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县志

万宁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万宁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631-1992

出版时间: 1994年05月

目录

封面
万宁县志
版权页
《万宁县志》编修机构
图片
-- 周恩来邓颖超同志1960年2月在万宁和少年儿童在一起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1957年1月视察兴隆茶园
-- 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1960年和万宁干部群众在一起
--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1961年在万宁视察咖啡园
-- 九九年四月十七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考察万宁县,亲切接见县委书记县长林玉权。
-- 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1986年10月视察东兴农场
-- 李鹏同志1989年在万宁考察
-- 李瑞环同志1991年2月18日视察万宁
-- 乔石同志1991年lO月14日在万宁调查研究
-- 朱镕基同志1992年4月20日在万宁考察工作
-- 宋平同志1990年2月2日考察万宁兴隆药物所
-- 吴学谦同志1991年1月23日在橡胶园视察
-- 万宁县城一角
-- 车站大楼
-- 万城人民街
-- 万宁中学
-- 县党政办公大楼
-- 万宁县农机厂生产的DSL一700型多功能流动式碾米机
-- 县邮电大楼
-- 万宁县食品厂生产的益智系列产口
-- 渝宁橡胶厂生产车间
-- 乌场钛矿选矿车间
-- 兴隆咖啡
-- 建设中的乌场港
-- 港北港网箱养鱼
-- 港北小海对虾养殖基地
-- 港北对虾
-- 东山羊
-- 后安鲻鱼
-- 和乐蟹
-- 神州丰岛风景区
-- 石斑鱼
-- 兴隆温泉
-- 石梅湾青皮林自然保护区
-- 万宁水库主坝
-- 石梅湾海岸
-- 牛市
-- 青龙闹元宵
-- 对歌
-- 李纲石雕
-- 潮音寺
-- 联合国创办的海南兴隆红十字医院
-- 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纪念碑
-- 青云塔
-- 万宁建县1360周年庆祝活动盛况
-- 万宁县革命烈士陵园
-- 琼纵副司令员李振亚将军纪念园
-- 万安州衙署(前幢房)
-- 潮州会馆(前门)
-- 万安书院前幢房
-- 荆王太子墓地址(元)
-- 旧州城门砖
-- 旧州城遗址和土城墙
-- 文天祥从弟文天瑞之碑
-- 正气亭旧址
-- 东山岭石刻
-- 万宁古代文物
---- 铜壶
---- 圆腰三足
---- 瓷埕子
---- 瓷器
-- 地图
---- 万宁县行政区图
---- 万宁县图(1933年)
---- 万宁县清朝道光八年疆域总图
---- 万宁县地貌图
---- 万宁县河流、水文站、雨量站分布图
---- 万宁县林,林业区划图
---- 万宁县海洋渔业区划图
-- 《万宁县志》总纂工作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区域范围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建国前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乡镇管理区自然村
---- 第一节 万城镇概况
---- 第二节 其他乡镇概况
------ 附:兴隆墟
---- 第三节 乡镇管理区自然村名称
卷二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山岭
---- 第四节 河流
-- 第二章 海洋
---- 第一节 海域
---- 第二节 海岸
---- 第三节 海湾
---- 第四节 岛屿
---- 第五节 海水
---- 第六节 潮汐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雨量
---- 第三节 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气候谚语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风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寒冻
---- 第五节 雷电
---- 第六节 地震
---- 第七节 虫灾
卷三 自然资源
-- 第一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土地类型
---- 第二节 土壤状况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二章 植物资源
---- 第一节 林木
---- 第二节 果树油料
---- 第三节 药材
---- 第四节 藤竹花草藻木
---- 第五节 藻类
-- 第三章 动物资源
---- 第一节 鱼贝
---- 第二节 鸟类
---- 第三节 兽类
---- 第四节 爬行两栖类
---- 第五节 昆虫
-- 第四章 矿物资源
---- 第一节 金属矿藏
----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 第五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量
---- 第二节 水力
---- 第三节 水质
---- 第四节 矿泉水
-- 第六章 气候资源
---- 第一节 光照热量
---- 第二节 气温积温
卷四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变动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第四节 家庭构成
---- 第五节 文化构成
---- 第六节 职业构成
---- 第七节 姓氏
-- 第三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计划生育
---- 第二节 奖罚制度
卷五 社会风土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家具
