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和现状,包括行政体制与机构,科学研究,体育与校园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内容时限:
1896-1995
出版时间:
1996年03月
目录
封面
献给上海交通大学百周年校庆
封面题字 江泽民
上海交通大学志上海交通大学校志编纂委员会
版权页
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校友为母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黄菊给我校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院士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给我校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我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陈至立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叶公琦为我校建校100周年题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给我校建校100周年的贺电
--
1896年盛宣怀给清政府的奏折:“请设学堂片”;给总理何嗣焜准予开学的照会。
--
1896年南洋公学界碑。
--
1923年孙中山为《南洋周刊》题字。
--
孙中山1922年给《交通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题词:强国强种。
--
1934年校园鸟瞰
--
1921年交通大学校门
--
历任校长 盛宣怀 何嗣焜 张元济 荣乃宣 沈曾植 汪凤藻 刘树屏 张美翊 张鹤龄 杨士琦
--
历任校长 王清穆 杨文骏 唐文治 叶恭绰 张廷金 张铸 淩鸿勋 陆梦熊 关赓鳞 卢炳田
--
历任校长 陈杜衡 符鼎升 蔡元培 王伯群 孙科 黎照寰 徐铭材 吴保丰 程孝刚 王之卓
--
历任校长 吴有训 彭康 谢邦治 刘述周 朱物华 范绪箕 翁史烈
--
著名校友蔡锷
--
著名校友邹韬奋
--
著名校友陆定一
--
著名校友江泽民
--
著名校友钱学森
--
著名校友王安
--
著名校友汪道涵、茅以升
--
著名校友丁关根
--
著名校友赵祖康
--
20年代校徽
--
30年代校徽
--
40年代校徽
--
光绪年间的南洋公学学生合影
--
20年代交大女学生合影
--
1919年的老文治堂
--
1920年的上院
--
1920年的中院
--
1949年的新文治堂
--
建于20年代的恭绰馆(工程馆)
--
建于30年代的执信西斋(学生宿舍)
--
1925年的教工住宅
--
1925年的校长住宅
--
上院内毕业生聚餐
--
1934年校景:八角亭
--
1932年的体育馆
--
20年代交大足球场一角
--
1926年的化学实验室
--
1926年的物理实验室
--
1926年的电机实验室
--
1926年的翻砂厂
--
1926年的木工厂
--
1926年的金工厂学生实习工厂
--
1920年的无线电台
--
1920年土木系学生在野外实习
--
1915年交通大学工业展品在巴拿马博览会获金奖
--
1933年交大工业展览会
--
1920年的技击部
--
30年代学生小铁路局
--
1909年的交大足球队
--
1920年的交大篮球队
--
1920年的交大棒球队
--
1937年教工戏剧会演后合影
--
1921年校运会盛况
--
1920年交大军乐队
--
“五卅”运动中牺牲的陈虞钦烈士
--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中殉难的侯绍裘烈士
--
1947年交大学生赴南京请愿
--
1947年4月交大学生自开火车赴南京请愿
--
穆汉祥烈士
--
史霄雯烈士
--
解放战争时期,交大校园成为上海学生运动的“民主保垒”
--
陈毅为史穆烈士墓题词
--
1949年上海市军管委接管交大的命令
--
1949年交大师生庆解放迎接管
--
20年代学生参加生产实习
--
50年代学生做实验
--
1955年苏联专家在交大
--
50年代学生毕业答辩
--
机械工程系机制专业教研室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
普通物理教研室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精密仪器系精密仪器专业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计算机硬件实验教程”获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
--
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
物理学家杨振宁与试点班学生在一起
--
物理学家李振道与我校教师在一起
--
交大的女博士
--
一年一度的军训
--
学生学农
--
学生金工实习
--
汽车专业学生教学实习
--
学生在做实验
--
博士论文答辩
--
工程院院士为学生上课
--
外籍教师为学生上课
--
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获1992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与国家专利金奖
--
肾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6135柴油机陶瓷绝热复合原理样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阿依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船舶取消首支架纵向下水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动步态四足步行机器人
--
第一台智能化精密机器人
--
“上海3号”喷涂机器人
--
小支撑全方位四足步行机器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1号”孤焊机器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剖析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扁平显像管试制取得阶段成果
--
中国第一艘无人遥控潜水器
--
MG-01海缆埋设系统
--
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核磁共振医学成像装置
--
微电脑全自动洗衣机与大型塑料模具的研制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
新长征四号火箭遥测低值过载加速度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高科技产品昂立1号生产场景
--
上海交大青铜公司制作的编钟
--
交大董事会成立
--
第四期华顿——交大高级管理进修班结业
--
上海交大汽车科学和工程研究院成立大会
--
能源部——上海交大联合办学理事会
--
“211工程”专家组预审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
--
包兆龙图书馆内景
--
500个阶梯教室内景
--
学术活动中心演讲厅内景
--
包兆龙图书馆演讲厅内景
--
校计算中心
--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
--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
--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先进制造技术开放实验室
--
光纤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
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
--
国家教委薄膜与微细技术开放实验室
--
装配机器人开放实验室
--
高压实验室
--
包兆龙图书馆
--
包玉刚图书馆
--
修缮—新的老图书馆
--
闵行校区教学楼
--
徐汇校区体育馆
--
留园餐厅
--
学生餐厅
--
医务所
--
大学生寝室
--
校汽车队
--
幼儿园
--
90年代徐汇校区校门
--
90年代闵行校区校门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
闵行校区体育管
--
申通广场设计图
--
在建中的高科技大厦
--
闵行校区人工湖畔
--
徐汇校区总办公厅
--
春到南苏园
--
闵行校区学生宿舍
--
徐汇校园菊展
--
校园中的鹰雕
--
闵行校区大礼堂菁菁堂
--
饮水思源碑
--
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
--
留园
--
徐汇校区的研究生楼
--
学生活动中心铁生馆
--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来访
--
黄菊陪同日本明仁天皇访问上海交大
--
1933年12月8日,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夫妇访问交大
--
1933年,建立在校园中的马可尼天线铜柱
--
加拿大前总督雷蒙·约翰·纳蒂辛来访
--
德国巴符州州长埃温·托意费尔来访
--
上海交大与康斯坦茨大学联合举办高级经理研讨班
--
上海交大与美国西蕾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
欧州议长克莱普什来访
--
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来访
--
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田长霖教授来访
--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来访
--
美国前运输副部长赵小兰(中)来访
--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全国大学生第三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在上海交大举行
--
大学生参加全国足球知识竞赛获第一名
--
女大学生与中国女市长代表团座谈
--
师生合唱比赛
--
第四届体育节橄榄球赛
--
大学生油画展
--
篮球项目国际交流
--
研究生艺术节
--
大学生管弦乐队演出
--
游泳获全国直属高校金奖
--
大学生船模获世界海模金奖
--
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
--
邓小平与上海交大师生代表合影
--
江泽民为交大题词:
--
江泽民与老校友亲切交谈
--
李鹏视察上海交大
--
王震视察上海交大
--
朱镕基与女大学生
--
吴邦国为交大题词:“一流城市,一流大学”
--
陈至立副书记在上海交大
--
谢丽娟副市长在上海交大
--
徐匡迪市长视察上海交大
--
李岚清视察上海交大
--
党委书记王宗光
--
校长、工程院院土翁史烈
--
科学院院士朱物华
--
科学院院士杨槱
--
科学院院士张煦
--
科学院院士张钟俊
--
科学院院士沈天慧
--
工程院院士何友声
--
工程院院士阮雪榆
--
科学院院士徐祖耀
--
科学院院士周尧和
--
中青年教授代表
--
中青年教授代表
--
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党政领导
--
交通大学本部
序
凡例
《上海交通大学志》编纂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志》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志》编采人员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行政体制与机构
--
第一章领导体制
----
第一节沿革
------
一、清末时期
--------
图1.1-1 上海交通大学领导体制沿革示意图
------
二、中华民国时期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第二节现行领导体制
------
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行政领导体制
------
三、校区领导与管理
--------
图1.1-2 二部行政管理机构图(1989年)
------
四、“共建”与合作办学中的行政领导体制
--------
图1.1-3 1980年学校办学行政体制示意图
--------
图1.1-4 1994年学校办学行政体制示意图
--
第二章管理体系
----
第一节机构设置沿革
------
一、清光绪二十二~三十一年(1896~1905年)
--------
图1.2-1 南洋公学时期行政管理系统变更图
------
二、清光绪三十一~民国10年(1905~1921年)
--------
图1.2-2 高等实业学堂时期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3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时期管理机构系统图
------
三、民国10年3月~17年9月(1921~1928年)
--------
图1.2-4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时期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5 民国11年交通部南洋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6 民国14~16年南洋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7 民国17年1月部颁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8 民国17年9月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四、民国17年10月~38年5月(1928~1949年)
--------
图1.2-9 民国18年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铁道部颁布)
--------
图1.2-10 民国32年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本部)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11 民国38年1月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五、1949年6月~1959年7月
