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芒康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精神,实事求是地记述县域内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目录
封面
芒康县志
芒康县地方志编算委员会
芒康县地方志办公室
《芒康县志》初审审查领导小组
《芒康县志》复审审查领导小组
《芒康县志》终审领导小组
《芒康县志》验收领导小组
《芒康县志》总编人员
图片
--
芒康县
--
芒康县城嘎托镇平面图
--
1990年10月,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左二)到芒康县视察工作。
--
198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到芒康县视察工作.
--
1996年10月,自治区副主席向阳到芒康县参加松达电站竣工典礼。
--
2000年11月,自治区副主席、昌都地委书记杨松(右一)到芒康视察泥石流灾情。
--
2000年10月,中共芒康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
1993年10月,芒康县七届一次人代会在县城召开.
--
2000年9月,县政协主席麦郎(中)在嘎托镇检查农牧业生产。
--
澜沧江大峡谷
--
达美拥雪山远眺
--
海通沟风光
--
红拉山秋色
--
乌拉山冬景
--
曲孜卡温泉
--
莽措湖神韵
--
紫尼寺湖泊
--
东隆瀑布
--
小昌都晨景
--
县城林卡夜景
--
红拉山原始森林
--
参天古树
--
山林秋色
--
红拉山滇金丝猴
--
猕猴
--
岩羊
--
鹰雕
--
白唇鹿
--
雪鸡
--
杜鹃花
--
芍药花
--
海棠花
--
美人焦
--
草原花卉
--
拖拉机耕地
--
收割青稞
--
玉米丰收在望
--
扬青稞
--
高山牧场
--
放牧
--
挤牛奶
--
牧马
--
牦牛驮运
--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
--
1961年建成的竹卡大桥
--
1975年建成的红拉山盘山公路
--
1987年建成的松达吊桥
--
1995年修建的曲孜卡吊桥
--
芒康县城——嘎托镇
--
县林业局办公楼
--
县四大班子办公楼
--
盐井邮电大楼
--
县财政局办公楼
--
乡村民宅
--
盐井一角
--
纳西民族乡
--
县肉市场
--
曲孜卡乡
--
县牛羊交易市场
--
如美村
--
县菜市场
--
丝瓜
--
蜜桃
--
藏柑
--
石榴
--
南瓜
--
西瓜
--
猴头菌
--
黄瓜
--
红景天
--
辣椒
--
松茸
--
马鞍
--
灵芝
--
牛头
--
藏药生产
--
民族用品
--
1996年建成的松达电站
--
农牧区手工织布
--
农区竹编
--
盐井古盐田
--
取卤水
--
盐池储卤水
--
盐田晒盐
--
收盐
--
幼儿园儿童
--
小学教室
--
县中学升旗仪式
--
盐井小学课间操
--
传统体育比赛——抱沙袋
--
群众体育活动——篮球赛
--
拔河
--
赛马
--
弦子舞
--
热巴舞
--
锅庄舞
--
高山石刻
--
藏传佛教壁画
--
扎古西石刻
--
芒康藏族男服饰
--
芒康藏族女服饰
--
芒康纳西族女服饰
--
藏族首饰
--
18世纪末修建的维色寺
--
12世纪修建的尼果寺
--
寺庙舞
--
1986年修复的盐井天主教堂
--
宗拉山上的经幡
--
佛塔
--
麻尼堆
--
2000年8月,县长洛松加永(左二)带领县部分部门负责人在重庆市考察学习。
--
2000年9月,重庆市九龙坡区对口援助芒康县洽谈会在县城召开。
--
2000年9月,对口援助芒康县的重庆市九龙坡区党政代表团到达芒康考察,芒康县委书记黄宗华(右一)、县
--
芒康县委书记李长明在审读《芒康县志》稿
--
芒康县县长多嘉在审读《芒康县志》稿
--
《芒康县志》地区复审会
--
《芒康县志》终审会
--
《芒康县志》验收会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政区建置
----
第一节 县域位置及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境域变迁
----
第二节 县城
----
第三节 乡镇概况
----
第四节 主要地名
--
第三章 自然条件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山脉水系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第五节 灾异
第二篇 政治 军事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 地方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共盐井县委
----
第四节 县委系统机构
----
第五节 党务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二节 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
第三章 政府
----
第一节 县级行政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府系统机构
----
第三节 政务
--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
第五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贫下中农牧民协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总工会
----
第五节 工青妇办公室
--
第六章 公检法司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
--
第七章 军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制度
----
第三节 驻军防务
----
第四节 地方武装
----
第五节 战事
--
第八章 政事纪要
