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税务志(1937年-1988年)

九龙坡区税务志(1937年-1988年)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编写《九龙坡区税务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志体本着“详近略远,突出特点,横分竖写,依时叙事”,为编写九龙坡区志和研究税史积累资料。 二、本志断限时间:上起抗日战争开始的1937年,下迄1988年,个别节,目中对一些税种税目作了适当的上溯.

内容时限: 1937-1988

目录

封面
九龙坡区税务志
写在前面
《九龙坡区税务志》工作人员姓名录
凡例
图片
-- 修志领导小组成员合影
-- 市、区修志领导和部份老同志座谈审稿
-- 第四分局成立后召开第一次局务会议合影
-- 重庆市人民政府税务四分局欢迎程万富局长、欢送何源局长留影
-- 1987年11月11日欢送邹积柏局长赴沙区工作留影
-- 1988年2月(春节前)离退休及30年工龄的老同志合影
-- 1988年11月邀请50年代初在分局工作的老同志回局团聚合影
-- 重庆市税务局九龙坡区税务分局
-- 重庆市税务局九龙坡区税务分局职工宿舍
-- 江北国营企业税务所
-- 杨家坪税务昕
-- 李家沱税务所
-- 江南国营企业税务所
-- 八桥税务所
-- 石坪桥税务所
-- 黄桷坪税务所
-- 中梁山税务所
-- 茄子溪税务所
-- 南泉税务所
-- 荣誉附图
-- 九龙坡区税务分局、所分布示意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税务机构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和人员更迭
---- 一、民国时期
------ (一)地方税机构设置
------ (二)货物税机构设置
------ (三)营业税机构设置
------ (四)直接税机构设置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二)九龙坡区税务分局的机构设置和演变
-- 第二节 党群组织
---- 一、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附、中共九龙坡区税务分局党组织变动情况表
---- 二、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三、共青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附、九龙坡区税务分局共青团组织基本情况表
-- 第三节 人事
---- 一、人事的配置和更迭
------ 附、九龙坡区税务分局干部结构情况表(1953-1988年)
---- 二、干部管理
------ (一)新中国成立后选送干部培训学习
------ (二)从1953年起开展创先进竞赛活动
---- 三、职工福利
第二章 税制演变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抗战前和抗战胜利后)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
---- 一、建立新税制时期
------ (一)建国初期暂时沿用旧税制
------ (二)统一税政建立新税制
------ (三)1950年7月调整工商各税
---- 二、税制修正时期
------ (一)1953年修正税制
------ (二)修订工商各税
------ (三)补充修正税制
---- 三、试行工商统一税时期
------ (一)简并税种
------ (二)简化纳税环节 和征收办法
------ (三)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的税收政策
---- 四、全面试行工商税时期
------ (一)1966年起实行“国营企业工商税”试点
------ (二)1970年改为“行业税”试点
------ (三)1973年起全面试行工商税
---- 五、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时期
------ (一)国营企业第一步“利改税”
------ (二)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
------ (三)在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的同时全面改革税制
------ (四)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陆续开征若干新旧税种
---- 六、国营企业试行税利分流
------ 附、税制演变示意图
第三章 税收种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一、烟酒税
---- 二、矿产税
---- 三、盐税
---- 四、货物统税
---- 五、印花税
---- 六、所得税
---- 七、过分利得税
---- 八、遗产税
---- 九、田赋
---- 十、房捐
---- 十一、土地税
---- 十二、屠宰税
---- 十三、行为取缔税(筵席娱乐税)
---- 十四、契税
---- 十五、营业税
---- 十六、营业牌照税
---- 十七、使用牌照税
---- 十八、公营市场使用费(税)
------ 附、九龙坡地区各项苛捐杂税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一、流转税类
------ (一)货物税
------ (二)商品流通税
------ (三)工商业税
------ (四)工商统一税
------ (五)工商税
------ (六)产品税
------ (七)增值税
------ (八)营业税
-------- 附:重庆市对临时商业税的规定
---- 二、所得税类
------ (一)工商所得税
