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巷志

赵巷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赵巷,她在辽阔的中华国土上虽是个弹丸之地,但在伟大祖国的版图中出现已有五千余载。在这块土地上,勤奋聪慧的数万民众,辛勤耕耘、艰苦劳作,换来了五业兴旺、人寿年丰!但历古以来,赵巷尚无一部地方志书。为填补此空白,我们于1984年夏着手《赵巷乡志》的编纂工作,本着“垂信于世,流传于后代”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老党员、老干部和广大群众,广采博征,认真编写、反复修改,历经两年半时间,终修成了我乡第一部地方志书。

出版时间: 1988年06月

目录

封面
前言
图片
-- 赵巷乡党委、政府、人民公社机关
-- 赵巷镇现状
-- 赵巷镇中心建设规划图
-- 方家窑祠堂一对石狮于
-- 崧泽出土文物(陶器)
-- 国民党公债票(正面)
-- 国民党公债票(反面)
-- 方西村养鸭专业户鸭群
-- 新光村四角桥
-- 方家窑西大桥
-- 中伍村一九五二年速成识字实验班开学典礼
-- 九十五岁老人潘阿囡
-- 解放前佃农住房
-- 六十年代农民住房
-- 八十年代部份农民楼房
-- 赵巷石灰厂
-- 赵巷五金电镀厂
-- 赵巷织布厂
-- 赵巷第一塑料厂
-- 崧泽联营棉纺厂
-- 竺桂宝一九六〇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状
-- 赵巷塑料橡胶产品
-- 赵巷渔民村
-- 北崧中学
-- 赵巷中心小学早操课
-- 赵巷自来水厂
-- 芦湾村办公大楼
-- 丁焕时烈士墓
-- 赵巷敬老院
-- 乡党、政、企领导成员。
-- 《赵巷志》编写组人员
目录
大事记
概述篇
-- 第一章 位置 沿革
---- 第一节 境域概貌
---- 第二节 管辖范围
---- 第三节 建置沿革
---- 第四节 村镇考略
---- 第五节 乡政府机关
-- 第二章 自然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气象
---- 第四节 物产
---- 第五节 灾害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户籍
---- 第二节 姓氏
---- 第三节 耄年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社员收入
---- 第二节 口粮供应
---- 第三节 社员住房
---- 第四节 方家窑变迁
---- 第五节 里浜村今昔
政治篇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地下党活动
---- 第二节 机构沿革
---- 第三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四节 负责人更迭表
---- 第五节 党员状况
-- 第六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三节 负责人更迭表
---- 附:民国期间机构沿革及乡镇长名录表
-- 第七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群众团体
---- 第二节 宗教团体
---- 第三节 解放前其他团体
-- 第八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国期间武备
---- 第二节 人民革命斗争
---- 第三节 解放后武装机构
---- 第四节 民兵建设
---- 第五节 兵役
---- 附:抗美援朝
-- 第九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治安工作
-- 第十章 民政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优抚工作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五节 上山下乡
---- 附:支内
---- 第六节 民事调解
经济篇
-- 第十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 第六节 农业科研、技术推广
---- 第七节 主要农作物产量
---- 第八节 丰年欠年
---- 第九节 农场
-- 第十二章 副业
---- 第一节 副业机构
---- 第二节 副业生产状况
---- 第三节 养殖
---- 第四节 种植
---- 第五节 手工编织
-- 第十三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机构
---- 第二节 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主要工厂
---- 第四节 主要产品
-- 第十四章 财贸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二节 银行信用社
---- 第三节 粮油管理所
---- 第四节 工商税务所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第十五章 农机水电
---- 第一节 农田水利
---- 第二节 农业机具
---- 第三节 交通运输
---- 第四节 电力应用
---- 第五节 邮政电信
-- 第十六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物资管理
---- 第五节 社员分配
文教卫生篇
-- 第十七章 教育
----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
---- 第二节 部分学校简介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业余教育
-- 第十八章 文体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第三节 刊物报道
---- 第四节 有线广播
---- 第五节 群众体育
-- 第十九章 卫生
---- 第一节 解放前医疗卫生
---- 第二节 乡卫生院
---- 第三节 合作医疗
---- 第四节 除害灭病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计划生育
社会篇
-- 第二十章 人物
---- 第一节 革命英烈
------ 丁焕时
------ 邱永清
------ 姚友泉
---- 第二节 模范人物
---- 第三节 知名人士
------ 袁山松
------ 方孝孺
------ 潘世忠
------ 沈瘦东
------ 章载福
------ 张壁成
------ 何王模
------ 俞友仁
------ 沈明祥
------ 顾守云
------ 王雪方
------ 夏岱
------ 俞公跃
------ 罗松林
------ 潘振声
------ 石钟鸣
------ 曹仁祥
------ 徐昌麟
-- 第二十一章 风俗
---- 第一节 时节
---- 第二节 婚嫁喜庆
---- 第三节 谚语 方言 歇后语
-- 第二十二章 杂记
---- 第一节 文物古迹
---- 第二节 各类事故
---- 第三节 其他
后记
-- 编写资料来源
-- 《赵巷乡志》编修成员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