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北京地区有史以来至1990年底的卫生医疗事业兴衰状况。设有管理篇、机构篇、防疫篇、医疗篇、中医篇等。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2001年04月
目录
北京卫生志
彩图
--
图1 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为爱国卫生运动题词
--
图2 1955年12月周恩来总理为中医研究院成立题词
--
图3 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和著名中医施今墨交谈。左一为卫生部长李德全。(新华社供稿)
--
图4 1954年4月毛泽东主席和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交谈。(新华社供稿)
--
图5 毛泽东主席接见林巧稚、张孝骞等医学专家。(新华社供稿)
--
图6 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和胸外科专家黄家驷(中)交谈。(新华社供稿)
--
图7 1958年10月27日毛泽东主席参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展览会时,由郭沫若(右二)陪同,观看人体
--
图8 1975年4月毛泽东主席与姜泗长教授(左一)等合影。(新华社供稿)
--
图9 1975年7月23日毛泽东同志与同仁医院张晓楼等眼科专家在一起。(同仁医院供稿)
--
图10 1955年7月刘少奇和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交谈。(新华社供稿)
--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代表
--
1971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工业卫生工作。
--
图11 1955年刘少奇和皮肤病志家胡传揆席地而坐,促膝交谈。(新华社供稿)
--
图12 1975年11月邓小平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考察密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世界卫生组织农村卫生考察
--
图13 1979年彭真接见著名儿科专家诸福棠(右二)。(北京儿童医院供稿)
--
图14 1985年9月26日李先念主席在北京松树幼儿园给孩子们服小儿麻痹丸疫苗。右为卫生部长崔月犁。
版权页
北京卫生志
北京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序言
凡例
篇目
目录
第一篇管理篇
--
第一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卫生管理体制
------
1.行政管理体制
--------
图1-1 西周卫生管理体制
--------
图1-2 隋唐卫生管理体制
--------
图1-3 金代卫生管理体制
--------
图1-4 清代卫生管理体制
--------
图1-5 民国北平市卫生管理体制
--------
图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管理体制示意图
------
2.医院管理体制
--------
图1-7 医院管理体制(一)
--------
图1-7 医院(预防传染)管理体制(二)
----
第二节人事管理
------
1.编制
------
2.职称
--------
表1-1 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分类、分级名称表
------
3.工资
--------
表1-2 民国37年(1948年)下半年度北平市卫生局公务员实发薪计算表
--------
表1-3 各组卫生技术人员暂行工资标准等级表
--------
表1-4 全国卫生技术人员工资、包干费标准表
--------
表1-5 全国卫生技术人员工资标准表
--------
表1-6 国家卫生技术人员工资标准
--------
表1-7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套改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
--------
表1-8 高等学校教学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单位:元)
--------
表1-9 卫生技术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单位:万)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1.北平市卫生财务
--------
表1-10 民国37年(1948年)下半年度北平市(卫生)岁出总预算书
------
2.北京市卫生财务
------
3.收费标准
------
4.决算
--------
表1-11 北京市卫生事业费占市财政支出比例表(1950年~1990年)
------
5.结构
--------
表1-12 北京市卫生事业费支出决算结构表(1950年~1990年)
--------
图1-8 北京市卫生事业经费占市财政支出比例图
----
第四节基本建设管理
------
1.基本建设程序
------
2.基本建设投资
--------
表1-13 北京市卫生局系统基本建设投资表
------
3.基本建设完成情况
--------
表1-14 北京市卫生局系统基建设投资完成情况(投资:万元 面积:平方米 床位:张)
--------
图1-9 1960年卫生部长李德全在北京召开的卫生界群英大会上讲话
--------
图1-10 1962年邓颖超在中华护士学术会议上讲话
--
第二章法规管理
----
第一节食品卫生法规
------
1.周至清食品卫生律令
------
2.中华民国食品卫生规则
--------
图1-11 民国24年(1935)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检查牛奶厂情形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第二节药品法规
------
1.药品律令
------
2.药品条例
------
3.药品法规
----
第三节防疫法规
------
1.国境卫生检疫法
------
2.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篇机构篇
--
第一章卫生行政机构
----
第一节国家卫生行政机构
------
1.金中都卫生行政机构
--------
表2-1 金太医院品级及称谓表
------
2.元大都卫生行政机构
--------
表2-2 医官称谓及品级表
------
3.明北京卫生行政机构
--------
表2-3 太医院称谓品级表
--------
表2-4 太医院称谓品级表
