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印刷厂志(1896-1996)

西安市第三印刷厂志(1896-199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马克思盛赞印刷术是“对精神文明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实业计划”中说:“据近世文明言,生活之物质条件,共有五种,即衣、食、住、行及印刷是也”。一千多年前,国人受印章的启迪,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其后相继传至亚、欧诸国,加快了人类前进的步伐。雕版印刷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时期仍历久不衰。随着社会对书籍的需求,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宋朝雕印工匠布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早于欧洲谷腾堡创制的铅活字400年。

内容时限: 1896-1996

目录

封面
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志
题词
-- 江泽民主席在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国家质量管理协会、共青团中央给本厂凹印车间QC攻关小组颁发的奖牌上
-- 轻工总会会长于珍题词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题词
-- 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程安东题词
-- 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题词
-- 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冯煦初题词
-- 西安市轻工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德煌题词
图片
-- 附图
-- 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平面图
-- 附图
-- 1897年(建厂第二年)出版的半月刊《秦中书局汇报》
-- 1899年重印的《古文辞类纂》
-- 王尚德
-- 厂史沿革大系
-- 西安激扬彩印包装公司总经理兼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厂长
-- 中共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委员会书记
-- 老干部合影
-- 党委扩大会成员
-- 西安市第二印刷厂业务辐射图
-- 宏伟的“八五”改造蓝图
-- 五十年代兴建的办公、生产楼,现改造为电分楼
-- 六七十年代厂貌
-- 1988年8月15日,彩印大楼动工兴建
-- 冬季施工
-- 原书刊车间和机修车间厂房(五十年代修建)1988年6月拆除兴建彩印工艺大楼
-- 1989年12月25日竣工的彩印工艺大楼
--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延焕梧,市一轻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潘祖烈、厂长陈庶安,工人代表、技师王志侠为彩印大
-- 原五金库旧址,1991年初拆除兴建综合楼
-- 原商标车间工房,1991年初拆除建综合楼
-- 1991年3月拆除危旧厂房,清理现场,4月20日综合楼破土动工
-- 1992年10月1日,综合楼竣工验收
-- 1959年兴建的大礼堂(后改作工房等),于1992年初拆除,兴建凹印楼
-- 原灶房外部一角,于1992年初与礼堂同时拆除,兴建凹印楼
-- 1993年12月6日峻工的凹印大楼
-- 五十年代连续6年的先进集体装订组
-- 六十年代拣字
-- 打版
-- 鲁林机
-- 延续数十年的铅版打样
-- 烂版制版
-- 六十年代的胶印机
-- 七十年代购置的对开机
-- 八十年代购置的08胶印机
-- 七十年代新增的对开照相机
-- 精装组在生产
-- 铜版腐蚀机
-- 平版修版
-- 程控切纸机
-- 1990年购置的液压切纸机
-- 九十年代的胶印二车间
-- 胶印一车间一角
-- 商标车间烫金部分
-- 细瓦楞纸箱生产线之一
-- 细瓦楞纸箱生产线之二
-- 制冷机房一角
-- 配电室一角
-- 纸站一角
-- 成品库一角
-- 工作中的设计群体
-- 化验室一角
-- 加工设备零件
-- 五金库一角
-- 部分奖状
-- 部分获奖产品
-- 企业精神
-- 五十年代革新的磨墨机
-- 六十年代革新的电动打洞机
-- 六十年代花边机试制成功
-- 六十年代自制的配联单机
-- 六十年代自制的摺页机
-- 六十年代自制的压平机
-- 六十年代对开裁刀手动千斤改自动千斤成功
-- 七十年代自制的裁电化铝机
-- 圆盘自动续纸革新成功
-- 七十年代用报废铸字机改装的铸条机
-- 手续圆盘改自动
-- 九十年代自制的烟皮切角机
-- 七十年代用鲁林机改装的烫金机
-- 七十年代自制的摇臂站
-- 七十年代用鲁林机改装的压凹凸机
-- 第一次技术引进
-- SG818电分机
