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按照实事求
是的原则,较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浦东新区审判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以浦东新区行政区划范围为记述范围。
三、本志记事上限为1993年6月,下限至2012年12月。总述和大事记上溯至1990年。
四、本志按照详近略远的原则,坚持粗细结合、点面结合的规则。
五、本志为浦东新区审判专业志。注重对反映时代特色、地方特点和专业特征的内容作
详尽记述。
六、本志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等表述形式。以志为主,横分门类、纵述
史实。卷首列图片、编纂人员名录、目录、序言、总述和大事记,正文按章、节、目三个层次,层
层相辖,依次记述。图片采用集中与分散结合,表格随文设置。书后设附录、编后记。
七、本志各章排序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审判实务、综合管理四大块,其中第八至十二
章为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特色工作、亮点工作单列成章。
八、本志每目之后附有案例,所选案例力求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均为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真实案件,案例之后附有选取价值及案号,以便读者检索。
九、本志人物简介主要是介绍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历史上获国家级荣誉的人物,先进集体
和个人选取获得市级以上的荣誉。
十、本志行文为现代语体文,文字、标点、名称表述、时间表述、数字书写、计量名称等均
按1994年3月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关于《上海市专志、区志行文细则(试行)》执行。本志
使用的各专用名词在每章首次出现时用全称(括注简称),以后则用简称。
十一、本志对于诉讼制度及诉讼程序,除记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运用的情况外,还客观
地记述制度及程序的沿革。
十二、本志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资料室、浦东新
区档案馆、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档案室等馆藏资料及有关图书、报刊等。限于篇幅,不一一注
明出处。
内容时限:
1993-2012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
图片
《浦东新区审判志》编纂委员会
凡例
总述
目录
第一章 审判机构党群组织
--
第一节 审判机构
----
一、机构沿革
----
二、院领导名录
----
三、各部门领导名录
----
四、在职高级法官名录
--
第二节 党群组织
----
一、中共组织
----
二、群众组织
第二章 诉讼制度诉讼程序
--
第一节 审判制度
----
一、立案制度
----
二、公开审判制度
----
三、人民陪审制度
----
四、辩护和辩论制度
----
五、回避制度
----
六、诉讼调解制度
----
七、上诉制度
----
八、审判组织制度
--
第二节 诉讼程序
----
一、刑事审判程序
----
二、民事审判程序
----
三、行政审判程序
----
四、审判监督程序
第三章 刑事审判
--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审判
----
一、交通肇事案件
----
二、危险驾驶案件
----
三、其他案件
--
第二节 破坏社会经济秩序案件审判
----
一、信用卡诈骗案件
----
二、合同诈骗案件
----
三、非法经营案件
----
四、危害税收征管案件
----
五、其他案件
--
第三节 侵犯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案件审判
----
一、故意伤害案件
----
二、非法拘禁案件
----
三、强奸案件
----
四、强制猥亵妇女和强制侮辱妇女案件
----
五、猥亵儿童案件
----
六、过失致人重伤案件
----
七、过失致人死亡案件
----
八、其他案件
--
第四节 侵犯财产案件审判
----
一、盗窃案件
----
二、抢劫案件
----
三、抢夺案件
----
四、诈骗案件
----
五、敲诈勒索案件
----
六、其他案件
--
第五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审判
----
一、寻衅滋事案件
----
二、聚众斗殴案件
----
三、非法行医案件
----
四、开设赌场案件
----
五、妨害公务案件
----
六、偷越国(边)境案件
----
七、毒品犯罪案件
----
八、组织容留卖淫案件
----
九、其他案件
--
第六节 贪污贿赂案件审判
----
一、贪污案件
----
二、受贿案件
----
三、行贿案件
----
四、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案件
----
五、其他案件
第四章 民事审判
--
第一节 婚姻家庭案件审判
----
一、婚姻案件
----
二、家庭案件
--
第二节 继承和分家析产案件审判
----
一、继承案件
----
二、分家析产案件
--
第三节 侵权赔偿案件审判
----
一、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二、财产损害赔偿案件
--
第四节 房地产案件审判
----
一、房屋买卖案件
----
二、房屋租赁案件
----
三、建设工程案件
----
四、土地使用权案件
--
第五节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审判
----
一、劳动争议案件
----
二、人事争议案件
--
第六节 合同案件审判
----
一、民间借贷案件
----
二、物业案件
----
三、航空运输案件
----
四、其他合同案件
--
第七节 涉外及涉港澳台案件审判
--
第八节 其他民事案件审判
----
一、相邻关系案件
----
二、涉农案件
第五章 商事审判
--
第一节 普通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
----
一、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
二、承揽合同纠纷案件
----
