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教育志

武穴市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是武穴市(广济县)第一部教育志。以传承文明、开拓未来为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述武穴市(广济县)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史料价值相统一。

目录

封面
武穴市教育志
题词
--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为武穴中学题写校名
--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为育才高中题词
-- 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金长泽为武穴师范题词
-- 原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为武穴师范题词
-- 原省教委主任孙德华为武穴市“普九”题词
-- 黄冈市教委主任曹衍清题词
-- 中共武穴市委书记王楚平题词
-- 武穴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周光鹏题词
-- 中共武穴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楚珍题词
-- 中共武穴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李至平题词
-- 原广济县文教科科长舒徐题诗
-- 原广济县文教局局长干学斌题词
-- 原广济县文教局副局长邓俊民题词
-- 原广济县文教局副局长张正港题诗
-- 原广济县教育局局长吕云敖题诗
-- 原广济县教育局局长白战存题诗
-- 原武穴市教委主任范从政题词
-- 原武穴市教委主任陈爱国题诗
-- 武穴市教委主任向永新题词
-- 武穴市教委党委书记、副主任张忠政题词
图说
-- 胡耀邦总书记(右)接见原广济县文教局副局长、中共广济县委书记吴定富(左)
-- 原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前排右二)视察母校梅川高中
-- 原中共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左二)在梅川高中喜阅自已就读时的成绩册
--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右二)视察武穴教育工作并听取汇报
--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国家广播事业局局长陈播(前排中)向花桥中学捐书
-- 北京军区参谋长陈金钰将军(前排右三)向罗城中学捐书
--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郭锡章 (前排中)视察母校梅川高中
-- 原湖北省副省长梁淑芬(左)与余川农校校长兰秉初亲切交谈
-- 原省教委主任孙德华(左一)视察武穴中学
-- 原省教委副主任袁继凤(前排右二)视察武穴教育工作
-- 原省教委副主任朱定昌(右二)、原黄冈市教委主任周凝敞(左一)视察武穴教育工作
-- 黄冈市副市长冯木香(左三)视察余川职业学校
-- 黄冈市教委主任曹衍清(前排中)视察武穴实验小学
-- 武穴师范学校
-- 武穴中学校园夜景
-- 育才高中教学楼景点
-- 梅川高中原校舍(仿绘)
-- 1999年峻工的梅川高中“超人”楼
-- 实验小学艺教楼
-- 实验二小
-- 龙坪办事处五里小学
-- 武穴师范教学楼
-- 武穴师范附属小学
-- 开发区樟树下小学
-- 武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 刊江办事处成人技术教育学校
-- 龙坪办事处成人技术教育学校
-- 余川镇职业学校
-- 岳飞武术学校
-- 武穴中学特级教师陈松德上数学课
-- 实验中学聘请外籍老师上英语课
-- 中学生做化学实验
-- 特教学校学生进行语音训练
-- 学生上语音课
-- 花桥中学语文“自学辅导”实验课
-- 学生学电脑
-- 梅川镇小学学生军事训练
--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1989年武穴办事处小桥小学在湖北省“三算”观摩比赛中获奖
-- 武穴办事处解放小学《小学考评制度改革实验》研究成果通过省专家小组评审并在全省推广
-- 武穴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
-- 实验中学与市武警中队共建文明街
-- 1999年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入场式
-- (上)实验二小教师开展文娱活动
-- (左下)武师附小学生表演笛奏
-- (右下)市直幼儿园小朋友表演文艺节目
-- 石佛寺小学勤工俭学基地
-- 武穴师范天平厂总装车间
-- “八一”节学生慰问解放军
-- 教委向驻点村送温暖
-- 校长竞争上岗
-- 1996年武穴市被国家教委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市
-- 武穴市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武穴市教研室语文自学辅导实验先进单位
-- 1999年武穴市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
-- 1996年武穴市被省教委评为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 1994年武穴市被省教委、绿委授予校园绿化先进县市
-- 1996年武穴市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合格市
-- 1999年武穴市被省教委评为教育科研兴教试点示范市
-- 1998年武穴市被省教委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县(市)
-- 实验小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 实验小学被全国少工委评为红旗大队部