--------
表2-5 太医院称谓品级表
--------
表2-6 全国医官品级及印信制度
--------
表2-7 明太医院职官人数表
--------
表2-8 军营医官编制表
------
4.清北京卫生行政机构
--------
图2-1 清太医院院址(外景)
--------
图2-2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内城官医院
--------
表2-9 清代太医院职官品级表
--------
表2-10 清代御药房员额表
------
5.民国北平卫生行政机构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机构
--------
图2-3 1949~1952年卫生部机构
--------
图2-4 1982年卫生部机构图
--------
图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第二节市卫生行政机构
------
1.北平市卫生行政机构
--------
图2-6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市卫生局机构图
------
2.北京市卫生行政机构
--------
图2-7 民国36年(1974年)北平市卫生局机构图
--------
图2-8 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机构图
--------
图2-9 北京市卫生局机构图
------
3.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名录
--------
表2-11 北京市卫生局正副局领导名录(1949~1990年)
--------
图2-10 1979~1990年卫生局机构图
--
第二章卫生防疫机构
----
第一节国家卫生防疫行政机构
------
1.清代防疫局
------
2.民国中央防疫处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司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委员会
----
第二节市卫生防疫行政机构
------
1.北平市防疫委员会
------
2.北京市卫生局防疫科
------
3.北京市卫生局防疫处
----
第三节卫生防疫业务机构
------
1.北平市第一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
2.北平市第二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
3.北平市第三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
4.北平市第四卫生区卫生事务所
------
5.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
图2-11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机构图
------
6.北京市卫生防疫机构人员状况
--------
表2-12 北京市卫生防疫机构、人员状况表
--------
图2-12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
图2-13 北京市卫生教育所、食品监督所
--
第三章公共卫生机构
----
第一节国家卫生会机构
------
1.民国中央卫生会
------
2.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二节市卫生会机构
------
1.北平市卫生委员会
------
2.北京市卫生委员会
------
3.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名单
--
第四章医疗机构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1.太医院
------
2.安济坊
------
3.元至民国北平医院名录
--------
表2-13 元至民国北平医院名录
--------
表2-14 民国政府接管的北平市卫生机构名称对照表 民国35年(1946年)
--------
表2-15 民国政府接管日伪北平市医务机构合并后名称表
--------
表2-16 民国政府接管日伪北平市集中公私药社会名称对照表
------
4.北京同仁医院
------
5.北京天坛医院
------
6.北京友谊医院
------
7.北京宣武医院
------
8.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9.北京积水潭医院
------
10.北京中医医院
------
11.北京安贞医院
------
12.北京安定医院
------
13.北京口腔医院
------
14.北京地坛医院
------
15.北京胸科医院
------
16.北京佑安医院
------
17.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18.北京急救中心
------
19.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
------
20.北京市城近郊区医院
--------
图2-20 北京市城近郊区医院
------
21.北京市远郊县医院
--------
图2-21 北京市远郊县医院
------
22.北京工企部委院校医院
--------
表2-17 工企部委院校医院
------
附图
--------
图2-14 北京同仁医院
--------
图2-15 北京天坛医院
--------
图2-16 北京友谊医院
--------
图2-17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图2-18 北京中医医院
--------
图2-19 北京急救中心
----
第二节卫生部及解放军在北京医疗机构
------
1.北京医院
------
2.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
--------
图2-22 1917年协和医院奠基仪式
--------
图2-23 北京协和医院(1921~1957)院长名录
------
3.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
------
4.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
5.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
--------
图2-24 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
------
6.中日友好医院
--------
图2-25 中日友好医院
------
