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县志

双城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双城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12-1985

出版时间: 1990年08月

目录

封面
双城县志
《双城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辑室
图片
-- 程子华题词
-- 孙维本题词
-- 王禹符题词
-- 双城镇略图
-- 双城县政府机关
-- 双城堡火车站
-- 承旭门
-- 双城县百货一商店
-- 双城县第一副食品商店
-- 双城县中心市场
-- 双城县兆麟中学
-- 双城县实验小学
-- 一九五○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秘书长林伯渠来双
-- 1984年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来双城视察。右三为邓力群同志。
-- 双城县公园
-- 双城县政府机关幼儿园
-- 双城县烈士陵园
-- 魁星楼
-- 友谊渠桥闸
-- 双城县奶牛群
-- 1938年,魁星楼
-- 双城堡永兴复烧锅(1938年)
-- 民国时期,双城车站马车市
-- 双城堡西大街
-- 双城堡文庙(1938年)
-- 双城县地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 置
-- 第一章地理位置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区域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设治前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设治后的历史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 第二节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 第三节 省、地驻双单位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 日照
---- 第四节 降水
---- 第五节风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地上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水质分析
-- 第四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动物资源
---- 第二节植物资源
---- 第三节矿产资源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风灾
---- 第四节雹灾
---- 第五节霜冻灾
---- 第六节低温冷害
第三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房屋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供水排水
---- 第三节城镇交通
---- 第四节绿化
-- 第二章乡(镇)村建设
---- 第一节乡镇公用建设
---- 第二节民房建设
---- 第三节供水
---- 第四节道路建设
---- 第五节村屯绿化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废水治理
---- 第二节废渣治理
---- 第三节空气污染治理
---- 第四节噪音治理
第四篇 农 业
-- 第一章土地
---- 第一节土地开发
---- 第二节土地利用
---- 第三节土地管理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旗地国有制
---- 第二节封建土地私有制
---- 第三节农民个体所有制
---- 第四节集体所有制
---- 第五节土地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第四节蔬菜瓜果
---- 第五节效益分配
---- 第六节国营农场
---- 第七节农业科技队伍
---- 第八节农业事业机构
-- 第四章农机具
---- 第一节农具演变
---- 第二节农具改革
---- 第三节机械耕作法
---- 第四节农业机械化程度
---- 第五节农机具管理
---- 第六节农机具修造
---- 第七节农机具供应
---- 第八节机务人员培训
---- 第九节农机机构和队伍
-- 第五章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农田灌溉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水利队伍
-- 第六章畜牧
---- 第一节畜禽饲养
---- 第二节品种改良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畜牧队伍
---- 第五节国营畜牧场
-- 第七章渔业
---- 第一节水产资源
---- 第二节江河自然捕捞
---- 第三节人工养鱼
---- 第四节水产管理
-- 第八章林业
---- 第一节林木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果树
---- 第五节林木管理
---- 第六节林业队伍
---- 第七节苗圃 林场
第五篇工业交通
-- 第一章工业
---- 第一节经营体制
---- 第二节工业门类
-- 第二章交通
---- 第一节道路桥涵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公路养护与管理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邮政业务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章电业
---- 第一节供电
---- 第二节用电
第六篇 商业 贸易
-- 第一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合作商业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五节个体商业
---- 第六节集市贸易
-- 第二章供销
---- 第一节生产生活资料供应
---- 第二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三节废品回收
---- 第四节商品基地建设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第三章粮食
---- 第一节粮食购销
---- 第二节粮食储运
---- 第三节粮食保管
-- 第四章物资
---- 第一节物资经营与管理
---- 第二节物资销售
-- 第五章 外贸
---- 第一节出口商品
---- 第二节外贸基地建设
第七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工商业税
---- 第二节农业税
---- 第三节契税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基建投资
---- 第六节信用合作
---- 第七节保险
---- 第八节 公债 国库券
第八篇工商物价
-- 第一章工商行政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工商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发照
---- 第四节商标注册
---- 第五节经济合同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物价调整
---- 第三节商品价格
-- 第三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质量监督
---- 第三节计量管理
---- 第四节器具检定
第九篇党派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双城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统战工作
---- 第五节纪律检查
---- 第六节党员干部教育与培训
---- 第七节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 第二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科协
---- 第六节工商联合会
--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双城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二节三民主义青年团双城县分团部
第十篇政事
-- 第一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清代衙门
---- 第二节民国县公署县政府
---- 第三节伪满县公署
---- 第四节县人民政府
-- 第三章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参政议政
第十一篇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公安工作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解放前检察机构