-- 实验小学被省教委评为全省普通小学示范学校
-- 武师附小被国家教委评为艺术教育工作全国先进单位
-- 武师附小《尝试教学理论研究》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 实验小学被省教育厅评为1999年度教育科研50强学校
-- 武穴中学被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 武穴中学体育运动获国家体委锦旗
-- 1997年武穴市被省教委、经贸委、财政厅、人事厅授予湖北省校办产业明星县(市)
-- 国家教委授予武穴师范天平厂奖杯
-- 1987年国家教委授予武穴师范天平厂为全国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
-- 国家教委确定武穴师范天平厂为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定点厂
-- 1993年省农垦总公司授予万丈湖农场长征小学为农垦系统教育先进集体
-- 实验二小被定为铃木口风琴试点学校
-- 教育志编纂委员会领导成员合影
-- 教委领导集体审阅教育志
-- 教育志编纂人员合影
-- 教育志编纂人员饶扬广(左)夏国瑞(右)向90岁高龄老教师熊弼(中)调查教育史料
-- 武穴市学校分布图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柏
-- 第三节 工作职能
-- 第四节 教育管理
第三章 县学(儒学)、书院、学塾
-- 第一节 县学
-- 第二节 书院
-- 第三节 学塾
-- 第四节 科举制度
第四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发展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二节 幼儿园体制与保教形式
---- 一、幼儿园管理体制
---- 二、幼儿因保教形式
---- 三、幼儿园保教年限
-- 第三节 幼儿教育目标、内容和教法
---- 一、教育纲要
---- 二、教育目标
---- 三、教育内容与要求
---- 四、课程及课时
---- 五、幼儿教材
---- 六、教育方法
---- 七、教学成绩的检测与评定
---- 八、学前班
-- 第四节 幼儿教师
-- 第五节 幼儿园选介
---- 市直机关幼儿园
---- 梅川镇小学幼儿园
---- 粮食幼儿园
---- 童心幼儿园
第五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二节 小学体制的沿革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三节 普及小学教育
---- 一、发展国家办学为主的普及小学教育时期
---- 二、发展民办小学为重点的普及小学教育时期
---- 三、“两条腿走路”和多种形式办学普及小学教育时期
---- 四、实行群众集资办学普及小学教育时期
---- 五、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法治教的普及小学教育时期
-- 第四节 特殊教育
---- 一、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二、大力加强特殊教育工作
-- 第五节 小学选介
---- 武穴市实验小学
---- 武穴师范附小
---- 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
---- 武穴市龙坪办事处五里小学
---- 武穴市花桥镇中心小学
---- 武穴市武穴办事处小桥中心小学
---- 武穴市梅川镇中心小学
---- 武穴市开发区江林中心小学
---- 武穴市龙坪办事处中心小学
---- 武穴市田镇办事处中心小学
---- 武穴市武穴办事处解放小学
---- 武穴市大法寺镇李边中心小学
---- 武穴市余川镇松山咀中心小学
---- 武穴市郑公塔镇中心小学
---- 武穴市石佛寺镇中心小学
---- 武穴市四望镇新庙中心小学
---- 武穴市南泉乡居杠中心小学
---- 武穴市横冈乡赵俊中心小学
---- 武穴市万丈湖农场新港中心小学
第六章 普通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清末时规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二节 贯彻教育方针
-- 第三节 普通中学选介
---- 湖北省武穴中学
---- 武穴市梅川高级中学
---- 武穴市育才高级中学
---- 武穴市实验中学
---- 武穴市花桥初级中学
---- 武穴市武穴办事处小桥初级中学
---- 武穴市龙坪办事处初级中学
---- 武穴市刊江办事处红旗初级中学
---- 武穴市大金镇初级中学
---- 武穴市太平乡荆竹初级中学
---- 武穴市两路镇永西初级中学
第七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发展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二节 师范学校行政管理
---- 一、学校体制
---- 二、学校内部管理体系
-- 第三节 教学与教研
---- 一、教学工作
---- 二、教研工作
-- 第四节 语言文字工作
-- 第五节 思想品德和专业思想教育
-- 第六节 招生与分配工作
-- 第七节 后勤管理勤工俭学
---- 一、后勤管理工作
---- 二、勤工俭学工作
-- 第八节 党群工作
---- 一、党建工作
---- 二、共青团组织
---- 三、教育工会工作
第八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一、清末、民国时期
---- 二、解放以后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管理及办学形式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成果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学成果
第九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成人初等教育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二节 成人中、高等教育
---- 一、黄冈广播电视大学武穴分梗
---- 二、函授教育
