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志

纳雍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纳雍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97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

目录

封面
纳雍县志
版权页
纳雍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纳雍县志》顾问
《纳雍县志》验收单位
纳雍县地方志办公室
《纳雍县志》编辑部
图片
-- 纳雍县政区图
-- 纳雍县地势图
-- 中共纳雍县委办公楼
-- 纳雍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
-- 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纳雍县城远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右一)1986年4月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视察纳雍
-- 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前排中)视察纳雍
-- 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铁农(前排左二)视察纳雍
--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前左一)1994年8月视察纳雍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铁农题词
--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助纳雍的《中国3356》项目奠基仪式于1989年在骔岭举行,林业部造林司司长杨与畴
--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莱卡托先生(中)来纳雍进行《中国3356》项目工程前期调查。
--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莱卡托先生(左二)在《中国3356》项目中期评审期间,来纳雍检查造
--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医学官员、博士贺斯绰(右一)来纳雍考察消除脊髓灰质炎工作。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及蒙古区域办事处项目官员、医学博士叶雷(中)采纳雍强化新法接生、消除新生儿破伤
-- 1988年。美国麻风防治协会宣传顾问罗伯特·斯克琳(左一)、医务主任费尔顿·罗斯(左二)、中国麻风协
-- 1997年,深圳市保安区区长钟育新(右五)来纳雍参加宝安区援建的雍安医院奠基仪式。
-- 连片烤烟
-- 油菜
-- 杂交玉米
-- 化作林场松林、杉木林
-- 新房乡牧群
-- 骔岭镇坪山牧场一角
-- 吊水岩下的梯田和梯土
-- 竹荪
-- 杜仲
-- 黄柏
-- 天麻
-- 香姑
-- 纳雍无烟煤
-- 纳雍铅锌冶炼厂
-- 110KW变电站
-- 纳雍土陶
-- 苗族绣花围腰
-- 大理石工艺品(一)
-- 大理石工艺品(二)
-- 大理石工艺品(三)
-- 大理石工艺品(四)
-- 县城一瞥
-- 县城安居工程楼房(前中)
-- 雍熙镇中华大街
-- 县城一角
-- 良源大厦
-- 纳水路上新建的阳长大桥
-- 电讯局机房
-- 雍安希望小学
-- 雍安友谊医院
-- 滚山珠剧组在挪威街头
-- 总溪河上仙人指路
-- 吊水岩瀑布
-- 猴儿关飞瀑
-- 总溪河上飞瀑
-- 总溪河上三叠泉
-- 总溪河上的万寿桥
-- 总溪河漂游
-- 出水洞电站瀑布群
-- 枪杆岩
-- 总溪河一线天
-- 总溪河上游
-- 过狮河水库
-- 过狮河水库
-- 钟乳石溶洞
-- 钟乳石溶洞
-- 滚山珠剧组表演芦笙舞
-- 篮球比赛
-- 苗族头饰
-- 纳雍出土的彝族金银工艺品
-- 水东千年银杏
-- 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县志部分编纂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沿革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置县前隶属关系
---- 第二节置县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三章现行乡(镇)概况
---- 第一节雍熙镇
---- 第二节鬃岭镇
---- 第三节阳长镇
---- 第四节维新镇
---- 第五节龙场镇
---- 第六节乐治镇
---- 第七节王家寨镇
---- 第八节百兴镇
---- 第九节张家湾镇
---- 第十节勺窝乡
---- 第十一节新房彝族苗族乡
---- 第十二节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
---- 第十三节董地苗族彝族乡
---- 第十四节寨落乡
---- 第十五节化作苗族彝族乡
---- 第十六节老凹坝乡
---- 第十七节沙包乡
---- 第十八节水东乡
---- 第十九节曙光乡
---- 第二十节姑开苗族彝族乡
---- 第二十一节羊场苗族彝族乡
---- 第二十二节锅圈岩苗族彝族乡
---- 第二十三节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
---- 第二十四节左(儿鸟)戛彝族苗族乡
---- 第二十五节猪场苗族彝族乡
第二篇人口民族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分布 密度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人口生育
---- 第五节生育控制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汉族
---- 第二节苗族
---- 第三节彝族
---- 第四节白族
---- 第五节布依族
---- 第六节仡佬族
---- 第七节民族事务管理
第三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矿产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地质构造
---- 第三节岩浆活动
---- 第四节矿产
-- 第二章地势 地貌
---- 第一节地势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主要气候要素
---- 第二节气候特征
---- 第三节灾害性气候