7.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图2-26 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
8.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
9.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图2-27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10.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1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
12.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
13.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
------
14.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15.解放军总医院
------
16.空军总医院
------
17.海军总医院
------
18.武警总医院
--
第五章妇幼卫生机构
----
第一节妇幼卫生行政机构
------
1.妇幼卫生局
------
2.妇幼卫生处
------
3.妇幼卫生科
----
第二节妇幼保健机构
------
1.慈幼局
------
2.北平市第一保婴事务所
------
3.北平市保婴事务所
------
4.北平私立公益产科医院
------
5.北京妇产医院
------
6.北京儿童医院
------
7.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8.北京市妇女保健所
------
图2-28 北京妇产医院
------
9.北京市儿童保健所
------
图2-29 北京儿童医院
------
10.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指导所
------
11.北京市妇幼保健所、站机构人员状况
--------
表2-28 北京市市妇幼保健所、站机构、床位、人员表
--
第六章卫生专科防治食药检验监督机构
----
第一节结核病防治机构
------
1.北平市同仁疗养院
------
2.北平市红十字会医院
------
3.北平市天然疗养院
------
4.北平市平民疗养院
------
5.北平市中华医院
------
6.北平结核病学社
------
7.卫黎医院
------
8.卢永春医院
------
9.北平市万寿寺疗养院
------
10.北平传染病医院
------
11.北京结核病防治所
------
12.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
13.北京市各区县结核病防治所
--------
表2-29 北京市各区县结核病防治所统计表
------
14.北京市专科防治机构人员状况
--------
表2-30 北京市专科防治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图2-30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所
----
第二节职业病防治机构
------
1.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
2.卫生部华北地区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心
----
第三节地方病防治机构
------
1.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
2.中共北京市委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
第四节药品食品监督检验机构
------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2.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
3.北京市食品检验监督所
--------
表2-31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室机构、人员状况表
----
第五节国境检验机构
------
1.全国海港检疫处
------
2.卫生部北京航空检疫所
------
3.北京卫生检疫所
----
第六节性病防治机构
------
1.京师妓女检治事务所
------
2.北平市妓女收容所
------
3.北平市妓女检治事务所
------
4.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性病防治所
------
5.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
--
第七章戒烟戒毒劝阻吸烟草机构
----
第一节戒毒戒烟机构
------
1.清道光内阁禁烟会
------
2.北平戒烟医院
------
3.北平烈性毒品戒除所
--------
表2-32 北平市烟毒戒除所统计表
------
4.北平市禁烟委员会
--------
表2-32 北平市卫生局各嘱托戒烟医院一览表
----
第二节劝阻吸烟草机构
------
1.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2.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
------
3.北京市吸烟与健康协会
--
第八章医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部属驻京研究机构
------
1.卫生部属驻京研究所
--------
表2-34 卫生部及中国医科院属驻京研究所统计表(截止1988年底)
------
2.北京医科大学系统研究所
--------
表2-35 北京医科大学系统研究所统计表(截止1990年底)
----
第二节市属研究机构
------
1.北京市属研究机构
--------
表2-36 北京市属研究所统计表(截止1988年)
------
2.北京市卫生局属研究机构
--------
表2-37 北京市卫生局属研究所统计表(截止1988年)
------
3.北京市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人员状况
--------
表2-37 北京市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第九章医学教育机构
----
第一节高等医学教育机构
------
1.金太医署
------
2.元医学提举司
------
3.明顺天府医学
------
4.清太医院教习所
------
5.北京陆军军医学校
------
6.北洋医学堂
------
7.北京同文馆医学科
------
8.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