--------
图1.2-12 1949年秋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13 1954年2月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图1.2-14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六、1959年8月~1966年6月
--------
图1.2-15 1962年上海交通大学行政机构系统图
------
七、1966年6月~1978年7月
--------
图1.2-16 1973年行政管理机构图
--------
图1.2-17 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
------
八、现行管理体系(1978年7月~1995年10月)
----
第二节现行行政管理体系
------
图1.2-18 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图
------
一、教务长、总务长、校长助理
------
二、校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设置
------
三、校专门委员会设置
------
四、行政管理机构
------
五、系主任(院长)办公会议
----
第三节民主管理与监督
------
一、概况
------
二、民主监督与管理
--
第三章院、系机构
----
第一节沿革
------
一、清光绪二十二~三十一年(1896~1905年)
--------
图1.3-1 南洋公学时期系科设置
------
二、清光绪三十一年~民国10年(1905~1921年)
------
三、民国10~17年(1921~1928年)
--------
图1.3-2 高等实业学堂系科设置
--------
图1.3-3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时期系科设置
--------
图1.3-4 交通大学系科设置(民国10年)
------
四、民国17~38年(1928~1949年)
--------
图1.3-5 交通部南洋大学时期系科设置
--------
图1.3-6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时期系科设置
--------
图1.3-7 铁道部国立交通大学时期院系设置
--------
图1.3-8 教育部国立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时期院系设置
--------
图1.3-9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本部)时期系科设置
--------
图1.3-10 抗战胜利后的国立交通大学院系设置(1949年1月)
------
五、1949年5月~1959年7月
--------
图1.3-11 国立交通大学院系设置(1949年6月)
--------
图1.3-12 交通大学院系设置(1956年)
------
六、1959年8月~1966年6月
--------
图1.3-13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院系设置(1957年9月)
--------
图1.3-14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院系设置(1959年)
--------
图1.3-15上海交通大学系及专业设置情况(1966)
------
七、1966~1978年
--------
图1.3-16 上海交大院系设置(1976年)
------
八、1978~1995年
--------
图1.3-17 上海交通大学院系所设置系(1995年)
----
第二节基层管理机构
------
一、院
------
二、系
------
三、研究所(室、中心)
------
四、教研室(组)
------
五、专业、硕士授予单位(点),博士授予单位(点),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学科点
------
六、学科组
------
七、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第二篇教职工
--
第一章基本情况
----
表2.1-1 1949~1994年教职工人数统计(单位:人)
--
第二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一、教师的来源
--------
表2.2-1 1990~1995年新增教师统计数(单位:人)
------
二、师资的结构
--------
表2.2-2 1928~1994年专任教师人数统计(单位:人)
----
第二节培养
------
一、师资培养
------
二、师资队伍建设
------
三、师资培养的措施
--
第三章职工
----
第一节队伍
------
表2.3-1 1949~1994年交通大学职工人数统计(单位:人)
------
表2.3-2 转业军人与复员军人统计(单位:人)
------
表2.3-3 职工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单位:人)
----
第二节教育与培养
------
表2.3-4 1990~1994年职工参加业余教育人数统计(单位:人)
------
表2.3-5 1979~1994年职工培训班统计(单位:人)
--
第四章职称
----
第一节评聘
------
表2.4-1 1990~1994年教师职务资格评审情况统计(单位:人)
------
表2.4-2 1990~1994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情况统计(单位:人)
----
第二节审批权限与评聘组织
----
第三节高级职称人员
------
一、在职高级职称人员
------
二、离退休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
------
三、兼职教授名单(1985~1995年)
--
第五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定编
------
一、1957年的整编
------
二、1961年的定编
------
三、1982~1983年的定编
--------
表2.5-1 1982~1983年学校定编情况(单位:人)
--------
表2.5-2 1982~1995年学校定编情况
----
第二节考核
------
一、对教师的考核
------
二、对科技人员的考核
------
三、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
--------
表2.5-3 出勤情况考核
--------
表2.5-4 完成任务情况考核
--------
表2.5-5 精神文明情况考核
------
四、对干部的考核
------
五、对工人的考核
----
第三节人才流动与引进
------
一、人才流动
--------
表2.5-6 1992年12月~1994年12月人才流动人数
------
二、引进
----
第四节工资
------
表2.5-7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工资标准试行方案
------
表2.5-8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工资改革定级办法
------
表2.5-9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工资改革教辅定级办法
------
表2.5-10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工资改革党政干部定级表
------
表2.5-11 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工人工资标准(单位:元)
----
第五节福利与奖励
------
一、福利
--------
表2.5-12 1971~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对已故职工遗属补助的情况(单位:元)
--------
表2.5-13 上海交通大学岗位津贴标准(单位:元)
--------
表2.5-14 1995年3月起岗位津贴标准(单位:元)
------
二、奖金
------
三、先进人物名单
------
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第六节离退休
------
一、退休
------
二、离休
第三篇学生
--
第一章学生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教书育人、学籍管理、奖惩、招生、分配等学生管理工作
------
3.学生生活、后勤方面的服务工作
----
第二节规章制度
----
第三节奖励与处分
------
一、奖励
------
二、处分
--------
表3.1-5 1949~1959年学生受处分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
表3.1-6 1960~1964年学生纪律处分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
表3.1-7 1981~1989年学生违纪犯法情况登记表及处分情况(单位:人)
--------
表3.1-8 1990~1995年学生违纪处分情况表(单位:人)
----
第四节收费及助学、奖学金
------
一、学校创办至1949年,学生缴费、助学及奖学办法
------
二、1949~1983年上半年,学生免缴学费,全部享受人民助学金待遇
------
三、1983年下半年至1986年上半年,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
------
四、1986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学校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取消人民助学金,对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给
------
五、1994年下半年起,学校开始实行收费学习制度,同时实行新的奖学金、货学金和困难补助的办法
--------
表3.1-9 企业与团体捐赠设立的奖学金
--------
表3.1-10 交通大学校友及海外友好人士捐赠设立的奖学金
--------
表3.1-11 交通大学校友联谊会捐赠的奖学金
--------
表3.1-12 1995年10月已终止颁发的奖学金及修订协议后更换金额、名额的奖学金
--
第二章思想品德教育
----
第一节内容
------
一、学校开创至1949年
------
二、1949~1976年
------
三、1976~1995年
----
第二节实施
------
一、学校开创至1949年
------
二、1949~1976年
------
三、1976~1995年
--
第三章招生、分配与就业
----
第一节本(专)科生招生
------
一、1949年以前的招生
--------
表3.3-1 1930~1936年投考与录取人数表(单位:人)
------
二、1949年以后的招生
------
三、招生数量
--------
表3.3-2 1897~1948年在校生情况表(单位:人)
--------
表3.3-3 1949~1977年招生情况表(单位:人)
--------
表3.3-4 1978~1995年招生情况表(单位:人)
----
第二节本(专)科生分配与就业
------
表3.3-5 1896~1936年历年毕业学生人数(单位:人)
------
表3.3-6 1937~1949年历年毕业人数表
------
表3.3-7 1961~1970年毕业生分配至国防部门工作的情况表
------
表3.3-8 1982年毕业生分配情况表(单位:人)
------
表3.3-9 1950~1995年历届毕业生人数(单位:人)
----
第三节研究生招生与毕业分配
------
一、招生
--------
表3.3-10 1931~1949年交大招收研究生人数一览表
--------
表3.3-11 1953~1976年招收研究生人数一览表
--------
表3.3-12 1978~1995年上海交大招收和在校研究生人数一览表
------
二、就业(分配)
--------
表3.3-13 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第四篇教育
--
第一章本(专)科教学
----
第一节教学思想与教学原则
------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精研学术,尽力效用,“三育”并重
------
三、理、工、管结合
------
四、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
五、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六、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七、少而精、启发式、理论联系实际
------
八、结合典型产品组织教学
------
九、加强基础,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能力
------
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十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教育接轨,培养跨世纪人才
----
第二节专业设置
------
一、南洋公学时期(清光绪二十二~三十一年)
------
二、清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10年的专业设置
------
三、民国10~16年的专业设置
------
四、民国17~38年的专业设置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专业设置
----
第三节教学计划
------
一、建校初期的教学计划
------
二、民国17~25年的教学计划
--------
表4.1-1 铁道管理科1936年度课程表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教学计划
--------
表4.1-2 电机工程系1943年课程表
------
四、民国34~38年的教学计划
--------
表4.1-3 土木工程系1947年各年级课程、学时、学分
------
五、50年代初期、中期的教学计划
