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志

太仆寺旗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太仆寺旗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9

出版时间: 2000年11月

目录

封面
太仆寺旗志
版权页
图片
-- 中共锡林郭勒盟委书记布和朝鲁题词
-- 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张雁卿题词
-- 中共太仆寺旗委书记田学臣题词
--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排左三)视察太仆寺旗(2000年5月13日)
-- 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左二)视察太仆寺旗(1981年7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前排左三)赞草原白酒一(1991年10月)
--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右二)视察太仆寺旗(2000年5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左二)视察太仆寺旗(2000年8月)
-- 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王铎(左二)视察太仆寺旗(1995年6月)
-- 自治区纪委检查委员会书记巴特尔(中)视察太仆寺旗(2000年4月)
--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乃登(左二)视察太仆寺旗(1990年8月)
-- 宝昌镇街景
-- 太仆寺旗委政府办公楼
-- 邮电电信楼
-- 太仆寺宾馆
-- 广播电视设备
-- 天马商场
-- 草原白酒系列
-- 查干牌面粉
-- 华尔水泥
-- 变电站
-- 207国道
-- 矿石
-- 太仆寺旗医院
-- 电化教学
-- 牧区教育
-- 农村中学
-- 那达慕大会
-- 搏克
-- 赛马
-- 乌兰牧骑演出
-- 樱桃西红柿
-- 甜椒
-- 黄豆角
-- 奶油西葫芦
-- 农田林网
-- 蒙古族妇女头饰
-- 旅游中心开业
-- 祭敖包
-- 蒙古族婚礼
-- 手把肉
-- 奶制品
-- 蒙古包
-- 牧民新居
-- 宝源县政府门
-- 天主教学大钟
-- 玛拉盖庙
-- 宝昌州石牌
-- 玛拉盖庙石香炉
-- 石人像
-- 出土文物
-- 玛拉盖庙功德碑部分
-- 金界壕遗迹
-- 科技示范田
-- 治沙工程
-- 夏洛来公牛
-- 内蒙古细毛羊
-- 《太仆寺旗志》评审委员会成员
-- 《太仆寺旗志》总纂编辑室成员
-- 太仆寺旗政区图
-- 太仆寺旗交通图
《太仆寺旗志》总纂委员会
《太仆寺旗志》总纂领导小组
《太仆寺旗志》总纂编辑室
《太仆寺旗志》总纂任务分工
《太仆寺旗志》评审委员会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境域区划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境域
---- 第三节区划
-- 第二章乡苏木镇
---- 第一节宝昌镇
---- 第二节贡宝拉格苏木
---- 第三节千斤沟乡
---- 第四节万寿滩乡
---- 第五节小营盘乡
---- 第六节马坊子乡
---- 第七节五面井乡
---- 第八节中河乡
---- 第九节东井子乡
---- 第十节永丰乡
---- 第十一节头支箭乡
---- 第十二节红旗乡
---- 第十三节兴盛乡
---- 第十四节红山子乡
---- 第十五节沙沟乡
---- 第十六节骆驼山乡
---- 第十七节幸福乡
---- 第十八节城郊乡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侵入岩
---- 第三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类型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地下水
---- 第二节地表水
-- 第四章土壤 植被
---- 第一节形成
---- 第二节类型 分布
---- 第三节理化性状 养分
---- 第四节植被
-- 第五章气候
---- 第一节成因
---- 第二节四季
---- 第三节要素
---- 第四节物候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矿产
---- 第三节水
---- 第四节野生动物
---- 第五节野生植物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雪灾
---- 第三节黑灾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冰雹
---- 第六节鼠害 虫害
---- 第七节其它灾害
第三编人口 计划生育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变化
---- 第二节分布
---- 第三节构成
-- 第二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措施
第四编农业
-- 第一章垦殖
---- 第一节作物
---- 第二节农艺
-- 第二章农业机具 经营管理
---- 第一节农业机具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章植保植检 技术培训
---- 第一节植保植检
---- 第二节技术培训
第五编畜牧业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专业机构
-- 第二章草场
---- 第一节天然草场
---- 第二节牧草
-- 第三章草原建设 管理
---- 第一节建设
---- 第二节水草棚圈
---- 第三节抗灾防灾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节生产关系
-- 第四章饲养
---- 第一节饲养量
---- 第二节结构
---- 第三节品种
-- 第五章繁育改良
---- 第一节配种 繁殖
---- 第二节仔畜保育
---- 第三节畜种改良
-- 第六章疫病防治 科研
---- 第一节疫病防治
---- 第二节科研
第六编林业 水利 乡镇企业
-- 第一章林木
---- 第一节林木总量
---- 第二节天然林
---- 第三节人工林
-- 第二章林业生产建设 管理
---- 第一节种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效益 机构
---- 第四节森林保护
---- 第五节科研
-- 第三章水利工程建设
---- 第一节人畜饮水
---- 第二节灌溉工程
---- 第三节防汛
---- 第四节水土保持
-- 第四章水利勘测设计 科研
---- 第一节勘测设计
---- 第二节科研
-- 第五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施工
---- 第三节工程
---- 第四节法规
-- 第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种植养殖业
---- 第三节采掘业
----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 第五节建筑建材业
---- 第六节商饮服务业
---- 第七节农畜副产品加工
---- 第八节农牧机具制造业
---- 第九节化工 造纸 印刷
---- 第十节工艺品 木器家具制造
---- 第十一节招商引资
------ 附:个体私营重点厂家
