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上海社会科学事业及其各个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轨迹。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法学、社会学等。
内容时限:
1843-1999
出版时间:
2002年04月
目录
封面
上海社会科学志
图片
--
1988年10月24日,江泽民在上海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四次各学会理事会联席会议上讲话
--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上海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成立4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40周年题词
--
1-1墨海书馆的部分出版物;
--
1-2《六合丛谈》第一号
--
图2咸丰十一年(1861年),冯桂芬在上海完成《校邠庐抗议》
--
图3同治三年(1864),丁韪良译成《万国公法》,该书第一次将西方的“民主”概念引进中国
--
4-1该报版面
--
4-2早期的报馆大楼
--
4-3报馆的办公室一角
--
4-4 1924年落成的报馆新大楼
--
5-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
5-2傅兰雅画像
--
5-3江南制造总局傅兰雅签定的译书合约
--
5-4中国译员华蘅芳
--
5-5中国译员徐寿
--
6-1美国传教士林乐知
--
6-2英国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第一册上的批注
--
7-1英国传教士韦廉臣
--
7-2李提摩太
--
7-3广学会旧址
--
7-4 20世纪30年代的广学会新大楼
--
7-5广学会的部分重要出版物
--
8-1《申报》第一号
--
8-2早期的申报馆
--
8-3 1918年落成的申报新馆
--
9-1郑观应(号陶斋)60岁时肖像
--
9-2《易言》
--
9-3《盛世危言》
--
图10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月(1896年1月12日),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倡导维新
--
图11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
图12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谭嗣同的《仁学》,书中首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一名词
--
13-1商力印书馆早期出版的部分图书
--
13-2光绪三十年(1904年),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东方杂志》,主要刊登中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新闻
--
13-3严复的大部分译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13-4 1915年出版的《辞源》,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新式语文工具书
--
14-1赵元益画像
--
14-2《译书公会报》
--
图15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康同薇等人创办中国第一份妇女报纸《女学报》
--
16-1尚贤堂的部分出版物
--
16-2尚贤堂外景
--
图17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鄂在上海出版《铁云藏龟》,第一次较集中地著录了甲骨文字
--
图18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宣传民主革命
--
图19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章炳麟开始在上海从事学术研究
--
20-1王国维(左)与罗振玉(右)的合影
--
20-2民国时期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校注人间词话》版权页
--
21-1张元济于宣统二年(1910年)在译书院前
--
21-2张元济主持翻译的《新译日本法规大全》
--
22-1蔡元培与爱国女学社师生在上海登贤里学校大门前合影
--
22-2蔡元培与爱国学社师生在开学式上合影
--
22-3宣统二年(1910年)出版的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系中国学者第一次使用西方学术观点整理中
--
23-1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创刊的《集成报》
--
23-2二十三年七月创刊的《新学报》
--
23-3二十三年七月创刊的《萃报》
--
23-4二十三年八月创刊的《实学报》
--
23-5二十三年九月创刊的《求是报》
--
23-6二十三年十月创刊的《蒙学报》
--
23-7二十四年闰三月创刊的《时务日报》
--
23-8二十四年五月创刊的《亚东时报》
--
23-9二十四年七月创刊的《昌言报》
--
23-10二十四年七月创刊的《工商学报》
--
图24宣统二年(1910年)创刊的《小说月报》
--
25-1陈独秀
--
25-2《青年杂志》创刊号
--
25-3《新青年》
--
26-1胡适
--
26-2《中国哲学史大纲》
--
27-1 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书局上海发行所
--
27-2 20世纪30年代的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
27-3大东书局
--
27-4中华书局排印出版的《四部备要》
--
27-5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部分古籍
--
28-1上海大学位于西摩路的校舍
--
28-2上海大学设在师暮坊的临时校舍
--
28-3当时负责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瞿秋白
--
28-4曾在该校作过演讲的李大钊
--
图29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上海讲学,在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图为泰戈尔在蒋百里家与蒋的女儿合
--
30-1《生活》周刊
--
30-2 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书店
--
30-3邹韬奋
--
31-1国书馆模型
--
31-2书库
--
31-3附设的儿童图书馆
--
图32 20世纪20年代末,成仿吾、鲁迅、郭沫若、徐志摩、梁实秋等分别在《文化批判》、《创造月刊》、
--
图33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上海文化界人士讨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刊物有《大众文
--
图34 1931年5月,郭沫若在大东书局出版《甲骨文字研究》
--
35-1陶行知
--
35-2陶行知去世后,毛泽东、宋庆龄为其题写的挽词
--
35-3陶行知的手迹
--
图36 1933年2月17日,英国作家萧伯纳到上海,受到中国学者的热情接待。图为萧伯纳与鲁迅、蔡元培
--
图37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汇集了1917~1926年新文学运动最初10年间的理论研究、文
--
38-1书店外景
--
38-2鲁迅(左)与内山完造的合影
--
38-3内山完造夫妇在书店内的合影
--
39-1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2日,上海万余群众自发上街为鲁迅送葬
--
39-2上海文化界人士为鲁迅送葬
--
39-3 1938年胡愈之主持出版的《鲁迅全集》20卷本
--
40-1全国国语教育促进会成立时会员合影
--
40-2 1936年中国语文学会成立时会员合影,前排右四为吕思勉,右七为钱基博
--
40-3 1938年,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成员合影
--
41-1自左至右为蔡元培、于右任、马相伯、吴稚晖
--
41-2自左至右为王云五、蔡元培、李公朴、周峻(蔡元培夫人)、黄警顽、陈光垚、张元济、高鲁
