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记述市境内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二、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市情;大事记,纵贯古今记述本市大事、要事;专志,多篇平列,横排门类、纵述始末,按事物性质设篇、章记述,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全志设建置、自然环境等29篇,共107章,120万字。
出版时间:
1993年06月
目录
封面
百色市志
题词
图片
--
百色市行政区划图(1989年)
--
百色市卫星照片影象图
--
百色市河流、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图
--
百色市矿产示意图
--
百色市各乡学校分布示意图
--
百色市综合农业区划图
--
林化总厂栲胶产品
--
壮族服饰
--
百色矿山机械厂
--
市糖厂榨蔗车间
--
百色市区全景
--
莫文骅为《百色市志》题词
--
红七军军部旧址
--
百色汽车总站大楼
--
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
--
中山大桥
--
澄碧湖风光
--
百色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
芒果丰收
--
建华厂烟花(在国庆节门上空燃放情景)
--
瑶族服饰
--
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楼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政区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面积 位置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朝及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三章 城乡
----
第一节 市区
----
第二节 乡镇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四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浆岩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五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类型
----
第二节 地貌分区
--
第六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日照 太阳辐射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湿度 蒸发量
----
第五节 风霜
----
第六节 物候
--
第七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
第八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分布规律及类型
----
第二节 土壤性状
----
第三节 植被
--
第九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十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风雹霜害
----
第四节 低温阴冷灾害
第三篇 人口
--
第十一章 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 总人口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十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自然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构成
--
第十三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机械变动
----
第二节 自然变动
--
第十四章 人口生育
----
第一节 晚婚晚育
----
第二节 节制生育
第四篇 农业
--
第十五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
--
第十六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种植业区划
----
第二节 耕地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劳动力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十七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肥料施用
----
第三节 良种引进推广
----
第四节 栽培技术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十八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其他作物
--
第十九章 投入与效益
----
第一节 投入
----
第二节 产量 产值
第五篇 林业
--
第二十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业普查
----
第二节 林种
----
第三节 结构分布
--
第二十一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林业区划
----
第二节 采种育苗
----
第三节 播种营林
--
第二十二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林业“三定”
----
第二节 国有林
----
第三节 集体林
----
第四节 个体林
--
第二十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防火护林
----
第三节 病虫防治
----
第四节 林木管理
--
第二十四章 林副产品
----
第一节 工业原料类
----
第二节 食用类
----
第三节 药材类
第六篇 畜牧 渔业
--
第二十五章 畜牧
----
第一节 畜禽生产
----
第二节 畜禽资源
----
第三节 饲料资源
----
第四节 疫病与防治
----
第五节 畜牧业区划
--
第二十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水面资源
----
第二节 饵料资源
----
第三节 渔业生产
第七篇 水利
--
第二十七章 工程建设
----
第一节 水利区划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引水工程
----
第四节 提水工程
----
第五节 效益与失误
----
第六节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二十八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治理
--
第二十九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
第三节 水费 综合经营
第八篇 乡镇企业
--
第三十章 企业构成
----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 村街办企业
----
第三节 联户办企业
----
第四节 个体办企业
--
第三十一章 企业行业
----
第一节 种养业
----
第二节 工业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
第四节 建筑业
----
第五节 商饮服务业
--
第三十二章 产品销售和经营管理
----
第一节 产品销售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附:部分企业简介
第九篇 工业
--
第三十三章 企业所有制
----
第一节 个体工业
----
第二节 国营工业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工业
----
第四节 集体工业
----
第五节 合作经营工业
----
第六节 联营工业
--
第三十四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机械
----
第三节 采矿
----
第四节 船舶修造
----
第五节 化工
----
第六节 制糖
----
第七节 粮油加工
----
第八节 食品 酿酒
----
第九节 造纸 印刷
----
第十节 塑料加工
----
第十一节 建材 陶器
----