---- 第四节气候谚语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黄棕壤类
---- 第二节黄壤类
---- 第三节石灰土类
---- 第四节紫色土类
---- 第五节沼泽土类
---- 第六节潮土类
---- 第七节水稻土类
-- 第六章植物 植被 野生动物
---- 第一节植物 植被
---- 第二节野生动物
第四篇国民经济综述
-- 第一章产值 产品产量
---- 第一节产值
---- 第二节产品产量
-- 第二章国民收入 分配
---- 第一节国民收入
---- 第二节国民收入分配
-- 第三章产业结构
---- 第一节各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比重
---- 第二节农业各业比重
---- 第三节工业建筑业结构
---- 第四节交通 邮电结构
---- 第五节商业 饮食 物资 供销
-- 第四章经济构成
----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经济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经济
---- 第三节个体所有制经济
第五篇国民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计划实施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统计报表
---- 第三节统计调查 资料汇编
-- 第三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价格变动
---- 第三节物价监督检查
-- 第四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五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四节商标 广告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工商界组织
-- 第六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 第七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使用
---- 第二节国土管理
-- 第八章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劳动管理
---- 第二节工资管理
---- 第三节劳保福利
---- 第四节劳动保护
第六篇农业
-- 第一章体制
---- 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 第三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良种推广
---- 第五节农作物保护
---- 第六节耕地 肥料
---- 第七节农场
---- 第八节经营管理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家畜 家禽 鱼 蜂
---- 第二节畜禽品种改良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饲料草场
---- 第五节畜牧场站
---- 第六节管理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林业资源
---- 第二节营林
---- 第三节竹木采伐 营运
---- 第四节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森林保护 林政管理
---- 第六节林业企业 管理机构
-- 第五章水利电力
---- 第一节蓄水 饮水 提水
---- 第二节防洪排涝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小水电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第六章农机
---- 第一节农机具
---- 第二节农机具修理制造
---- 第三节农机采购供应
---- 第四节农机技术培训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第七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企业发展
---- 第二节主要行业
---- 第三节经营管理
第七篇工业 建筑业 城乡建设
-- 第一章工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行业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二章建筑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建筑队伍
-- 第三章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节城镇建设
---- 第二节乡村建设
---- 第三节城乡建设管理
---- 第四节环境保护
-- 第四章旅游资源
----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
---- 第二节旅游资源管理
第八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梁 渡口
---- 第三节公路养护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二章邮政 电信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 第三节管理
第九篇商业贸易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国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三节公私合营 合作商店
---- 第四节个体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储运
---- 第一节商品采购
---- 第二节商品供应 销售
---- 第三节商品储运
-- 第三章粮油
---- 第一节粮食征购
---- 第二节粮食销售
---- 第三节油脂 油料购销
---- 第四节粮油加工 储运
---- 第五节粮油管理
-- 第四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第十篇财税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上级补助
---- 第五节管理
-- 第二章审计
---- 第一节审计机构
---- 第二节业务
-- 第三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第二节税收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章金融
