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教育志1898-1985

老河口市教育志1898-198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上限断自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下限至1985年。编写方法采取事以类从,按章节目’排列,横排纵写,详今略古,力求保持史实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事件有繁简,资料有缺全,故章节内容长短不一。

内容时限: 1898-1985

目录

封面
老河口市教育志1898——1985
图片
--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光化县各级学校分布示意图
-- 一九八五年老河口市各级各类学校分布示意图
-- 一九八五年老河口市城区各级各类学校分布示意图
-- 大梁小学旧址
-- 育英中学旧址
-- 培德女中旧址
-- 崇真小学旧址
-- 一九八四年、湖北省副省长梁淑芬(前中)在市长历明安(前左二)副市长傅国英(前左一)宣传部长蔡本训(前
-- 一九八九年春,市委书记孙楚寅(前右)市长蔡本训(前左)检查学校教学设备更新情况。
-- 市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
-- 市第一中学教学楼。
-- 市光化办事处老县城小学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
-- 市第八小学的科技活动。
序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总述
第二章 县学、私塾、书院
-- 第一节 县学
-- 第二节 私塾
-- 第三节 书院
---- 民国时期光化县部分私塾统计表
第三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一、机关幼儿园
---- 二、惠风路幼儿园
------ 附记 1984年老河口市“6·1”儿童节活动概况
------ 表1 1985年上半年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
------ 表2 1985年幼儿园园长、教师学历统计表
------ 表3 1952~1985年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
------ 表4 1984年“6·1”儿童节为儿童捐物献礼情况登记表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一、清末高初两等小学堂
---- 二、民国时期小学校
------ (一)公立小学校
-------- 1 高等小学校
-------- 2 中心小学校
-------- 3 第一完全小学校
-------- 4 民国初年国民学校
-------- 5 省立小学校
-------- 6 县、区、乡(镇)立初级小学校
-------- 7 简易、短期小学校
-------- 8 中心国民学校、国民学校
-------- 9 四维小学校
-------- 10 阵中小学校
------ (二)私立小学校
-------- 回民小学校
-------- 光化县私立小学校一览表
------ (三)教会小学校
-------- 1 化美小学校
-------- 2 育德小学校
-------- 3 德美女子学校
-------- 4 望江小学校
-------- 5 类思小学校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教育
------ (一)公办小学
-------- 1 重点小学
① 市直重点小学
第六小学
第八小学
② 1985年区(镇、办事处)重点小学一览表
-------- 2 中心小学
------ (二)私立联合小学
------ (三)民办、民办公助小学
------ (四)耕读、工读小学
------ (五)厂矿企业小学
-------- 江山机械厂第一小学
-------- 江山机械厂第二小学
-------- 湖北省光化水泥厂小学
-------- 湖北省汽车工具厂小学
------ 表1 1949~1985年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 表2 1985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
第四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等教育
---- 一、教会中学校
------ 育英中学校
------ 培德女子中学校
---- 二、私立中学校
------ 酂阳中学校
---- 三、公立中学校
------ 县立初级中学校
------ 湖北省立光化中学校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等教育
---- 一、地、市重点中学
------ 第一中学
------ 第三中学
------ 第四中学
------ 贾湖中学
------ 仙人渡中学
------ 光化中学
---- 二、区(镇、办事处)重点中学
------ 第六中学
------ 杨林铺中学
------ 洪山咀中学
------ 竹林桥中学
------ 孟楼中学
------ 薛集中学
------ 赵岗中学
------ 张集中学
------ 袁冲中学
---- 三、一般中学
---- 四、厂矿办中学
------ 湖北省第二汽车电器厂子弟中学
------ 江山机械厂子弟中学
------ 水泥厂子弟中学
---- 表1 1949~1985年普通中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 表2 1985年中学专任教师学历统计表
---- 表3 若干年份中学教职工发展情况统计表
第五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
---- 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师范教育
---- 光化县初级中学附设初师班
---- 湖北省光化师范学校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职业技术教育
---- 县乙种农业学校
---- 县初级农科职业学校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教育
---- 农民技术学校
---- 老河口市农业中学
---- 江山机械厂技工学校
---- 市交通技术学校
---- 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市技工学校
第七章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等专业教育
---- 私立光化县商科职业高级中学
---- 湖北省立第八高级职业学校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等专业教育
---- 江山机械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光化县卫生学校
第八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职工教育
---- 一、扫盲教育
---- 二、职工教育
------ 干部业余文化学校
------ 教师进修学校
------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老河口市分校
------ 江山机械厂职工大学
------ 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第九章 特殊教育
-- 第一节 儿童教养院
-- 第二节 盲聋哑学校
第十章 教师
-- 第一节 任用及管理
---- 一、民国时期教员的聘用及检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的任用及管理
-- 第二节 培训
---- 一、民国时期教员培训
------ 附表 民国26年(1937)襄阳专区小学教员讲习会讲习科目、时数及内容表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培训
-- 第三节 待遇
---- 一、政治待遇
------ (一)民国时期教员政治待遇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政治待遇
---- 二、经济待遇
------ (一)民国时期教员薪俸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经济待遇
------ 表1 1985年教职工政治情况统计表
------ 表2 1985年专任教师教龄统计表
------ 表3 1985年专任教师年龄统计表
第十一章 教育方针的贯彻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教育宗旨的演变及实施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及贯彻
第十二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一、县(市)教育行政机构
------ (一)劝学所
------ (二)民国时期教育局(科)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局(科)
------ 附1 历代教育行政组织系统图
-------- 图1 清未、民初县劝学所组织系统图
-------- 图2 民国29年(1940)光化县教育科组织系统
-------- 图3 1983年底老河口市教育局组织系统图
------ 附2 1984年教育局科室工作职责
------ 附3 历任教育行政负责人一览表(1909-1985)
---- 二、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构
---- 三、学校行政
------ (一)学校管理
------ (二)干部管理
------ (三)学制、课程、教学计划
-------- 1 学制
-------- 2 课程及课时
------ (四)招生及考试
-------- 1 清末小学堂的招生及考试
-------- 2 民国时期小学、中学招生及考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生及考试
-- 第二节 学校建筑、设备
---- 一、学校建筑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学校建筑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建筑
---- 二、学校设备
------ (一)民国时期学校设备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设备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一、清末教育经费
---- 二、民国时期教育经费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经费
------ 表一 1949——1985年教育经费决算统计表
------ 表二 1962——1985年教育经费收支情况统计表
---- 四、勤工俭学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内容
-- 第二节 组织
第十四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视导
-- 第二节 教研
-- 第三节 教学方法
第十五章 体育卫生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卫生
第十六章 人才成果
-- 第一节 科举取士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留学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中专生、留学生
第十七章 教育人物
-- 一、传
---- 张荫远
---- 徐化鹏
-- 二、简介
---- 徐大炳
---- 汪益谦
---- 袁国缃
---- 左觉龙
---- 宋正德
---- 但更生
---- 谢静轩
---- 厉东园
---- 袁昭
---- 刘淑云
---- 王桂华
---- 乔淑清
-- 三、表
---- (一)省地级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
---- (二)各学术团体国家级会员以上,省级理事以上,地区级副理事长(副会长)以上名单
-- 四、教育世家
部分原电、文件选录
编后记
老河口市《教育志》编写小组名单
编写小组
审核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