---- 第五节 交通工具
---- 第六节 娱乐
---- 第七节 陋俗
-- 第二章 时节 礼仪
---- 第一节 时节
---- 第二节 礼仪
------ 附:
-------- 一、旧的乡村规约
-------- 二、梅花标
-------- 三、放风筝
-------- 四、放文灯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语汇
---- 第三节 语法
---- 第四节 标音举例
---- 第五节 县内方言差异
卷六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改前农村生产关系
---- 第二节 土改渔改
---- 第三节 农业互助组与合作社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综合农业区划
---- 第一节 土地及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园艺作物
卷七 热带作物
-- 第一章 热作生产
---- 第一节 热作种植与分布
---- 第二节 热作裁培技术的推广
---- 第三节 热作加工与销售
-- 第二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卷八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构成
---- 第二节 树种
-- 第二章 营林生产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章 山林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林区保护
-- 第四章 林区建设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林场建设
-- 第五章 木材经营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加工利用
卷九 水利
-- 第一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提水工程及灌溉方式
---- 第三节 引水工程
---- 第四节 防洪防潮工程
-- 第二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用水管理
卷十 渔业
-- 第一章 捕捞
---- 第一节 渔讯渔具渔法
---- 第二节 渔民
-- 第二章 海水养殖
---- 第一节 种苗
------ 附:万宁县水产养殖公司春园育苗厂
---- 第二节 养殖基地
---- 第三节 饵料及技术
---- 第四节 管理
-- 第三章 淡水养殖
---- 第一节 种苗
---- 第二节 养殖
-- 第四章 购销与加工
---- 第一节 购销
---- 第二节 加工
------ 附:万宁县冷冻厂
-- 第五章 渔政和渔监
---- 第一节 渔政管理
---- 第二节 渔港监督管理与建设
卷十一 畜牧业
-- 第一章 饲养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二章 疫病
---- 第一节 猪病
---- 第二节 牛病
---- 第三节 禽病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卷十二 农机具
-- 第一章 农具
---- 第一节 耕作收获机具
---- 第二节 植保排灌机具
---- 第三节 畜牧业林业机具
---- 第四节 运输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 第五节 其他机具
-- 第二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科研
---- 第二节 农机修造
---- 第三节 农机供应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卷十三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企业体制
---- 第一节 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
---- 第二节 乡镇集体企业
---- 第三节 管区企业
---- 第四节 联合体企业
---- 第五节 个体企业
-- 第二章 产业产品
---- 第一节 加工业
----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业
---- 第三节 建筑建材业
---- 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
---- 第五节 种养业
---- 第六节 优势产品
-- 第三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卷十四 国营农场
-- 第一章 农场概况
---- 第一节 兴隆华侨农场
------ 附:
-------- 一、兴隆试验站简介
-------- 二、兴隆药用植物研究所简介
---- 第二节 农垦农场
-- 第二章 生产与管理
---- 第一节 橡胶生产
---- 第二节 热作生产
---- 第三节 其他生产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五节 经营体制
卷十五 工业
-- 第一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 电力工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水力电站
---- 第三节 水电物资供应
---- 第四节 电力工业管理
-- 第二章 机械工业
---- 第一节 农业机械修造
---- 第二节 汽车修理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制糖工业
---- 第一节 民间制糖
---- 第二节 国营糖厂
-- 第四章 钛矿业
---- 第一节 采选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管理
------ 附:钛矿厂简介
-- 第五章 其他工业
---- 第一节 加工业
---- 第二节 纺织业
---- 第三节 印刷业
