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志

忠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7

出版时间: 1994年03月

目录

封面
忠县志
图片
-- 忠县地图
-- 忠县城一角
-- 忠县石宝寨
-- 忠县白公祠
-- 县农业银行办公大楼一角
-- 忠县汝溪河跳墩
-- 忠县天池风景区的天主教堂外景
-- 忠县梯田
-- 井架
-- 钻出了石油
-- 东汉褐釉陶钟
-- 三国陶房
-- 忠县农行储蓄小姐正在办理储蓄业务
《忠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及总纂人员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忠县沿革
---- 第二节乡镇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宋至清代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类型
---- 第三节山脉
-- 第三章土壤
---- 第一节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利用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河流
---- 第三节地下水
-- 第五章气候
---- 第一节气温
---- 第二节降水
---- 第三节日照
---- 第四节蒸发
---- 第五节风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矿藏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大风 冰雹
---- 第四节地震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1950至1987年人口统计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年龄结构
---- 第二节婚姻结构
---- 第三节民族结构
---- 第四节文化结构
---- 第五节职业结构
-- 第三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姓氏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工作进程
---- 第三节工作成效
第四篇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计划与实绩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资料汇总和调查
------ 部分年度农民家庭抽样调查统计表
-- 第三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价格调整
---- 第三节物价规章与检查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集市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
---- 第四节合同与商标
-- 第五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六章技术监督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计量器具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七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抽查处理
第五篇农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关系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集体土地所有制
---- 第四节全民土地所有制
-- 第二章农业分区 结构 收益
---- 第一节农业区划
---- 第二节农业生产结构
---- 第三节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作物品种
---- 第三节农技推广
---- 第四节农具
-- 第四章养殖业
---- 第一节畜禽生产
---- 第二节牧草 饲料
---- 第三节畜禽保健
---- 第四节蚕桑
-- 第五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林业生产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六章水利水产
---- 第一节水利
---- 第二节水产
-- 第七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规模和效益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八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第六篇工业
-- 第一章能源工业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电力
---- 第三节天然气
-- 第二章建材
---- 第一节砖瓦
---- 第二节石灰 水泥
-- 第三章五金 机电
---- 第一节五金
---- 第二节机电
-- 第四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制盐
---- 第二节化肥
---- 第三节玻璃 玻纤
---- 第四节其他
-- 第五章纺织 缝纫
---- 第一节棉纺织
---- 第二节丝绸
---- 第三节毛麻纺织
---- 第四节缝纫 帽鞋
-- 第六章造纸 印刷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节纸制品
-- 第七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粮油加工
---- 第二节糖果糕点
---- 第三节肉食
---- 第四节榨菜 罐头
---- 第五节酿造
-- 第八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炼铁 淘金
---- 第二节土陶
---- 第三节竹器 木器 藤器
---- 第四节文具
---- 第五节卷烟
---- 第六节饲料
-- 第九章工业结构及管理
---- 第一节结构
---- 第二节管理
第七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陆路
---- 第二节水路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节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第八篇商业
-- 第一章商业成份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合营合作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四节部门所办商业
---- 第五节国营商业
---- 第六节个体商业
-- 第二章购销活动
---- 第一节粮油购销
---- 第二节农副产品采购
---- 第三节废旧物资收购
---- 第四节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五节煤炭石油购销
---- 第六节生活资料购销
---- 第七节烟草购销
---- 第八节外贸物资购销
---- 第九节药物购销
-- 第三章仓储 调运
---- 第一节仓储
---- 第二节调运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餐馆旅栈
---- 第二节照相
---- 第三节名小吃
---- 第四节旅游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业务管理
第九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收支
-- 第二章税收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税种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存款 储蓄
---- 第五节结算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金库 债券
第十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墙 街道
---- 第二节房屋
---- 第三节给水 排水
---- 第四节公共设施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场镇
---- 第二节农房
---- 第三节灯 路 饮水
---- 第四节沼气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治理
---- 第三节监测
-- 第四章建筑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计施工
---- 第三节机具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三节土地征用管理
第十一篇党派团体
-- 第一章中共忠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立及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活动
---- 第二节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活动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忠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中国民主社会党忠县党部
---- 第三节中国青年党忠县党部
---- 第四节三民主义青年团忠县分部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共青团忠县委员会
---- 第四节妇女团体
---- 第五节工商业者团体
---- 第六节教育团体
---- 第七节其他团体
第十二篇政权政协
-- 第一章民国及清代政权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参政机构
---- 第三节县以下行政机构