------
9.京师医学堂
------
10.协和医学堂
------
1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2.北平大学医学院
------
13.北京医科大学
--------
图2-31 1962年庆祝北京医学院成立50周年会场
------
14.中法大学医学院
------
15.北平国医学院
------
16.华北国医学院
------
17.北京中医学院
------
18.首都医学院
------
19.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
20.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
图2-32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
21.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
------
22.北京职工医学院
------
23.北京医学专科学校
------
24.北京市高等医学院校状况
--------
表2-39 全市高等医药院校、机构、人员统计表
----
第二节专科中等医学教育机构
------
1.道济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
------
2.协和医学女校
------
3.北京护士学校
------
4.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
------
5.北平协和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
6.中国医药专科学校
------
7.北京医药学校
------
8.北京卫生学校
------
9.北平市第一助产学校
------
10.北平公益助产学校
------
11.北平北宁助产学校
------
12.天坛医院护士学校
------
13.宣武医院护士学校
------
14.友谊医院护士学校
------
15.北京市中医学校
------
16.北京市医药中等学校机构人员状况
--------
表2-40 北京全市中等医药学机构、人员状况表
--
第十章健康教育机构
----
第一节部属健康教育机构
------
1.民国卫生部卫生教育委员会
------
2.中央卫生教育所
------
3.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
----
第二节市属健康教育机构
------
1.北平卫生陈列所
------
2.北平卫生教育联合会
------
3.北平市学校卫生委员会
------
4.北京市卫生教育所
--
第十一章医事社团出版机构
----
第一节医学会机构
------
1.中华医学会
------
2.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
3.中华护理学会
------
4.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
------
5.中国药学会
------
6.中国药学会北京分会
------
7.中国防痨协会
------
8.中国防痨协会北京分会
------
9.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
------
10.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
11.北京针灸学会
------
12.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分会
----
第二节医学团体机构
------
1.明宅仁医会
------
2.北京中医学社
------
3.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分会
----
第三节医学出版机构
------
1.民国医学报刊杂志机构
--------
表2-41 民国时期各种医学报刊杂志统计表
------
2.人民卫生出版社
------
3.健康报社
------
4.健康杂志社
------
5.人民军医出版社
第三篇卫生运动篇
--
第一章卫生运动
----
第一节清洁运动
------
1.清河疏沟
------
2.公修沟渠章程
----
第二节卫生运动
------
1.清扫大队
------
2.清洁处理委员会
------
3.卫生运动大会
------
附图
--------
图3-1 民国16年(1927年)清道洒水车
--------
图3-2 民国17年(1928年)北平市内清道人力车清扫运送垃圾状况
--------
图3-3 民国17年(1928年)北平卫生局用马车运送垃圾
--------
图3-4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卫生事务所对进入北平之火车进行清刷消毒
--
第二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发动群众
------
1.召开动员大会
------
2.领导带头
------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附图
--------
图3-5 1958年《人民日报》刊载周恩来总理关于首都除四害讲卫生突击周活动的讲话
--------
图3-6 1958年《北京日报》报道首都百万市民投入除四害讲卫生大竞赛
--------
图3-7 1958年首都召开卫生群众动员大会
--------
图3-8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在天安门前进行卫生宣传
--------
图3-9 1958.5 首都各界人民开展大规模灭蝇防病宣传
----
第二节城市环境卫生
------
1.街道卫生
--------
图3-10 50年代北京市各界人民参加疏沟建路除害灭蚊蝇义务劳动
------
2.饮水卫生
----
第三节两管五改
------
1.管水
------
2.管粪
--------
图3-11 刘少奇主席和模范清洁工人时传祥会见
--------
图3-12 1963年北京郊区县进行粪便喷药处理
------
3.改圈
------
4.改厕
--------
图3-13 1957年北京郊区县普遍进行泥封堆肥法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
5.改井
------
6.改灶
------
7.改环境
----
第四节除四害
------
1.灭鼠
------
2.灭蝇
--------
图3-14 1958年人手一拍消灭苍蝇
--------
图3-15 北京市卫生教育所在中山公园常设卫生宣传展览号召小学生灭蝇
------
3.灭蚊
--------
图3-16 50年代翻盆倒缸消灭蚊子
--------
图3-17 1961年朝阳区某居委会委员李进芬(左)挨家逐户发放灭蚊蝇药物
------
4.灭麻雀