----
第一节 吐蕃征灭白狼国
----
第二节 唐宋元明政事
----
第三节 木氏土司统治芒康
----
第四节 固始汗攻占芒康
----
第五节 宁静山划界
----
第六节 改土归流
----
第七节 民国政事
----
第八节 宣传贯彻《十七条协议》
----
第九节 平叛与改革
----
第十节 普选建政和社会主义改造
----
第十二节 拨乱反正
----
第十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十四节 受援工作
第三篇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耕地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农业发展
----
第五节 所有制
----
第六节 农作物
----
第七节 水利
----
第八节 农技与农机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所有制
----
第二节 畜牧资源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宜林地
----
第二节 林业管理
----
第三节 森林采代与木材经销
----
第四节 经济林木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第四章 农副业和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家禽家畜
----
第二节 畜产品
----
第三节 土特产品
----
第四节 乡镇企业
----
第五节 盐业
--
第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门类
----
第二节 手工业
----
第三节 电力
--
第六章 商业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第七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道路桥梁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八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电信业务
--
第九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城建管理
----
第三节 乡村住房建设
--
第十章 财税
----
第一节 财税收人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十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节 货币
--
第十二章 旅游
----
第一节 风景名胜
----
第二节 文物古迹
----
第三节 旅游开发
--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与监督
----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 统计管理
----
第五节 审计监督
第四篇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寺庙教育
----
第六节 教育教学
----
第七节 教职员工
----
第八节 教育管理
----
第九节 教育经费及设施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节 科研成果及应用
--
第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传统民间文艺
----
第二节 民间文学
----
第三节 宗教文化
----
第四节 文艺演出和创作
----
第五节 书画与摄影
----
第六节 电影与电视
----
第七节 新闻与广播
----
第八节 图书
----
第九节 档案史志
--
第四章 体育与卫生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医药卫生
第五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构成
----
第二节 管理
--
第二章 民族与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住宅
----
第四节 出行
----
第五节 婚姻与家庭
----
第六节 丧葬
----
第七节 节日
----
第八节 礼仪
----
第九节 姓名称谓
----
第十节 祭祀与禁忌
人物
--
一、传
----
洛桑土登米旁次成加村
----
吴嘉谟
----
刘赞廷
----
普巴本·泽成加措
----
和光斗
----
洛桑顶真
----
帮达多吉
----
盖其弟
----
坚白赤烈
----
德格·格桑旺堆
----
洛桑丹增
----
巴桑
--
二、录
--
三、表
大事记
专记
--
一、芒康县民族文化交流
--
二、芒康县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考
--
一、芒康盐务
--
二、盐井纳西族
--
三、盐井天主教
--
四、帮达昌家族
附录
--
一 文征
----
(一)巴塘盐井乡土地理志
----
(二)盐井县及其置裁
----
(三)盐井百家姓
----
(四)楹联
----
(五)匾额
----
(六)清末刘赞廷诗选
----
(七)民歌与弦子词
--
二 文件与规划
----
(一)芒康县一九九0年国民经济运行资料
----
(二)芒康县二000年国民经济运行资料
----
(三)关于在芒康县境内禁猎十年的决定
----
(四)中共芒康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
----
(五)芒康县温饱工程实施方案
----
(六)芒康县一九九五年至二000年扶贫规划
----
(七)芒康县“八五”计划和“九五”规划近中期发展目标和项目
----
(八)芒康县苗圃建设规划设计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