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水乡志

潞水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 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用历史事实作依据,只作记述,不加褒贬,不隐恶扬善,遵循略古详今,古为今用的原则。

目录

封面
茶陵县潞水乡志
编写地方志丛书说明
潞水乡志编纂领导小组
序言
凡例
题词
图片
-- 上坊一角鸟瞰
-- 潞水乡第一中学教学大楼
-- 潞水乡水泥厂一角
-- 潞水乡上山泉煤矿
-- 清水铁矿火车站
-- 艾家水库
-- 潞水乡农贸市场一角
-- 潞水乡炼铁厂
-- 潞水乡行政区划示意图
勘误表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制区划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制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村组简介
---- 第一节 村组简介
---- 第二节 自然村考略
-- 第三章 地质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土壤改良
-- 第四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水系
-- 第五章 气候
---- 第一节 特征
---- 第二节 自然灾害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第七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第二篇 政治
-- 第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等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农会
---- 第二节 工会
---- 第三节 少年组织
---- 第四节 青年组织
---- 第五节 妇女组织
-- 第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待抚恤
----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
-- 第五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镇反运动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落实政策
第三篇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制度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兵
---- 第四节 义务兵
---- 第五节 预备役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义勇队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章 战事
---- 第一节 大革命 战事
---- 第二节 抗日战事
第四篇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改前土地占有
---- 第二节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三节 粮食作物
---- 第四节 土特产
----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 第六节 农业机具
-- 第二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生产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三节 畜禽疫病
--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库、塘坝
---- 第二节 隧道
---- 第三节 排灌站
-- 第四章 补锅业
-- 第五章 乡企业
---- 第一节 冶铁厂
---- 第二节 水泥厂
---- 第三节 煤矿
---- 第四节 林场
-- 第六章 矿业
---- 第一节 矿藏的分布
---- 第二节 矿藏的开采
-- 第七章 林业
---- 第一节 山林概况
---- 第二节 林区分布
---- 第三节 油茶林
---- 第四节 风景林
---- 第五节 种茶
-- 第八章 商业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粮油管理
-- 第九章 交通
---- 第一节 乡道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公路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凉亭
---- 第六节 运输
-- 第十章 邮电
-- 第十一章 财政税收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税收
---- 第三节 认购公债
-- 第十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信用社
---- 第三节 人身保险
-- 第十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公共建筑
---- 第二节 村民建房
---- 第三节 国土管理
第五篇 教育、文化、卫生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六节 尊师重教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剧团
---- 第二节 剧场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第四节 广播、电影
---- 第五节 诗词
---- 第六节 民间传说
---- 第七节 胜景
-- 第三章 体育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院机构
---- 第二节 爱国卫生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第六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宗法制
---- 第一节 宗族观念
---- 第二节 姓氏
-- 第三章 宗教
-- 第四章 青、红帮
-- 第五章 社会病态
-- 第六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礼仪习俗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第七章 时令节日
-- 第八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文明新村
---- 第二节 五好家庭
-- 第九章 谚语、方言
---- 第—节 俚谚
---- 第二节 农谚
---- 第三节 气象谚语
---- 第四节 方言
第七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和英名录
---- 第一节 英烈传
------ 谭民觉
------ 刘青云
------ 颜子华
---- 第二节 烈士简略
------ 谭振
------ 尹松生
------ 罗中生
------ 刘美玉
------ 谭明义
------ 刘桂生
---- 第三节 历史人物选登
------ 穆和
------ 谭处尧
------ 尹甲欧
------ 谭善楦
------ 刘海涛
------ 邓冬明
------ 谷庚元
------ 陈明照
------ 尹累仁
------ 刘云
------ 谭植棠
------ 彭驭乾
---- 第四节 烈士英名录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节 党, 政,军干部表
---- 第二节 潞水乡教育技科 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名单表
-- 第三章 先进集体与模范个人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模范个人
附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