------
5.灭臭虫
--------
图3-18 50年代东四区居委会红十字卫生员检查卫生及除“四害”效果
--------
图3-19 50年代喷药及开水烫灭臭虫
第四篇防疫篇
--
第一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管理
------
1.疫情报告
------
2.计划免疫
--------
图4-1 民国24年(1935)北平第一卫生区卫生事务所进行预防针注射
--------
图4-2 北京市预防接种管理示意图
--------
表4-1 北京市50年代儿童免疫程序
--------
图4-3 1985年12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到北京松树幼儿园为儿童喂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
图4-4 1985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视察首都计划免疫
--------
图4-5 1985年全国政协主席、妇联主席康克清参加儿童预防接种活动
--------
图4-6 新生儿第一针接种卡介苗
--------
图4-7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
图4-8 按计划免疫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
--------
图4-9 接种麻疹疫苗
--------
表4-2 北京市60年代儿童免疫程序
--------
表4-3 北京市70年代儿童免疫程序
--------
表4-4 北京市80年代儿童免疫程序
--------
表4-5 北京市三种生物制品免疫成功率监测
--------
图4-10 北京市冷链示意图
--------
表4-6 北京市1982~1990年不同地区生物制品接种率%调查统计表
------
3.传染病管理
--------
图4-11 民国24年(1935年)北平市卫生局巡回防治传染病及运送车
--------
图4-12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中央卫生实验处化粪池
--------
图4-13 民国25年(1936年)北平第二卫生区卫生事务所对传染病进行家庭访视
--------
图4-14 民国25年(1936年)北平传染病医院消毒队进行家庭病人居室消毒
----
第二节传染病流行
------
1.南宋流行瘟疫
------
2.元大都饥疫
------
3.明京师鼠疫流行
------
4.清京师天花流行
------
5.民国北平传染病流行概况
------
6.北京传染病流行概况
----
第三节流行病防治
------
1.霍乱
--------
表4-7 北京市365株爱尔托弧菌不同来源检出率(1965~1966)
--------
表4-8 36株不同来源的爱尔托弧菌毒力强度试验(1966)
------
2.细菌性痢疾
--------
表4-9 北平细菌性痢疾发病表
--------
表4-10 北京细菌性痢疾发病表
------
3.伤寒、副伤寒
--------
表4-11 北平伤寒发病统计表
--------
表4-12 北京伤寒发病统计表
------
4.病毒性肝炎
--------
表4-13 北京病毒性肝炎发病表
--------
表4-14 北京(1973-1975)健康人群HBsAg阳性统计表
------
5.脊髓灰质炎
--------
表4-15 北京脊髓灰质炎发病统计表
------
6.流行性腹泻
------
7.肝吸虫病
--------
表4-16 北京五个区县肝吸虫病感染率表(1975~1977)
--------
表4-17 北京肝吸虫病保虫动物宿主感染率表(1959~1977)
--------
表4-18 海滨、朝阳、昌平、通县淡水鱼肝吸虫感染率表(1975~1977)
------
8.钩虫病
--------
表4-19 北京钩虫病发病统计表
------
9.鼠疫
------
10.斑疹伤寒
--------
表4-20 北京斑疹伤寒发病统计表
--------
表4-21 北京斑疹伤寒职业分布统计表(1960~1961)
------
11.黑热病
--------
表4-22 北京黑热病发病统计表
------
12.疟疾
--------
表4-23 北京疟疾发病统计表
------
13.流行性乙型脑炎
--------
表4-24 北京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统计表
------
14.钩端螺旋体病
------
15.布鲁氏菌病
------
16.炭疽
------
17.狂犬病
--------
图4-15 民国25年(1936年)北平市第二卫生区事务所捕犬大队对未注册的狗及狂犬嫌疑狗进行捕捉之
------
18.口蹄疫
------
19.流行性感冒
--------
表4-25 北京流感发病表
------
2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表4-26 北京流行性脑脊髓炎发病统计表
------
21.天花
--------
图4-17 民国31年(1942年)北平外四区宣外大街159号发生开花患者,市警察局封闭街道交通之情
--------
表4-27 北京市历年天花发病死亡统计
------
22.猩红热
--------
表4-28 北京猩红热发病统计表
------
23.麻疹
--------
表4-29 北京麻疹发病统计表
------
24.百日咳
------
25.白喉
--------
表4-30 北京白喉发病统计表
------
26.结核病
--------
表4-31 北京市结构病死亡统计表
--------
表4-22 北京市区、郊区肺结核患病率统计表
------
27.性病
------
28.艾滋病
------
29.地方病
--------
表4-33 北京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统计表(1976)
--------
表4-34 北京市(1977)氟中毒患者地区分布表
--------
图4-18 1984年3月9日中共北京市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白介夫视察怀柔县大骨节病区
--------
图4-19 昌平县氟斑牙病人(1983年摄)
--------
图4-20 密云县地方性甲状腺病人
--
第二章公共卫生
----
第一节食品卫生
------
1.食品卫生
--------
图4-21 50年代公共食堂进行碗筷消毒
------
2.食品污染事故
----
第二节公共卫生
------
1.环境卫生
--------
表4-35 民国22年(1933年)卫生处各清道班担任洒扫路面及清道夫役人数分配表
--------
图4-22 民国22年(1933年)北平市卫生局新置换清道垃圾车之一种
--------
图4-23 民国22年(1933年)北平市卫生局新置铁桶(原为木桶)运送污水车
--------
图4-24 民国35年(1946年)新式粪桶
--------