-- 第二章人民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接管旧政权
---- 第二节办事机构
---- 第三节领导制度
---- 第四节县长名录
---- 第五节区乡行政机构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政协会议
---- 第二节政协工作
第十三篇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消防管理
---- 第四节户政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经济检察
---- 第六节信访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法院
---- 第一节审判机关
---- 第二节审判制度
---- 第三节刑事审判
---- 第四节民事审判
---- 第五节经济审判
---- 第六节行政审判
---- 第七节申诉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调解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法律顾问
---- 第六节劳改农场
第十四篇民政
-- 第一章优抚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二章救济
---- 第一节社会救济
---- 第二节灾害救济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儿童福利
---- 第二节复员军人疗养
---- 第三节收容遣送
---- 第四节残疾人保障
-- 第四章安置
---- 第一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离退休退职安置
-- 第五章烈士褒扬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六章婚葬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第十五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就业
---- 第二节用工
---- 第三节工资
---- 第四节安全生产
---- 第五节健康保护
---- 第六节劳保福利
---- 第七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编制
---- 第二节干部培训
---- 第三节干部文化结构
---- 第四节干部任免
---- 第五节干部精简
---- 第六节干部考核
---- 第七节干部奖惩
第十六篇军事
-- 第一章机构及驻军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驻军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团 警察
---- 第二节民兵
---- 第三节警察中队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民国时期征兵
---- 第二节人民共和国时期征兵
-- 第四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防空
---- 第二节寨楼
-- 第五章军事活动
---- 第一节元军攻打咸淳府
---- 第二节清兵占领忠州城
---- 第三节民团奉令出击他县
---- 第四节农民军在忠州
---- 第五节中共游击队伍
---- 第六节兵匪扰乱忠县城乡
---- 第七节剿匪
---- 第八节日机轰炸忠县城
第十七篇教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私塾 书院
---- 第三节小学
---- 第四节中学
-- 第二章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第二节职业中学
---- 第三节技术学校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
---- 第二节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 第三节农业电视广播学校
---- 第四节职工培训
-- 第四章教学工作
---- 第一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二节文化知识教育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与素质
---- 第二节任用
---- 第三节待遇
---- 第四节进修
-- 第六章俭学与设备
---- 第一节勤工俭学
---- 第二节学校设备
-- 第七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经费管理
第十八篇科技
-- 第一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人员
-- 第二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群众科技实验
---- 第二节专题科技攻关
---- 第三节科技星火计划
---- 第四节科普宣传
---- 第五节技术市场
---- 第六节技术承包
---- 第七节科技经费
---- 第八节技术培训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县级科技成果
---- 第二节地区级科技成果
---- 第三节省级科技成果
---- 第四节科技专利
第十九篇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民众教育馆
---- 第二节忠县文化馆及网点
---- 第三节文化活动
---- 第四节文艺创作
---- 第五节文艺演出
---- 第六节民间艺术
-- 第二章戏剧 电影 录像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录像
-- 第三章广播 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四章新闻 报刊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报刊
-- 第五章图书
---- 第一节发行
---- 第二节藏书 阅览
-- 第六章档案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利用
-- 第七章文物
---- 第一节馆藏文物
---- 第二节遗址
---- 第三节古城址
---- 第四节古建筑
---- 第五节古墓葬
---- 第六节摩岩造像
---- 第七节石刻
---- 第八节其他
-- 第八章风景名胜
---- 第一节天池
---- 第二节石宝寨
第二十篇体育卫生
-- 第一章体育
---- 第一节项目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竞赛
---- 第四节设施
-- 第二章卫生
---- 第一节卫生防疫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三节医疗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体育管理
---- 第二节医政管理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四节公费医疗管理
---- 第五节爱国卫生管理
第二十一篇风 俗
-- 第一章生产习俗
---- 第一节生产劳动
---- 第二节授徒传艺
-- 第二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旅行
-- 第三章礼仪习俗
---- 第一节生育
---- 第二节婚嫁
---- 第三节寿辰
---- 第四节丧葬
-- 第四章岁时习俗
---- 第一节春节
---- 第二节上九
---- 第三节元宵
---- 第四节迎春
---- 第五节踏青
---- 第六节三月会
---- 第七节清明
---- 第八节端阳
---- 第九节牛郎织女会期
---- 第十节中元
---- 第十一节中秋
---- 第十二节重阳
---- 第十三节腊八
-- 第五章家族习俗
---- 第一节家庭
---- 第二节宗族
-- 第六章信仰
---- 第一节祭祀
---- 第二节禁忌
---- 第三节占卜
---- 第四节星相
---- 第五节祈求
---- 第六节赌咒
---- 第七节其他
-- 第七章陋习
---- 第一节吸毒
---- 第二节赌博
---- 第三节缠小足
---- 第四节打人命
---- 第五节打群架
---- 第六节早婚 换婚
-- 第八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语
-- 第九章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谚语
---- 第二节歇后语
-- 附: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二章民间组织
------ 第一节行会
------ 第二节袍哥
------ 第三节青帮
------ 第四节会道门
第二十二篇人 物
-- 人物传
---- 甘宁
---- 文立
---- 高倬
---- 秦良玉
---- 李世棻
---- 吴恩洪
---- 陈光绩
---- 杨裕勋
---- 余永藻
---- 吴毅
---- 范新畴
---- 吴复仇
---- 秦正树
---- 吴逸僧
---- 饶绘峰
---- 邓(斌金)
---- 陈云庵
---- 秦仲文
---- 张旭明
---- 郭寿极
---- 秦肃三
---- 马秀英
---- 秦士富
---- 谢锡九
---- 罗广文
---- 马仁庵
---- 姚锦云
---- 秦仪贞
---- 罗广斌
---- 陈孟仁
---- 范梓里
---- 牟幼南
---- 沈骥良
---- 罗宇涵
---- 陈万聪
---- 沈士麟
---- 沈祖荣
---- 陈雅初
---- 方文培
---- 范硕默
---- 牟世金
-- 事略
---- 巴蔓子
---- 严颜
---- 徐永兴
---- 冯承泽
---- 邹发铨
---- 唐兆仙
---- 沈鸿
---- 谢北亭
---- 杨长荣
---- 梁露仙
---- 陈德甫
---- 范仲元
---- 毛亚藩
---- 柳羲伦
---- 李祥开
---- 张义书
第二十三篇艺文
-- 诗词
-- 赋文
-- 其他
附 录
-- 编修方志
-- 忠县建县时间考
-- 旧志序
-- 杂志
-- 新修忠县志部分文告
-- 民歌
-- 民间故事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