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记述年代上溯至公元一九一九年,下迄公元一九八四年,凡六十五年。
二、本志共三卷六章。第一卷:发展;第二卷:资源;第三卷:科技、文化。
出版时间:
1985年08月
目录
封面
宿县林业志
图片
--
宿北农田林网鸟瞰图
--
新村新绿
--
宿县平原绿化示意图
--
乡间小道(永安区)
--
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侯治溥等在杜楼大队作技术考察
--
单家大队的村塘
--
苏湖大队集体林场
--
二铺苗圃一角
--
乔灌结合(新汴河引河大堤)
--
森林卫士——灰喜鹊
--
庭院中的花固
--
小河风光(灰古区)
--
绿化尖兵(丁集乡)
--
夕照汴水
--
绿满平原是宿州[国画] 郭公达作
--
王少石 篆刻
--
柳暗花明
--
山清水秀
--
农桐间作(杨庄乡)
--
绿荫下的村庄(鹤山村)
--
意杨丰产林
--
怀中抱子(千岁“银杏”)
--
闵公孙
--
林深水清鸭儿肥(股河一览)
--
蕲县厚壳树(红果树)
--
北十里铺古柘
--
腊月栽树树不知(凤凰山上)
--
放眼未来 精心规划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李百忍 书
--
老梅春深更著花〔国画〕 梅纯一 画
--
绿满山岗[木刻] 蔡世明作
--
振兴中华 冯维韬 书
--
湖光山色 (五柳林区一角)
目录
前言
凡例
序
序二
概述
第一卷 林业的发展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林政机构
------
一、行政管理机构
--------
(一)建设科(195O—1953)
--------
(二)林业科(1953—1957)
--------
(三)农林局(1957-1959)
--------
(四)林业局(1959—1963)
--------
(五)农林局(1963—1968)
--------
(六)农业学大寨服务站
--------
(七)农林局(1970—1980)
--------
(八)林业局(1980—)
--------
(九)农林办公室
------
二、权力机构一绿化委员会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一、林业工作站
------
二、种苗森保站
----
第三节 学术机构——林学会
----
第四节 企业机构
------
一、木材公司
------
二、森防公司
----
第五节 苗圃、林场
------
一、苗圃
--------
(一)横口苗圃、张楼苗圃、任桥苗圃
--------
(二)紫芦湖苗圃
--------
(三)二铺苗圃
------
二、林场
--------
(一)国营林场
(1)老海寺林场
附:张楼分场
(2)镇头寺林场
--------
(二)社队林场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解放前的林业状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林业发展
------
一、建国初期至1957年
------
二、1958年-1960年
------
三、1961年-1965年
------
四、1966年-1969年
------
五、新汴河防护林带的建设(1970年)
------
六、平原绿化高潮(1971年-1977年)
------
七、变革时期(1978年-1979年)
------
八、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1983年)
--------
(一)健全机构,建设队伍
--------
(二)确定目标,制定方针
--------
(三)做出规划,组织实施
--------
(四)放宽政策,加快步伐
--------
(五)普及科学,提高效益
--------
(六)宣传群众,更新认识
--------
(七)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
第三节 采种育苗
------
一、自采种自育苗
------
二、“百分之一”育苗地
------
三、“四舍得”育苗
------
四、三级育苗
------
五、商品化育苗的兴盛
----
第四节 林木管护
------
一、以法治林
--------
(一)国家护林法令的贯彻
--------
(二)两度失控的严重教训
--------
(三)护林组织和“一、三、五”护林制度的建立
--------
(四)法绳毁林大案
--------
(五)毗连地区的护林联防
--------
(六)成文定法的制定
------
二、病虫防治
----
第五节 典型纪略
------
一、青松盖顶花果山—老山口
------
二、葱茏苍郁——孤山林
------
三、湖滨翠玉——壮马山
------
四、绿浪潜游鱼—鱼山
------
五、后来居上童山披绿——七里大队
------
六、乔灌结合巧安排——小李家大队
------
七、莽莽林原绿色长城—一新汴河林带
------
八、农田防林的模式——杜楼大队
----
第六节 林业投资
------
一、八十年代前的投资情况
--------
(一)国初期至六十年代的林业投资
--------
(二)公社集体投资兴办林业
------
二、八十年代以来的林业投资
--------
(一)国家对成片造林的补助
--------
(二)县财政发展林业的投资
--------
(三)个人投资兴办林业
--------
(四)贷款扶助林业大户
第二卷 林业资源
--
第三章 树种
----
第一节 用材林、经济林树种
------
一、银杏科
--------
1银杏
------
二、柏科
--------
2侧柏
--------
3圆柏
--------
4刺柏
--------
5铅笔柏
------
三、玄参科
--------
6毫泡桐
--------
7兰考桐
--------
8楸叶泡桐
------
四、蝶形花科
--------
9刺槐
--------
10无刺刺槐
--------
11箭杆刺槐
--------
12墨西哥刺槐
--------
13紫穗槐
--------
14白槐
--------
15黑槐
--------
16龙爪槐
--------
17小叶锦鸡儿
--------
18毛掌叶锦鸡儿
------
五、榆科
--------
19白榆
--------
20大果榆