图4-25 民国35年(1946年)北平市第二卫生事务所定期进行水井消毒
--------
图4-26 民国24年(1935年)北平市内饮用水井消毒队
--------
表4-36 5个影剧院观众厅的空气质量情况(平均值)(1959~1960)
--------
表4-37 北京市百货大楼各营业厅空气中颗粒物及苯荓(a)芘含量结果(μg/m3)
--------
表4-38 北京城区1981、1982年大气中三项指标年平均值
------
2.劳动卫生
--------
图 4-27 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体制图
--------
图4-28 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网
--------
表4-39 北京市三次职业中毒普查发病情况对比(检出率%)
--------
表4-40 北京市历年尘肺新病例、累积、死亡及现患病例
--------
图4-29 1962年防治职业病医生到北京二棉纺厂车间宣传防病知识
--------
图4-30 北京劳动卫生专家于永中在南极进行考察
------
3.学校卫生
--------
图4-31 北平学校卫生组织及行政系统图
--------
图4-32 民国25年(1936年)北平市卫生局第二卫生区事务所学校卫生宣传队进行宣传之情况
--------
图4-33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学校卫生检查视力
--------
图4-34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逸仙小学校卫生状况
--------
图4-35 民国23年(1934年)学校卫生课职掌业务图
--------
表4-41 民国24年(1935年)北平市各小学校学生缺点统计表(一)
--------
表4-42 民国24年(1935年)北平市各小学校学生缺点统计表(二)
--------
表4-43 北京市(1955年)中、小学校学生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
表4-44 北京市(1955年)中、小学校学生体重统计表(单位:千克)
--------
表4-45 北京(1985年)身高测试结果
--------
表4-46 北京(1985年)体重测试结果
--------
表4-47 北京(1985年)胸围测试结果
------
4.放射卫生
------
5.消、杀、灭
------
6.国境卫生检疫
第五篇妇幼篇
--
第一章婚姻保健
----
第一节婚俗
------
1.禁止近亲通婚
------
2.宋代提倡晚婚
------
3.北平居民婚嫁年龄
--------
表5-1 北平市1934年度各区婚嫁数目及年龄比较表
----
第二节婚姻保健
------
1.婚前检查
--------
表5-2 北京市婚前检查情况(1985-1990年)
--------
表5-3 北京市婚前检查疾病检出情况(1985~1990)
------
2.婚前保健教育
--
第二章妇女保健
----
第一节接生管理
------
1.“三婆”保健机构雏形
------
2.北平发布取缔产婆令
------
3.北平市接生注册领照规则
------
4.北平母婴保健
--------
表5-4 北京特别市公署卫生局附属各院所妇婴卫生工作年报表民国26年度(1937年)(自1937.7
------
5.北平市妇婴检查办法
------
6.北平助产士法
--------
图5-1 民国23年(1934年)中央妇婴实验基地进行产前访视
--------
图5-2 民国23年(1934年)中央妇婴实验基地进行产后访视
--------
图5-3 民国23年(1934年)中央妇产实验基地进行婴儿保健实习
------
7.北京新接生法
--------
表5-5 1948~1951年新法接生统计表
--------
表5-6 1950~1951年免费接生人数
----
第二节围产保健
------
1.城市围产保健
------
2.农村围产保健
----
第三节妇女劳动保护
------
1.女职工劳动保护
------
2.孕期劳动保护
------
3.产前后劳动保护
----
第四节妇女病防治
------
1.性病防治
--------
表5-7 1951~1958年北京市城区梅毒婴儿死亡统计表
------
2.癌症普查
--------
表5-8 历年子宫颈癌普查情况表
------
3.子宫脱垂防治
--
第三章儿童保健
----
第一节散居儿童保健
------
1.城市散居儿童保健
------
2.农村散居儿童保健
--------
表5-9 北京市城区婴儿、新生儿死亡率(‰)
----
第二节集体儿童保健
------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
------
2.集体儿童营养保健
--------
表5-10 北京市托儿所1~3岁幼儿参考食物量表
--------
表5-11 北京市托儿所3~6岁儿童参考食物量
----
第三节儿童死亡分析
------
1.婴儿死亡率
--------
表5-12 北京城区历年新生儿几种主要疾病死亡情况
--------
表5-13 北京市城区人口普通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
--------
表5-14 北京市城区1~11个月婴儿几种主要疾病死亡情况
--------
表5-15 北京市婴儿、新生儿死亡情况(1979~1990)
------
2.婴儿死因分析
--------
图5-4 北京市城区婴儿、新生儿死亡率(‰)(1969~1978)
----
第四节儿童营养
------
1.母乳喂养
------
2.母乳及人工混合喂养
----
第五节儿童营养缺乏病
------
1.佝偻病的防治
--------
表5-16 北京市小儿佝偻病患病率(%)
------
2.营养性贫血防治
--------
表5-17 北京市(1979~1990年)小儿营养性贫血患病率(%)
----
第六节儿童发育
------
1.儿童生长发育
--------
表5-18 北京郊区县正常男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75年)
--------
表5-19 北京城区正常男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75年)
--------
表5-20 北京城区正常女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75年)
--------
表5-21 北京郊区县正常女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75年)
--------
表5-22 北京市城区正常男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85年)
--------
表5-23 北京市郊区正常男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85年)
--------