------
六、1958年教育革命后制订的教学计划
--------
表4.1-4 起重运输机械专业教学计划(1960年修订)
--------
表4.1-4(1) 加选课程表
--------
表4.1-4(2) 课程设计及课程作业表
--------
表4.1-4(3) 生产劳动进程表
--------
表4.1-4(4) 科学研究进程表
------
九、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的教学计划
------
十、1985年为完善学分制教学修订的教学计划
--------
表4.1-6 船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1985年)
------
十一、1994年进一步全面修订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
----
第四节特别教学班
------
一、师范班、师训班、师资班
--------
表4.1-7 师训班、师资班一览表
------
二、特班、政治班、商务班
------
三、工农调干生班、工人进修班、劳模班
------
四、半工半读班
------
五、干部进修班和干部专修科
--------
表4.1-8 历年各专业干部专修科培养人数统计表
------
六、助教进修班
--------
表4.1-9 助教进修班专业及招生人数表
------
七、运动员班
--------
表4.1-10 1984~1994年运动员班学员专业招生人数情况表
------
八、民族班
--------
表4.1-11 新疆民族班专业人数一览表
------
九、少年班
------
十、教改试点班
------
十一、联读班
----
第五节教学制度
------
一、学年制与学分制
------
二、选优制
----
第六节学士学位
------
一、解放前的学士学位制
------
二、解放后的学士学位制
--------
表4.1-12 1984~1990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统计表
--------
表4.1-13 1989~1995届授予第二学科学士学位学生人数一览表
----
第七节教学建设
------
一、教材建设
------
二、课程建设
----
第八节实践教学
------
一、实习
------
二、实验教学(参见第六篇一章)
------
三、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设计
------
四、农业劳动
------
五、军训
----
第九节教学方法
------
一、课堂教学方法概述
------
二、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
----
第十节教学评估
------
一、系级教育水平评估
------
二、课程评估
------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评估
------
四、教学检查和毕业生质量调查
------
五、竞赛
------
六、等级考试
--------
表4.1-22 上海交通大学历年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统计表
----
第十一节教学奖励
------
一、教学优秀奖、教学优秀大奖
--------
表4.1-23 历年教学优秀奖获奖人数一览表
--------
表4.1-24 教学优秀大奖一览表
------
二、优秀教学成果奖
--------
表4.1-25 历年获奖成果统计一览表
------
三、优秀教材奖
------
四、班主任工作优秀奖
--------
表4.1-27 班主任工作优秀奖获奖人数一览表
------
五、奖学金(参见第三篇第一章)
----
第十二节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
------
一、解放前交大的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
------
二、解放后交大的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
----
第十三节教学传统
------
一、交大教学传统
--------
表4.1-28 1920~1927年历届毕业生成绩统计分析表
------
二、校训、校风
--
第二章研究生教学
----
第一节沿革
------
一、民国15年(1926年)~民国38年(1949年)
------
二、1949~1966年
------
四、1978~1984年建立研究生院
------
五、1984~1995年
----
第二节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权学科
----
第三节培养目标
----
第四节培养方案
------
一、全日制
--------
图4.2-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简图
--------
表4.2-1 电信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
表4.2-2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
表4.2-3 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
表4.2-4 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
图4.2-2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培养简图
--------
表4.2-5 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学科博士生课程设置
--------
表4.2-6 管理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设置
------
二、在职研究生
--------
图4.2-3 全日制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简图
------
三、研究生班
------
四、导师制和学分制
--------
表4.2-9 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的分数、级点和百分点对应关系
----
第五节教育管理
------
一、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
------
二、改革与实践
------
三、开展学位质量的评估检查工作
------
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
第六节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重点学科建设
------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表4.2-11 获全国博士后基金名单
------
二、重点学科建设
--------
表4.2-13 上海交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情况表(1984~1994年)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沿革
------
一、解放前的民众教育[民国8年(1919年)~民国38年(1949年)]
------
二、成人教育初创阶段(1956~1966年)
------
四、成人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年~)
----
第二节夜大学
------
一、培养目标
------
二、专业设置
--------
表4.3-1 1978年以来夜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
------
三、学制和学习形式
------
四、学生来源
------
五、师资
------
六、学位
------
七、管理
------
八、成果
----
第三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一、性质
------
二、发展
------
三、现有专业和课程设置
------
四、历年报考人数、考试合格率
--------
图4.3-1 1983~1995年报考人数
------
五、历年毕业生人数
------
六、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的试点
--------
图4.3-2 历年考试合格率
----
第四节继续教育
------
一、概况
------
二、发展
--------
表4.3-2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专业证书班》统计表
----
第五节函授与短训班
------
一、函授
------
二、短训班
--------
图4.3-3 培训班概况
第五篇科学研究
--
第一章基本情况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科研任务、经费、成果
------
表5.1-1 1978~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签定获奖及论文发情情况一览表
--
第二章机构及制度
----
第一节学术委员会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表5.2-1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第三节研究机构
------
一、科研机构设置
--------
表5.2-2 国家部、委批准的研究所(院)
--------
表5.2-3 上海市批准设置的研究所
--------
表5.2-4 学校批准设置的研究所
--------
表5.2-5 学校批准设置的跨系科研机构
--------
表5.2-6 国家部、委批准设置的研究中心
--------
表5.2-7 学校批准设置的研究中心
--------
表5.2-8 部委批准设置的研究室
--------
表5.2-9 学校批准的研究室
------
二、科研人员的配备
--------
表5.2-10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的配备
--
第三章课题与成果
----
第一节课题
------
一、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课题
--------
表5.3-1 承接外单位协作项目
--------
表5.3-2 “七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攻关项目
--------
表5.3-3 “七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
表5.3-4 “八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八五”部分攻关项目
--------
表5.3-5 “八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
二、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课题
--------
表5.3-6 协议经费
--------
表5.3-7 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至1994年分类项目数一览
----
第二节成果与鉴定
------
一、科技成果
------
二、重大科技项目成果
------
三、成果鉴定
--------
表5.3-8 1985~1995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鉴定科技成果鉴定情况一览表
--------
表5.3-9 1985年~1995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专家评审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
----
第三节成果获奖
------
表5.3-10 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级和省、市、部、委级奖一览表
------
表5.3-11 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览表
------
表5.3-12 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览表
------
表5.3-13 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发明奖项目一览表
------
表5.3-14 上海交通大学获省、市、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一览表
----
第四节专利事务
------
一、机构与组织
------
二、专利申请与专利权
--------
表5.3-15 上海交通大学发明专利申请一览表
--------
表5.3-16 上海交通大学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览表
--------
表5.3-17 上海交通大学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一览表
--
第四章学术活动与论文著作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重要的学术活动
------
一、校庆学术活动
------
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表5.4-1 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情况统计表
--------
表5.4-2 出席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情况统计表
--------
表5.4-3 经学校寄(带)往国外交流的学术论文统计
------
三、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活动
--------
表5.4-4 外籍专家讲学讲稿年度出版情况表
--------
表5.4-5 外籍专家讲学讲稿一览表
------
