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  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 下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714-1988

出版时间: 1996年03月

目录

封面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 下卷
图片
-- 开山屯化学纤维浆厂
-- 珲春发电厂全景
-- 聚精会神
-- 石砚造纸厂
-- 制材
-- 延边石化总厂夜景
-- 采金船夜色
-- 丝绸
-- 掘进
-- 黑石水电站
-- 啤酒生产线
-- 敖东制药厂
-- 延吉卷烟厂
-- 延吉火车站夜景
-- 图们站站场全景
-- 图(们)珲(春)铁路大桥
-- 延吉公路客运总站
-- 棚洞
-- 延吉民航机场
-- 金色的秋天
-- 绿色的稻田
-- 朝鲜族新村
-- 梨花盛开时节
-- 苹果梨丰收
-- 红辣椒 晒烟
-- 参园
-- 人参花
-- 老山参
-- 嬉戏
-- 东北虎
-- 畅饮
-- 梅花鹿
-- 熊胆
--
-- 珍奇动物
-- 黑熊
-- 中国建设银行延边中心支行
-- 延边国贸大厦
-- 中国银行延吉支行
-- 中国工商银行延边中心支行
-- 延吉百货大楼
-- 丽都大世界丽都商贸城
-- 朝鲜族风味小吃
-- 选购
-- 民族餐馆
-- 延边大学
-- 黎明农民大学
-- 电教
-- 龙山幼儿园
-- 延边医院
-- 延吉电报大楼
-- 新闻大楼
-- 延边图书馆
-- 艺术剧场
-- 建州40周年大会会场
-- 延吉市人民体育场
-- 足球
-- 摔跤
-- 获奖
-- 秋千
-- 跳板
-- 鼓并唱
-- 雄狮虎旗
-- 顶水舞
-- 伽(亻耶)琴弹唱
-- 评剧《吴禄贞》
-- 婚礼
-- 花甲
-- 长鼓
-- 安图人牙齿化石(原始社会)
-- 猛犸象门齿化石(原始社会)
-- 陶罐(青铜时代)
-- 石矛(青铜时代)
-- 石斧(青铜时代)
-- 石狮(渤海)
-- 三彩釉陶瓶(勃海)
-- 贞孝公主墓碑(勃海)
-- 穆石
-- 珲春协领衙门
-- 土字牌
-- 铜柱铭
-- 龙虎石刻
-- 龙虎石刻碑亭
-- 吴禄贞
-- 吉林边务督办公署楼
-- 凤梧洞战迹地
-- 日本侵华遗址—伪间岛领事馆
-- 抗日树标
-- 陈翰章纪念碑
--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
--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 十三勇士纪念碑
-- 朱德海同志纪念碑
-- 海兰江大血案清算大会
-- 分田地
-- 李玉今互助组
-- 图们江出海口
-- 出海考察
-- 珲春长岭子口岸
-- 州委常委听取《州志》编纂情况汇报
-- 州地方志编委会成员合影
-- 州地方志编委会领导
目录
第十六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公路
---- 第一节公路建设
---- 第二节桥涵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二章铁路
---- 第一节铁路修筑
---- 第二节桥涵隧道
---- 第三节车站
---- 第四节客货运输
---- 第五节铁路管理
-- 第三章水运
---- 第一节流筏木材
---- 第二节 出海航运
-- 第四章民航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机场
---- 第三节航线
---- 第四节客货运输
-- 第五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企业管理
第十七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镇建设
---- 第一节建设规划
---- 第二节公用事业
---- 第三节市政建设
---- 第四节 园林绿化
---- 第五节住宅环卫建设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建设规划
---- 第二节住宅建设
---- 第三节公共设施
---- 第四节边境村镇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企业概况
---- 第二节建筑风格
---- 第三节建筑设计
---- 第四节新技术应用
---- 第五节建筑科研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公房管理
---- 第三节私房管理
---- 第四节房权、产籍管理
---- 第五节地产管理
---- 第六节建筑管理
---- 第七节规划管理
第十八编环境保护
-- 第一章环境污染
---- 第一节 江河污染
---- 第二节 大气污染
----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
---- 第四节 其它公害
---- 第五节 自然生态失调
-- 第二章环境整治
---- 第一节 水体污染防治
----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
----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处理
---- 第四节 噪声控制
---- 第五节 自然生态保护
-- 第三章环境监测
---- 第一节设备和仪器
---- 第二节网点
---- 第三节监测
---- 第四节监测年鉴
-- 第四章环境科学研究
---- 第一节 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研究
---- 第三节 综合防治研究
---- 第四节 环境工程研究
---- 第五节 环境监测仪器研制
-- 第五章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监督管理
---- 第三节 环境保护宣传
---- 第四节 排污收费
---- 第五节 污染事故处理
---- 第六节 公害信访处理
第十九编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财政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入
---- 第四节财政支出
---- 第五节财政管理
---- 第六节审计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税制税种
---- 第四节税率
---- 第五节税收结构
---- 第六节 减税免税
---- 第七节税务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货 币