表5-24 北京市城区正常女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85年)
--------
表5-25 北京市郊区正常女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85年)
------
2.儿童生长监测
--------
表5-26 1987~1993年出生~72个月儿童体格发育值
--------
表5-27 1987~1993年出生~72个月儿童体格发育月增值
--------
表5-28 1987~1993年出生~72个月儿童体格发育年增值
--
第四章计划生育技术管理
----
第一节计划生育政策
------
1.节育实行限制
------
2.节育放宽限制
------
3.节育积极提倡
------
4.节育列入宪法
--------
表5-29 1979~1990年北京市人口增长情况
----
第二节节育技术管理
------
1.建立行政管理机构
------
2.制订节育手术常规
------
3.培训节育技术人员
------
4.节育手术质量管理
--------
表5-30 北京市(1981~1990)计划生育手术情况
------
5.节育效果监测
第六篇医疗篇
--
第一章医疗管理
----
第一节医政
------
1.医院
------
2.医院分级
--------
表6-1 医院分级管理基本标准表
------
3.医院质量
--------
图6-1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中央医院一等病室
--------
图6-2 民国18年(1929年)北平协和医院二等病室
--------
表6-3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中央医院三等病室
--------
图6-4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中央医院特等病室
--------
图6-5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中央医院婴儿室
--------
图6-6 30年代北平协和医院手术室
--------
图6-7 一级质量管理体制图
--------
图6-8 二级质量管理体制图
--------
图6-9 三级质量管理体制图
------
4.医院病案
------
5.医院感染
------
6.急救网
--------
图 6-10 民国24年(1935年)北平市卫生局输送病人车辆
--------
图6-11 医院卫生学管理体制示意图
--------
图6-12 北京急救急诊管理体制示意图
------
7.医疗事故防范
------
8.护理
--------
表6-2 护理管理标准评分要求
--------
图6-13 198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向王秀瑛颁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南丁格尔奖
--------
图6-14 北京护师王秀瑛于1983年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南丁格尔奖章
--------
图6-15 北京宣武医院护士为重症卧床病人擦背以防褥疮
------
9.开业医
----
第二节医疗制度
------
1.公费医疗
--------
表6-3 全市公费医疗支出情况表
--------
表6-4 全市公费医疗经费执行情况(1990年)
------
2.合作医疗
--------
表6-5 北京市郊9县农村合作医疗统计表
------
3.劳动保险医疗
------
4.医疗预防免费
--
第二章医疗服务
----
第一节医疗服务
------
1.门诊
------
2.住院
------
3.急诊
------
4.血液
--------
表6-6 北京市公民义务献血情况 1990年
--------
表6-7 成分血生产情况 1990年
--------
表6-8 血制品生产情况 1990年
------
5.体检
----
第二节医疗保健
------
1.“北京人”卫生保健
------
2.卫生预防保健
------
3.北平市卫生保健
------
4.分级分工医疗保健
------
5.三级医疗保健预防网
------
6.地段医疗预防保健
--------
表6-9 北京市1990年家庭病床工作情况
------
7.初级卫生保健
--------
图6-16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体制图
--------
图6-17 城市初级卫生保健管理体制图
------
8.农村医疗保健
------
9.干部保健
------
10.家庭病床
--
第三章医疗队
----
第一节抗日救护队
------
1.北平抗日救护队
------
2.张学良、宋子文检阅救护队
------
3.抗日救护队宿营密云县橝营村
----
第二节抗美援朝医疗队
------
1.抗美援朝手术队
------
2.国际医疗服务队
--------
图6-18 民国22年(1933年)协和医院派出前线救护队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
--------
图6-19 民国22年(1933年)张学良、宋子文检阅抗日救护队
--------
图6-20 抗日救护队宿营密云县橝营村
----
第三节支援外省市医疗队
------
1.支援外省市医疗队
------
2.支援灾区医疗队
----
第四节援外医疗队
------
1.援几、布、利医疗队
------
2.援南斯拉夫针灸组
----
第五节农村医疗队
------
1.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
2.巡回医疗队
--------
图6-21 北京友谊医院落户在房山十渡公社的医师吴莱文在巡回医疗途中与患者诊治
--------
图6-22 1958年海淀区五道口乡村医院护士在稻田巡回医疗
--------
图6-23 1971~1978年北京协和医院先后派出7批医务人员到海拔5000米高的西藏阿里地区进行
--------
图6-24 1976年北京医疗队在西藏噶尔县牧区宏东公社为藏民防治疾病
--------
图6-25 1976年北京医疗队在西藏帮助藏族人民大搞环境卫生
--------
图6-26 国外授于中国医疗队医生的奖章
--------
表6-10 1967年全市各医院巡回医疗情况表
----
第六节国际交往
------
1.出访
------
2.合作
第七篇药政篇
--
第一章药品管理
----
第一节药品“三证”
------
1.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
2.药品经营许可证
------
3.制剂许可证
----
第二节新药管理
------
1.新药命名
------
2.中成药命名
------
3.新药审批、保护及技术转让
--
第二章药品监督
----
第一节生产
------
1.药铺
------
2.西药厂
------
3.生产规则
------
4.药品标准
------
