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地方史图志(1949-2004)

衡南地方史图志(1949-2004)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中共衡南地方史图志》(1949~2004)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全面客观地记载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55年间中共衡南地方组织的自身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率领全县人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奋发向上的历史,形象、真实地再现了衡南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中共衡南地方史图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内容时限: 1949-2004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目录

封面
衡南地方史图志
《中共衡南地方史图志》编辑委员会
《中共衡南地方史图志》编辑部
序言
周千山中共衡南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编辑说明
目录
综合篇
-- 1949年
---- 建国后全县的形势
---- 南下县委、县政府入衡
---- 建立县、区人民民主政权
---- 征粮支前与废除田赋
-- 1950年
---- 减租减息退押运动
---- 清匪反霸运动
---- 恢复和发展工商业
-- 1951年
---- 土地改革运动
---- 抗美援朝运动
---- 镇压反革命运动
-- 1952年
---- 析县分治
---- “三反”“五反”运动
---- 禁烟禁毒
-- 1953年
---- 禁赌禁娼
----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
---- 开展农业生产互助运动
-- 1954年
---- 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1955年
---- 计划经济在衡南的建立
-- 1956年
---- 中共衡南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 三大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
---- 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整顿农业合作社
-- 1957年
---- 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机关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 农村的全民整风运动
---- 内部肃反运动
-- 1958年
---- 大跃进运动在衡南
---- 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59年
---- 黄克诚视察友谊人民公社
---- 中共衡南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 反“右”倾斗争
-- 1960年
---- 战胜疾病和粮荒
---- 整风整社
---- 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61年
---- 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 调整经济发展计划
-- 1962年
---- 积极贯彻“农业八字宪法”
---- 调整政治关系与甄别平反
-- 1963年
---- 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 贯彻《前十条》,开展农村社教试点工作
---- 县直机关的“五反”与社教运动
-- 1964年
---- 县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贯彻《后十条》,开展粗线条四清运动
-- 1965年
---- 全面开展“四清”运动
-- 1966年
---- 造反组织云涌风起
----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1967年
---- “三支两军”在衡南
---- 抓革命,促生产
-- 1968年
---- “贫宣队”与“工宣队”
---- 县“三代会”与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开展“三忠于”、“四无限”活动
---- 中共衡南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
-- 1969年
---- 全面开展“斗、批、改”运动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建立“五·七”干校
-- 1970年
---- 整党建党
---- 大办农村合作医疗
-- 1971年
---- 中共衡南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 “批陈整风”与“批林整风”运动
-- 1972年
---- 大搞农业水利建设
---- 向荒山进军
-- 1973年
---- 恢复党政办事机构
---- 部分纠正冤假错案
-- 1974年
---- 批林批孔运动
---- 工业学大庆与县属工业的发展
-- 1975年
---- 农业学大寨
---- 落实毛泽东“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指示
-- 1976年
---- “批邓”与“反击右倾翻案风”
---- 悼念毛泽东同志逝世
-- 1977年
---- 开展“揭、批、查”运动
---- 为建设大寨县而奋斗
-- 1978年
---- 中共衡南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 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财贸系统“双学”运动
---- 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展开
-- 1979年
---- 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 调整社会政治关系
-- 1980年
----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落实党的流通体制政策
-- 1981年
---- 探索国营企业改革
---- 全面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 1982年
---- 政协衡南县一届一次会议
----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1983年
---- 整顿农村基层团组织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县乡机构改革
-- 1984年
---- 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 政协衡南县二届一次会议
---- 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85年
---- 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中共衡南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 整顿党的作风
-- 1986年
---- 建立新的企业制度
---- 实行各项配套改革
-- 1987年
---- 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政协衡南县三届一次会议
-- 1988年
---- 推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中共衡南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 1989年
---- 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
----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1990年
----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政协衡南县四届一次会议