---- 第四节 陶瓷业
卷十六 名优特产
-- 第一章 动物类
---- 第一节 水产品
---- 第二节 禽畜产品
-- 第二章 植物类
---- 第一节 经济作物
---- 第二节 野生特产
-- 第三章 矿物类
---- 第一节 钛矿
---- 第二节 天然矿泉
-- 第四章 美食类
---- 第一节 名肴
---- 第二节 饭点
---- 第三节 糕饼
卷十七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路桥梁
------ 附:主要桥梁简介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第四节 陆路运输
---- 第五节 陆运工具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卷十八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街道桥梁
---- 第三节 公共设施
---- 第四节 房屋建设
-- 第二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墟集建设
---- 第二节 村庄建设
-- 第三章 经济开发区
---- 第一节 东星工业开发区
---- 第二节 乌场经济开发区
---- 第三节 石梅湾旅游开发区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监测和治理
卷十九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市场
---- 第一节 县城商业
---- 第二节 农村墟集商业
-- 第二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个体商业
---- 第五节 联营商业
-- 第三章 日用工业品经营
---- 第一节 百货
------ 附:万宁县百货公司
----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石油
------ 附:万宁县石油公司
-- 第四章 副食品经营
---- 第一节 农副产品
---- 第二节 糖烟酒与饮食服务业
------ 附:海南省烟草公司万宁县公司
-- 第五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进口
---- 第二节 出口
卷二十 粮油经营
-- 第一章 粮油市场
---- 第一节 粮油征购
---- 第二节 粮油供应
-- 第二章 粮油储运
---- 第一节 粮仓建设
---- 第二节 粮油保管
---- 第三节 粮油调运
卷二十一 旅游业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胜迹圣地
---- 第二节 海滨风景区
---- 第三节 温泉
---- 第四节 民俗风情
-- 第二章 开发建设
---- 第一节 旅游设施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卷二十二 财税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税目
---- 第三节 税制改革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监督
卷二十三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钱庄当铺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通用货币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章 信贷
---- 第一节 工商信贷
---- 第二节 农业信贷
---- 第三节 基建贷款与拔款
-- 第四章 存款结算外汇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结算
---- 第三节 外汇管理
-- 第五章 储蓄公债保险
---- 第一节 储蓄
---- 第二节 债券
---- 第三节 保险
卷二十四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万宁县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设想》简介
---- 第三节 物资计划管理
---- 第四节 各项主要指标增长速度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三章 市场价格管理
---- 第一节 价格水平
---- 第二节 价格调整
---- 第三节 商品差价与比价
---- 第四节 物价管理
--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单位变革
---- 第二节 计量器具的制造和检查
---- 第三节 质量监督和管理
----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五章 经济合作管理
---- 第一节 投资政策
---- 第二节 外引内联企业
卷二十五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收入水平
---- 第一节 农民收入
---- 第二节 非农业人口收入
-- 第二章 消费水平
---- 第一节 饮食消费
---- 第二节 衣着消费
---- 第三节 住宅消费
---- 第四节 用品消费
卷二十六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第六节 党校工作
---- 第七节 纪检工作
---- 第八节 统战工作
---- 第九节 信访工作
---- 第十节 党的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附:国民党内部钟、韩两派斗争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卷二十七 政权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县参会议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县衙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