--
41-3自左至右为王造时、史良、章乃器、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邹韬奋
--
42-1 1920年上海社会主义研究会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
--
42-2 1929年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李膺扬译)
--
42-3 1938年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资本论》一、二、三卷(郭大力、王亚南合译)
--
图43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部分社会科学著作,其中有:李守常(李大钊)的《史学要论》、李达的《社会学大纲
--
图44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的部分重要学术杂志
--
图45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各种文化教育杂志
--
图47 1949年6月21日,华东局举行宴会,欢送赴北平参加全国文化会的上海代表。席间,上海市市长陈
--
图48 1950年陈毅接见华东军政大学教授
--
图49 1951年10月21日,上海市民在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购买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
图50 1956年2月,巴金到工厂指导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
图51 1956年10月,鲁迅迁葬虹口公园。图为茅盾、许广平、宋庆龄、周扬等扶柩前往墓地
--
图52 1957年1月,《学术月刊》创刊。图为第一期的封面、目录和发刊词
--
图53 1957年7月,被错划为“右派”王造时(左二),在复旦大学接受批判
--
54-1院部大门
--
54-2院机关办公楼
--
54-3历史研究所办公楼
--
54-4经济研究所办公楼
--
54-5哲学研究所办公楼
--
图55 1966年8月24日,红卫兵在静安寺的山门前焚烧宗教图书
--
图56 1968年8月26日,在“无产阶级占领上层建筑”的口号下,由解放军、工人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
--
图57 1973年6月,《自然辩证法》杂志创刊,这是当时上海唯一的一份刊登科学论文的杂志。图为该刊第
--
图58 1973年9月,由江青反革命集团控制的理论刊物《学习与批判》创刊。该刊第一期刊登了石仑的《论
--
59-1 1958年中共中央给上海市委的电报,同意修订《辞海》
--
59-2 1974年邓小平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对修订《辞海》军事分册的批示
--
59-3 1979年9月出版的《辞海》修订版(三卷本)
--
图61复旦大学教援周谷城赋诗,歌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图62 1983年10月,复旦大学为谭其骧教援(中)指导的两位博士研究生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左为周振鹤
--
图63立信会计学校恢复招生后,该校创办人潘序伦教援与学生在一起
--
64-1修茸一新的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部大楼
--
64-2新建的上海社联办公大楼
--
65-3空军政治学院
--
65-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
65-5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
64-6 1998年落成的上海社会科学会堂
--
65-1汪道涵与社会科学家一起参加学术研讨会
--
65-2 1988年9月江泽民参加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了30周年座谈会
--
65-3 1988年10月朱镕基在上海社联第四次各学会理事会联席会议上讲活
--
65-4吴邦国、黄菊、陈至立等与上海理论工作才座谈
--
65-5黄菊、徐匡迪、龚学平等出席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
65-6黄菊等观看《上海社会科学(1978-1998)》图片展
--
65-7陈良宇出席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
--
图66 1989年末,上海设立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及资助的部分成果
--
图67 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放成为上海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
图68 1991年11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
图69上海理论界毛泽东思想研究部分成果
--
图70 199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率先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并成为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五大基地之一
--
图71黄菊与参加“全国高校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座谈会”的代表亲切交谈
--
图72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分颁奖大会
--
图73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部分优秀成果
--
74-1上海电视台理论宣传专栏《时代》
--
74-2东方电视台理论宣传专栏《发展》
--
74-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理论宣传专栏《理论经纬》
--
75-1上海市第二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颁奖大会
--
75-2咨询决策研究部分成果
--
图76上海理论界举办周恩来、孙中山研究的学术活动
--
图77 1998年12月,上海市召开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座谈会
--
图78上海社会科学界的部分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
图79上海社会科学界的部分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
图80上海社会科学界的部分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
图81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出版的部分大型工具书
--
图82上海社会科学研究的部分重要成果
--
图83文史资料整理出版的部分成果
--
图84部分上海社会科学专业期刊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研究
--
第一章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研究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研究机构、期刊
--
第三章邓小平理论研究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二编哲学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传播、介绍和研究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性研究
------
三、辩证唯物主义研究
------
四、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学术交流
------
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中国哲学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高等院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社团的学术活动