四、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见第九篇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学会学术活动
--------
表5.4-6 学校教师历年来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任职情况
--------
表5.4-7 历年来教师在上海市科协、市社联系统学术团体中任职情况
--------
表5.4-8 学校教师历年来在高校学术团体中任职情况
--------
表5.4-9 学校教师历年来在省、地区学术团体中任职情况
------
六、科技情报网站活动
------
七、科技沙龙活动
------
八、其他学术机构和活动
----
第三节论文
------
表5.4-11 国内外学术刊物上论文发表情况
------
表5.4-12 学术会议论文发表情况
----
第四节著作
------
表5.4-13 1983~1994年学术专著出版情况
----
第五节刊物
------
一、科技期刊工作委员会
------
二、科技期刊
--
第五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内容
------
表5.5-1 上海交大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的经费数与课题数统计表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成果推广
------
表5.5-2 上海交大科技成果推广情况表
----
第五节开发与合作
第六篇教育设施 校办科技产业
--
第一章实验室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基本情况
------
一、实验室的建制
--------
表6.1-1 实验室基本情况统计表
------
二、实验室基本任务
--------
表6.1-3 全校实验室承担教学实验任务统计表
--------
表6.1-4 全校实验室历年承担科研任务统计
--------
表6.1-5 全校实验室社会服务创收金额
------
三、实验室技术装备
--------
表6.1-6 大型设备的使用考核效益统计
------
四、实验室队伍
--------
表6.1-7 1983~1995年全校实验室人员结构情况表
----
第三节管理
------
一、校实验室管理机构
------
二、实验室建设委员会
------
三、实验室工作的评估(评比)
--------
表6.1-8 1985~1991年学校获市以上实验室评比先进集体的情况
--------
表6.1-9 1985~1995年学校获市以上实验室评比先进个人的情况
------
四、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
五、实验室现代化管理
------
六、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
----
第四节重点实验室介绍
------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二、国家教委部门开放实验室与高科技实验室
--
第二章图书馆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馆藏
------
表6.2-2 1994年图书馆文献购置费使用情况(单位:万元)
------
表6.2-3 包兆龙图书馆馆藏分布一览
------
表6.2-4 包玉刚图书馆馆藏分布一览
----
第三节文献加工与目录组织
------
图6.2-1 卡片目录种类
----
第四节读者服务
----
第五节图书情报一体化
----
第六节自动化
----
第七节学术研究与对外交流
------
一、学术研究
--------
表6.2-5 1985~1994年图书馆业务人员在省市一级报刊和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统计
------
二、对外交流
--------
表6.2-6 1984~1994年与图书馆有文献交换或捐赠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单位和个人及所赠文献统计
--------
表6.2-7 图书馆参加国际图联年会情况
--
第三章档案馆
----
第一节沿革
------
一、学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
二、学校档案工作管理
----
第二节馆藏档案
------
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1949年5月的档案
------
二、1949年6月~1994年12月的档案
----
第三节馆藏资料
------
一、文件资料
------
二、校史资料
------
三、科技资料、文集
----
第四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一、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做好档案开放工作
------
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于学校和社会
------
三、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增强全校职工档案意识
----
第五节档案科学及史料应用研究
--
第四章出版
----
第一节出版
------
一、历史沿革
------
二、出版社概况
------
三、各类出版物
------
四、出版社管理
----
第二节印刷
------
一、历史沿革
------
二、印刷厂概况
------
三、印刷厂管理体制
------
四、中日合资上海虹桥快速印刷有限公司
------
表6.4-1 出版社人员编制一览表
------
表6.4-2 出版社历任主要领导一览表
------
表6.4-3 上海交大版获奖图书一览表
------
表6.4-4 上海交大版图书装帧设计获奖一览表
------
表6.4-5 印刷厂主要技术设备一览表
------
表6.4-6 交大印刷厂历任厂长一览表
--
第五章体育场馆
----
第一节基本情况
------
一、概述
------
二、现有体育场馆
--------
表6.5-1 1995年体育场馆情况
----
第二节场馆管理
--
第六章实习基地
----
第一节校办工厂的沿革
----
第二节金工实习基地
------
一、解放前金工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发展
------
二、金工实习工厂的教学传统
--------
表6.6-1 民国14~15年机械与电机工程科学习课程表
--------
表6.6-2 民国25年度机械工程学院实习课程表
------
三、解放后的金工教学实习基地
----
第三节电工实习基地
------
一、概况
------
二、电工实习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
第四节实习农场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工作
--
第七章其他教育设施
----
第一节大礼堂
------
一、徐汇校区文治堂
------
二、闵行校区菁菁堂
----
第二节学生活动中心
----
第三节广播台
----
第四节有线电视台
------
一、闵行校区
------
二、徐汇校区
----
第五节调频发射台
--
第八章校办科技产业
----
第一节校办企业
------
表6.8-1 1989年保留公司一览表
------
表6.8-2 校办企业一览表
------
表6.8-3 院(系、所)属企业
------
表6.8-4 校产产值利润表
----
第二节主要企业介绍
------
表6.8-5 1995年南洋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分公司
------
表6.8-6 昂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990~1994年产值利润表
------
表6.8-7 1995年申通国际科技公司所属子公司、分公司
------
表6.8-8 1995年达通实业总公司所属子公司、分公司
------
有6.8-9 技术实业公司1991~1994年销售利润表
----
第三节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管理制度与政策
第七篇体育与校园文化
--
第一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活动
------
一、技击运动
------
二、晨操
------
三、运动会及体育节
------
四、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
五、达标锻炼与测验
----
第二节社团
----
第三节代表队
------
一、足球队
------
二、篮球队
------
三、乒乓球队
------
四、游泳队
------
五、田径队
--------
表7.1-1 上海交通大学田径运动最高成绩
------
六、其他运动队
--
第二章校园文化
----
第一节校园文化活动
------
一、文化艺术及文娱活动
------
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
表7.2-2 上海交大历次参与主要竞赛及获奖情况
------
三、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
--------
表7.2-3 社会实践考察队活动情况表
--------
表7.2-4 学雷锋活动
----
第二节社团协会
------
一、科技学术社团
------
二、文化艺术类社团
------
三、同学会、级会
------
四、童子军
------
五、其他社团
--
第三章文化设施与出版物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一、纪念性设施
------
二、文化活动场馆
------
三、图书馆
------
四、礼堂(参见第六篇第七章)
------
五、书店及书亭
----
第二节出版物
------
一、清光绪二十二年~民国18年(1896~1929年)
------
二、民国19年~1949年
------
三、1950~1979年
------
四、1980~1995年
第八篇后勤
--
第一章基本建设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基建投资
------
表8.1-1 1950~1979年基建投资统计表(单位:万元)
------
表8.1-2 1980~1994年基建投资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三节校舍建设
------
一、徐汇校区(包括校外住宅和附属工厂)
--------
表8.1-3 1896~1949年徐汇校区主要建筑一览
--------
表8.1-4 1950~1994年徐汇校区主要建筑一览表
------
二、徐虹路老分部
--------
表8.1-5 徐虹路老分部主要建筑一览
------
三、新华路校区
--------
表8.1-6 法华镇路分部主要建筑一览
------
四、上中路分部
--------
表8.1-7 上中路分部主要建筑一览
------
五、闵行校区
--------
表8.1-8 闵行校区主要建筑一览
----
第四节主要建筑物
------
一、徐汇校区
------
二、闵行校区
----
第五节基建管理
------
一、基建体制沿革
------
二、基建管理
--
第二章房地产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地产
------
一、徐汇校区
------
二、徐虹路老分部
------
三、民晏路分部
------
四、法华镇路分部
------
五、上中路分部
------
六、闵行校区
------
七、其他
--------
表8.2-1 上海交通大学校区以外土地情况表
----
第三节房产
------
一、基本情况
--------
表8.2-2 校舍用房分类表(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
--------
表8.2-3 校舍楼房使用情况表
--------
表8.2-4 上海交通大学校区以外房产概况表(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
------
二、房产管理
--------
图8.2-1 徐汇校区平面布置图
--------
图8.2-2 闵行校区平面布置图
--------
图8.2-3 法华镇路分部平面布置图
--------
图8.2-4 上中路分部平面布置图
--------
图8.2-5 交通部南洋大学平面布置图
--
第三章财务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预算内经费
------
一、交通大学创办起至解放前夕教育经费收支情况
--------
表8.3-1 1897~1941年各项收支统计表
------
二、教育事业费拨款收入与支出
------
三、科学事业费收入与支出
----
第三节预算外经费
------
一、预算外科研经费
------
二、对外服务收入
------
三、捐款和赞助
------
四、学校基金
--------
表8.3-2 1950~1973年各项收入统计表(单位:万元)
--------
表8.3-3 1974~1981年各项收入统计表(单位:万元)
--------
表8.3-4 1982~1994年各项收入统计表(单位:万元)
--------
表8.3-5 1950~1973年各项支出统计表(单位:万元)
--------
表8.3-6 1974~1981年各项支出统计表
--------
表8.3-7 1982~1994年各项支出统计表
----
第四节财务管理
------
一、财务管理体制
------
二、预算制定和管理
------
三、学校经费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制度
--
第四章物资供应与管理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一、物资供应情况的沿革
------
二、学校物资经费来源
------
三、物资供应方法
------
四、近10年来物资供应情况统计
--------
表8.4-1 1983~1994年进口设备数一览表(单位:万元)
--------
表8.4-2 1985~1994年10年物资供应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一、物资管理及职责
------
二、台账管理
------
三、仓库管理
------
四、仓库常备物资管理
------
五、在用设备管理
------
六、质量检查
------
七、废旧物资回收处理
------
