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志 上

安顺市志 上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安顺市地理、政治、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目录

封面
安顺市志 上册
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安顺市志》编辑组
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安顺市志》审稿委员会
《安顺市志》部门资料审稿人员
图片
-- 安顺市政区图
-- 安顺市区图
-- 市政府大楼(远处为西秀山石塔)
-- 1938年时的街道(远处为钟鼓楼,建于元代,毁于1952年)
-- 安顺城区一角(南华路)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左三)视察安酒厂
-- 国务院总理李鹏(中)视察安酒厂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中)视察安酒厂
--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右二)视察安顺(右一为地委书记宋树功)
-- 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前右三)视察安顺市(右一为地委书记陈远武、右二为市长王福荣)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右一)省长王朝文(左一)视察安顺市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德生(前左三)视察安顺市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前左二)视察安顺市
--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前左三)视察安顺市(前左四为原地委副书记、现省委常委黄瑶)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宋任穷(前左一)视察安顺市
--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前左一)视察安顺市(左二为市委书记何贤斌)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前左七)视察安顺市
-- 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左二)视察龙宫
--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右一)视察虹山轴承厂(右二为杨冠奕市长)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左一)视察市色织蜡染厂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左二)视察娄家庄旅游点(左一为市人大主任袁光辉)
--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前右三)视察么铺镇上羊场村灾区
--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站立者)视察安顺市
--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右一)视察安顺市(左一为地委书记张世德)
--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左四)视察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左二为省委书记刘方仁)
-- 国务委员李铁映(题词者)视察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后左五)视察安顺市与少数民族在一起(后左四为省委书记刘正威)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左四)视察安顺时游览龙宫
-- 全国政协副主席司马义·艾买提(中)视察市蜡染总厂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前中)视察安顺市
-- 前贵州省长周林(左一)视察安顺市
-- 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坐者)视察安顺市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前左四)视察安顺时留影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恩茂(左五)视察双阳飞机制造厂
--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右二)视察安顺市
--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左二)视察安顺市
-- 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前中)视察安顺市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兆国(前右五)视察安顺市时留影
-- 原省委书记、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 (左三)视察安顺市毛巾厂(右二为市长王向规)
-- 国务委员多吉才让(右二)视察东林储金会
-- 陈士能省长(右一)视察华西实业总公司
-- 博茨瓦纳总统奎特·马西雷(右三)参观龙潭水厂(前左一为市长王世鼎)
-- 新西兰总理戴维·朗伊(左一)在安顺访问
-- 约旦亲王夫妇(左一、二)参观安顺蜡染厂
-- 南非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内领导小组主席雷蒙德·姆拉巴(左)参观市民族工艺服装厂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视察安顺市
-- 德国德宝公司代表考察安顺烟叶复烤厂
--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右)视察安顺市(左为市委书记张明义)
-- 日本基本设计调查团松山卓见等考察新黔水厂
-- 安酒系列产品
-- 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安酒厂题词
-- 享誉中外的安顺三刀
-- 特级脸谱安酒获“五洲之星”包装奖
-- 出口产品——虹山轴承厂生产的轴承
-- 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金奖的绞股兰系列保健品
-- 安顺皮鞋
-- 市酱菜厂生产的省、部优产品——风味腐乳
-- 出口产品——布依地毯
-- 市第一个获国家审定的商标
-- 获陆羽杯奖的安顺茶叶
-- 市毛巾厂样品陈列
-- 市毛巾厂织造车间
--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典礼
-- 小商品市场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上册)
-- 概述
-- 大事记
--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清代以前的建置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建置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置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山峰 溶洞
------ 第五节 矿产
------ 第六节 土壤
------ 第七节 植物 动物
------ 第八节 自然灾害
-- 第二篇 人口 民族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控制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苗族
------ 第二节 布依族
------ 第三节 白族
------ 第四节 回族
------ 第五节 仡佬族
------ 第六节 民族政策
-- 第三篇 政党 政协 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地下组织
------ 第二节 县、市委员会
------ 第三节 党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五节 党务
---- 第二章 自治学社、宪政预备会及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 自治学社与宪政派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四节 九三学社
------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机构及主要活动
