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在“茶圣”陆羽作《顾渚山记》千年之后,在唐代贡茶院重建之际,一部以发掘茶文化资源为宗旨的《顾渚山志》在国内外茶人的关注中问世了。谢文柏君嘱我为序,谨将这部志书的酝酿过程和阅读此书后的感受记叙于后。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目录
封面
顾渚山志
题词
作者简介
图片
--
顾渚山
--
顾渚山东南麓的大唐贡茶院遗址
--
湖州刺史袁高银山石刻,右下为于(由页)、杜牧的石刻。
--
湖州刺史张文规五公潭题名石刻
--
湖州刺史裴汶在斫射岕五公潭的石刻
--
顾渚村明月峡中的忘归亭
--
生长在桑(方)坞古茶山的紫笋茶
--
“上者生烂石”中的紫笋茶
--
生在狮(四)坞古茶山的紫笋茶
--
处于“阳崖阴林”中的古茶山(桑坞)
--
通往霸王潭摩崖石刻的竹径
--
位于明月峡中的金沙泉
--
通往啄木岭境会亭的古驿道
--
顾渚茶农在桑坞古茶山采摘紫笋茶
--
顾渚茶农在狮坞喜摘紫笋茶
--
重建中的大唐贡茶院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一行在古茶山考察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启坤在桑坞芥介绍古茶山的有关情况
序一
序二:养在深闺人未识
前言
顾渚大事记
目录
第一章 顾渚山
--
第二节 地理位置
--
第三节 自然环境
--
第四节 土壤水系
--
附:明·游士任《登顾渚山记》
--
清·《禁止庙潭淘花生碑》
第二章 紫笋茶金沙泉
--
第二节 茶叶的特性
--
第三节 分布与采候
--
第四节 加工及递送
--
第五节 贡额与品位
--
第六节 名茶的恢复
--
第七节 金沙泉
--
附:明·萧洵《顾渚采茶记》
--
清朝贡茶实录
第三章 陆羽与顾渚
--
第一节 到宜、长考察
--
第二节 置茶园于顾渚
--
第三节 撰《顾渚山记》与颜真卿
--
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陆羽》
--
陆羽《陆文学自传》
第四章 贡茶院
--
第一节 始建时间
--
第二节 规模设施
--
第三节 兴废沿革
--
附:宋·左文质《吴兴统纪》
--
宋·嘉泰《吴兴志》
第五章 摩崖石刻、古茶山
--
第一节 摩崖石刻
--
第二节 紫笋古茶山
--
第三节 其他名胜
第六章 顾渚茶事诗选
--
唐
----
袁高
----
钱起
----
皎然
----
耿(氵韦)
----
陆羽
----
张文规
----
韦处厚
----
刘禹锡
----
杜牧
----
李郢
----
杨夔
----
皮日休
----
陆龟蒙
----
白居易
----
郑谷
----
杨衡
--
宋
----
徐铉
----
苏轼
----
苏辙
----
陆游
----
元好问
----
王十朋
----
岳珂
--
元
----
杨维桢
----
沈贞
--
明
----
华廉
----
汪道会
----
臧懋循
----
俞允文
--
清
----
吴溶
----
臧廷鉴
----
邢澍
----
钱大昕
----
魏星杓
----
王豫
----
金镐
--
近现代
----
郭沫若
----
庄晚芳
--
金沙泉诗选
----
苏轼
----
沈贞
----
于若瀛
----
丁凝
----
鲍鉁
----
沈芳润
----
吴庆奎
附录
--
一、调查与考证
----
(一)徐明生《关于保护和开发顾渚山唐代茶文化遗址的调查》
----
(二)徐明生《从蒙顶山看建设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区的可行性》
----
(三)徐明生《从顾渚山看振兴东方茶文化的三大依托》
----
(四)徐明生《顾渚茶山行》
----
(五)谢文柏《大唐贡茶院亟待修复》
----
(六)谢文柏《大唐贡茶院壁28刺史人名考》
----
(七)谢文柏《顾渚山茶史地名考》
----
(八)谢文柏《境会亭建于何处考》
--
二、文献与资料
----
(一)唐·陆羽著《茶经》
----
(二)唐·陆羽撰《顾渚山记》(旧志辑录片段)
----
(三)唐·裴汶撰《茶述》
----
(四)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
----
(五)明·姚绍宪题许然明《茶疏·序》
----
(六)明·熊明遇著《罗岕茶疏》
----
(七)明·冯可宾著《岕茶笺》
----
(八)清·郑元庆著《石柱记笺释》顾渚山
----
(九)陆羽年表
----
(十)民国·境会亭《纪念碑》
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