---- 第一节银行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储蓄
---- 第四节债券 信贷 信托
---- 第五节现金管理 转账结算
---- 第六节信用合作
---- 第七节民间借贷
-- 第五章保险
---- 第一节险种
---- 第二节保险费收入
---- 第三节理赔
第十一篇政党群团
-- 第一章民国时期党派团体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纳雍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社会团体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纳雍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员代表会议代表大会
---- 第二节中共纳雍县委员会
---- 第三节中共纳雍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四节机关党委党组
---- 第五节乡(镇)党委
---- 第六节总支支部
---- 第七节党员
---- 第八节组织工作
---- 第九节宣传教育
---- 第十节统一战线
---- 第十一节党校党史研究
-- 第三章群众组织
---- 第一节纳雍县总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纳雍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农民协会
第十二篇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民国时期政权组织
---- 第一节民国纳雍县政府
---- 第二节区乡公所
---- 第三节县参议会 乡民代表会 国大代表
-- 第二章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办事机构
---- 第五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节人民代表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区乡(镇)人民政府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政协纳雍县委员会
---- 第二节区乡政协联络组
第十三篇民政 人事 监察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基层政权建设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优抚
---- 第四节救灾 救济
---- 第五节社会福利
---- 第六节民政管理
---- 第七节残疾人工作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编制
---- 第二节干部结构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三章监察
---- 第一节政纪宣传教育
---- 第二节执法监察
---- 第三节廉政建设
---- 第四节案件查处
第十四篇公安 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侦察 预审
---- 第三节经文政保
---- 第四节监狱 劳改队
---- 第五节消防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关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 申诉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关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复查 申诉 执行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律顾问
---- 第二节公证
---- 第三节民事调解
---- 第四节普法教育
第十五篇军事
-- 第一章地方军事机关
---- 第一节清代 民国军事机关
---- 第二节解放后军事机关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清代 民国时期武装
---- 第二节解放后地方武装
---- 第三节驻军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四章兵役战备
---- 第一节兵役
---- 第二节人防战备
-- 第五章战事纪略
---- 第一节解放前战事
---- 第二节解放后战事
第十六篇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舞蹈 音乐
---- 第三节工艺 美术
---- 第四节文学创作
---- 第五节书法 摄影 绘画
---- 第六节其他文化活动
-- 第二章图书发行 阅览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阅览
-- 第三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古墓
---- 第二节古桥
---- 第三节其他古迹
---- 第四节革命文物
-- 第四章广播 电视 电影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电影
-- 第五章管理机构 文化团体
---- 第一节文化事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第十七篇教育
-- 第一章幼儿教育 小学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希望小学
-- 第二章中学教育
第一节普通中学教育
-- 第二节职业中等教育
-- 第三节师范教育
-- 第三章民族教育 成人教育
---- 第一节民族教育
---- 第二节成人教育
-- 第四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五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教育督导
---- 第二节教学研究
---- 第三节教育经费
第十八篇医药 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单位
---- 第二节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三节医疗业务
-- 第二章卫生 防疫
---- 第一节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人体寄生虫病调查
---- 第四节地方病