第十二节 纺织 服装 皮革
----
第十三节 其他工业
--
第三十五章 主要厂矿
----
附:地区属厂矿
--
第三十六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技术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制
----
第五节 安全生产
--
第三十七章 手工业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主要产品
----
第三节 美术工艺
----
第四节 专业户、专业村
第十篇 交通
--
第三十八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港口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第三十九章 陆路
----
第一节 古道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四节 陆路运输
--
第四十章 桥梁 渡口
----
第一节 桥梁
----
第二节 车渡
----
第三节 浮桥
----
第四节 渡口
--
第四十一章 管理
----
第一节 运输管理
----
第二节 稽征养路费
----
第三节 公路交通临理
----
第四节 路政管理
----
第五节 水路交通监理
第十一篇 邮电
--
第四十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业务
--
第四十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第四十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邮政管理
----
第三节 电信管理
第十二篇 商业
--
第四十五章 商业经营
----
第一节 体制演变
----
第二节 个体和私营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国营商业
----
第五节 民族贸易
----
第六节 集市贸易
--
第四十六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食收购
----
第二节 粮食销售
----
第三节 调运
----
第四节 储存
----
第五节 食油购销
----
第六节 管理
--
第四十七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
----
第二节 收购
----
第三节 基地建设
------
附:对外贸易公司
--
第四十八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经营管理
----
第二节 物资购销
第十三篇 工商 物价 计量管理
--
第四十九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登记
----
第三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十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
----
第二节 物价调整
----
第三节 物价监督
--
第五十一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长度计量
----
第二节 量器计量
----
第三节 衡器计量
----
第四节 计量标准化
第十四篇 财政 税务 审计
--
第五十二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制度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三节 乡、镇财政
----
第四节 财政收入
----
第五节 财政支出
----
第六节 增收节支
----
第七节 培养财源
----
第八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债券发行
--
第五十三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管理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促产增收
--
第五十四章 审计
----
第一节 活动
----
第二节 成果
第十五篇 金融 保险
--
第五十五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贷币
----
第三节 贷币流通
----
第四节 存款
----
第五节 贷款
----
第六节 基建拨款
----
第七节 侨汇
----
第八节 结算管理
--
第五十六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第十六篇 城乡建设
--
第五十七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
第二节 房屋建设
----
第三节 市政建设
--
第五十八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供水 供电
--
第五十九章 建筑施工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设计施工
--
第六十章 房地产及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六十一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防治
第十七篇 人民生活
--
第六十二章 职工(居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住房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消费
--
第六十三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住宅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消费
第十八篇 党派
--
第六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党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市(县)委重要会议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党校
----
第七节 统一战线
----
第八节 纪律检查
----
第九节 整党整风
----
第十节 党史资料征集
----
第十一节 解放后重大运动
----
第十二节 拨乱反正
--
第六十五章 中国国民党百色县组织
----
第一节 县党部
----
第二节 区分部
----
第三节 党员
----
第四节 党务
----
第五节 党代表会
------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百色分团
--
第六十六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百色市组织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百色市组织
----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百色市组织
第十九篇 群团
--
第六十七章 工人团体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节 经赞
--
第六十八章 农民团体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六十九章 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历次团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节 少年组织
--
第七十章 妇女团体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七十一章 工商团体
----
第一节 商会
----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七十二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侨务联合会
----
第三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
----
第四节 体育协会
----
第五节 书法摄影协会
----
第六节 消费者协会
----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八节 盲聋哑协会
第二十篇 政权 政协
--
第七十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重要会议