八、物资供应管理制度(1922~1995年)
----
第四节清产核资
----
第五节世界银行贷款大学发展项目
------
一、世行货款第一个大学发展项目
------
二、世行贷款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余款
------
三、世行贷款广播电视大学项目/短期职业大学项目余款
------
四、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
------
五、世行贷款教材建设项目
--
第五章总务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后勤管理改革
------
图8.5-1 后管会组织机构示意图
----
第三节校园管理与绿化
------
一、概况
------
二、校园绿化
----
第四节宿舍管理
------
一、沿革
------
二、概况
--------
表8.5-1 徐汇校区集体宿舍分类表
--------
表8.5-2 闵行校区宿舍变化情况
--------
表8.5-3 法华镇路分部学生宿舍现状
--------
表8.5-4 1995年法华镇路分部学生、青年教师、家庭、办公等混合宿舍情况
--------
表8.5-5 上中路分部集体宿舍分类表
----
第五节通讯管理
------
一、概况
------
二、电话的发展
------
三、电话管理
------
四、收发工作
--------
表8.5-6 徐汇校区通讯科情况一览表
--------
表8.5-7 闵行校区通讯科情况一览表
----
第六节汽车运输
------
一、沿革
------
二、人员组织演变
------
三、汽车运输管理
------
四、车队多次获奖
----
第七节膳食
------
一、沿革
------
二、概况
------
三、辅助生活服务设施
----
第八节修缮
------
一、沿革
------
二、管理及经费
------
三、重大改建工程
--------
表8.5-8 重大改建工程
----
第九节总务管理
------
一、沿革
------
二、教室管理
--------
表8.5-9 徐汇校区教室分布
--------
表8.5-10 闵行校区教室分布
--------
表8.5-11 上中路分部教室分布
--------
表8.5-12 法华镇路分部教室分布
------
三、生活辅助设施管理
------
四、家具管理
--------
表8.5-13 徐汇校区家具分类统计表
--------
表8.5-14 闵行校区家具分类统计表
------
五、文具仓库管理
----
第十节变配电管理
------
一、供电
--------
表8.5-15 闵行校区变电所情况表
------
二、管理
--
第六章校园治安与安全
----
第一节治安与消防
------
一、概述
------
二、机构、人员及职责
------
三、主要工作
--------
表8.6-1 公安处成立以来校内发案、破案情况
--------
表8.6-2 1988年以来,学校集体户口在册人数
--------
表8.6-3 1989~1995年校内外来人口情况
----
第二节安全与环保
------
一、组织管理机构及安全活动网络
------
二、规章制度
------
三、安全技术管理
------
四、环保、节能
--------
表8.6-4 1979~1981年学校“三废”治理完成项目
------
五、交通安全
--
第七章医疗卫生与保健
----
第一节医疗保健
------
一、基本情况
--------
表8.7-1 高、中级医务人员状况表
------
二、预防保健
--------
表8.7-2 高、中级教工体检情况统计表
------
三、门诊医疗
--------
表8.7-3 徐汇校区医疗科室建设及设备增置一览表
--------
表8.7-4 闵行校区历年医疗科室建设、设备增添和人员培训一览表(1985~1995年)
--------
表8.7-5 门诊医疗情况一览表(1984~1994年徐汇校区卫生科)
--------
表8.7-6 门诊医疗情况一览表(1984~1994年闵行校区卫生科)
----
第二节公费医疗
------
表8.7-7 历年公费医疗收支一览表
----
第三节义务献血、红十字会
------
一、义务献血
------
二、红十字会
--------
表8.7-8 义务献血完成情况表
----
第四节爱国卫生
------
一、设立机构
------
二、近年所获荣誉和成绩
----
第五节计划生育
第九篇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一章基本情况
--
第二章留学
----
第一节留学人员
------
表9.2-1 清光绪二十四年~民国34年(1898~1945年)留学人数统计
------
9.2-2 1953~1994年公费、自费留学人员统计
------
表9.2-3 1980~1994年留学人员回国情况
------
表9.2-4 1981~1990年出国参加各种国际活动人数统计
----
第二节外国留学人员
------
一、本科留学生
------
二、外国进修生
------
三、对外汉语班
--
第三章外籍及港台专家
----
第一节来访专家
------
一、短期来访专家
--------
表9.3-1 1981~1995年外籍短期专家来校访问统计表
------
二、长期外籍教师及专家
--------
表9.3-2 1953~1959年聘请苏联与原民主德国专家情况表
--------
表9.3-3 1979~1995年外籍文教专家与教师人数统计表
----
第二节名誉教授及名誉博士
------
一、名誉教授
------
二、名誉博士
----
第三节顾问教授
------
表9.3-5 顾问教授一览表
----
第四节海外名誉董事
--
第四章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合作
----
第一节校际协作
----
第二节国际学术会议
------
表9.4-3 1981~1995年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一览表
----
第三节国际科研合作及与港澳台地区合作
------
表9.4-3 1991~1995年主要海外科技合作项目表
----
第四节合作办学
------
一、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合作
------
二、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UBC)
------
三、与德国康茨坦斯大学合作
------
四、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
------
五、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合作
------
六、与新加坡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合作
------
七、与欧共体合作
--
第五章重大访问
----
第一节重大出访
------
表9.5-1 1978~1995年重大出访统计表
----
第二节重大来访
------
表9.5-2 1979年以来海外来访人数统计
------
一、国外政要来访
------
二、大学及学术团体来访
------
三、工商界及其他团体
--------
表9.5-5 1978~1995年10月海外工商界等团体来访情况表
--
第六章海外捐赠
----
第一节奖学金、奖教金
------
一、奖学金
------
二、奖教金
----
第二节重大捐赠项目
------
表9.5-6 海外重大捐赠(50万元以上)项目统计表
第十篇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组织
--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组织与爱国学生运动
----
第一节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
----
第二节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党支部
----
第三节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党总支
--
第二章组织机构、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党委会
----
第二节党委工作机构
------
一、党委办公室
------
二、党委组织部
------
三、党委宣传部
------
四、党委统战部
------
五、党校
------
六、党委老干部处
------
七、党发保卫部
------
八、人民武装部
------
九、政策研究室
------
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
------
十一、党史研究室
----
第三节党员大会、代表大会
------
一、中共交通大学首届党员大会
------
二、中共交通大学第二届党员大会
------
三、中共交通大学(上海部分)首届党员大会
------
四、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
------
五、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
------
六、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
------
七、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党员大会
------
八、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
------
九、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
------
附件一:交通大学出席中共全国历届代表大会、代表会仪表名单
------
附件二:交通大学出席中共上海市历届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第三章主要工作和活动
----
第一节社会主义改造与开始全面建设时期
------
一、开始建设新交大
------
二、“三反”与思想改造运动
------
三、院系调整
------
四、学习苏联、开展教学改革
------
五、部分迁校,分为两部分,分别独立建校
------
六、知识分子工作
------
七、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
八、教育革命
------
九、建设国防工业院校
------
十、贯彻“高教60条”
------
十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十二、贯彻毛主席“春节座谈会”等指示
------
十三、学解放军、学大庆,实现革命化
----
第三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一、拨乱反正
------
二、改革开放与建设
------
三、在政治风波中维护学校稳定
----
第四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
一、改革、发展、稳定
------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四章党的建设
----
第一节基层组织
------
一、概况
--------
表10.4-1 党组织情况一览表
------
二、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工作
------
三、表彰
--------
表10.4-2 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表彰党支部一览表
----
第二节党员
------
一、发展党员工作
--------
表10.4-5 发展新党员统计表
--------
表10.4-6 1995年10月全校党员基本情况表
------
二、党员教育
------
三、党员表彰
--------
表10.4-7 上海交通大学表彰党员情况一览表
----
第三节干部
------
一、干部管理
------
二、干部教育
------
三、老干部工作
----
第四节宣传教育工作
----
第五节党校工作
------
一、党校的教育对象与学制
------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原则
------
三、党校的管理
----
第六节整党整风
--
第五章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组织学习、落实政策
----
第二节合作共事
------
一、合作共事、民主监督
------
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
三、团结海外友人、为建设祖国出力
----
第三节协助民主党派建设
--
第六章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组织与职能
------
一、机构沿革
------
二、历任监委、纪委成员名录
------
三、历任监察处领导人
------
四、纪委、监察处职能
----
第二节违纪查处
----
第三节党风廉政建设
------
一、党风党纪教育
------
二、建章立制
第十一篇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
--
第一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交大支部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上海交大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表11.1-1 组织沿革
------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
第三节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交大支部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
第四节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交大支部
------
一、组织沿革
--------
表11.1-2 历届支部组织及会员人数
------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
第五节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交大支部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
