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河大事记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无疑使黄河治理大受影响。连年的
战争,不仅制约着国家对黄河治理所需要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制约着治河
机构的合理设置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制约着从黄河全流域的角度制定和
实施治黄规划,而且由于不少战事,主战场就摆在黄河两岸,更使本已单
薄的御洪工程成为修造军工设施的场所。有些交战者遇到战局不利,便会
图谋决堤放水,以水代兵,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往往难计其数。再加
上黄河堤防年久失修,千疮百孔,每遇汛期涨水,虽经河防部门大力抢
修,但自然决口仍然无法避免。因此,民国时代,黄河决溢不断,给中下
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是这一时期,又是治河思想比较活跃和治河技术取得一定发展的时
期。从政治家到平民百姓,国内各界的治黄意见或建议层出不穷。早在民
国建立不久,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利用近代技术治黄的计划。此后,随着
国民政府黄委会的建立和治黄基本资料的积累,李仪祉、张含英在对黄河
规律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比较科学、相对完善的治河方略,并
进行了部分实践。他们突破传统治河技术的窠臼,主张引进西方近代水利
技术,对黄河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并举,促成了黄河治理由利
用传统技术到利用近代技术的过渡。民国时期,治河技术领域有不少划时
代的创造。黄河上设立了水文站,建立了测量队,开辟了水土保持试验
区,并且还首次测绘完成下游河道地形图,首次进行河床质、悬移质泥沙
颗粒分析等,为后世治黄事业提供了不少借鉴。此外,关中的水利开发,
绥远的军事水利,上中下游的引黄灌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些工
程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出版时间:
                    2004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序
        
        
            
            
            
            
            《民国黄河大事件》编纂人员
        
        
            
            
            
            
            编辑说明
        
        
            
            
            
            
            目录
        
        
            
            
            
            
            一、北京政府阶段(民国元年1月~民国16年3月)
        
        
            --
            
            
            
            民国元年(1912年)
        
        
            --
            
            
            
            民国2年(1913年)
        
        
            --
            
            
            
            民国3年(1914年)
        
        
            --
            
            
            
            民国4年(1915年)
        
        
            --
            
            
            
            民国5年(1916年)
        
        
            --
            
            
            
            民国6年(1917年)
        
        
            --
            
            
            
            民国7年(1918年)
        
        
            --
            
            
            
            民国8年(1919年)
        
        
            --
            
            
            
            民国9年(1920年)
        
        
            --
            
            
            
            民国10年(1921年)
        
        
            --
            
            
            
            民国11年(1922年)
        
        
            --
            
            
            
            民国12年(1923年)
        
        
            --
            
            
            
            民国13年(1924年)
        
        
            --
            
            
            
            民国14年(1925年)
        
        
            --
            
            
            
            民国15年(1926年)
        
        
            --
            
            
            
            民国16年(1927年)
        
        
            
            
            
            
            二、南京政府前期阶段(民国16年4月~民国26年6月)
        
        
            --
            
            
            
            民国16年(1927年)
        
        
            --
            
            
            
            民国17年(1928年)
        
        
            --
            
            
            
            民国18年(1929年)
        
        
            --
            
            
            
            民国19年(1930年)
        
        
            --
            
            
            
            民国20年(1931年)
        
        
            --
            
            
            
            民国21年(1932年)
        
        
            --
            
            
            
            民国22年(1933年)
        
        
            --
            
            
            
            民国23年(1934年)
        
        
            --
            
            
            
            民国24年(1935年)
        
        
            --
            
            
            
            民国25年(1936年)
        
        
            --
            
            
            
            民国26年(1937年)
        
        
            
            
            
            
            三、南京政府中期阶段(民国26年7月~民国34年8月)
        
        
            --
            
            
            
            民国26年(1937年)
        
        
            --
            
            
            
            民国27年(1938年)
        
        
            --
            
            
            
            民国28年(1939年)
        
        
            --
            
            
            
            民国29年(1940年)
        
        
            --
            
            
            
            民国30年(1941年)
        
        
            --
            
            
            
            民国31年(1942年)
        
        
            --
            
            
            
            民国32年(1943年)
        
        
            --
            
            
            
            民国33年(1944年)
        
        
            --
            
            
            
            民国34年(1945年186
        
        
            
            
            
            
            四、南京政府后期阶段(民国34年9月~民国38年9月)
        
        
            --
            
            
            
            民国34年(1945年)
        
        
            --
            
            
            
            民国35年(1946年)
        
        
            --
            
            
            
            民国36年(1947年)
        
        
            --
            
            
            
            民国37年(1948年)
        
        
            --
            
            
            
            民国38年(1949年)
        
        
            
            
            
            
            附录一民国黄河决溢表
        
        
            
            
            
            
            附录二民国沁河决溢表
        
        
            
            
            
            
            附录三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及解放区治黄机构负责人名录
        
        
            
            
            
            
            参考文献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