----
第五节 视察
----
第六节 提案处理
----
第七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
第七十四章 厅署 县府
----
第一节 厅署
----
第二节 县政府
----
第三节 施政
------
附:县参议会
------
附:提案两则
------
附:国大代表选举
--
第七十五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临时苏维埃政府
----
第二节 市(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区乡人民政府
----
第四节 市(县)长办公会议
----
第五节 施政方式
----
第六节 重大政务纪略
--
第七十六章 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四节 技术咨询
第二十一篇 公安 司法
--
第七十七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户口管理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监狱 劳改
--
第七十八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侦查临督审判监督
--
第七十九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八十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公证 律师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第二十二篇 民政 信访 侨务
--
第八十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救灾 救济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安置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殡仪改革
----
第六节 收容遣送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第八十二章 信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第八十三章 侨务
----
第一节 侨民
----
第二节 侨务
第二十三篇 人事 劳动
--
第八十四章 人事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干部来源
----
第三节 干部构成
----
第四节 培训 晋升
----
第五节 干部调配
----
第六节 人事监察
--
第八十五章 劳动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职业培训
----
第五节 劳动调配
----
第六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
第八十六章 工资 福利
----
第一节 工资基金管理
----
第二节 工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奖金
----
第四节 福利
--
第八十七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安全临察
----
第二节 劳动保险
第二十四篇 军事
--
第八十八章 兵役
----
第一节 招募 抽签
----
第二节 志愿 义务
----
第三节 兵役登记
--
第八十九章 武装
----
第一节 晚清武装
----
第二节 民国武装
----
第三节 人民武装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五节 驻军
----
第六节 军民关系
--
第九十章 兵事
----
第一节 太平军攻打百色厅
----
第二节 桂军兵事
----
第三节 百色起义
----
第四节 红七军作战
----
第五节 日机三炸百色城
----
第六节 解放战斗
----
第七节 剿匪
--
第九十一章 军事设施及要地
----
第一节 古城堡
----
第二节 要地
----
第三节 设施
----
第四节 防空
第二十五篇 教育 科技
--
第九十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书院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扫盲 业余教育
----
第六节 民族语文教育
----
第七节 教育改革
----
第八节 教师
----
第九节 勤工俭学
----
第十节 百色起义时期教育
----
第十一节 教育经费
----
第十二节 管理
--
第九十三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节 成果
第二十六篇 文化 卫生
--
第九十四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娱乐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第三节 文艺团队 剧院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第五节 图书
----
第六节 档案
----
第七节 电影 录像
----
第八节 广播 电视
----
第九节 出版
----
第十节 文物 胜迹
--
第九十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
----
第二节 防疫
----
第三节 保健
----
第四节 医疗
----
第五节 公费医疗 合作医疗
----
第六节 管理
第二十七篇 体育
--
第九十六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社会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九十七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第二节 体育推标
----
第三节 竞赛活动
--
第九十八章 体育比赛
----
第一节 运动会
----
第二节 游泳比赛
----
第三节 田径比赛
--
第九十九章 场地 设施
----
第一节 球场
----
第二节 游泳池
----
第三节 田径场
--
第一○○章 人才培训
----
第一节 运动员培训
----
第二节 人才输送
第二十八篇 民族 风情 宗教 帮会
--
第一○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族称 迁徙
----
笫二节 民族团结
----
第三节 姓氏
--
第一○二章 语言
----
第一节 壮语
----
第二节 汉语
----
第三节 瑶语
--
第一○三章 风俗习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节令习俗
----
第四节 社会风尚
----
第五节 禁忌
----
第六节 陋俗
--
第一○四章 宗教寺庙
----
第一节 天主教
----
第二节 耶稣教(基督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佛教
----
第五节 道教
----
第六节 寺庙
--
第一○五章 帮会
----
第一节 青帮
----
第二节 洪帮
第二十九篇 人物
--
第一○六章 革命烈士
----
第一节 传略
------
黄少林
------
关崇和
------
陈可福
------
杨柳溪
------
罗文佳
------
朱立文
------
李世生
------
叶建柏
----
第二节 烈士英名录
------
附:抗日阵亡将士
--
第一○七章 名人
----
第一节 传略
------
李明瑞
------
张云逸
------
陈豪人
------
韦拔群
------
雷经天
------
何吉甫
------
黄炳煊
------
杨煊
------
潘卓三
------
陈良壁
------
吴宝森
------
马济
------
何应恩
------
关桂荣
------
周廷雄
------
梁绍鸿
------
盂国基
------
卢群英
------
潘伯秀
------
梁宗岱
------
黄新友
------
吴中坚
------
黎弼臣
------
关宝臣
------
韦炳章
----
第二节 名录
附录
--
一、民国百色县政府文告
--
二、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文献
--
三、县(市)人民政府文告
--
四、碑文
本志编纂始末
本志编纂机构和人员
审查验收单位和人员
《百色市志》勘误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