第六节中国致公党交大党员
----
第七节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表11.1-4 历届支社委员会及基层委员会组成情况
------
二、主要工作与活动
----
第八节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交大盟员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中国教育工会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
------
一、沿革
------
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四、重要活动
----
第二节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
------
一、团员大会及团员代表大会
------
二、组织机构
------
三、重要活动
----
第三节学联与学生会
------
一、学生代表大会
------
二、组织机构
--------
图11.2-1 南洋大学学生会组织系统图(民国14~17年)
------
三、重要活动
----
第四节研联与研究生会
------
一、组织机构
--------
图11.2-2 研联机构设置
------
二、研究生代表大会
------
三、重要活动
----
第五节妇女工作委员会
------
一、组织机构
------
二、主要活动
----
第六节校友会
------
表11.2-5 各地校友分会情况表
----
第七节其他群众组织
------
一、海外联谊会
------
二、少数民族教职工联谊会
------
三、退休教师协会
第十二篇院系所
--
第一章船舶及海洋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结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第三节教学
------
一、教学建设与改革
------
二、培养目标
--------
表12.1-2 历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生教学
------
五、教材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概述
------
二、研究方向
------
三、科研项目与成果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表12.1-3 1995年全系实验室基本情况一览表
----
第七节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所
----
第八节水下工程研究所
--
第二章动力机械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1995年组织结构情况表
--------
图12.2-1 1995年组织结构情况表
------
二、主要历史年代教职工人数(见表12.2-1)
--------
表12.2-1 主要历史年代教职工人数
------
三、历届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系主任名单(见表12.2-2)
------
四、1960~1993年教师获省(市)、部委及国家奖励数
------
五、担任省市级以上学会(协会)理事名单
------
六、历年毕业生人数(见表12.2-3)
--------
表12.2-3 历年毕业生人数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教学改革
------
二、培养目标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
------
五、研究生教学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专业科学研究方向
------
二、科研成果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实验室建设
------
二、实验设备研制工作
------
三、系办产业
------
四、学校与工厂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一、聘请国外学者教授来系工作、讲学
------
二、主办主持国际学术会议9次
------
三、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职务及讲学
----
第七节动力机械工程研究所
----
第八节工程热物理与能源研究所
----
第九节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
--
第三章电子信息学院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表12.3-2 电子信息学院教职工人数
--------
表12.3-3 电子信息学院学生人数
----
第三节教学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第五节对外交流
------
表12.3-4 1985~1994年电院完成科研项目及经费
------
表12.3-5 1985年至1994年科研项目鉴定情况
------
表12.3-6 1985~1994年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
第六节光纤技术研究所
------
一、概述
------
二、科学研究
--------
表12.3-7 获科技进步奖项目
----
第七节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
------
一、概述
------
二、教学工作
------
三、科学研究
--------
表12.3-8 1988~1994年科研经费(万元)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实验室
----
第八节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
------
一、概述
------
二、教学
------
三、科研
--------
表12.3-9 获奖统计表
--------
表12.3-10 科研经费统计表
------
四、国际交流
------
五、实验室
----
第九节计算机网络研究所
------
一、组织机构与人员
--------
表12.3-11 历年毕业人数一览表
------
二、教学
------
三、科研工作
--
第四章自动化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第三节教学
------
表12.4-1 1987年以来培养学生情况表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表12.4-2 1987年以来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统计表(经费:万元)
----
第五节实验室
------
表12.4-3 专业实验室情况
------
表12.4-4 主要设备情况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七节自动化研究所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机构
------
三、目标任务
------
四、研究方向
------
五、研究成果
--
第五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机构与人员
------
一、机构
------
二、人员
--------
表12.5-1 计算机系历年学生情况统计
----
第三节教学
------
一、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
二、本科生教学
------
三、研究生教学
------
四、教材建设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科研方向
------
二、研究项目与经费
--------
表12.5-2 科研项目情况统计表
----
第五节对外交流
------
一、出国考察、学习及联合培养研究生
------
二、参加、主办国际会议
------
三、聘请国外专家
------
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
----
第六节实验室
------
表12.5-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七节微型计算机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教学
------
三、科研与开发
------
四、对外交流
------
五、职工
------
六、干部任命情况
--
第六章电子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行政体系
------
二、系党组织体系
----
第三节教学
------
一、概述
------
二、培养目标
------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
--------
表12.6-2 1982~1994年电子工程系共培养研究生人数
--------
表12.6-3 电子工程系历届博士生人数
------
四、本科生、专科生、夜大生和留学生人数
--------
表12.6-4 电子工程系历届本科生、大专生、夜大生毕业人数
------
五、各类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表12.6-5 1988~1994年科研项目经费(单位:万元)
----
第五节学科建设
----
第六节实验室
------
1.概况
--------
表12.6-6 电子工程系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固定产统计表
------
2.特色
--
第七章电力学院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教学与科研
------
一、学科建设
------
二、教学
------
三、科研
------
四、实验室建设
--
第八章电力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
------
二、课程设置
------
三、教材
------
四、研究生教学
----
第三节科研
------
一、科研项目
------
二、成果
----
第四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五节对外交流
--
第九章能源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教职工
------
三、学生
--------
表12.9-2 毕业生人数一览表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与发展
--------
表12.9-3 每年年底学生在校人数一览表
------
二、本专科专业简介
------
三、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
四、课程设置
------
五、教材
------
六、教学工作成果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科研项目
------
二、学术论文
------
三、科研工作成果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能源楼
------
二、实验中心
------
三、系计算站
------
四、电化教室
------
五、热工测试站
------
六、热能工程公司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十章电机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结构与人员
------
一、组织结构
------
二、人员
--------
表12.10-1 电力学院电机工程系主要历史年份人员配备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
------
二、课程设置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二、科技成果选介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电机实验室
------
二、高电压实验室
------
三、计算机房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十一章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
第一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表12.11-1 1991~1995年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数
----
第二节教学
------
一、专业教学
------
二、基础技术课教学
------
三、研究生教学
------
四、教学成果
----
第三节科学研究
------
一、概况
------
二、主要科研成果
------
三、国际交流
----
第四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电工及电子实验室
------
二、专业实验室
------
三、电工生产实习基地
--
第十二章材料科学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1.行政系统
--------
材料科学系的组织机构图(1995年)
------
2.党组织系统
--------
表12.12-1 1995年材料科学系人员统计表
----
第三节教学
------
一、概述
------
二、学科点
------
三、本科专业
------
四、研究生培养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概述
------
二、研究成果
--------
表12.12-3 研究成果统计表
------
三、国际学术交流
----
第五节实验室
------
一、概述
------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三、国家教委高温材料和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