-- P-615-F拷贝机
-- HDP-Ⅲ照排机
-- 平型全自动联晒机
-- GTO52联单胶印机
-- MOZ-E四开双色胶印机
-- KF-123-GL打样机
-- MO-E四开单色胶印机
-- KSBA彩色凸版印刷机
-- 120V对开四色胶印机
-- 1986年1月15日,西安市副市长陈怀孝(左一)与日本国太田明先生(右)为“引进日本电分制版成套设备
-- 1992年8月17日,引进意大利生产的凹版印刷机协议在厂会议室签订
-- NR35七色凹印机
-- TYM1020模切烫金机
-- MOV四开四色胶印机
-- 凹印机剪彩
-- 丹麦客人参观电子分色机操作
-- 厂长陈庶安、总工程师韩晋普、技术顾问佘华南等在意大利赛鲁梯公司与索里可先生合影
-- 陈庶安厂长接受《中国贸促报》记者采访
-- 厂长陈庶安(中)、副厂长刑树岚(左)在澄城访问用户
-- 彩印格局部分成员
-- 凹印格局部分成员
-- 彩盒格局部分成员
-- 总调度室成员
-- 厂办、企管办成员
-- 劳动人事处、法律顾问室成员
-- 财务处成员
-- 技术质量处成员
-- 供应处及纸站、纸库人员
-- 设备动力处及机修车间集体
-- 物资总库成员
-- 保卫处成员
-- 美工设计室
-- 储运公司部分成员
-- 基建处
-- 厂志编纂委员会
-- 第六次党员大会主席台
-- 党群部门工作人员
-- 投票选举中共西安市第二印刷厂第六届委员会
-- 中共西安市第二印刷厂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
-- 1986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会
--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五周年大会
-- 老干部座谈会
-- 职工代表大会会场
--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职工代表与厂领导民主对话
-- 团员代表大会
-- 质量法规知识竞赛
-- 产品质量展览
-- 质量管理知识竞赛
-- 全面质量管理贯标考试
-- 六十年代工间操
-- 篮球循环赛
-- 第一届运动会女子百米赛
-- 射击比赛
-- 第一届运动会男子跳高
-- 八十年代女子蓝球队
-- 排练节目
-- 古装剧照
-- 秦腔“放饭”
-- 拔河
-- 足球竞技
-- 文艺汇演
-- 铜管乐队在演练
-- 迎“国庆”歌咏比赛
-- 迎春游艺会
-- 游艺会“射击场”
-- 游艺会“垂钓”
-- 游艺活动“盲人敲锣”
-- 台球选拔赛
-- 男子组决赛
-- 厂工会组织1994年先进生产者参加黄河大漂流
--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 音响设备
-- 阅览室
-- 健身房
-- 胶印一车间集体
-- 商标车间集体
-- 胶印二车间集体
-- 照相制版车间集体
-- 装订车间集体
-- 彩盒二车间集体
-- 彩盒车间集体
-- 凹印车间集体
-- 生活服务公司集体
-- 职工餐厅
-- 各司其职
-- 准备开饭
-- 电烤白吉馍
-- 幸福的童年
-- “六一”汇演
-- 看谁拍得好
-- 跟我学
-- 一分厂集体
-- 穗通冷气工程公司集体
-- 京都印刷用品经销部集体
-- 废品回收站人员
序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现状
第二章 历任行政负责人各界代表会议
-- 第一节 历任行政负责人
---- 一、秦中官书局时期
---- 二、陕西教育图书社时期
---- 三、陕西印务局时期(军政府时期)
---- 四、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印刷局时期
---- 五、陕西印刷局时期
---- 六、陕西省银行启新印书馆时期
---- 七、陕西省银行印刷所时期
---- 八、西北新华印刷厂第一厂时期
---- 九、西北新华印刷厂时期
---- 十、新华印刷厂西安厂时期
---- 十一、西安新华印刷厂时期
---- 十二、西安新华印刷厂第二厂时期
---- 十三、西安市第二印刷厂时期
-- 第二节 各界代表会议
---- 一、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历届代表会议
---- 二、历届职工代表大会
---- 三、历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四、历届团员代表大会
第三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厂区建设
---- 一、地域扩大和地貌治理
---- 二、生产设施建设
---- 三、工房改造和扩建
-- 第二节 住宅建设
---- 一、北大街住宅区
---- 二、八家巷住宅区
---- 三、东院住宅区
---- 四、西院住宅区
---- 五、北郊住宅区
-- 第三节 基本建设发展与管理
第四章 生产发展
-- 第一节 工厂定名前期
-- 第二节 发展时期
-- 第三节 技术改造时期
第五章 技术进步
-- 第一节 内部改造
---- 一、技术革新
---- 二、设备改造
---- 三、自制设备
-- 第二节 技术设备引进
---- 一、首次技术引进
---- 二、“八五”技术引进
第六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各时期行政机构(1954年以后)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业务管理