------
二、对外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中国哲学史研究社团
------
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
------
三、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教研究机构
--
第三章外国哲学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学术活动
------
二、对外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西方现代哲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逻辑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六章自然辩证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主要学术活动
------
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
------
三、上海与香港、澳门、台湾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主要刊物
------
一、学术团体、研究机构
------
二、主要刊物
--
第七章伦理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八章美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九章宗教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一般宗教理论研究
------
二、佛教研究
------
三、道教理论研究
------
四、基督教研究
------
五、伊斯兰教理论研究
------
六、其他宗教理论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三编经济学
--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资本论》研究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二、《资本论》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资本论》研究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资本论》研究
--
第二章工业经济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三章农业经济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术活动
--
第四章商业经济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财政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学术活动
------
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六章会计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七章中国经济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二、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三、80年代至90年代对外的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八章中国经济思想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九章外国经济思想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十章世界经济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研究机构
------
二、学术团体
--
第十二章经济新学科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理论经济新学科研究
------
二、应用经济新学科研究
------
三、非生产领域经济新学科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学术团体
------
二、研究机构
--
专题研究: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总体研究
----
二、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和政策研究
第四编法学
--
第一章法理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宪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三章民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刑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刑事诉讼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七章行政诉讼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八章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九章经济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十章行政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十一章国际法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五编政治学·国际政治学
--
第一章政治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
------
二、政治思想史研究
------
三、政治史、政治制度(史)研究
------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研究
------
五、行政学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政治学会的学术活动
------
二、行政管理学会的学术活动
------
三、高校、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活动
------
四、对外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刊物
------
一、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社会团体
------
二、高校研究、教研机构队伍
------
三、刊物
--
第二章国际政治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六编社会学
--
第一章社会学理论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学院派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
二、解放前唯物史观的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
三、建国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分支社会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社会心理学
------
二、农村社会学
------
三、都市社会学
------
四、家庭社会学
------
五、劳动社会学
------
六、人口社会学
------
七、性社会学
------
八、其它分支社会学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
------
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分支社会学研究机构
------
三、上海社会学会分支社会学研究会
------
四、高等院校主要分支社会学研究机构
--