----
第六节材料科学及工程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组织及人员
------
三、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七节复合材料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组织及人员
------
三、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十三章材料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第三节教学
------
一、简况
------
二、培养目标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生培养
------
五、历届毕业生人数
--------
表12.13-2 大学生毕业人数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科研项目总数
------
二、科研经费数额
------
三、科研成果
------
四、成果意义和影响
------
五、发表论文
------
六、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
第五节实验室
------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
表12.13-3 材料工程系实验室基本情况
------
二、重大仪器设备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七节表面工程研究所
------
一、概况
------
二、组织结构与人员
------
三、试验室与生产点
------
四、科学研究
----
第八节轻工业上海焊接技术研究所
------
一、概况
------
二、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
三、任务
------
四、科学研究
--------
表12.13-4 轻工业上海焊接技术研究所成立以来研究合同与经费情况表
------
五、国际学术技术交往
--
第十四章机械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建制(1995)
------
二、历届系党总支书记
------
三、历届系行政主要负责人
------
四、部分历史年份系教师人数
--------
表12.14-3 1930~1986年部分年份机械系教师人数
------
五、部分历史年份系教职工人数
--------
表12.14-4 1990~1995年机械系教职工人数
----
第三节教学
------
一、综述
------
二、专业(专业方向)简介
------
三、本科生教学
--------
表12.14-5 机械系历届本科生毕业人数
------
四、研究生教学
------
五、专科教学与成人教育
------
六、教学成果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概述
------
二、科研项目统计
------
三、学术论文与著作
------
四、出版学术刊物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
表12.14-6 1995年机械系实验室基本情况
------
二、各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及主要任务
------
三、金工实习工厂(参见第六篇第七章)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七节机器人研究所
------
一、概述
------
二、科研与开发
------
三、教学
------
四、交流与合作
----
第八节机械工程研究所
----
第九节机械设备诊断中心
--
第十五章应用数学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应用数学系组织机构
------
二、教师人数
------
三、应用数学系历任党政领导
------
四、应用数学系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人数
--------
表12.15-3 硕士生人数(1978~1994年)
--------
表12.15-4 本科生从数(1978~1994年)
--------
表12.15-5 大专生人数(1993~1994年)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
------
二、本科生教学
------
三、研究生教学
------
四、基础课教学
------
五、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
------
六、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
七、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
------
八、应用数学系编写出版的学术专著、统编教材
------
九、教学改革及特色
----
第四节科学研究和数学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
一、数学研究室及研究方向
------
二、数学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及研究方向
------
三、应用数学学科、专业点科研工作主要成果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十六章仪器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历届系党政负责人名单
------
二、主要历史年代教职工人数
--------
表12.16-2 主要历史年代教职工人数
------
三、教师获省(市)、部委及国家奖励人次
------
四、担任省市级以上学会理事及国际学术组织职务
------
五、历年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
--------
表12.16-3 历年招生及毕业生统计
----
第三节教学
------
一、本科生教学
------
二、研究生教学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科研方向
------
二、科研成果
----
第五节实验室
------
表12.16-5 实验室一览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七节康复工程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人员
------
三、研究所教学
------
四、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
--
第十七章应用物理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历届党政负责人
------
二、组织机构
------
三、教职工概况
--------
表12.17-2 教职工分布情况表
----
第三节教学
------
一、普通物理教学
------
二、专业教学
------
三、研究生教学
------
四、教材建设
----
第四节科学研究与研究所
------
一、概述
------
二、科研成果
------
三、国际交流
------
四、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
五、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实验室建设
------
二、实验教学改革
--
第十八章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学院组织机构
------
二、各系组织机构
------
三、教职工情况
--------
表12.18-1 1995年4月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职工情况表
----
第三节教学与科研
------
一、教学
--------
表12.18-2 全院在校学生数
------
二、科研
--------
表12.18-3 建工力学学院科研情况表
----
第四节对外交流
--
第十九章工程力学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教学研究组织
------
二、历届党政负责人
------
三、教学人员
--------
表12.19-2 全系教师构成表
------
四、社会团体、学术职务统计
------
五、先进工作者
----
第三节教学
------
一、概况
------
二、本科生教学
------
三、研究生教学
------
四、教学改革及特色
------
五、基础技术课教学
------
六、教学成果
----
第四节科学研究与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一、机构概况
------
二、研究方向及其特点
------
三、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二十章土木建筑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三、学生
--------
表12.20-2 1908~1948年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
表12.20-3 1988~1995年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与发展
------
二、研究生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第二十一章工业设计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教研室、学科组
------
二、人员
--------
表12.21-1 工业设计系教职工情况表
------
三、学生
--------
表12.21-2 毕业生一览表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
------
二、培养目标
------
三、课程设置
------
四、实践
------
五、教材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科学研究
------
二、科研成果
------
三、对外交流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二十二章应用化学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行政组织机构
------
二、历任系主任、总支书记
------
三、教职工
--------
表12.22-2 应用化学系教职工一览表
----
第三节教学
------
一、基础化学课
------
二、化学系
------
三、应用化学系
--------
表12.22-3 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招生、毕业人数一览表
--------
表12.22-4 5个硕士专业招生、毕业人数一览表
--------
表12.22-5 高分子材料博士专业招生人数一览表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化学系和化学工程系
------
二、应用化学系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化学系和化学工程系的实验室建设
------
二、应用化学系的教学科研设施
------
三、南海化学实业公司
----
第六节对外交流
------
一、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
二、国际合作研究
------
三、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
四、出国讲学、访问学者和攻读学位
----
第七节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组织机构与人员
--------
图12.22-1 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行政组织系统
------
三、教学与科研
--------
表12.22-6 项目、经费和鉴定数表
--------
表12.22-7 科技交流情况表
--------
表12.22-8 科研获奖表
------
四、对外交流
----
第八节精细化工研究所
----
第九节介电与功能材料研究所
----
第十节摩擦与密封材料研究所
--
第二十三章管理学院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图12.23-1 1995年管理学院机构设置
------
二、人员
----
第三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
--------
表12.23-3 管理学院专业设置及相关情况一览表
------
二、各类学生培养
--------
表12.23-4 1980~1995年管理学院本科生培养情况统计
--------
表12.23-5 1979~1995年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统计
--------
表12.23-6 1986~1995年管理学院博士培养情况统计
------
三、成人教育
----
第四节科研与学术交流
------
一、科研
------
二、学术交流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院舍
------
二、图书资料室
------
三、实验室
----
第六节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
三、教学
--------
表12.23-7 1980~1995年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统计
--------
表12.23-8 1986~1995年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情况统计
------
四、科研
------
五、教学科研设施
------
六、国内外学术交流
----
第七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