------ (二)利息所得税
------ (三)集体企业所得税
------ (四)国营企业所得税
------ (五)国营企业调节税
------ (六)个人所得税
------ (七)个人收入调节税
------ (八)私营企业所得税
------ (九)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 三、财产和行为税类
------ (一)城市房地产税
------ (二)车船使用牌照税
------ (三)车船使用税
------ (四)土地使用税
------ (五)印花税
------ (六)屠宰税
------ (七)文化娱乐税
------ (八)集市交易税
------ (九)牲畜交易税
------ (十)城市维护建设税
---- 四、特别目的税类
------ (一)建筑税
------ (二)奖金税
------ (三)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
-------- 附:农村税收政策规定
第四章 征收管理
-- 第一节 征收管理体制
---- 一、中央集中管理权限
---- 二、扩大地方管理权限
---- 三、适当收回部分税务管理权限
---- 四、适当扩大地方权限
---- 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第二节 征收管理制度
---- 一、税务登记制度
---- 二、纳税鉴定制度
---- 三、纳税申报镧度
---- 四、按期纳税制度
---- 五、按月结算制度
---- 六、纳税检查制度
---- 七、协税护税制度
---- 八、违章 处理
-- 第三节 征收管理方法
---- 一、驻厂征收
---- 二、查定征收
---- 三、起运征收
---- 四、查帐计征
---- 五、民主评议
---- 六、核实征收
---- 七、定期定额
---- 八、自核自缴
---- 九、代扣代缴
-- 第四节 征收管理措施
---- 一、建立专管员责任制度
---- 二、开展反偷漏反拖欠斗争
---- 三、反走私贩私活动
---- 四、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 五、加强市场零散税源的征收管理
---- 六、开展税收财务大检查
---- 七、加强税务监督检察
---- 八、税务干部着装
-- 第五节 促产增收
---- 一、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运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促进企业协作生产、互助支援
---- 三、协助企业狠抓经营管理
------ 附:九龙坡区促产增收效益统计表
---- 四、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改
---- 五、正确执行和运用税收政策,发展生产
------ 附:九龙坡区以税还贷和减免税部份资料统计表
-- 第六节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票证管理
---- 一、税收计划部分
------ (一)计划鳊报
------ (二)税收计划的考核检查
---- 二、税牧会计部分
------ (一)税款的征收、报解
------ (二)执行定期对帐规定
------ (三)退税及税款损失的处理
------ (四)会计报表
---- 三、税收统计部分
------ (一)税收统计
------ (二)税源统计
------ (三)税务统计
---- 四、税收票证管理
------ (一)票证管理范围
------ (二)税收计、会、统、票证、帐、表保管期限规定
-------- 附:保管期限一览表
------ (三)票证的使用规定
---- 五、关于发票管理
第五章 税收收入
-- 第一节 经济税源发展变化
---- 一、重点税源基本情况
------ (一)重庆钢铁公司
------ (二)重庆毛纺织染厂
------ (三)重庆轮胎厂
------ (四)重庆油漆厂
------ (五)重庆发电厂
------ (六)国营建设机床厂
------ (七)重庆染料厂等重点企业概况
-------- 附:九龙坡区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表
---- 二、税源发展变化
------ (一)经济恢复时期至大跃进前后
------ (二)大跃进时期
------ (四)体制改革时期
-- 第二节 税收总收入
---- 一、历年税收计划完成情况
------ 附:
-------- 1.历年税收计划执行情况表
-------- 2.历年工商税收升降情况图
---- 二、全区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与说明
------ 附:九龙坡区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表
---- 三、区级税收占区级财政的比重与说明
------ 附:九龙坡区区级税收占区级财政比重表
---- 四、重点工业产品税收收入
------ 附:重点工业产品税收情况表
---- 五、税制改革各个时期的税收收入
------ 附:
-------- 1.解放初建立新税制时期工商各税收入表
-------- 2.试行工商统一税时期工商各税收入表
-------- 3.全面试行工商税时期工商各税收入表
-------- 4.体制改革时期工商各税收入表
---- 六、“十年体制改革时期”各税务所收入情况
------ 附:“十年体制改革时期”各税务所收入情况表
---- 附壹:利润监交
---- 附贰:代收款项
------ 一、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集
------ 二、教育费附加的征集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