---- 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91年
----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
----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 1992年
---- 中共衡南县第七次代表大会
---- 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
---- 政协衡南县五届一次会议
---- 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93年
---- 衡南被列入全省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县
---- 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 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
-- 1994年
----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开展“社会治安模范县”创建活动
---- 建设和整顿农村党支部
-- 1995年
---- 乡镇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发展
---- 撤区并乡建镇
---- “三观四德”教育活动
-- 1996年
---- 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实施党建“先锋工程”
----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 1997年
----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推行村务公开制度
---- 中共衡南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 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政协衡南县六届一次会议
-- 1998年
----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 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1999年
---- 开展“反腐治奢、艰苦奋斗”教育活动
---- 实施“民心工程”
-- 2000年
---- 积极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 2001年
---- 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 开展争当“农民喜爱的干部”活动
----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整治活动
-- 2002年
---- 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 中共衡南县第九次代表大会
---- 政协衡南县七届一次会议
---- 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2003年
---- 开展“牢记两个务必”集中教育活动
---- 衡南县县治乔迁云集镇
-- 2004年
----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 全面推进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 县域经济及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
---- 中共衡南县第九届委员会常委
---- 衡南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领导成员
---- 衡南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
---- 政协衡南县第七届委员会领导成员
---- 历任县委、人大、政府助理调研员
---- 衡南颂
部门篇
-- 衡南县人民武装部
-- 中共衡南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衡南县监察局
-- 中共衡南县委办公室
-- 中共衡南县委组织部
-- 中共衡南县委宣传部
-- 中共衡南县委政法委员会
-- 衡南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各工作委员会
-- 衡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衡南县政协办公室及各工作委员会
-- 衡南县档案局
-- 中共衡南县委党史研究室
-- 中共衡南县委党校
-- 衡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衡南县人事局
-- 衡南县民政局
-- 衡南县计划生育局
-- 衡南县移民开发局
-- 衡南县人防办公室
-- 衡南县残疾人联合会
-- 衡南县广播电视局
-- 衡南县卫生局
-- 衡南县科学技术协会
-- 衡南县司法局
-- 衡南县公安局
-- 衡南县发展计划局
-- 衡南县物价局
-- 衡南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衡南县商贸发展局
-- 衡南县财政局
-- 衡南县审计局
-- 衡南县粮食局
-- 衡南县市场服务中心
-- 衡南县供销合作社
-- 衡南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 衡南县商业总公司
-- 衡南县烟草专卖局(公司)
-- 衡南县国家税务局
-- 衡南县地方税务局
-- 中国农业银行衡南县支行
-- 衡南县信用联社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衡南县支行
-- 衡南县物资管理中心
-- 衡南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 衡南县农业局
-- 衡南县林业局
-- 衡南县水利局
-- 衡南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 衡南县畜牧水产局
-- 衡南县农村经营管理局
-- 衡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衡南县乡镇企业局
-- 衡南县经济发展局
-- 衡南县国土资源局
-- 衡南县房产管理局
-- 衡南县建设局
-- 衡南县环境保护局
-- 衡南县教育局
-- 衡南县第一中学
-- 衡南县第二中学
-- 衡南县第五中学
-- 衡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 衡南县交通局
-- 衡南县电力局
-- 衡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 衡南县邮政局
-- 衡南移动通信营业部
-- 衡阳市电信分公司衡南分局
-- 衡南县交通规费征稽所
-- 衡阳旺华萤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共衡南县委老干部局
-- 共青团衡南县委
-- 衡南县妇女联合会
-- 中共衡南县委统战部
-- 衡南县总工会
-- 衡南县工商业联合会
-- 衡南县人民法院
-- 衡南县人民检察院
-- 衡南县文化局
-- 衡南县体育局
-- 衡南县科技局
-- 衡南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旅游局
-- 衡南县轻工业总公司
-- 衡南县第三中学
-- 衡南县职业成人中专
-- 衡南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 衡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衡南县地方海事处
-- 衡南县人民医院
-- 衡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衡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乡镇篇
-- 廖田镇
-- 江口镇
-- 相市乡
-- 冠市镇
-- 宝盖镇
-- 川口办事处
-- 花桥镇
-- 泉溪镇
-- 咸塘镇
-- 鸡笼镇
-- 三塘镇
-- 洲市乡
-- 谭子镇
-- 工联村
-- 泉湖镇
-- 茅市镇
-- 硫市镇
-- 栗江镇
-- 车江镇
-- 松江乡
-- 云集镇
-- 近尾洲镇
-- 向阳镇
-- 茶市镇
-- 铁丝塘镇
-- 洪山镇
-- 云集赋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