------ 附:日伪维持会
----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 附:县司法安全机关和政府直属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附:关于划定校界问题的提案
卷二十八 军事
-- 第一章 地方武装及军事设施
---- 第一节 地方武装
---- 第二节 军事设施
-- 第二章 驻军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第三章 兵役制度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 第六节 兵投机构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制
---- 第二节 训练
---- 第三节 参军参战保卫生产建设
-- 第五章 重大战事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卷二十九 群众组织
-- 第一章 工人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发展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农民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发展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妇女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发展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 青年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及其主要活动
------ 附:
-------- 一、儿童团
-------- 二、童子军
卷三十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第三节 复退安置
---- 第四节 革命烈士褒扬
-- 第二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救灾救济
----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
---- 第三节 扶贫
-- 第三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实施婚姻法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附:万宁县教育战线鹊桥协会
卷三十一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三节 培训保险劳动争议仲裁
---- 第四节 职工管理
---- 第五节 劳动工资
---- 第六节 劳动福利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编 制
---- 第二节 干部调配
---- 第三节 干部录用
---- 第四节 干部培训
---- 第五节 干部职称评聘
---- 第六节 落实干部政策
---- 第七节 干部离退休管理
------ 附:
-------- 一、万宁县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简介
-------- 二、万宁县老干部协会简介
卷三十二 华侨事务对台事务民族事务
-- 第一章 华侨华人事务
---- 第一节 华侨华人状况
---- 第二节 归侨
---- 第三节 侨务工作
-- 第二章 对台事务
---- 第一节 台胞状况
---- 第二节 对台工作
-- 第三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民族状况
---- 第二节 民族工作
卷三十三 治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治保组织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消防工作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一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调解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律师
卷三十四 文化文物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单位
---- 第二节 文化表演团体
------ 附:
-------- 一、万宁县总工会业余琼剧团简介
-------- 二、琼剧木偶戏简介
---- 第三节 文艺创作团体
---- 第四节 档案馆和县志办
---- 第五节 古今文艺
---- 第六节 群众文化
---- 第七节 文化市场
------ 附:诗文选
-------- (一)诗词
1、六连岭 朱德
2、万宁道中望六连岭 董必武
3、登东山 李鹏
4、兴隆华侨农场 郭沫若
5、咏油棕 郭沫若
6、过分界岭 郭沫若
7、游东山岭 费孝通
8、登东山岭 田汉
9、咏东山 李尔重
10、兴隆华侨农场 许士杰
11、游兴隆华侨农场诗明志 梁羽生
12、人情叹 黎献瑞
13、忘怀 苏书香
14、狱中闻高云开病逝 陈文荣
15、春夜 陈怡甫
16、访昭君墓(四首) 陈竞
17、参加抗日军感赋 卓云台
18、寄友人 苏直明
19、秋日寄友人 冯骥德
20、正笏凌霄 陈业轩
21、咏东山岭 陈业轩
22、聚首吟 文艺甫
23、讽兄娶妹诗 无名氏
-------- (二)散文
1、新创州谯楼记 (明)王仕衡
2、五愤文 (清)黎献瑞
3、续修万州志序 (清)胡端书
4、万宁县续志总序
5、槟城琼州会馆百周年纪念碑序 朱桢华
6、天崖梦寐忆东山
7、《芹香雅集》序 陈怡甫
8、万宁开发述略 刘明锋
9、来自万宁钛区的报告 陈开岩
10、发扬海南人的奋斗精神 朱逸辉
11、南窗小记 周济夫
12、太阳河畔的乡情 李亚平
13、海南第一山——东山岭 何子东
14、南海明珠——大洲岛 刘运锦
15、老港展新姿——乌场港漫步 温敏
16、美哉!神州半岛 吴江秀
17、石梅湾.故乡的绿宝石 翁应权