第七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管理机构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范围
-- 第二章采矿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三章酿造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太仆寺旗酿酒有限责任公司
---- 第三节宝昌啤酒厂
-- 第四章乳品工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生产工艺
-- 第五章化工 机械
---- 第一节化工
---- 第二节机械
-- 第六章印刷工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生产设备
---- 第三节企业管理
-- 第七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水泥
---- 第二节砖瓦
-- 第八章二轻工业
---- 第一节皮毛 制鞋 服装
---- 第二节纺织
---- 第三节木器 机械修造
-- 第九章电力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发电
---- 第三节供电
---- 第四节用电
-- 第十章粮油工业
---- 第一节面粉加工
---- 第二节油料加工
第八编交通 邮电
-- 第一章公路交通
---- 第一节古道 古交通工具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桥梁 涵洞 过水路面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机构
---- 第六节运输企业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 第三节机构
第九编商业
-- 第一章清朝中华民国商业
---- 第一节贡赐贸易
---- 第二节旅蒙商
---- 第三节青盐贸易
---- 第四节坐商贸易
-- 第二章国营商业机构
---- 第一节行政
---- 第二节企业
-- 第三章国营商业购销储运
---- 第一节采购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章国营商业管理
---- 第一节劳动人事
---- 第二节计划 统计
---- 第三节财务
---- 第四节物价
---- 第五节烟酒专卖
---- 第六节审计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饮食业
---- 第三节服务业
-- 第六章供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营
---- 第三节管理
-- 第七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 管理
---- 第二节征购
---- 第三节供应
---- 第四节议购 议销
---- 第五节粮油储存
---- 第六节调拨 运输
-- 第八章石油 物资 对外贸易
---- 第一节石油
---- 第二节物资
---- 第三节对外贸易
第十编财政 税务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收入
---- 第四节支出
---- 第五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种 税目
---- 第三节工商各税
---- 第四节地方各税
---- 第五节征收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存款
---- 第四节贷款
---- 第五节结算
---- 第六节保险
第十一编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生产力配置
---- 第四节经济结构
---- 第五节经济效益
---- 第六节经济调整
---- 第七节经济协作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农牧业统计
---- 第三节工业统计
---- 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统计
---- 第五节财贸统计
---- 第六节劳动工资统计
---- 第七节物资能源统计
---- 第八节普查和抽样调查
--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市场管理
---- 第四节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七节经济监督检查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工业品价格
---- 第三节畜产品
---- 第四节非商品价格
---- 第五节农副产品价格
---- 第六节商品比价
---- 第七节物价监督检查
-- 第五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标准
---- 第二节产品质量
---- 第三节计量
---- 第四节其它
-- 第六章审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三节内部审计
---- 第四节社会审计
-- 第七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第十二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镇建设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规划
---- 第三节建设
---- 第四节公益事业
---- 第五节城区建筑
-- 第二章城镇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规划
---- 第二节建设
-- 第四章建筑业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计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工程质量监督
第十三编科技 教育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技管理
---- 第三节学术团体
---- 第四节科研单位
-- 第二章科学研究
---- 第一节项目
---- 第二节推广试验
---- 第三节科研成果
-- 第三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培训
---- 第三节实用技术推广
---- 第四节科技示范
-- 第四章气象 地震
---- 第一节气象测报
---- 第二节地震测防
-- 第五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教师队伍
---- 第三节经费 设施
---- 第四节勤工俭学
-- 第六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七章民族教育 师范教育
---- 第一节民族教育
---- 第二节师范教育
-- 第八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牧民
---- 第二节职工
-- 第九章职业教育 特殊教育
---- 第一节职业教育
---- 第二节特殊教育
第十四编文化
-- 第一章文化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艺团体
