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财政志

贵州省安龙县财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力求真实、正确地反映安龙县财政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今后财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目录

封面
《安龙县财政志》编纂领导小组
题词
图片
-- 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安龙县综合办公楼
-- 安龙县档案局
-- 安龙县普坪镇财政所
-- 安龙一中教学楼
-- 新安镇一小教学楼
-- 黔西南州民族师范学校
-- 安龙县新安镇初级中学
-- 安龙县戈塘镇人民政府
-- 安龙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 安龙县民族商店
-- 安龙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 安龙县筏子河电站大坝
-- 安龙县筏子电站变电工程
-- 黔西南州白水河电站发电机组
-- 白水河电站配电房
-- 晒纳水库大坝
-- 鲁沟小河流域治理工程
-- 柘(山仑)库水坝
-- 安龙县十八先生墓
-- 安龙县烈士陵园
-- 安龙县招提风光
-- 安龙县旅游宾馆
-- 安龙县新建的游泳池
-- 《安龙县财政志》编篡小组成员留影
-- 安龙县财政局全体工作人员留影
--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安龙函授站第一期学员毕业留影
--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安龙函授站
-- 安龙县新桥乡财政所岗位制度
-- 安龙县新桥乡财政所全体财税人员
-- 贵州财政厅奖给安龙县龙广镇的奖旗
-- 黔西南州财政局奖给安龙县新安镇的奖旗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机构、人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机构、人事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财政机构、人事
---- 一、财政机构沿革
---- 二、县财政局内部机构的设置、职责及变化情况
------ (一)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变化情况
------ (二)内部机构的主要职责
---- 三、县财政局派出机构的设置、职责及变化情况
---- 四、乡财政组的建立、职责及隶属关系
---- 五、财政局及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历任负责人名录
------ (一)县财政局历任局(科)长、副局(科)长名录及简历
-------- 1.县财政局历任局(科)长、副局(科)长任职起止年限
-------- 2、历任财政局负责人简历
韦丕玉
马文
洪祖皓
段钧
陈正良
高景来
陈朝礼
张传云
黄寿仙
黎金贤
黄登恒
杨世全
刘继明
陈有成
尹洋华
王宏宇
------ (二)县财政局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历任负责人名录
------ (三)一九九0年十二月在册人员名录
-- 第三节 财政局党、团组织及工会
---- 一、财政局党支部、党组
---- 二、财政局团支部
---- 三、财政局工会
-- 第四节 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制度建设
---- 一、职工政治思想教育
---- 二、职工业务培训
---- 三、制度建设
------ (一)保密制度
------ (二)工作制度
------ (三)廉政建设制度
第二章 建国后财政工作基本状况
-- 第一节 一九五0年至一九六五年的财政工作
---- 一、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的财政工作
---- 二、“一五”时期的财政工作
---- 三、“二五”时期的财政工作
---- 四、三年调整时期的财政工作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财政工作
---- 二、上级财政为应付动乱局面,财政体制变动频繁
-- 第三节 “文革”后的财政工作
---- 一、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的财政工作
---- 二、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的财政工作
---- 三、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0年的财政工作
第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建国前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建国后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三节 县对区(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算管理
------ (一)行政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管理形式
------ (二)事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管理形式
---- 二、行政事业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制度
------ (一)工资管理制度
------ (二)公用经费管理制度
------ (三)公费医疗经费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几种专项资金的管理
---- 一、财政支农周转金
---- 二、民族经费
---- 三、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 四、农业发展基金使用和管理
-- 第三节 企业财务管理
---- 一、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 (一)固定资产的来源
------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
---- 二、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 (一)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八年的“两口供应”办法
------ (二)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的“全额信贷”办法
------ (三)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六月恢复“两口供应”办法
------ (四)一九八三年起执行“一口供应”办法
---- 三、对成本和费用的管理
------ (一)国营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
------ (二)商业费用管理
------ (三)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 四、对企业利润的管理
------ (一)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七七年企业分配体制的演变
------ (二)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二年企业分配体制的演变