第三章社会学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人口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青少年问题研究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学术会议
------
二、国际学术访问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研究机构
------
二、学术团体
第七编历史学
--
第一章史学理论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唯物史观的传播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理论研究
------
二、史学理论综合性研究
------
三、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
------
四、历史观研究
------
五、史学方法论研究
------
六、外国史学理论的输入和研究
------
七、中国传统和近现代史学理论研究
------
八、中国史学理论名著和名家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历史地理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历史人文地理
------
二、历史自然地理
------
三、历史地图编绘
------
四、历史地理古籍(含古地图)研究及整理
------
五、综合研究、学科理论及工具书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学术活动
------
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学术活动
------
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
二、 其他单位
--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古籍整理
------
二、通史及综合研究
------
三、政治、社会史研究
------
四、思想文化史研究
------
五、经济史研究
------
六、科技史研究
------
七、中外关系史研究
------
八、古代人物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史料的整理和出版
------
二、近代史研究体系的构建
------
三、中国近代化研究
------
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
------
五、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开拓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中国现代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通史、综合性研究
------
二、革命史研究
------
三、民国史研究
------
四、中外关系史研究
------
五、社会史研究
------
六、现代史人物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六章中共党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七章上海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
二、通史和综合性研究
------
三、城市史研究
------
四、古代史研究
------
五、租界史研究
------
六、人民斗争和革命运动史研究
------
七、经济史研究
------
八、文化史研究
------
九、社会史研究
------
十、上海人、上海人物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八章世界史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学术活动
------
二、对外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八编文学
--
第一章文学理论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三章中国近代文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中国现代文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九编语言学
--
第一章理论语言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语言学基本理论
------
二、理论语言学分支学科
------
三、语文改革和建设的思想理论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二章中国文字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文字学理论
------
二、文字学史
------
三、甲骨文研究
------
四、金文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三章汉语语音学(音韵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语音学和音韵学理论研究
------
二、上古音研究
------
三、中古音研究
------
四、现代汉话语音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汉语语法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语法体系研究
------
二、语法理论问题研究
------
三、语法学史的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五章汉语修辞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修辞学理论研究
------
二、修辞学史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六章汉语方言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综合研究
------
二、方言语音研究
------
三、方言语法研究
------
四、方言地理
------
五、方言历史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七章汉语词汇学和辞书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词汇学
------
二、辞书学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八章训诂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训诂理论
------
二、训诂史
------
三、语词考释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学术交流
------
二、国际学术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第十编图书馆学·情报学·新学科·新闻传播学
--
第一章图书馆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一、国内学术活动
------
二、对外交流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学会、协会
------
二、教育机构
------
三、研究机构
------
四、学术刊物
------
五、学术著作
--
第二章情报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一、情报学会
------
二、教育机构
------
三、研究机构
------
四、学术刊物
--
第三章新学科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一、新学科基础理论探索
------
二、具体新学科的研究
------
附:主要学术成果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 研究机构
--
第四章新闻传播学
----
第一节学科发展
----
第二节主要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专业报刊
第十一编管理
--
第一章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