---- 第三节文联
-- 第二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活动
---- 第二节乌兰牧骑
-- 第三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歌舞
---- 第二节曲艺
---- 第三节工艺美术
-- 第四章图书 电影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电影
-- 第五章馆藏文物 古迹
---- 第一节馆藏文物
---- 第二节古迹
-- 第六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艺术
---- 第三节史志编修
-- 第七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八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第十五编体育 卫生
-- 第一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民族体育
---- 第三节运动会
---- 第四节人才培养
---- 第五节设施 机构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太仆寺旗医院
---- 第二节太仆寺旗中蒙医院
---- 第三节乡苏木镇医院
---- 第四节其它医疗机构
-- 第三章医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生产 经营
-- 第四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三大疫病防治
----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非传染病
---- 第五节计划免疫
---- 第六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七节卫生
-- 第五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节婚前保健
-- 第六章卫生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费
---- 第三节药品检验
---- 第四节教育培训
第十六编政党 群团
-- 第一章中共太仆寺旗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系统
---- 第二节旗(县)委中心工作
---- 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务工作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工商联
第十七编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旧政权
---- 第一节清代
---- 第二节中华民国
-- 第二章人民政权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太仆寺旗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机构
---- 第四节政务
-- 第三章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协历届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工作 活动
第十八编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治保卫
---- 第三节普通刑事犯罪
---- 第四节治安
---- 第五节经济文化保卫
---- 第六节交通管理
---- 第七节消防
---- 第八节监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八节机关管理 队伍建设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告诉申诉审判
---- 第六节行政审判
---- 第七节执行
---- 第八节审判监督
-- 第四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律师事务所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人民调解
---- 第五节法制宣传
第十九编劳动人事 民政
-- 第一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干部管理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知识青年
---- 第五节社会保险
-- 第二章民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移民安置 收容遣送
---- 第六节侨务
---- 第七节地名管理
---- 第八节划界
---- 第九节婚姻登记
第二十编军事
-- 第一章兵役制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制 义务兵制
---- 第三节预备役制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武装警察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军民共建
-- 第四章驻军
---- 第一节共产党驻军
---- 第二节其它驻军
-- 第五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六章战事
---- 第一节刘贵堂打七号
---- 第二节柳条沟战斗
---- 第三节光林山突围
---- 第四节攻打玛拉盖庙
---- 第五节骆驼山战斗
第二十一编宗教 习俗 语言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藏传佛教
---- 第二节天主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二章蒙古族风俗
---- 第一节岁时风俗
---- 第二节婚丧嫁娶
---- 第三节奶食品
---- 第四节其它礼仪
-- 第三章汉族习俗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第二节风味食品
---- 第三节婚丧嫁娶
---- 第四节传统节日
---- 第五节其它礼仪
-- 第四章语言
---- 第一节蒙古语语种
---- 第二节蒙古语语音
---- 第三节汉语方言
---- 第四节谚语 歇后语
第二十二编人物
-- 人物传
---- 宝力格尔
---- 萨木登拉如布
---- 善济弥图谱
---- 恩和巴图
---- 丹增根东扎木苏
---- 斯仁栋日布
---- 伊德新诺日布
---- 福林嘎
---- 萨木丕勒诺日布
---- 南斯拉玛
---- 李士俊
---- 李生华
---- 敖日丕勒
---- 布仁赛音
---- 贡布扎布
---- 拉希诺尔丕拉
-- 烈士
-- 英模
附录
-- 太仆寺
-- 关于组织实施“196”书记工程的意见
-- 关于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锻炼和统配人员岗前锻炼的暂行规定
编纂始末
宝昌镇城市现状图
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地貌图
附图
清丈行局划分左翼地界图
宝昌县全图
内蒙古太仆寺旗土壤分布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