---- 第二节人民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清代审判
---- 第二节民国审判
---- 第三节伪满审判
---- 第四节人民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律顾问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调解
第十二篇 民政人事劳动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优抚安置
---- 第二节社会福利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支援前线
---- 第六节抗美援朝
-- 第二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职官
---- 第二节行政干
---- 第三节劳动就业
---- 第四节工资
---- 第五节劳动保险
---- 第六节劳动保护
---- 第七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十三篇军事
-- 第一章兵制
---- 第一节旧社会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
---- 第三节义务兵
-- 第二章武装
---- 第一节地方武装
---- 第二节地主武装
---- 第三节土匪武装
---- 第四节民兵
-- 第三章驻军
---- 第一节旧社会驻军
---- 第二节人民军队
-- 第四章战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战备教育
---- 第三节人防工程
---- 第四节组织指挥
---- 第五节战斗村建设
-- 第五章重大兵事记述
---- 第一节马傻子起义军入双城
---- 第二节俄兵两次蹂躏双城
---- 第三节双城堡阻击战
---- 第四节剿匪斗争
第十四篇教育
-- 第一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教育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教育经费
---- 第四节学校建设
-- 第二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基础建设
-- 第三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小学
-- 第四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师范学校
---- 第三节农(职)业中学
---- 第四节中等技术学校
-- 第五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双城工作站
---- 第二节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大专班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进修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四节教学改革
第十五篇科技体育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科技活动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四节科普活动
---- 第五节人工控制天气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运动员的培养与输送
---- 第五节体育竞赛与成绩
第十六篇文化
-- 第一章文化事业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文艺团体
---- 第三节档案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群众文艺
---- 第二节戏剧曲艺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附:古今诗文选
---- 第四节绘画书法
---- 第五节摄影
-- 第三章新闻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章胜迹文物
---- 第一节名胜
---- 第二节古城遗址
---- 第三节文物
第十七篇卫生
-- 第一章医 疗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医疗技术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五节医政
-- 第二章 医 药
---- 第一节药铺
---- 第二节 采集制造
---- 第三节检验
---- 第四节药政
-- 第三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管理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预防接种
----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 第五节食品卫生
-- 第四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五章爱国卫生运动
第十八篇社会
-- 第一章人 口
---- 第一节人口来源与发展
---- 第二节人口控制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市民生活
-- 第三章民族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民族简介
-- 第四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衣着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礼仪
---- 第四节殡葬改革
---- 第五节节日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教派
---- 第二节庙宇
-- 第六章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七章反动会道门
---- 第一节五台山普及佛教会
---- 第二节玉虚门
---- 第三节一贯道
---- 第四节超拔会
---- 第五节如意门
-- 第八章 社会陋习
---- 第一节吸毒
---- 第二节妓女
---- 第三节会局
---- 第四节乞丐
-- 第九章 奇闻轶事
-- 第十章重大事故
第十九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富俊(1751——1834年)
---- 窦心传
---- 于学乾
---- 托云布(?——1892年)
---- 丰绅(1825——1902年)
---- 双福
---- 柳大年
---- 阮忠植
---- 金永
---- 赵恩科
---- 张(鼎)铭
---- 蔡国忱
---- 张选升
---- 夏日举(1789——1925)
---- 韩光第(1896——1929)
---- 李林泮(1909——1930年)
---- 关耀洲(1891——1932)
---- 傅显明(1900——1936)
---- 胡振铎(1910——1937)
---- 刘道增(1913——1937)
---- 苏丕承(1912——1937)
---- 王益升(1914——1937)
---- 李廷魁(1910——1937)
---- 赵永新(1913——1937)
---- 张宗兰(1918——1938)
---- 张耕野(1901—1938)
---- 李文彬(1902-1939)
---- 唐聚五(1898-1939)
---- 孔宪五(1890-1940)
---- 赵伯元(1865-1940)
---- 沈爽(1896-1942)
---- 张恩阁(186-1942)
---- 李明武(1911-1944)
---- 于琛激(1887-1943)
---- 刘人和(1920-1946)
---- 赵文才(1920-1947)
---- 白受天(1913-1949)
---- 翟文选(1880-1950)
---- 韩立中(1890-1951)
---- 赵永泰(1894-1953)
---- 姜乐田(1911-1953)
---- 蔡运升(1878——1959)
---- 宣维坤(1896——1961)
---- 黄永德(1895——1961)
---- 王树庆(1942——1967)
---- 莫德惠(1881——1968)
---- 金宝全(1895——1968)
---- 宫庆祥(1903——1969)
---- 张文伯(1895——1973)
---- 王学明(1916——1978)
---- 房天锡(1885——1978)
---- 关明安(1902-1980)
---- 刘普洲(1892-1981)
---- 林诚(1912-1983)
---- 王家祯(1897-1984)
---- 孙玉奎(1962——1985)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赵云鹏
---- 董文琦
---- 王冠吾
---- 赵东书
---- 通愿
-- 第三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四章双城籍地师级以上干部简表
附录
-- 一、重要历史文献辑存
-- 二、日伪统治罪行种种
-- 三、旧志编目
编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