--------
21榔榆
--------
22黑弹朴
--------
23朴树
--------
24大叶朴
--------
25青檀
------
六、楝科
--------
26苦楝
--------
27川楝
--------
28香椿
------
七、苦木科
--------
29臭椿
------
八、桑科
--------
30构树
--------
31桑树
--------
32胡桑
--------
33柘树
--------
34无花果
------
九、杨柳科
--------
35毛白杨
--------
36大官杨
--------
37沙兰杨
--------
38小叶杨
--------
39意大利杨214
--------
40青杨
--------
41北京杨
--------
42响叶杨
--------
43美杨
--------
44新疆杨
--------
45加拿大杨
--------
46波兰15A
--------
47合作杨
--------
48加龙杨
--------
49德杂158
--------
50法国杨
--------
51新生杨
--------
52日本杨
--------
53波兰杨
--------
54意大利杨63
--------
55意大利杨69
--------
56意大利杨72
--------
57意大利杨45
--------
58杂交杨63×69-1
--------
59杂交杨63×69-12
--------
60旱柳
--------
61垂柳
--------
62河柳
--------
63龙爪柳
--------
64阿根廷柳
--------
65杞柳
------
十、胡桃科
--------
66枫杨
--------
67美国山核桃
--------
68核桃
--------
69化香
------
十一、杉科
--------
70杉木
--------
71水杉
--------
72柳杉
--------
73池杉
--------
74落羽杉
------
十二、松科
--------
75马尾松
--------
76黑松
--------
77华山松
--------
78白皮松
--------
79冷杉
--------
80罗汉松
------
十三、木兰科
--------
81鹅掌楸
--------
82白玉兰
--------
83广玉兰
--------
84白兰
------
十四、樟科
--------
85香樟
--------
86山胡椒
--------
87狭叶山胡椒
------
十五、悬铃木科
--------
88悬铃木
------
十六、蔷薇科
--------
89木瓜
--------
90梅
--------
91花红
--------
92山荆子
--------
93西府海棠
--------
94桃
--------
95毛桃
------
十七、樱亚科
--------
96樱桃
--------
97杏
--------
98李树
------
十八、苹果亚科
--------
99苹果
--------
100裂叶海棠
--------
101野生山楂
--------
102山楂
--------
103红果山楂
--------
104沙梨
--------
105酥梨
--------
106杜梨
------
十九、云实科
--------
107皂荚
--------
108山皂荚
--------
109紫荆
------
二十、含羞草科
--------
110山槐
--------
111黄檀
--------
112苦皮树
------
二十一、杜仲科
--------
113 杜仲
------
二十二、鼠李科
--------
114枳[坝]
--------
115酸枣
--------
116枣树
--------
117铜钱树
------
二十三、无患子科
--------
118栾树
--------
119无患子
--------
120文冠果
--------
121全缘叶栾树
------
二十四、梧桐科
--------
122梧桐
------
二十五、大戟科
--------
123油桐
--------
124重杨水
--------
125算盘子
--------
126乌桕
------
二十六、蓝果树科
--------
127喜树
------
二十七、械树科
--------
128华北五角枫
--------
129三角枫
--------
130鸡爪械
--------
131紫红鸡械
------
二十八、忍冬科
--------
132珊瑚树
--------
133接骨木
--------
134金银花
------
二十九、漆树科
--------
135南酸枣
--------
136漆树
--------
137毛黄栌
--------
138黄连木
------
三十、壳斗科
--------
139板栗
--------
140栓皮栎
--------
141麻栎
--------
142小叶栎
--------
143槲栎
--------
144槲树
------
三十一、柿树科
--------
145柿树
--------
146君迁子
------
三十二、芸香料
--------
147花椒
--------
148野花椒
--------
149竹叶椒
--------
150酸橙
--------
151枸桔
--------
152桔柑
--------
153香圆
--------
154黄柴
--------
155吴茱萸
------
三十三、石榴科
--------
156石榴
------
三十四、四照花科
--------
157毛株
------
三十五、葡萄科
--------
158葡萄
------
三十六、木犀科
--------
159白腊
--------
160水曲柳
--------
161小叶女贞
--------
162桂花
------
三十七、马鞭草科
--------
163黄荆
--------
164臭牡丹
------
三十八、棕榈科
--------
165棕桐
--------
166蒲葵
------
三十九、小檗科
--------
167阔叶十大功劳
--------
168枫香
------
四十、厚壳树科
--------
169厚壳树
------
四十一、椴树科
--------
170扁担杆
------
四十二、胡颓子科
--------
171牛奶子
------
四十三、桦木科
--------
172江南桤木
------
四十四、大戟科
--------
173山麻杆
