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载了昌平区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内容。
目录
封面
序言
图片
--
中共昌平公社委员会成员
--
昌平公社干部职工合影
--
昌平街圩日
--
本民村华阳洞——吴亚忠抗清义军指挥部
--
华阳洞口古槐树
--
华阳洞内吴亚忠指挥台
--
日寇入侵岜帽村民避难洞
--
木民村观音洞口
--
观音洞马伏波灵位
--
马伏波灵位石雕
--
左江河岸新湾山璧画
--
恒小水利渡槽
--
恒小水利隧洞
--
新湾电灌站泵房
--
木民村自来水塔
--
昌平公社自来水塔
--
昌平社中
--
昌平小学学前班
--
一九三二年昌平(緅)示图
--
一九八一年昌平公社行政区域图
目录
一、概述篇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清以前建置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置
------
附表
----
第三节 解放后建置
----
第四节 所属大队简介
------
昌平大队
------
平白大队
------
木民大队
------
八联大队
------
四和大队
------
中华大队
------
石丽大队
------
(宀西)仁大队
------
联豪大队
----
第五节 圩场
--
第二章 民族与人口
----
第一节 民族聚居
----
第二节 人口概况
------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昌平乡村甲户口对照表(表一)
------
同正县第二区一九五0年各村人口统计表(表二)
------
昌平区(公社)五十年代人口、户口、劳动力一览表(表三)
------
昌平区(公社)六十年代人口、户口、劳动力一览表(表四)
------
昌平公社七十年代人口、户数、劳动力、出生、死亡一览表(表五)
二、自然篇
--
第三章 地理
----
第一节 疆域位置
----
第二节 地势
------
附表
----
第三节 河流
----
第四节 气候
------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0年温度测定平均对照表 表一
------
一九八0年陇邓点五天温度测定表 表二
------
一九八0年陇邓点五天温度测定表 表三
------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0年月、旬累年平均降雨量表 (单位:mm) 表四
------
昌平地区一九五九——一九八0年四季雨量平均表 (单位:mm) 表五
------
昌平公社一九七二至一九八一历年八月降雨量情况表 (单位:mm) 表六
------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0年降雨量在一百毫米以上分布情况表 表七
------
昌平区(公社)历年二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2℃日数 表八
------
昌平区(乡)历年三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2℃日数 表九
----
第五节 土壤
------
表一 旱地土壤种类分布情况表
------
表二 水田土种面积分布情况表
--
第四章 物产资源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三节 矿物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病虫灾
------
一九八二年晚稻纹枯病田间调查表
----
第四节 风灾
----
第五节 冰雹灾
----
第六节 雷占灾
----
第七节 瘟吏
------
一、人瘟疫
------
二、牲畜瘟疫
三、政治篇
--
第六章 清朝时期的政治
----
第一节 指村为奴
----
第二节 罗蒙村惨案
----
第三节 起义反清
--
第七章 民国时期的政治
----
第一节 地主恶霸典型脸谱
------
民国期间部份大队农民受压迫、剥削情况统计表 (表一)
------
典型农户经济上被剥削受损失情况 (单位:元(时币)) (表二)
----
第二节 匪患
----
第三节 日寇入侵
------
附:石刻模样及原文记载如下:
--
第八章 地下党活动
----
第一节 雷经天在昌平
----
第二节 扶司边特支在木民
----
第三节 建立同正县第一个农会
----
第四节 捉拿伪县长
--
第九章 建国后的政治
----
第一节 平叛马匪
----
第二节 反霸斗争
------
一九五一年昌平区十九年村反霸情况统计表 (表一)
------
全区各村反霸情况统计表 (表二)
----
第三节 减租退押
------
一九五一年昌平全区各村退押情况表(表一)
------
一九五一年昌平区反霸、减租退押时重点村地主、富农被斗情况(表二)
------
一九五一年昌平区反霸、减租退押时重点村贫农、中农参加协会统计表 (表三)
------
一九五一年昌平区各村各种组织情况统计表(表四)
----
第四节 抗美援朝
----
第五节 土地改革
------
昌平区各村土改时地主阶级典型情况表(1949年的数字) (表一)
------
第八区各村土改没收、征收土地、财产统计表 (表二)
------
第八区十七个村土改胜利果实分配情况表 (表三)
------
昌平区土改前各村的各阶层土地、耕畜占有情况统计表 (表四)
------
昌平区土改后各村各阶层土地、耕畜占有情况表(表五)
------
昌平区各乡在土改复查中没收、追交及调整分配情况统计表 (表六)
------
昌平区各乡土改复查后各阶层占有生产资料统计表 (表七)
----
第六节 互助合作
------
扶绥县第八区十九村为军干烈属代耕情况统计表
------
扶绥县第八区互助组统计表
----
第七节 反右斗争
----
第八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
------
各单位干部经济赔退综合表
----
