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镇志(1949-199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
照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及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
力求全面反映1949-1996年北新泾镇地理、建置、城区建设与管理、经济、文化、社会等镇情。
二、本志以北新泾镇解放至撤镇建街道(1949年5月-1996年7月)为编修时限。为完整反映事
件的发展,地理建置、中国共产党、政府、军事、工业、商业、宗教等部分编、章 记述内容适当上溯
至事件肇始之初,以贯通古今。跨时限、连续性强的事件,设专记记载。
三、本志篇目设计遵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原则,采用述、记、志、传、图、照、表等,
以志为主。志首为图、照、序、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志中为23编分志,志末为编后记和镇志
编纂领导小组及编纂室名录。各编下设章 、节 、目、子目。各编随文插入照片及表、图。23编分志的
实写条目(节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始末记述。
四、本志大事记采用编年体记述,部分条目跨年记述事件发展始末。大事记遴选大、新、特、要之事。
五、本志人物编设人物传略、人物简介、烈士英名录和先进个人、集体情况表。人物传略按卒年
先后排列,记述镇域贡献及影响大的已故人物。人物简介按生年先后排列,收录曾工作或居住在镇域
内有影响、有贡献的人物。烈士英名录按卒年先后排列,载录镇域烈士及其简要事迹。先进个人、集
体情况表按奖项授予时间先后载录镇域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六、本志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7月29日发布的《出版
物上数字用法》和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数字、标点符号。按国务院1984
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以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12
月27日发布的《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等规定使用计量单位。统计表格中空白表示无此项统计,“一”
表示有此项统计,但因各种原因暂缺此资料,“0”表示该项数据为零。
七、本志历史纪年、公元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纪年,先书写历史纪年,后加注
公元纪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涉及地名,用当时地名后括注今名。第二十一编分
志人物章 统一使用公元纪年。志中所述解放前、后以1949年5月24日北新泾地区解放之日为界。
八、本志资料主要来源于市、区档案馆.街道档案室,街道各科室所藏档案资料,《长宁区志》《上
海县志》《新泾乡志》,以及1986年、1992;年分别编写的《北新泾镇志》原稿(未出版)。驻街道企事
业单位也提供部分资料。表格及重要文字资料后注明资料出处。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北新泾镇志》编纂委员
图片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理建置
--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第三节 气候、土壤
----
第四节 河流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镇域变迁
----
第四节 居民委员会
----
第五节 自然村落
----
第六节 地名考略
第二编 城区建设
--
第一章 城区基础设施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住宅建设
----
第四节 交通运输
----
第五节 市政工程
----
第六节 供水、供电、供气
----
第七节 邮政电信
----
第八节 绿化
----
第九节 环境卫生
----
第十节 防灾保障
--
第二章 城区管理
----
第一节 市政管理
----
第二节 公用事业管理
----
第三节 城区管理监察
----
第四节 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管理
----
第五节 绿化管理
----
第六节 消防、民防工程管理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
--
第一章 组织机构领导人重要会议
----
第一节 组织机构、领导人
----
第二节 重要会议
--
第二章 重要活动重要决策
----
第一节 重要活动
----
第二节 重要决策
--
第三章 主要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第五节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第四编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镇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章 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组成人员、机构设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五编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政府机构领导人
----
第一节 政府机构
----
第二节 领导人
--
第二章 政务运作
----
第一节 政务会议
----
第二节 政务公文
----
第三节 镇长现场办公
--
第三章 施政纪要
----
第一节 发展镇域经济
----
第二节 城镇建设和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事业
----
第四节 实事项目
第六编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其他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北新泾农民协会
----
第二节 北新泾镇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节 北新泾镇红十字会
----
第四节 北新泾镇老龄问题委员会
----
第五节 长宁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北新泾分会
----
第六节 北新泾镇残疾人协会
第七编 治安司法
--
第一章 治安
----
第一节 治安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构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
----
第三节 案件审理与判决
--
第三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机构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第四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综治机构
----
第二节 治安承包责任制
----
第三节 劳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
----
第四节 后进青少年帮教
----
第五节 群防群治
第八编 军事
--
第一章 武装机构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征兵
----
第二节 预备役
第九编 经济发展结构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总量经济结构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总量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济管理
--
第三章 镇属三产企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三产企业选介
--
第四章 市区县属企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市属企业选介
第十编 财政金融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金融税务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税务机构
第十一编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发展
----
第一节 兴起形成
----
第二节 改造调整
----
第三节 多元发展
--
第二章 镇办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镇办工业企业选介
--
第三章 居办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居办企业简介
第十二编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发展
----
第一节 商业经营
----
第二节 商业结构
----
第三节 商业布局
----
第四节 商业管理
--
第二章 商业业态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集贸市场
----
第三节 服务业
----
第四节 餐饮业
----
第五节 中西药业
----
第六节 超市
--
第三章 商业特色活动
----
第一节 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
----
第二节 北新泾镇集市
第十三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企业科技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企业科技活动
--
第二章 科学普及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社区科普活动
--
第三章 科研单位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上海市合纤维研究所
第十四编 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托儿所
----
第二节 幼儿园
--
第二章 义务制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
----
第二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业余教育
----
第二节 成人高等教育
--
第四章 其他教育
----
第一节 特殊教育
----
第二节 社区家庭教育
第十五编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场所
----
第一节 图书馆、文化中心
----
第二节 剧场、书场、文化馆
--
第二章 传媒
----
第一节 广播、电视
----
第二节 报刊
--
第三章 群众文化艺术
----
第一节 业余艺术团体
----
第二节 社区文化活动
第十六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疾病防治
----
第一节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二节 传染病、多发病防治
----
第三节 精神疾病防治
--
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镇域内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三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环境整治
----
第三节 食品卫生
----
第四节 创建卫生城镇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第十七编 体育
--
第一章 体育组织
----
第一节 镇域体育组织
----
第二节 镇体育机构
--
第二章 体育设施
----
第一节 镇体育场所
----
第二节 学校体育场所
--
第三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社区体育
第十八编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一章 民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二章 社会救助
----
第一节 救助帮困
----
第二节 赈灾救助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老龄事业
----
第二节 残疾人事业
----
第三节 生活保障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第十九编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结构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第二章 工资奖金福利
----
第一节 职工工资
----
第二节 职工奖金
----
第三节 职工福利
--
第三章 劳动保障
----
第一节 劳动保护监察
----
第二节 劳动保险
第二十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总量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密度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迁移变动
----
第三节 流动人口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自然结构
----
第二节 社会结构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综合管理
第二十一编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工作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活动
--
第二章 宗教事务
----
第一节 信徒与宗教活动
----
第二节 宗教场所
第二十二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事略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 先进模范名录
第二十三编 居民生活方言风俗
--
第一章 居民生活水平
----
第一节 生活条件
----
第二节 耄耋老人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礼仪风俗
----
第二节 岁时习俗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词汇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专记
编后记
《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镇志(1949-1996)》编修审定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