---- 第三节存款
---- 第四节贷款
---- 第五节基本建设投资
---- 第六节外汇
---- 第七节 保险
---- 第八节金融管理
第二十编商业
-- 第一章集市贸易
-- 第二章私营商业
---- 第一节解放前私营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个体商户
-- 第三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产品购销
-- 第四章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产品购销
-- 第五章医药商业
---- 第一节 网 点
---- 第二节 药品器械购销
-- 第六章物资购销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物资购销
---- 第四节石油供应
-- 第七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八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收购
---- 第三节销售
---- 第四节储运
---- 第五节盐业
-- 第九章民族贸易
---- 第一节民贸商品
---- 第二节 民贸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编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二章边境地方贸易
---- 第一节 中朝边境贸易
---- 第二节 中俄边境贸易
----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额
---- 第四节 进出口贸易商品
-- 第三章国家出口贸易
----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
---- 第二节 出口商品结构
---- 第三节 主要出口商品
---- 第四节 出口商品基地
-- 第四章对外经济
---- 第一节外资及企业
---- 第二节技术引进
---- 第三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第二十二编口岸
-- 第一章海关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贸易货物监管
---- 第三节 非贸易货物监管
---- 第四节征收关税
---- 第五节查缉走私
-- 第二章边防检查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口岸检查
---- 第三节警卫巡逻
---- 第四节 涉外事务
-- 第三章卫生检疫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检疫查验
---- 第三节疾病监测
---- 第四节卫生监督
---- 第五节检疫检验
---- 第六节食品卫生监督
-- 第四章动植物检验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植物检疫
---- 第三节动物检疫
---- 第四节疫情调研
-- 第五章商品检验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进出口商品检验
---- 第三节监督管理
---- 第四节公证鉴定
-- 第六章对外运输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管理
第二十三编教育
-- 第一章官学 义学 私塾
---- 第一节官学
---- 第二节义塾
---- 第三节书院
---- 第四节私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卫生保健
---- 第三节体育活动
---- 第四节教学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教学
---- 第三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节体育与卫生保健
---- 第五节劳动技术教育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教学
---- 第三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节体育与卫生保健
---- 第五节劳动技术教育
---- 第六节重点中学简介
-- 第五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聋哑学校
---- 第二节孤儿学校
---- 第三节工读学校
-- 第六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职业中学
---- 第二节技工学校
-- 第七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专业设置与学制
---- 第三节教学
---- 第四节 实 习
-- 第八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专业设置与学制
---- 第三节教学
----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九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扫除文盲
---- 第三节初、中等文化技术教育
---- 第四节成人高等教育
-- 第十章勤工俭学
-- 第十一章校舍设备
---- 第一节校舍
---- 第二节设备
-- 第十二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来源
---- 第二节使用
第二十四编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研机构
---- 第一节州属科研机构
---- 第二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 第三节县市及厂矿科研机构
---- 第四节科学技术队伍及事业费
-- 第二章学术团体
---- 第一节 协会 学会组织
---- 第二节 学术活动
---- 第三节 国际学术交流
-- 第三章科学技术普及
---- 第一节农村技术普及
---- 第二节城镇技术普及
---- 第三节 学术研讨普及
-- 第四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技术成果
---- 第二节鉴定与专利
---- 第三节学术著作
-- 第五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科技信息服务