------ (三)一九八三年后的利改税制度
第五章 农业税
-- 第一节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田赋
---- 一、清代的田赋
---- 二、民国时期的田赋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农业税
---- 一、农业税的性质和作用
---- 二、农业税制的基本内容及有关政策
------ (一)农业税的纳税人
------ (二)农业税的征税范围
------ (三)农业税的计税耕地
------ (四)农业税的计税标准
------ (五)农业税的税率
------ (六)农业税的优待和减免
---- 三、历年农业税征收政策
-- 第三节 农林特产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收
---- 一、农林特产农业税的征收
---- 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
---- 三、契税的征收
第六章 财政收支及平衡
-- 第一节 建国前的财政收支
---- 一、财政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财政收入
---- 一、财政收入基本状况
------ (一)本县财政收入的基本特征
------ (二)本县财政收入的基本状况
------ (三)各时期财政总收入构成情况
---- 二、县级财政收入
------ (一)县级财政收入及构成情况
------ (二)国营企业收入
------ (三)工商税收入
------ (四)农业税收入
------ (五)其他收入
---- 三、上级财政补助收入
-- 第三节 建国后的财政支出
---- 一、财政总支出及构成情况
------ (一)财政总支出
------ (二)本级财政支出
------ (三)上介支出及滚存结余
---- 二、本级财政支出及使用效果
------ (一)基本建设支出、更新改造支出和流动资金支出
------ (二)科技三项费用、简易建筑费及工交商部门事业赞支出
------ (三)城镇青年就业事业及城市维护
------ (四)支援农业支出
------ (五)文教科学卫生体育事业费支出
------ (六)民政事业费支出
------ (七)行政管理费支出
-- 第四节 财政收支平衡与自给率
---- 一、财政收支平衡
---- 二、财政收支自给率
第七章 预算外资金管理及收支情况
-- 第一节 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 一、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 二、预算外资金的演变
--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制度
---- 一、各项附加制度
------ (一)农业税附加制度
------ (二)工商税附加制度
---- 二、各项预算外事业收支制度
------ (一)育林基金制度
------ (二)公路养路费制度
---- 三、企业各项专项基金制度
------ (一)更新改造资金
------ (二)企业基金和利润留成
--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统一法规
---- 一、一九八九年以前的统一法规
---- 二、一九八九年以后的统一法规
------ (一)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 (二)预算外资金的收支
------ (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 (四)奖惩
-- 第四节 本县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 一、本县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 (一)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
------ (二)预算外支出情况
---- 二、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 (一)预算外资金收入
------ (二)预算外资金支出
第八章 财务控制及财务监督
-- 第一节 清产核资
---- 一、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的清产核资
---- 三、一九七二年的清产核资
------ (一)固定资产的清理
------ (二)流动资产的清理及核定
------ (三)对闲置设备、多余积压物资的处理
---- 四、一九七九至一九八0年的清产核资
-- 第二节 冻结与挖制
---- 一、冻结措施
------ (一)一九六0年至一九六八年的冻结措施
------ (二)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一年的冻结措施
---- 二、节约措施
---- 三、扭亏增盈
---- 四、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三节 财务检查和监督
---- 一、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五年的财务检查和监督
---- 二、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财务检查和监督
---- 三、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0年的财务检查和监督
第九章 公产管理、公债及国库券
-- 第一节 公产管理
-- 第二节 公债及国库券
---- 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三、国库券
第十章 大事记
第十一章 附录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附录二 《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 附录三 《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
-- 附录四 《财政监察工作规则》
-- 附录五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 附录六 《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 附录七 《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
-- 附录八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 附录九 《贵州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
-- 附录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 附录十一 《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的通告》
-- 附录十二 《安龙县人民政府关开开征耕地占用税的通知》
-- 附录十三 《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契税的通告》
-- 附录十四 《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收取出境矿产品、农林特产品生产扶持费的通告》
-- 附录十五 《安龙县一九九0年财政决算和一九九一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报告》
-- 附录十六 《老局长、新姿态》
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