------
二、教学
------
三、科研
------
四、教学科研设施
--
第二十四章管理工程系
----
第一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第二节教学
------
一、专业和培养目标
------
二、各类学生的培养
--------
表12.24-2 1979~1995年管理工程系各类学生培养情况统计
------
三、教学成绩
----
第三节科研和学术交流
------
1.科研项目
------
2.著作和论文
------
3.学术交流
----
第四节实验室
----
第五节交通运输研究所
------
一、交通运输研究所
--
第二十五章工业外贸系
----
第一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第二节教学
------
一、专业设置
------
二、本科生培养
------
三、研究生培养
------
四、在职培训
------
五、教学成绩
--------
表12.25-1 工业外贸系历年本科生、硕士生培养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科研和对外交流
----
第四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二十六章旅馆管理系
----
第一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第二节教学
------
一、专业和培养目标
------
二、本科教学
--------
表12.26-1 1987~1995年旅馆管理系本科生培养情况统计
------
三、专科教学
------
四、在职培训
------
五、教学成绩
----
第三节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四节实验室
--
第二十七章经济管理与决策科学系
----
第一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第二节教学
------
一、管理科学专业
------
二、技术经济专业
------
三、国际金融专业
------
四、房地产专业
--------
表12.27-2 1984~1995年经济管理与决策科学系各类学生培养情况统计
----
第三节科学研究
------
一、科研方向
------
二、科研成果
----
第四节城市管理研究所
----
第五节金融保险研究所
--
第二十八章会计财务学系
--
第二十九章科技外语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教师
--------
表12.29-1 外语系(室、组)教师人数统计表
------
二、领导
------
三、获奖情况
----
第三节教学
------
一、概况
------
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研究
------
三、教材建设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一、语言文字工程研究所
------
二、其他科研项目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一、语言实验室
------
二、计算语言学实验室
------
三、科技英语资料中心
----
第六节其他机构
------
一、《科技英语学习》杂志编辑部
------
二、国外考试中心
------
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
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考试中心(2)
------
五、大学英语测试学科组
------
六、培训中心
----
第七节对外交流
--
第三十章社会科学及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一、第一阶段
------
二、第二阶段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
------
三、学生
----
第三节教学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
二、专业教学
------
三、教材建设
------
四、教学改革
------
五、社会服务
----
第四节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
------
一、科学研究
------
二、对外交流
----
第五节教学科研设施
----
第六节社会科学及工程研究所
--
第三十一章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组织机构
------
二、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人员
----
第三节教学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第五节科技开发
------
一、农业生态工程及环境化工方面的开发项目
------
二、生物制品及营养保健品
------
三、系办企业
------
四、实际效益
----
第六节实验室
--
第三十二章体育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历届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名单
------
二、组织机构、人员
----
第三节体育教学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教学大纲及教材建设
------
四、教学成果
----
第四节体育科研
------
一、科研方向
------
二、体育科研的内容与范围
------
三、体育科研成果与获奖状况
------
四、担任省市级以上学术团体职务
----
第五节对外体育交流
------
一、对外体育学术交往
------
二、对外体育竞赛交流
--
第三十三章文学艺术系
----
第一节沿革
------
表12.33-1 在校学生人数
----
第二节教学
------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
表12.33-3 文学艺术系多种形式办学情况
------
二、课程设置
------
三、教学科研设施
------
四、主持学术会议及展览
--
第三十四章塑性成形工程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一、组织机构
------
二、教职工
----
第三节教学
------
表12.34-1 培养学生概况
------
一、本科生
------
二、大专生
------
三、硕士研究生
------
四、博士研究生
------
五、博士后
------
六、教学成果
----
第四节科学研究
------
表12.34-2 1984~1995年科研经费(单位:万元)
----
第五节实验室
------
表12.34-3 实验室的设备、面积、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
----
第六节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
------
一、概况
------
二、科技优势
------
三、重要科技成果
------
四、合作领域
--
第三十五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
一、教学工作
----
二、研究工作
----
三、教授队伍的建设
----
四、学生情况
----
五、CEIBS组织结构
--
第三十六章研究院与校属所
----
第一节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
第二节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第三节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院
----
第四节上海交通大学材料与化工研究院
----
第五节高等教育研究所
------
一、概述
------
二、科研工作
------
三、组织学术活动及对外交流
------
四、著作、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五、编辑出版《上海交大高教研究》期刊
------
六、资料建设及服务
----
第六节高清晰度电视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机构与人员
------
三、科学研究
------
四、实验室设施
----
第七节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一、沿革
------
二、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三、教学
--------
表12.36-1 历年研究生数
------
四、科学研究
--------
表12.36-2 建所以来科研概况一览表
--------
表12.36-3 发表论文统计表
------
五、教学科研设施
------
六、对外交流
----
第八节信息存储研究中心
------
一、沿革
------
二、教师与研究人员
------
三、科学研究
------
四、教学
------
五、实验室
--
第三十七章历史上曾存在过的系
----
第一节纺织工程系
------
一、沿革
------
二、教学与科研
----
第二节航空工程系
------
一、沿革
--------
表12.37-1 航空工程系历届毕业生人数
------
二、教学
------
三、实验室
----
第三节水利工程系
------
一、沿革
------
二、教学与实验
----
第四节机车车辆工程系
------
一、沿革
------
二、组织机构与人员
------
三、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
第十三篇附属单位
--
第一章附属中学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教学
------
一、民国21年前
------
二、1949年后
----
第三节学校设施
------
一、教学区
------
二、体育运动区和生活区
--
第二章子弟小学
----
第一节概况
------
一、学校的变迁
------
二、学校设施
------
三、历届毕业生情况
------
四、教职工人员的结构、知识层次
--------
表13.2-2 学校发展情况
----
第二节教学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
二、课程设置
------
三、严格的教学管理
------
四、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
五、让学生个性、特长得以良好的发展
----
第三节表彰
--
第三章幼儿园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办园思想
----
第三节教育
------
一、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
二、活动内容
------
三、其他活动
--------
表13.3-1 交通大学幼儿园基本情况表
第十四篇人物
--
第一章传记
----
一、学校负责人(以任职时间为序)
------
[盛宣杯]
------
[何嗣焜]
------
[张元济]
------
[劳乃宣]
------
[沈曾植]
------
[汪凤藻]
------
[刘树屏]
------
[张美翊]
------
[张鹤龄]
------
[杨士琦]
------
[王清穆]
------
[唐文治]
------
[淩鸿勋]
------
[张铸]
------
[叶恭绰]
------
[陆梦熊]
------
[关赓麟]
------
[卢炳田]
------
[陈杜衡]
------
[符鼎升]
------
[蔡元培]
------
[王伯群]
------
[孙科]
------
[黎照寰]
------
[徐名材]
------
[张廷金]
------
[吴保丰]
------
[程孝刚]
------
[吴有训]
------
[李培南]
------
[彭康]
------
[刘述周]
------
[杨恺]
------
[王震]
----
二、著名教授、专家(以姓氏笔划为序)
------
[叶在馥]
------
[杜定友]
------
[陈大燮]
------
[陈石英]
------
[辛一心]
------
[张钟俊]
------
[张焕纶]
------
[周仁]
------
[周铭]
------
[周志宏]
------
[裘维裕]
------
[福开森]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王之卓
----
王公衡
----
王兆华
----
王宗光
----
王浣尘
----
贝委瑶
----
方俊鑫
----
邓旭初
----
朱公谨
----
朱物华
----
朱继懋
----
朱章玉
----
朱麟五
----
刘应中
----
刘延柱
----
阮雪榆
----
孙永强
----
孙增光
----
严隽琪
----
李永庆
----
李渤仲
----
杨槱
----
杨世铭
----
吴人洁
----
余仁
----
何友声
----
沈三多
----
沈天慧
----
沈尚贤
----
沈蘅仲
----
陆恺
----
陆鑫森
----
陈湖
----
陈芝久
----
陈铁云
----
陈益新
----
范祖尧
----
范绪箕
----
林争辉
----
林宗琦
----
林海明
----
罗祖道
----
金悫
----
周尧和
----
单基乾
----
郑杭
----
郑兆益
----
张鸿
----
张煦
----
张震
----
张景贤
----
张隐西
----
钟兆琳
----
顾宏中
----
柴树藩
----
翁史烈
----
徐僖
----
徐祖耀
----
席裕庚
----
黄席椿
----
盛振邦
----
程守洙
----
程福秀
----
谢邦治
----
蔡珣
----
蔡建华
--
第三章英烈传
----
白毓崐
----
唐榕炳
----
蔡锷
----
陈虞钦
----
吴恒慈
----
夏采曦
----
侯绍裘
----
陈育生
----
钟森荣
----
杨大雄
----
穆汉祥
----
史霄雯
----
薛传道
----
陈伯康
----
曹炎
----
杨世恺
----
汪廷豫
----
周寿昌
----
周盼吾
----
黄志千
----
华怡
--
第四章部分著名校友名录
编后记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