第十一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十二节 肃清极左,拨乱反正
----
第十三节 自卫还击
--
第十章 党政群团
----
第一节 党的建设
------
支部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 行政设置
----
第三节 群众团体
--
第十一章 民兵、治安、民政
----
第一节 民兵工作
------
历年民兵组织情况统计表 (表一)
------
昌平公社民兵训练情况统计表(表二)
------
附:历年青年民兵应征入伍表
----
第二节 治安工作
----
第三节 民政工作
------
一、人员配备
------
二、优抚工作
--------
附表 一九七六年优抚工分统计表 (表一)
--------
历年优抚金额(表二)
------
三、社会救济
--------
附:一九七三年后历年社会救济款
------
四、冬令救济
--------
(附表)
------
五、民族补助
--------
(附表)
------
六、扶贫户
三、经济篇
--
第十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农业
----
第二节 解放后三十二年来农业发展概述
------
1、五十年代的农业生产
------
2、六十年代的农业情况
------
3、七十年代的农业情况
------
4、八十年代的农业
----
第三节 自然特点与农业布局
------
历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单位:市斤、市亩)
------
历年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单位:市斤、市亩) 表三
------
历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表四
----
第四节 农作物耕作制度
------
农作物耕作制度一览表
----
第五节 水利建没
------
昌平公社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统计表
----
第六节 农机发展
------
昌平公社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表(一) 表一
------
昌平公社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表 表二
--
第十三章 林业
----
附:全社历年造林情况表
----
昌平公社各地类面积统计表 (单位:市亩(林调表一)1974.10.30)
----
昌平公社按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量统计表 (单位:市亩、m3(林调表二)74.10.30)
----
昌平公社经济林、果林、竹林面积、株数统计表 (单位:市亩、百株(林调表四)
----
昌平公社解放后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统计表 (单位:市亩(林调表五))
--
第十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解放前的畜牧业
----
第二节 解放后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
昌平公社历年牲畜年末总头数 (单位:头、匹、只)(表一)
------
昌平公社历年生猪生产情况统计表 (单位:头)(表二)
----
第三节 畜牧兽医防治
--
第十五章 社队企业
----
第一节 手工业
------
一、解放前的手工业
------
二、解放后手工业生产状况
------
三、职工的工资报酬
--------
昌平公社手工业历年产品统计表 (表一)
--------
昌平手工业社收支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表二)
----
第二节 社队企业
------
一、概况
------
二、职工报酬问题
--------
社队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表一)
--------
公社企业项目(表二)
--------
大队企业经营项目表(表三)
--------
企业单位历年总收入增长率表 (表四)
--------
社队企业主要固定资产和机械设备情况表 (表五)
--
第十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池沼
------
大浪塘
------
百那池
------
淀姑廖池
------
愣丰池
------
伏良池
------
岜巴塘
------
陇午十九淀
----
第二节 人工养鱼
----
第三节 自然捕捞
------
昌平公社可养鱼水资源普查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张)
--
第十七章 农村用电
----
昌平公社水力发电统计表 (表一)
----
昌平公社农村电气化情况统计表 (表二)
--
第十八章 人民生活
----
昌平公社1960-1981年基本情况统计表(表一)
----
昌平公社集体粮食收益分配情况统计表 (单位:斤) (表二)
----
昌平公社生产队现金分配水平排队统计表 (表三)
----
昌平公社集体现金收入、支出及分配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表四)
----
昌平公社公益金开支使用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户、人)(表五)
----
昌平公社(71至79年)社队现金、粮食人均分配数量对比表 (单位:元、斤) (表六)
--
第十九章 财政贸易
----
第一节 财税
------
国民党时期的税收
------
解放后的税收
--------
历年税收完成数 (单位:元)
------
农财所
--------
完成农业税的情况如下
----