------
四十五、杜鹃科
--------
174杜鹃
------
四十六、山茶科
--------
175茶树
------
四十七、瑞香科
--------
176芜花
--------
177结香
------
四十八、冬青科
--------
178大叶冬青
--------
179构骨
------
四十九、紫葳科
--------
180楸树
--------
181梓树
--------
182滇楸
------
五十、柽柳科
--------
183柽柳
----
第二节 观尝树种
------
一、松科
--------
1雪松
--------
2五针松
------
二、柏科
--------
3塔柏
--------
4龙柏
--------
5匐地龙柏
--------
6铺地柏
--------
7香柏
--------
8日本香柏
--------
9孔雀柏
--------
10鹿角柏
--------
11缘千柏
--------
12翠柏
--------
13塔柏
--------
14凤尾柏
--------
15璎珞柏
--------
16美洲花柏
--------
17北美乔柏
--------
18线柏
--------
19罗汉柏
--------
20垂枝柏
--------
21千峰柏
--------
22中山柏
--------
23露思柏
--------
24米针柏
--------
25真柏
--------
26青云柏
--------
27黄云柏
------
三、黄杨科
--------
28瓜子黄杨
--------
29罗汉黄杨
------
四、卫茅科
--------
30金边黄杨
--------
31金心黄杨
--------
32银边黄杨
--------
33大叶黄杨
------
五、木兰科
--------
34紫玉兰
--------
35夜合花
--------
36含笑
--------
37野蔷薇
--------
38月季
--------
39刺梅
--------
40木香
--------
41樱花
--------
42垂丝海棠
--------
43贴梗海棠
------
六、樱亚科
--------
44红叶李
--------
45腊梅
------
七、含羞草科
--------
46合欢
------
八、楝科
--------
47米兰
------
九、山茶科
--------
48山茶花
------
十、南天竹科
--------
49南天竹
------
十一、芸香科
--------
50金桔
--------
51代代花
--------
52佛手
--------
53柚
--------
54夹竹桃科
--------
55月季石榴
--------
56金丝桃
--------
57扶桑
--------
58木槿
--------
59栀子
--------
60六月雪
--------
61紫薇
--------
62枸杞
--------
63夜丁香
--------
64牡丹
--------
65叶子花
--------
66八仙花
--------
67八角盘
--------
68珠兰
--------
69连翘
--------
70金钟玉
--------
71茉莉花
--------
72迎春花
--------
73紫丁香
--------
74鱼尾葵
--------
75刺桐
------
索引
--
第四章 林内资源与林副特产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一、鸟类
--------
(一)我县的鸟类资源
--------
(二)我县常见的益鸟
(1)猎禽
1[鸊鹅]
2鸭雁类
3鹭类
4鹬类
5鹆类
6鸡类
7鸠鸽类
8雀类
(2)猛禽
1鹰
2[鹏]
3鹞
4隼
5鸮
(3)食虫鸟类
1雨燕
2燕
3夜鹰
4三宝鸟
5杜鹃
6啄木鸟
7鹡鸰
8太平鸟
9黄鹂
10卷尾
11鹊
12苇莺
13山雀
14寿带
15画眉
16麻雀
--------
(三)我县的珍贵保护鸟类
(1)一类保护鸟:
1朱[鹩]
(2)二类保护鸟:
1白枕鹤
(3)三类保护鸟:
1金[鹛]
(4)县内保护鸟:
--------
(四)鸟类的保护和招引
------
二、兽类及其它野生动物
--------
(一)我县的兽类资源
--------
(二)我县常见的兽类及其它野生动物
(1)野兽
1狼
2狐狸
3黄鼬
4獾
5刺猬
6灵猫
7野兔
8蝙蝠
(2)爬行动物
1蛇
2蜥蜴
3蝎
----
第二节 药用植物
------
一、木本药用植物
------
二、草本药用植物
----
第三节 食用菌
------
一、木腐菌类
------
二、草腐菌类
------
三、地衣
----
第四节 林业特产
------
一、大栗园栗子
------
二、夹沟、符离的樱桃
------
三、柏山石榴
------
四、夹沟的竹子
------
五、槐花蜜·槐叶粉
------
六、乔桑蚕茧
----
索引
第三卷 林业科学与文化
--
第五章 林业科技
----
第一节 科研和学术活动
------
一、科研
------
二、学术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一、优良树种的引进和推广
------
二、科学划分林业区域
--------
(一)低山残丘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
--------
(二)黄泛平原防护林、用材林区
--------
(三)河间平原薪炭林、防护林区
------
三、适地适树与土壤条件的研究与应用
------
四、林网效益观测
------
五、黄淮海综合防护林体系宿县试区规划设计与造林施工
--
第六章 林苑英华
----
第一节 古树名木
------
一、古树
--------
(一)古柏
--------
(二)银杏
--------
(三)唐槐
--------
(四)古檀
--------
(五)巨柘
------
二、珍稀树木
----
第二节 文苑拾穗
------
一、散文
------
二、诗歌
------
三、林谚
附录:
--
一、宿县林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一览
--
二、宿县林业法规
--
三、大事年表
后记
《宿县林业志>编修组附记
参考文献及书目
编修 《宿县林业志》编修组
采种(老海寺林场)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