---- 三、成人高等自学考试
---- 四、教育干部培训
---- 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 六、教师进修学校
---- 七、市委党校
---- 八、老年大学
-- 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
-- 第四节 成人专业教育
---- 一、武穴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二、武穴市体育运动学校
---- 三、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武穴分校
---- 四、武穴市财贸学校
---- 五、武穴市汽车学校
---- 六、武穴市财政学校
---- 七、武穴市电机工程学校
---- 八、武穴市商业学校
---- 九、武穴市粮食学校
---- 十、武穴市劳动就业中心
-- 第五节 成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第十章 中小学德育工作
-- 第一节 中小学德育概况
-- 第二节 政治课教学
-- 第三节 德育内容和活动
---- 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五爱”教育
---- 二、阶级教育
---- 三、劳动教育
---- 四、社会主义教育
---- 五、法制教育
---- 六、贯彻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教育
---- 七、开展“学雷锋、创三好”的教育活动
--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第十一章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 第一节 学校体育工作
---- 一、体育课
---- 二、课外活动
---- 三、小学体育合格达标
---- 四、体育先进学校——武穴中学
-- 第二节 学校卫生工作
---- 一、生理卫生课
---- 二、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
---- 三、学校医务室
---- 四、体格检查
第十二章 中小学艺术教育
-- 第一节 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 第三节 艺术教育开展情况
---- 一、美术、音乐课教学
---- 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 三、开办艺术教育试点学校
---- 四、大型艺术活动
第十三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教师任用和管理
-- 第三节 教师文化结构与培训提高
---- 一、教师的文化结构
---- 二、教师业务培训
-- 第四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 第五节 教师的经济待遇
第十四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学制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第四节 教学方法
-- 第五节 教研、科研和电化教学
---- 一、教学研究
---- 二、教育科研
---- 三、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
-- 第六节 考试和考核
第十五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的来源和增长情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解放以后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的管理
-- 第四节 教育基本建设投费
第十六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勤工俭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勤工俭学典型选介
---- 雄风公司
---- 校办产业经营部
---- 塑料造粒厂
---- 教育红旗印刷厂
---- 特校服装厂
---- 武穴中学汽车配件精铸厂
---- 武穴师范天平厂
---- 武穴市花桥中学奥克五金制品厂
第十七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
-- 第二节 教育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共青团和少先队
第十八章 教育人物
-- 吴自守
-- 刘养微
-- 金德嘉
-- 王临
-- 肖光际
-- 小颠
-- 吴文芳
-- 刘寅熙
-- 潘本登
-- 杨时若
-- 李渭滨
-- 吴道南
-- 陈文哲
-- 彭汉遗
-- 夏禹侯
-- 居正
-- 刘楫
-- 方震
-- 陈韬
-- 李仲岳
-- 吕慧英
-- 金华丞
-- 翟文林
-- 居励今
-- 郭泰祺
-- 饶校文
-- 饶汉秘
-- 刘博平
-- 刘文岛
-- 吕友于
-- 饶汉祊
-- 库书
-- 蔡宁窒
-- 冯祖荫
-- 周光达
-- 刘汝翼
-- 王克创
-- 吴伯藩
-- 宋振东
-- 邹东
-- 杨致美
-- 干铎
-- 干宗儒
-- 饶木公
-- 居文焕
-- 周颂万
-- 刘孝贻
-- 张良喜
-- 李树华
-- 胡素芝
-- 胡寿秋
-- 居浩然
-- 田颂东
-- 叶文声
-- 钟葆仁
-- 伍耀辉
-- 梅繁
-- 兰秉初
-- 李曾怡
-- 司海晏
-- 郭超人
第十九章 重要教育文件选编
-- 一、市(县)委、人大、政府文件
-- 二、市教委文件
第二十章 教育大事记
总附
-- 一、校歌
-- 二、校训
-- 三、卧碑文
-- 四、清末、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
-- 五、1949-1999年全市中、小学、(农)职业中专(高中)学生基本情况一览表
-- 六、武穴市解放后出国留学生名录(部分)
-- 七、2000年武穴教育年鉴
后记
《武穴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