第二节 金融
------
银行营业所
--------
昌平银行营业所历年供贷储蓄统计表 (单位:元)(表一)
------
信用合作社
--------
信用合作社历年向昌平银行营业所贷款统计表 (单位:元)
----
第三节 粮油
------
一、解放前粮油概况
------
二、解放后粮油
--------
昌平公社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0年粮食情况统计表 (单位:原粮、百斤)(表一)
--------
昌平公社一九七一年粮油征购任务调整情况统计表 (表二)
--------
扶绥县昌平公社粮食购、销、调、存历年资料(单位:贸易粮、百斤)(表三)
--------
昌平公社油料购销情况统计表 (单位:市斤)表四
--------
昌平公社粮食产、留、购、供平衡统计表 (单位:原粮、市斤)(表五)
----
第四节 商业
------
一、解放前的商业状况
------
二、解放后商业的发展
--------
昌平供销社历年各种资料购进及销售情况表 表一
--------
主要农付产品收购情况 表二
--------
商品销售情况表 表三
--------
国内纯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元)表四
--------
昌平供销社一九八一年度购销度划完成情况表 表五
----
第五节 食品站
------
一、机构沿革:
------
二、购销概况
--------
昌平公社食品站家禽家畜收购统计表 (单位:头、只、斤、元)
--
第二十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笫二节 邮电
五、文化篇
--
第二十一章 教育事业
----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
------
昌平公社各大队解放前(1945-1949年)教育情况统计表 表二
------
民国时期昌平中心校领导姓名、教师、学生数一览表 表三
----
第三节 解放后的教育
------
一、教育行政机构
------
二、小学教育
------
三、中学教育
------
四、幼儿教育
--------
昌平公社解放前后各级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对比表
------
五、业余教育
----
第四节 勤工俭学
--
第二十二章 文化事业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电影、广播
----
第三节 新湾山壁丽
----
第四节 石铲遗址
----
第五节 山洞
------
华阳洞
------
乌猿洞
------
避难洞
------
万人洞
----
第七节 今人诗选
--
第二十三章 卫生事业
----
第一节 医疗卫生
------
解放前的卫生事业概况
------
解放后卫生事业的发展
--------
昌平公社一九七七年农村卫生组织情况统计表 表一
--------
昌平公社一九七九年上半年农村卫生组织情况统计表 表二
--------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份各种疫苗接种统计表
----
第二节 肿瘤病的防治
------
昌平公社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份肝病普查(十五岁以上)情况统计表 (表一)
------
昌平公社各大队一九七六年肝病复查结果统计表(表二)
----
第三节 麻疯病防治
------
附:昌平公社一九七九年麻疯病普查表
----
第四节 妇功保健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昌平公社一九八○年节育情况统计表
--
第二十四章 体育活动
--
第二十五章 农业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活动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六、人物篇
--
第二十六章 人物谱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笫二节 革命烈士
----
第三节 先进模范人物
----
第四节 县团级以上干部
----
第五节 各界人物录
----
第六节 高龄老人
----
第七节 土匪恶霸
七、社会篇
--
第二十七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方言土语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传统节日
----
第五节 社会陋习
------
一、生育
------
二、拜圣
------
三、宗教信仰
------
四、寿诞
------
五、金兰结义和认干爹妈
----
第六节 遗产继承
----
第七节 生活习惯
------
衣饰
------
饮食
------
居习
----
第八节 社会新风
--
第二十八章 民间艺文
----
第一节 歇后语
----
第二节 民谚
------
一、气候
------
二、生产
------
三、生活
八、附录篇
--
第二十九章 奇闻、民间传说
----
水龙翻身
----
额带金印的神童
----
大隕山
----
三月三龙拜山
----
九龙山
----
延陵国起义军在陇民
----
李影秦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
蝴蝶群飞
--
第三十章 杂记
----
第一节 捕捉禽兽六例
------
捕鹧鸪
------
诱捕斑鸠
------
抓乌猿
------
捕黄猄
------
抓刺猬
------
捕蛤蚧
----
第二节 事故四则
------
失火
------
火药爆炸
------
沉船
------
违章交通
后附:昌平公社大事年表
编志领导小组
编写人员
誊缮
提供资料
封面设计
封面题字
摄影
描图
校对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