18、港北港 翁汉民
19、海龙王求丹救母 何子东整理
20、石龟的传说 钟哲整理
-- 第二章 文物
---- 第一节 遗址
---- 第二节 墓葬
---- 第三节 石刻
---- 第四节 古建筑物
---- 第五节 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故居
---- 第六节 文物珍藏
---- 第七节 名胜
------ 附:万州八景
卷三十五 教育
-- 第一章 历代教育
---- 第一节 儒学
---- 第二节 书院
---- 第三节 社学
---- 第四节 私塾
---- 第五节 学堂
------ 附:
-------- 一、历代举人名录
-------- 二、清代武举人名录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附:万城小学简介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附:万宁中学简介
-- 第三章 职业技术与师范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师范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居民教育
----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 第三节 函授教育 自学考试
-- 第五章 教师
---- 第一节 来源
---- 第二节 待遇
-- 第六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第四节 教学设备
---- 第五节 勤工俭学
卷三十六 科技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宣传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主要科技活动
-- 第三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成果项目
---- 第二节 试验项目
卷三十七 报刊广播电视
-- 第一章 报刊
---- 第一节 报纸
---- 第二节 刊物
-- 第二章 广播
---- 第一节 机构设备
---- 第二节 广播节 目
---- 第三节 业务技术培训
-- 第三章 电视
---- 第一节 电视收转
---- 第二节 录像放映管理
卷三十八 体育
-- 第一章 机构及基本设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二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附:优秀运动员简介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人才培养和输送
卷三十九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诊所
---- 第二节 县级医院
----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医疗设备
-- 第三章 药品
---- 第一节 药品生产
---- 第二节 药品管理
-- 第四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防疫机构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 附:解放后发生的几起食物中毒事故
---- 第三节 学校卫生
---- 第四节 公共卫生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节 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
-- 第五章 保健制度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医疗保健
卷四十 人物
-- 第一章 名人传略
---- 廖纪
---- 杨景山
---- 许成德
---- 唐焕章
---- 龙朝东
---- 刘中(王吾)
---- 文龙会
---- 唐惠洽
---- 刘中造
---- 刘汉英
---- 文尚炯
---- 李鼎京
---- 陈竟
---- 三升半
---- 朱润深
---- 林经纬
---- 邱岳山
---- 杨儒楷
---- 韩焕畴
---- 翁桂清
---- 杨少民
---- 谢育才
---- 林岳川
---- 何文汉
---- 曾三省
---- 吴道南
---- 朱桢华
---- 苏直明
---- 陈克邱
---- 朱治安
---- 王绍华
---- 梁安桐
---- 陈乐元
---- 杨德春
---- 蔡劲军
---- 叶虎
---- 李城燕
---- 黄家民
---- 崔懋峰
---- 林和平
---- 庄田
---- 李春初
---- 李烈
---- 刘执戈
-- 第二章 革命烈士传略
---- 莫同荣
---- 谢翰华
---- 官天民
---- 陈翼甫
---- 熊侠
---- 杨学哲
---- 陈文荣
---- 李鼎新
---- 陈之楠
---- 杨树兴
---- 郭天亭
---- 谢文川
---- 王德波
---- 蔡凤彩
---- 吴邦康
---- 林茂亚
---- 罗绣春
---- 黄会聪
---- 蔡士英
---- 何鸣
---- 苏爱梅
---- 符英
---- 章礼
---- 欧照汉
-- 第三章 烈士英名
附录
-- (一)东海分洪被炸追记
-- (二)“县庆”纪事
-- (三)万宁县土地面积量算的说明
赞助《万宁县志》出版的个人和单位名录
-- 陈文才
-- 何万伍
-- 朱养正
-- 祁大平
-- 祝清坤
-- 冯驹
-- 文静
-- 叶泽云
-- 王志诚
-- 许振河
-- 朱仕兴
-- 龙厚坚
-- 吴世才
-- 黄桂春
-- 朱运吉
-- 王际椿
-- 黄雄忠
-- 朱开芳
-- 黄成福
-- 陈石泉
-- 莫彬富
-- 李嘉伟
-- 杨少青
-- 黄胜雄
-- 彭荣辉
-- 文志华
-- 欧阳修利
-- 顾兴亚
-- 刘执波
-- 黄卷超
-- 刘明
-- 朱爱民
-- 朱伯聘
-- 朱仁聘
-- 黄成佑
-- 蔡福成
-- 蔡修身
-- 王德兴
-- 黄德山
-- 温德安
-- 曾昭才
-- 李永民
-- 陈业斌
-- 朱明波
-- 张敬平
-- 蔡东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