勘测
---- 第四节 设计
-- 第四章 水利规划概要
---- 第一节 第一次温黄平原水利规划
---- 第二节 第二次温黄平原水利规划
---- 第三节 第三次温黄平原水利规划
---- 第四节 温岭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 第五章 施工机构
---- 第一节 指挥部
---- 第二节 指挥简介
第八篇 水利科技
-- 第一章 科技队伍
---- 第一节 科技人员
---- 第二节 培训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坝工新科技
---- 第二节 软基建堤坝
---- 第三节 不同高度雨量器对比观测试验
---- 第四节 大米草、互花米草引种促淤实验
---- 第五节 施工技术
---- 第六节 获奖项目
-- 第三章 科技组织
---- 第一节 实验组织
---- 第二节 科技情报组
---- 第三节 水利学会
---- 第四节 会员论文
-- 第四章 科技人员简介
---- 第一节 在温岭工作科技人员
---- 第二节 温岭籍在外水利高级科技人员
第九篇 水政
-- 第一章 人员和机构
---- 第一节 水行政主管部门沿革
----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节 市属水利事业单位
---- 第四节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 第二章 水行政执法
---- 第一节 水政执法机构
---- 第二节 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
---- 第三节 水法宣传
---- 第四节 水行政规范性文件
---- 第五节 水政执法
---- 第六节 依法治水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水利经费与劳动力
---- 第一节 水利经费
---- 第二节 劳动力调配
-- 第四章 水库移民
---- 第一节 湖漫水库移民
---- 第二节 太湖水库移民
---- 第三节 桐岭、花芯水库移民
---- 第四节 长潭水库移民
---- 第五节 遗留问题的政策处理
-- 第五章 法规选辑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规章
---- 第二节 建国后规章
第十篇 水利人文
-- 第一章 传记
---- 第一节 传略
------ 罗适
------ 朱熹
------ 江世遂 颜文伯
------ 金煦春
------ 胡步川
------ 林汝哲
------ 潘雪梅
---- 第二节 简介
------ 杨炜
------ 蔡镐
------ 勾龙昌泰
------ 韩国宝
------ 赵师闾
------ 周志伟
------ 孙士荣
-- 第二章 名录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 第三节 荣誉证书、证章
-- 第三章 丛录
---- 一、水利论著
---- 二、记
---- 三、诗
---- 四、协议书、纪要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