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县卫生志

长垣县卫生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我国素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但查我县各旧志尚无专述医药卫生之卷。今天编纂社会主义的新型卫生志书,可系统总结全县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积累卫生事业盛衰起伏的宝贵史料,从中探索防病治病的规律,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同时亦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提供历史的借鉴和现实的依据,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编纂《长垣县卫生志》,1982年7月县卫生局建立了编纂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广泛发动群众。

目录

封面
长垣县卫生志
前言
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
卫生志编纂办公室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历史行政区划
------ 一、明、清行政区划
------ 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人口变化概况
---- 第一节 历史人口概况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变化概况
-- 第四章 入口主要健康指标
---- 第一节 长垣县与全国、全省比较
---- 第二节 死因分类
-- 第五章 历代灾情及重灾年份示意图
---- 第一节 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自然灾害
第二篇 卫生行政事业机构
-- 第六章 卫生行政事业机构分布图
-- 第七章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一目 行政机构沿革
---- 第二目 卫生局的内部设置
-- 第八章 县卫生事业机构
---- 第一节 人民医院
---- 第二节 卫生防疫站
---- 第三节 妇幼保健所
---- 第四节 卫生学校
---- 第五节 药品检验所
-- 第九章 基层卫生组织
---- 第一节 公社(镇)卫生院
---- 第二节 联合诊所
---- 第三节 合作医疗、大队卫生所
---- 第四节 乡村(赤脚)医生
-- 第十章 医事团体
---- 第一节 中西医药联合会(医联会)
---- 第二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卫协会)
---- 第三节 医药卫生学会
第三篇 地方病、传染病
-- 第十一章 地方病
-- 第十二章 传染病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传染病的管理与防治措施
------ 第一目 传染病的管理
------ 第二目 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 第三节 传染病的重点调查与防治
------ 一、1966年东邓岗大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流行的调查
------ 二、伤寒、副伤寒的流行与防治
------ 三、1963年传染性肝炎的流行与防治
------ 四、1981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与防治
------ 五、197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与防治
------ 六、疟疾的流行与防治
------ 七、斑疹伤寒的调查
------ 八、黑热病的普查普治
------ 九、布氏杆菌病的调查与防治
------ 十、丝虫病调查
第四篇 卫生保健
-- 第十三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机构的建立与沿革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及其办公室的职责范围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
---- 第四节 除四害的技术措施
---- 第五节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
-- 第十四章 卫生防疫检验
-- 第十五章 食品卫生
-- 第十六章 学校卫生
-- 第十七章 劳动卫生
-- 第十八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普及新法接生
---- 第二节 妇女“五期”劳动保护
---- 第三节 妇科疾病的防治
---- 第四节 儿童保健和围产期保健
-- 第十九章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开展情况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技术力量的发展
-- 第二十章 公费医疗
-- 第二十一章 干部保健
第五篇 医疗事业
-- 第二十二章 中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明代至民国的中医事业
---- 第三节 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 第二十三章 西医
---- 第一节 西医传入
---- 第二节 各科专业的发展
------ 一、内科
------ 二、外科
------ 三、妇产科
------ 四、眼科
------ 五、牙科
------ 六、耳鼻喉科
------ 七、新医疗法科
------ 八、骨科
------ 九、检验科
------ 十、放射科
------ 十一、心电图室
-- 第二十四章 中西医结合
第六篇 医学教育、科研
-- 第二十五章 医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二节 在职进修教育
---- 第三节 医院代训与短期培训
---- 第四节 业余教育
-- 第二十六章 科研
---- 第一节 论文
---- 第二节 肿瘤调查
第七篇 药政、药检、药品
-- 第二十七章 药政
-- 第二十八章 淘汰药品
-- 第二十九章 麻醉药品管理
-- 第三十章 药品质量监督
---- 第一节 药品检验
---- 第二节 药品质量监督及市场管理
---- 第三节 中医衡器改革
-- 第三十一章 中药材
---- 第一节 中药材品种汇列
---- 第二节 地道药材简介
-- 第三十二章 名牌产品
第八篇 人物
-- 第三十三章 知名人士简介
---- 第一节 己故名老中医简介
------ 赵华兴
------ 赵清和
------ 崔士彦
------ 王自由
------ 李成蹊
------ 李八士
------ 王祥瑞
------ 李君聘
------ 王宗三
---- 第二节 现在知名人士简介
------ 李宗良
------ 何新斋
------ 赵子英
------ 郭济廷
------ 王垣光
-- 第三十四章 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人物
-- 第三十五章 专业人物简介
---- 毛斌重
---- 崔和轩
---- 姚俊英
---- 蔡祟福
---- 彭汉文
---- 王绍周
---- 吕桐鸣
---- 韩诚杰
---- 胡振民
---- 李自强
---- 张群
---- 高进贤
-- 第三十六章 历任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副职人员和区、乡卫生所及公社、镇卫生院正副职人员
-- 第三十七章 一般人员概况
---- 第一节 长垣县三个时期一般人员情况
---- 第二节 厂、校、机关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情况
第九篇 卫生经济
-- 第三十八章 卫生事业费
-- 第三十九章 各卫生医疗单位房产、大型医疗设备
---- 第一节 房产概况
---- 第二节 大型医疗器械设备
-- 第四十章 医院经济管理
第十篇 大事记
第十一篇 附录
-- 第四十一章 卫生法令
---- 第一节 上级下达的卫生法规
---- 第二节 本县制定的卫生法规
-- 第四十二章 杂记
---- 第一节 单方验方选辑
---- 第二节 百岁老人
-- 第四十三章 教训
续篇
-- 第四十四章 大事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