----
第一节研究机构
------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机构名单
----
第二节学术团体
------
1999年上海社联所属学会情况表
--
第二章主要社会科学报纸杂志
----
第一节晚清时期的报纸杂志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
----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的报纸杂志
--
第三章社会科学科研规划和获奖成果
----
第一节社会科学科研规划
------
1.上海市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六五”至“九五”)
--------
上海市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统计表(“六五”至“九五”)单位:项
--------
上海市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一览表(“六五”至“九五”)
------
2.上海市承担国家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87~1998年)
--------
上海市承担国家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统计表 单位:项
--------
上海市承担国家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览表(1987~1998年)
------
3.上海市承担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87~1998年)
--------
上海市承担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统计表 单位:项
--------
上海市承担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览表(1987~1998年)
------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六五”至“九五”)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一览表(“七五”规划)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一览表(“八五”规划)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一览表(“九五”规划)
----
第二节社会科学获奖成果
------
1.上海市社科理论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好书、好文章奖成果
--------
上海市社科理论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好书、好文章奖一览表
------
2.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获奖成果
--------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获奖成果统计表
--------
上海市第一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获奖情况表(1979~1994年)
--------
上海市第二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获奖情况表(1995~1997年)
------
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一览表(1979~1997年) 单位:项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情况表(1979.1~1985.12)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情况表(1986.1~1993.12)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情况表(1994.1~1995.12)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情况表(1996.1~1997.12)
------
4.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获奖成果
--------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优秀成果统计表 单位:项
--------
上海市第一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奖情况表(1990.1~1994.12)
--------
上海市第二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奖情况表(1995.1~1996.12)
----
第三节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一览表
------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著作情况表
第十二编人物
--
李善兰
--
徐寿
--
王韬
--
郑观应
--
董康
--
张元济
--
蔡元培
--
章炳麟
--
蒋维乔
--
沈钧儒
--
王国维
--
江庸
--
陈独秀
--
胡朴安
--
刘大白
--
鲁迅
--
王宠惠
--
吕思勉
--
胡怀琛
--
夏丐尊
--
钱基博
--
陈长蘅
--
太虚
--
李达
--
陈望道
--
李石岑
--
陈守实
--
顾颉刚
--
郭绍虞
--
潘序伦
--
洪深
--
李权时
--
沈雁冰
--
应成一
--
朱东润
--
章乃器
--
谢六逸
--
郑振铎
--
杨荫溥
--
耿淡如
--
周予同
--
言心哲
--
瞿秋白
--
周谷城
--
吴经熊
--
熊佛西
--
潘光旦
--
阿英
--
周贻白
--
史良
--
王遽常
--
俞平伯
--
钱瑞升
--
李剑华
--
夏衍
--
谭正璧
--
许杰
--
沈志远
--
王造时
--
唐庆增
--
冯定
--
赵景深
--
潘念之
--
张世禄
--
阳翰笙
--
杨鸿烈
--
全增嘏
--
胡寄窗
--
王惟中
--
孔另境
--
刘大杰
--
杨兆龙
--
漆琪生
--
张汇文
--
胡曲园
--
李亚农
--
胡云翼
--
李平心
--
陈珪如
--
严北溟
--
陆晶清
--
周扬
--
邹依仁
--
苏渊雷
--
吴承禧
--
钱实甫
--
魏建猷
--
孙怀仁
--
艾思奇
--
徐仑
--
以群
--
徐懋庸
--
谭其骧
--
林举岱
--
唐弢
--
张家驹
--
章巽
--
沈以行
--
冯契
--
程应镠
--
陈旭麓
--
吴杰
--
姜丕之
--
蒋孔阳
--
杨廷福
--
附图
----
李善兰
----
徐寿
----
王韬
----
郑观应
----
张元济
----
蔡元培
----
章炳麟
----
蒋维乔
----
沈钧儒
----
王国维
----
江庸
----
陈独秀
----
鲁迅
----
王宠惠
----
吕思勉
----
夏丐尊
----
钱基博
----
太虚
----
李达
----
陈望道
----
陈守实
----
顾颉刚
----
郭绍虞
----
潘序伦
----
洪深
----
沈雁冰
----
应成一
----
朱东润
----
章乃器
----
谢六逸
----
郑振铎
----
周予同
----
瞿秋白
----
周谷城
----
熊佛西
----
潘光旦
----
阿英
----
周贻白
----
史良
----
俞平伯
----
李剑华
----
夏衍
----
谭正璧
----
许杰
----
沈志远
----
王造时
----
赵景深
----
潘念之
----
张世禄
----
阳翰笙
----
全增嘏
----
胡寄窗
----
王惟中
----
孔另境
----
漆琪生
----
胡曲园
----
李亚农
----
李平心
----
严北溟
----
周扬
----
邹依仁
----
苏渊雷
----
钱实甫
----
孙怀仁
----
艾思奇
----
以群
----
徐懋庸
----
谭其骧
----
林举岱
----
唐弢
----
沈以行
----
程应镠
----
陈旭麓
----
杨廷福
《上海社会科学志》编纂审定验收人员名录
--
上海市宣传系统专业志编纂委员会
--
《上海社会科学志》编纂委员会
--
《上海社会科学志》评审专家
--
《上海社会科学志》撰写及提供资料人员
--
《上海社会科学志》审定验收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