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上限原则上断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了显示红安(黄安)教育的历史渊源,部分章节上溯到建县之初的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下限基本上断在1 985年,个别条目列录了1986年的资料。
内容时限:
1905-1985
目录
封面
红安县教育志
勘误表
题词
图片
--
董必武视察红安一中(1958年3月21日)
--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左一)参观红安一中生化实验室(1985年11月21日)
--
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德华(左一)、周春华(右一)在黄冈地区电视大学红安工作站指导工作(1986年9月
--
省教育局副局长白雪光(左三)、地区教育局局长胡佩伟(左二)在付桥中学检查工作(一九八二年)
--
省教委副主任袁继凤(前右一)到七里天台林业中学检查工作(1986年夏)
--
省教委副主任朱定昌(前左二)在红安一中图书馆检查工作(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
省教委副主任张叙之(前左一),地区教育局副局长袁学福(女)在红安师范检查工作(1986年)
--
奥地利教育家若特夫人(前左四)参观红安一中时与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在一起(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
卫生部妇幼保健司前司长黄静文(前左二·女)与县直机关幼儿圆的教师、幼儿在一起(1984年)
--
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红安召开,副会长许楚霞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1985年12月)
--
省教委在红安天台山拍摄教学电视片《来自将军故乡的报告》外景(1986年)
--
县委书记杨春生在二程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
--
县教育委员会办公楼
--
红安师范教学楼
--
红安一中教学楼
--
黄冈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红安工作站教学楼
--
省重点小学七里坪列宁小学教学楼
--
永河区付桥中学远眺
--
七里高中教学区一角
--
红安实验小学
--
县直机关幼儿园
--
集资兴建的县二中教学楼
--
八里高中教学楼一角
--
永河中学教学楼
--
大赵家高中教学楼
--
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鸟瞰
--
华河职业高中
--
二程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县考棚、始建于清道光廿三年(1843),今为县公安局所在地
--
县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清末曾先后在此创办速成师范学堂、高等小学堂。民国中期为
--
七里坪秦氏祠,1937-1938年间曾为抗日军政学校校舍,今为福德中学校舍之一部分
--
董必武前夫人黄俊贞1939-1943年间在高桥区黄家田办学时用过的座钟
--
1930年鄂豫皖省军委在大斛乡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易名彭杨军政学校)校址
--
一九三○年七里坪列宁小学校址,现为七里坪革命史陈列馆
--
省人民政府授予县教委以湖北省集资办学先进单位锦旗(1986年6月)
--
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奖给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付桥中学的电子钟(1983年)
--
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七里坪列宁小学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先进单位(1984年3月)
--
七里坪列宁小学在红四方面军成立纪念碑前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红安一中学生生物兴趣小组在校植物园进行课外观察活动
--
红安小学生体育运动队代表,在黄冈地区田径运动会上进行跳高比赛(1985年秋)
--
县直机关幼儿园小朋友在游戏
--
红安县中小学分布示意图
--
红安县城关镇学校分布示意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编 总述
第二编 革命根据地教育
--
第一章 苏区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干部教育
----
第三节 社会教育
----
第四节 普通学校教育
----
第五节 教师及教育经费
------
附:回忆录选载
--------
黄麻起义前高桥区的平民学校
--------
关于彭杨学校的回忆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教育
----
第一节 干部教育
----
第二节 社会教育
----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
----
第四节 师范教育及教师队伍
------
附:回忆录选载
--------
关于抗日军政学校的同忆
第三编 普通教育
--
第一章 县学、书院、私塾
----
第一节 县学
----
第二节 书院
----
第三节 私塾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课目、教材、教法
----
第四节 重点幼儿园简介
--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小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中学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小学管理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节 教学
----
第六节 体育卫生
----
第七节 重点中小学简介
第四编 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
--
第一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课程、教材、教法
----
第四节 红安师范简介
--
第二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初、中等职业学校
----
第二节 技工班
第五编 成人教育
--
第一章 农民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文化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
第三节 红安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
第二章 干部、职工教育
----
第一节 干部文化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
第三节 电大、职校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介
第六编 教育行政机构及党群组织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级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县以下行政机构
--
第二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党的组织
----
第二节 团的组织
----
第三节 少儿组织
----
第四节 工会组织
第七编 教育经费与勤工俭学
--
第一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支出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
第四节 学校资产
----
第五节 栋丞学产和集资办学简介
--
第二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校办工厂简介
第八编 教职工和教育名人
--
第一章 教职工
----
第一节 教职工队伍
----
第二节 教职工管理
----
第三节 教职工待遇
--
第二章 教育名人
----
第一节 部分革命先烈教育活动简介
------
李学文
------
王鉴
------
曹学楷
------
陈定侯
------
甘济时
------
王秀松
------
徐朋人
------
戴克敏
------
黄俊贞
------
徐达三
------
刘运舟
----
第二节 名人传略
------
陈逵九
------
吴少端
------
陈栋丞
------
徐子澄
------
董觉生
------
徐可亭
------
邓晴峰
------
李镜如
------
陈祺生
------
吴康逢
------
王文锦
------
冯德述
------
吴文龙
------
吴南阶
------
梅华润
------
李汝寿
------
徐绪丞
------
张少山
----
第三节 全国优秀班主任简介
------
金培初
----
第四节 人物表
第九编 大事记
第十编 总附录
--
一、 学校简介
----
(一) 县直学校和县以上重点中、小学
----
(二) 区(镇)直属中、小学和厂矿子弟学校
--
二、 1985年全县中、小学简明情况表
----
(一) 完中和高中
----
(二) 县重点初中和区(镇)直属初中
----
(三) 乡(镇)初中
----
(四) 公立、民办小学
--
三、 革命根据地各类学校(班)简明情况表
----
(一) 1924-1945年专门教育班(校)
----
(二) 1924-1932年部分业余教育班(校)
----
(三) 1924-1933年部分平民学校、列宁小学
--
四、清末和民国中期全县小学校(堂)名、校(堂)址录
----
(一) 1905—1911年公立小学堂
----
(二) 1937年公立小学
----
(三) 1937年正式备案的私立小学
--
五、 红安(黄安)县进士、举人、留学生名录
----
(一) 进士、举人(以时间为顺)
----
(二) 留学生(以姓氏笔划为序)
编后
红安县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
编纂办公室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