---- 第二节科技开发服务
---- 第三节科技咨询服务
-- 第六章地震监测
---- 第一节专业台站
---- 第二节地震测报
---- 第三节群测群防
-- 第七章天气预报
---- 第一节预报沿革
---- 第二节预报内容与时效
---- 第三节短期预报
---- 第四节中长期预报
---- 第五节县站预报
第二十五编文化
-- 第一章文学
---- 第一节文学社团
---- 第二节文学创作
---- 第三节文学翻译
---- 第四节文学评论
-- 第二章戏剧 曲艺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曲艺
-- 第三章音乐舞蹈
---- 第一节民间音乐舞蹈
---- 第二节音乐舞蹈创作
---- 第三节歌舞表演团体
-- 第四章美术摄影
---- 第一节美术
---- 第二节摄影
---- 第三节书画摄影展览
-- 第五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辅导
---- 第二节文艺创作
---- 第三节文艺演出
---- 第四节文化娱乐
---- 第五节群众文化研究
-- 第六章艺术人才培养
---- 第一节专业院校培训
---- 第二节函授培训
---- 第三节剧团科班培训
---- 第四节业余培训
-- 第七章电影发行放映
---- 第一节放映单位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第三节发行宣传
---- 第四节放映管理
---- 第五节朝鲜语配音
-- 第八章图书馆 博物馆
---- 第一节图书馆
---- 第二节博物馆
第二十六编文物
-- 第一章古代遗存
---- 第一节遗址
---- 第二节城址
---- 第三节墓葬
---- 第四节长城交通道驿站
---- 第五节重要文物
-- 第二章近现代遗存
---- 第一节遗址
---- 第二节碑碣
---- 第三节寺庙址
---- 第四节教会址
---- 第五节帝国主义侵华遗址
---- 第六节近现代文物
---- 第七节朝鲜族民俗文物
-- 第三章文物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物普查
---- 第三节文物保护
---- 第四节队伍建设
---- 延边文物遗迹分布图
第二十七编报纸广播电视出版
-- 第一章报纸
---- 第一节种类
---- 第二节延边日报
---- 第三节体制
-- 第二章广播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延边台广播
---- 第三节县市台站广播
---- 第四节基层广播
---- 第五节管理体制
-- 第三章电视
---- 第一节电视中心台
---- 第二节传送复盖网
---- 第三节有线电视
-- 第四章出版
---- 第二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图书
---- 第三节课本
---- 第四节期刊
---- 第五节发行
---- 第六节出版经费
第二十八编卫生
-- 第一章卫生管理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医疗制度
---- 第三节卫生经费
-- 第二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防疫及反细菌站
---- 第二节除害防病
---- 第三节环境卫生
---- 第四节健康教育
-- 第三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急性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计划免疫
---- 第四节劳动卫生
---- 第五节食品卫生
---- 第六节学校卫生
---- 第七节放射卫生
-- 第四章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防治机构
---- 第二节 地方病调查
---- 第三节 克山病防治
---- 第四节 大骨节病防治
---- 第五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
---- 第六节 布氏杆菌病防治
---- 第七节 氟中毒防治
-- 第五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第六章医疗事业
---- 第一节 医 院
---- 第二节 门诊与住院
---- 第三节 护理
---- 第四节 医疗技术水平
---- 第五节 医疗队
-- 第七章慢病防治
---- 第一节结核病防治
---- 第二节麻风病防治
---- 第三节精神病防治
-- 第八章中医朝医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朝鲜民族医
-- 第九章药政药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 药品检验管理
-- 第十章医务人员培训
---- 第一节传统医学培训
---- 第二节院校培训
---- 第三节在职进修
第二十九编体育
-- 第一章朝鲜族传统体育
---- 第一节秋千
---- 第二节跳板
---- 第三节摔跤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社会体育
-- 第三章运动项目
---- 第一节足球
---- 第二节田径
---- 第三节冰雪运动
---- 第四节其它项目
---- 第五节国防体育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延边运动会
---- 第二节参加省运动会
---- 第三节承办全国性比赛
-- 第五章队伍建设
---- 第一节群众体育组织
---- 第二节体育训练班
---- 第三节体育运动学校
---- 第四节优秀运动人才
-- 第六章体育设施与经费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经费
第三十编宗教
-- 第一章佛道儒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儒教
-- 第二章伊斯兰教
---- 第一节传入
---- 第二节改革
-- 第三章天主教
---- 第一节传入
---- 第二节教区
---- 第三节爱国会
---- 第四节教办事业
-- 第四章基督教
---- 第一节长老教会
---- 第二节监理教会
---- 第三节复临安息日教会
---- 第四节圣洁教会
---- 第五节东亚基督教
---- 第六节中华基督教
---- 第七节真耶稣教
---- 第八节耶稣家庭
-- 第五章其它宗教
---- 第一节天道教
---- 第二节侍天教
---- 第三节青林教
---- 第四节大(亻宗)教
---- 第五节元(亻宗)教