三、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案件
----
四、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
五、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
--
第二节 其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
----
一、挂靠经营合同纠纷案件
----
二、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案件
----
三、联营合同纠纷案件
--
第三节 公司有关纠纷案件审判
----
一、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件
----
二、股权转让纠纷案件
----
三、股东权益纠纷案件
----
四、公司证照返还纠纷案件
--
第四节 企业破产和清算案件审判
----
一、企业破产案件
----
二、企业强制清算案件
----
三、清算责任纠纷案件
第六章 行政审判
--
第一节 公安行政案件审判
----
一、治安管理处罚案件
----
二、收容审查及劳动教养案件
----
三、户籍管理公安行政案件
--
第二节 土地资源行政管理案件审判
----
一、土地资源行政管理案件
----
二、城乡建设行政管理案件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案件审判
----
一、工商行政处罚案件
----
二、工商行政处理案件
--
第四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案件审判
--
第五节 要求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案件审判
--
第六节 教育行政管理案件审判
--
第七节 行政赔偿案件审判
--
第八节 司法行政管理案件审判
--
第九节 卫生行政管理案件审判
--
第十节 其他行政案件审判
--
第十一节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审查
----
一、一般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
二、强制拆迁司法审查
第七章 案件执行
--
第一节 执行依据类型
----
一、生效法律文书
----
二、行政决定
----
三、仲裁裁决
----
四、公证债权文书
--
第二节 执行案件类型
----
一、刑事案件执行
----
二、民商事案件执行
----
三、行政案件执行
--
第三节 执行方式
----
一、自动履行
----
二、强制执行
----
三、执行和解
----
四、委托执行
----
五、执行方式探索
--
第四节 执行机制
----
一、流程管理机制
----
二、执行协助机制
----
三、执行公开机制
第八章 知识产权审判
--
第一节 工作机制
----
一、立体审判模式
----
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
----
三、委托调解机制
----
四、服务地区发展
--
第二节 民事案件审判
----
一、著作权案件
----
二、商标权案件
----
三、不正当竞争案件
----
四、其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
第三节 刑事案件审判
----
一、著作权案件
----
二、商标权案件
----
三、侵犯商业秘密案件
--
第四节 行政案件审判
第九章 金融审判
--
第一节 工作机制
----
一、案件分类管理机制
----
二、专家陪审机制
----
三、能动司法机制
--
第二节 金融借款和信用卡纠纷案件审判
----
一、金融借款纠纷案件
----
二、信用卡纠纷案件
--
第三节 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判
----
一、财产保险纠纷案件
----
二、人身保险纠纷案件
--
第四节 其他金融纠纷案件审判
----
一、票据纠纷案件
----
二、担保纠纷案件
----
三、融资租赁纠纷案件
----
四、典当纠纷案件
----
五、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案件
第十章 未成年人审判
--
第一节 工作机制
----
一、人性化审判机制
----
二、协作化帮教机制
----
三、特殊化保护机制
----
四、普及化法宣机制
--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
一、侵犯财产案件
----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
----
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件
----
四、其他涉少刑事案件
--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
一、婚姻家庭案件
----
二、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三、其他涉少民事案件
--
第四节 行政案件审判
----
一、公安户口登记类案件
----
二、其他涉少行政案件
第十一章 世博审判
--
第一节 世博法庭
----
一、成立背景
----
二、工作机制
----
三、运行情况
----
四、案例选介
--
第二节 其他涉世博案件审判
----
一、刑事案件审判
----
二、知识产权案件审判
第十二章 诉调对接
--
第一节 工作机制
----
一、“四合一”化解机制
----
二、网络化覆盖机制
----
三、案件分流机制
----
四、审前准备工作机制
--
第二节 工作成效
----
一、分流纠纷司法资源合理配置
----
二、平和止争节省纠纷解决成本
----
三、专群结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第十三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审判管理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调研信息
--
第四节 新闻宣传
--
第五节 档案管理
--
第六节 警务保障
--
第七节 后勤保障
--
第八节 对外交流
第十四章 人物荣誉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第二节 先进集体
--
第三节 先进个人
附录一 规章制度
附录二 人大报告
附录三 重大案例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