---- 第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工商业者组织
------ 第五节 科学技术组织
------ 第六节 文学艺术团体
------ 第七节 农民组织
------ 第八节 其他组织
-- 第四篇 政权
---- 第一章 清及清以前的政权
------ 第一节 普定府
------ 第二节 安顺州
------ 第三节 普定县与普定卫
------ 第四节 安顺府
------ 第五节 州县及府亲辖地下属行政单位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政权
------ 第一节 县公署 县政府
------ 第二节 县参议会
------ 第三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权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四节 基层政权
-------- 附:地区、省驻市境的行政单位
---- 第四章 施政纪要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五篇 政务
---- 第一章 行政监察
------ 第一节 监察机构
------ 第二节 监察工作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三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务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动保险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四章 民政工作
------ 第一节 行政区划及基层选举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优抚安置
------ 第四节 救济 救灾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婚姻登记和殡葬改革
---- 第五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档案收集和整理
------ 第二节 档案馆藏
------ 第三节 档案编研利用
------ 第四节 档案事业管理
---- 第六章 地方志编修
------ 第一节 《安顺府志》编修
------ 第二节 《续修安顺府志》编修
------ 第三节 新地方志编修探索
-- 第六篇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四节 禁烟禁毒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户政管理
------ 第七节 监所管理
------ 第八节 交通管理
------ 第九节 消防
------ 第十节 经济文化保卫
------ 第十一节 队伍建设
------ 附录:国民党在安顺的特务组织及活动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执行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公证工作
------ 第四节 律师工作
------ 第五节 基层法律服务所
-- 第七篇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军事机构
------ 第三节 地方武装
------ 第四节 拥政爱民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兵员征集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发展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武器装备
------ 第五节 民兵活动
---- 第四章 人防 战备
---- 第五章 兵事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八篇 工业
---- 第一章 机械 五金
------ 第一节 农机通用机械
------ 第二节 轴承
-------- 附:虹山轴承厂获奖目录
------ 第三节 刀剪 五金
---- 第二章 建筑材料
------ 第一节 水泥及预制构件
------ 第二节 石灰 砖瓦
------ 第三节 石料
------ 第四节 其他建材
---- 第三章 化工
------ 第一节 化工
------ 第二节 玻璃
------ 第三节 化肥
------ 第四节 塑料制品
---- 第四章 采煤
------ 第一节 小型煤矿
------ 第二节 中型煤矿
---- 第五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厂 电站
------ 第二节 供电
---- 第六章 灯泡 电机 无线电
------ 第一节 日用灯泡
------ 第二节 电机
------ 第三节 电子器材
------ 第四节 其他机电产品
---- 第七章 食品 医药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食品
------ 第三节 肉类加工
------ 第四节 医药工业
---- 第八章 造纸 印刷 包装 木竹制品
------ 第一节 造纸 印刷 包装
------ 第二节 木竹制品
---- 第九章 纺织 蜡染 缝纫 织袜 制革 布依地毯
------ 第一节 纺织
------ 第二节 蜡染
------ 第三节 缝纫
------ 第四节 织袜
------ 第五节 制革
------ 第六节 布依地毯 蓬垫
---- 第十章 卷烟
------ 第一节 烟叶烘烤
------ 第二节 烟叶复烤
------ 第三节 卷烟生产
-- 第九篇 航空工业
---- 第一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选址和布局
------ 第二节 对口搬迁、包建和支援
------ 第三节 初期建设
------ 第四节 改建
------ 第五节 配套、调整
---- 第二章 飞机生产
------ 第一节 第1架飞机上天
------ 第二节 飞机设计制造
------ 第三节 航空发动机研制
------ 第四节 航空辅机制造
------ 第五节 民品开发
---- 第三章 汽车生产
------ 第一节 麦克重型汽车和铁雪龙轿车项目探索
------ 第二节 微型轿车
------ 第三节 各型客车
------ 第四节 垃圾收运车
------ 第五节 摩托车及摩托车发动机
------ 第六节 汽车零部件
---- 第四章 主要企业
---- 第五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经济管理
------ 第四节 生产管理
-- 第十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体制
------ 第一节 农业体制
------ 第二节 农业结构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良种引进与推广
------ 第四节 土地利用
------ 第五节 肥料
------ 第六节 作物保护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育苗 造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第四节 森林利用
------ 第五节 林场 苗圃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料与牧草
------ 第二节 畜禽饲养
------ 第三节 水产养殖
------ 第四节 品种改良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灌溉工程
------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三节 排涝及河道治理
------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业机械
------ 第二节 农机技术
------ 第三节 农机用能
------ 第四节 农机修理
------ 第五节 农机经营
---- 第七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农业企业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 第五节 服务业
---- 第八章 农业区划
------ 第一节 东北部谷盆峰林菜猪、禽、乡镇企业、风景林区
------ 第二节 西南部峰林丛谷盆粮、猪、鱼、奶、果、防护林区
------ 第三节 中北部城郊农业、乡镇企业、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区
------ 第四节 东部粮油烟茶猪、农副产品加工、用材林区
------ 第五节 南部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牛马粮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