---- 第六节 萨满族
第三十一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李金镛
---- 依克唐阿
---- 吴大澂
---- 赵敦诚
---- 吴禄贞
---- 刘永和
---- 具春先
---- 朴英
---- 陶彬
---- 程光第
---- 沈茹秋
---- 金英信
---- 曹基锡
---- 渔浪村十三勇士
---- 吴仲和
---- 李光
---- 李用国
---- 童长荣
---- 崔今淑
---- 金圣道
---- 金勋
---- 申春
---- 安瑞芝
---- 梁成龙
---- 杨林
---- 王德泰
---- 史忠恒
---- 周树东
---- 孙元金
---- 安顺花
---- 金东汉
---- 王德林
---- 侯国忠
---- 许成淑
---- 曹亚范
---- 李同春
---- 陈翰章
---- 魏拯民
---- 金跃渊
---- 柴世荣
---- 王耿
---- 尹东柱
---- 朱镇
---- 孙长祥
---- 金犊士
---- 吴恒夫
---- 安振有
---- 韩希三
---- 朴洛权
---- 金成范
---- 韩乐然
---- 姜仁福
---- 崔成杰
---- 滕桂桥
---- 刘建封
---- 金鼎奎
---- 卢基舜
---- 王仲山
---- 齐涛
---- 金太熙
---- 金文宝
---- 董玉昆
---- 董崑一
---- 金明柱
---- 林民镐
---- 任克文
---- 关选庭
---- 朱德海
---- 金灿海
---- 廖如愿
---- 崔竹松
---- 朴贞福
---- 张永振
---- 周东郊
---- 李浩源
---- 李哲禹
---- 裴克
---- 金龙浩
---- 马今春
---- 郑镇玉
---- 池喜谦
---- 吕根泽
---- 黄载然
---- 乔树贵
---- 南明学
---- 李忠振
---- 梁贞凤
---- 李旭
---- 李延禄
---- 金炳日
---- 崔日鲜
---- 宋振庭
---- 姚昕
---- 杨万逢
---- 金裕勋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附录
-- 一、有关界务条约
---- 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
---- 中俄瑷珲和约
---- 中俄续增条约
---- 中俄勘分东界约记
---- 中俄珲春东界约
---- 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
---- 中日《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 二、旧志序跋
---- 《长白山江岗志略》序言
---- 《长白山江岗志略》缘起
---- 《延吉边务报告》序
---- 《延吉边务报告》叙言
-- 三、重要文件辑存
---- 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布告(第一号) 1945年11月(1909)
---- 中共吉东地委致各县区组织和工作队的信1947年10月(1910)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条例(改正稿)1952年9月组织条例(改正稿) 1952年9月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1955年12月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85年7月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语文工作条例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1989年6月
-- 四、本届修志文献
---- 关于核定各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制的通知
---- 中共延边州委常委会议纪要1984年6月
---- 关于成立州史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1984年6月
---- 关于增补史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通知1984年8月
---- 关于转发《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工作计划(草案)》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编
---- 转发州史志编纂委员会《关于我州当前地方志编纂工作情况和加强修志工作意见的报告》的通知1984年10月
---- 中共延边州委常委会议纪要1985年12月
---- 关于调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1985年12月
---- 关于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干部配备意见的通知 1985年12月
---- 关于将《州志》断限时间延至一九八八年末的通知1985年12月
---- 关于调整州地方志编委会委员的通知1990年2月
---- 关于调整州地方志编委会委员的通知1991年3月
---- 编好一代新志 完成历史重任1985年9月
---- 努力学习方志理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1985年10月
---- 编好地方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88年
---- 关于我州地方志编纂工作情况和几点体会1986年12月
---- 州委副书记、副州长孙鸿翔同志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民族志指导组扩大会上的讲话1988年1月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民族志指导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纪要1988年
----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志书质量
---- 严曾国副州长在州地方志编委会全体委员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6月
-- 五、修志期间成果
---- 旧志整理
---- 地方志丛书
---- 州属部门志目录
---- 重要建议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