---- 第五节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第六节病死原因调查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幼保健站
---- 第二节新法接生
---- 第三节妇女保健
---- 第四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公共卫生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环境卫生
---- 第三节食品卫生工业卫生
-- 第五章麻风病防治
---- 第一节麻风病防治机构
---- 第二节东风医院
---- 第三节社会防治
-- 第六章中草药资源 民间验方
---- 第一节中草药资源
---- 第二节民间验方
-- 第七章医药卫生管理 学术团体
---- 第一节药政管理
---- 第二节医疗保健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第十九篇科技 体育
-- 第一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人员
---- 第二节科技组织 团体
---- 第三节科技活动
---- 第四节科技管理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工作机构 群众体育组织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主要运动会及体育比赛
第二十篇风土民情
-- 第一章习俗
---- 第一节婚嫁 丧葬
---- 第二节饮食 服饰
---- 第三节住宅 器用
---- 第四节祭祀 庆贺 节日
---- 第五节陋习 禁忌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基督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宗教事务管理
-- 第三章宗祠 行会
第一节宗祠
-- 第二节行会
-- 第四章居民姓氏
-- 第五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 第四节谚语 歇后语
人物
-- 一、传记
---- 方学山
---- 何玉堂
---- 徐进
---- 欧阳崇庭
---- 蔡应达
---- 张凤翔
---- 陈金华
---- 周焕镒
---- 张槐陆
---- 许云芝
---- 祝绍武
---- 刘兴文
---- 陈思晶
---- 阳光群
---- 潘白坚
---- 主传珍
---- 夏玉环
---- 宋安平
---- 王守海
---- 杨绍成
---- 王敬泉
---- 杜永华
---- 刘建东
---- 顾合周
---- 孙明式
---- 刘凤元
---- 郭修义
---- 刘桂荣
---- 王常云
---- 王有成
---- 韩明礼
---- 马启民
---- 钟绍奎
---- 黄显德
---- 杨来奎
---- 吴亚中
---- 郭桂隆
---- 杨仁海
---- 郭振荣
---- 张绍宣
---- 张钟鸣
---- 韩保君
-- 二、英名录
---- 李德文
---- 李飞隆
---- 徐修文
---- 赵吉学
---- 李隆胜
---- 杜发信
---- 卢云友
---- 龙开明
---- 五景相
---- 史洪祥
---- 刘天华
---- 杨仕舜
---- 龙育文
---- 葛勇
---- 杨大朝
---- 刘松
---- 彭洪贵
---- 陈绍发
---- 张国民
---- 郭太文
---- 何明亮
---- 龙绍华
---- 钟钱文
---- 杜应祥
---- 杨林科
---- 谢大友
---- 李绍华
---- 李亮成
---- 杨光斗
---- 丁训明
---- 王显章
---- 王德祥
---- 杨德芳
---- 徐怀益
---- 查世雄
---- 蔡明贤
---- 熊显昌
---- 李绍安
---- 詹明友
---- 郭太祥
---- 张兰新
---- 尚金福
---- 左训友
---- 杨光林
---- 唐绍明
---- 杨国忠
---- 宋帮杰
---- 疗仕勋
---- 杨明金
---- 王树州
---- 刘忠才
---- 王景明
---- 李发祝
---- 姜照云
---- 张青发
---- 胡大全
---- 谢庆臣
---- 吴学明
---- 胡永芳
---- 李启先
---- 朱德文
---- 陈元忠
---- 周国明
---- 杨关学
---- 陈明礼
---- 彭恩全
---- 胡从武
---- 卢启彬
---- 黎华宣
---- 何登荣
---- 郭太明
---- 彭德俊
---- 何兴万
---- 王景贵
---- 代顺学
---- 陈学昌
---- 朱开贤
---- 王兴科
---- 吴朝文
---- 张德昌
---- 张贞学
---- 石文荣
---- 张学友
---- 龙从道
---- 刘先学
---- 代希然
---- 李俊
---- 熊有强
---- 王瑞庭
---- 杨维国
---- 陈青明
---- 林加友
---- 黄公文
---- 王成友
---- 张应均
---- 陈秀云
---- 陈少环
---- 王树成
---- 陈崇荣
---- 王定国
---- 王道荣
---- 卢启彬
---- 朱绍华
---- 赵世吉
---- 刘发荣
---- 韦国民
---- 陈启芳
---- 江新阳
---- 何国民
---- 杨德昌
---- 王树才
---- 唐恩才
---- 李隆先
---- 熊少奎
---- 刘发德
---- 何德祥
---- 陈文祥
---- 杨文明
---- 郭振全
---- 杨珍奎
---- 郭太明
---- 陈祥
---- 卢少武
---- 刘发刚
---- 何开学
---- 张祥洪
---- 万绍云
---- 何兴举
---- 王开全
---- 何兴军
---- 李崇芳
---- 李华相
---- 马正国
---- 马正祥
---- 李林
---- 任长保
---- 王正朝
---- 李大才
---- 刘顺民
---- 苏大全
---- 李老幺
---- 苏友明
---- 杨长发
---- 谢乔保
---- 邓廷龙
---- 赵明周
---- 黄光良
---- 张少祥
---- 蒋本文
---- 祝正荣
---- 王绍祥
---- 饶显朝
---- 陈昌友
---- 袁明学
---- 刘正国
---- 杨维国
---- 蒋仕荣
---- 王国忠
---- 杨兴文
---- 陶荣祥
---- 傅庆生
---- 吴骥吾
---- 侯国兴
---- 赵炳斗
---- 黄理昆
---- 杜兰明
---- 李宋武
---- 高天俊
---- 朱祥洪
---- 郑玉田
---- 郭栓柱
---- 张春兴
---- 陈尤文
---- 朱正生
---- 黄强
---- 江伍宾
---- 柴清怀
---- 亮焕中
---- 毕伯英
---- 魏耀福
---- 王成荣
---- 吴成福
---- 张政清
---- 马连珠
---- 何金山
---- 周名之
---- 黄荣
---- 彭龙
---- 罗炳云
索引
后记
县志资料搜集整理单位人员及部门志、专业志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