---- 三、产品销售
-- 第四节 生产计划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程序
-- 第五节 技术质量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技术管理
---- 三、质量管理
---- 四、计量管理与环境保护
---- 五、历年获奖产品
-- 第六节 劳动工资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劳动工资
---- 三、劳动安全管理
---- 四、劳动保护
---- 五、历年重大工伤事故
---- 六、离(退)休工作管理
-- 第七节 供销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材料供应
---- 三、玄武路材料仓库
-- 第八节 财务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财务制度
---- 三、成本管理
---- 四、固定资产管理
---- 五、流动资金管理
-- 第九节 设备动力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一、设备动力
---- 三、主要设备
-- 第十节 综合管理
---- 一、厂部办公室
---- 二、企业管理处
---- 三、法律顾问室
-- 第十一节 运输管理
---- 一、机构
---- 二、运输车辆
---- 三、运输设备管理与保养维修
---- 四、运输费用管理
-- 第十二节 物资管理
---- 一、机构
---- 二、物资采购
---- 三、库房物资管理
---- 四、电梯管理
---- 五、撕盒组管理
-- 第十三节 武装保卫管理
---- 一、机构
---- 一、治安管理
---- 三、生产保卫
---- 四、民兵工作
---- 五、消防工作
---- 六、其它工作
第七章 党群工作
--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制
---- 一、各时期的发展变化
---- 二、历届党组织成员
-- 第二节 历次政治运动
-- 第三节 党的组织工作
---- 一、机构
---- 二、组织建设
---- 三、思想建设
---- 四、干部考察
-- 第四节 党的宣传工作
---- 一、机构
---- 二、宣传教育工作
---- 三、理论教育工作
---- 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五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一、组织机构
---- 二、主要工作
-- 第六节 工会工作
---- 一、机构
---- 二、劳动竞赛
---- 三、劳动保险
---- 四、困难补助
---- 五、宣传教育工作
---- 六、文化体育活动
---- 七、女工工作
---- 九、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七节 共青团工作
---- 一、机构
---- 二、主要工作
第八章 生产车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排版、铅印车间
---- 一、排版
---- 二、铅印
-- 第三节 商标车间
---- 一、商标一车间
---- 二、商标二车间
-- 第四节 胶印、照相制版车间
---- 一、胶印一车间
---- 二、胶印二车间
---- 三、照相制版车间
-- 第五节 装订车间
-- 第六节 票证印制车间
-- 第七节 凹印车间
-- 第八节 彩盒车间
-- 第九节 装潢设计
-- 第十节 机修车间
第九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普及教育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第五节 综合教育
第十章 附属企业
-- 第一节 劳动服务公司
---- 一、机构
---- 二、知青工作管理
---- 三、待业青年工厂
---- 四、泰华贸易商场
---- 五、京都印刷用品经销部
---- 六、杂品废品回收站
-- 第二节 穗通冷气工程公司
-- 第三节 副业生产
第十一章 生活福利
-- 第一节 生活服务
---- 一、机构
---- 二、职工食堂
---- 三、幼儿保教
---- 四、单身职工宿舍(公寓)管理
---- 五、浴室、茶炉管理
---- 六、液化气的使用和管理
-- 第二节 住宅管理
---- 一、住房规定
---- 二、居住状况
---- 三、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医疗卫生
---- 一、概述
---- 二、医疗管理和常见病的防治
---- 三、职业病防治
---- 四、医疗费用管理
第十二章 各界代表先进名录大事记
-- 第一节 市级以上代表
-- 第二节 市级以上先进生产(工作)者
-- 第三节 市级以上先进集体
-- 第四节 大事记(1896年至1996年6月)
第十三章 厂徽、厂歌
-- 第一节 厂徽
---- 一、厂徽选定
---- 二、内容说明
-- 第二节 厂歌
第十四章 西安激扬彩印包装公司
后记
编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