5.药品卫生标准
------
6.厂房卫生标准
----
第二节经营
------
1.经营
------
2.广告
------
3.标签
------
4.说明书
----
第三节监督检验
------
1.监督
------
2.检验
--
第三章药剂器械
----
第一节药剂
------
1.行政
------
2.药剂
--------
图7-1 医院药剂科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
--------
图7-2 医院中药房管理体系示意图
----
第二节器械
------
1.管理
------
2.装备
--
第四章特殊药品
----
第一节鸦片
------
1.鸦片传人中国
------
2.严禁吸食鸦片
--------
图7-3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市卫生局烈性毒品戒毒所男性戒毒者
----
第二节麻毒放射药品
------
1.麻醉药品
--------
图7-4 民国23年(1934年)北平市卫生局烈性毒品戒毒所女性戒毒者
--------
表7-1 卫生部关于供应麻醉药品暂行范围表
------
2.医用毒性药品
------
3.精神药品
--------
表7-2 医疗单位精神药品每季购用限量表
------
4.放射药品
第八篇中医篇
--
第一章中医药管理
----
第一节中医药管理
------
1.周代医药分科
------
2.宋代设医官局、尚药局
------
3.金元设两院一局
------
4.清设刑律
------
5.北洋政府排斥中医
------
6.民国政府废止中医
------
7.中医药界反抗斗争
------
8.中央国医馆成立
------
9.中医条例
------
10.中医委员会
----
第二节中医政策
------
1.中医管理机构
--------
表8-2 北京全市中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发展表
------
2.中医政策
------
3.中医科技成果管理
--
第二章中西医结合
----
第一节中西医结合
------
1.中西医汇通
------
2.中西医结合
----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
------
1.经络研究
------
2.脾胃学说研究
------
3.肾学研究
------
4.关于中药活血化瘀药理研究
------
5.中草药的药理研究
------
6.中草药的药物化学研究
------
7.针灸实验及临床研究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
------
9.中西医结合在内科方面的研究
------
10.中西医结合在外科方面的研究
------
11.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方面研究
------
12.中西医结合在小儿科方面的研究
------
13.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基地
------
1.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基地
------
2.北京市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基地
------
3.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第三章中医院管理
----
第一节中医院管理体制
------
1.古代中医院
------
2.现代中医院
--------
表8-3 1990年全市各科中医师人数和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分科位数
--------
表8-4 中医医院编制表
--------
图8-2 中医院管理体制示意图
----
第二节中医规章制度管理
------
1.中医护理制度
------
2.中医医院工作条例
------
3.个体开业及联合诊所管理办法
第九篇技术篇
--
第一章中医药技术
----
第一节中医药技术
------
1.官修本草
------
2.《饮膳正要》
--------
图9-1 元忽思慧著《饮膳正要》插图
--------
图9-2 无忽思慧著《饮膳正要》胎教插图
--------
图9-3 元《饮膳正要》食物禁忌
------
3.金元病因病机学
------
4.金元外科学
------
5.金中都太医张从正攻邪论
------
6.元大都太医提点许国祯《御药院方》
------
7.明代朝廷令编本草学
------
8.明北京《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
------
9.明吴有性“戾气”学说
------
10.清思维不在心而在脑
------
11.清同仁堂
--------
图9-4 清代开业乐家老铺及50年代公私合营的同仁堂
------
12.清宫温病治法
------
13.清宫活血化瘀的运用特点
------
14.清皇妃长寿秘方
----
第二节中医学技术
------
1.内科
--------
图9-5 清慈禧用药底薄
--------
图9-6 清光绪自录沉户背疼痛方
--------
图9-7 西汉针灸针
--------
图9-8 明代(1601年)制成的不同用途的九根针
--------
图9-9 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素问>
--------
图9-10 元刊本<新编金匮方论>
------
2.外科
------
3.妇科
------
4.儿科
------
5.针灸科
------
6.骨伤科
------
7.按摩科
------
8.眼、喉科
----
附图
------
图9-11 党和国家领导人康克清为著名老中医赵炳南老教授举行诞辰65周年庆祝会
------
图9-12 著名中医蒲辅周和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研究肿瘤病案
------
图9-13 著名中医王易门著书立说
------
图9-14 中西医结合专家谢竹藩教授在西太平洋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
图9-15中药房
------
图9-16 推拿按摩治疗
------
图9-17 针灸治疗
--
第二章西医医疗技术
----
第一节内科
------
1.消化系病
------
2.心血管病
------
3.呼吸病
------
4.血液病
------
5.内分泌
------
6.肾病
------
7.热带病
------
8.变态反应
------
附图
--------
图9-18 热带病专家钟惠澜教授在试验室
--------
图9-19 胃肠道专家张孝骞教授检查病人
--------
图9-21 胃肠道专家陈敏章教授做内窥镜检查
--------
图9-22 呼吸病专家翁心植教授进行肺功能检查
--------
图9-20 内分泌专家刘士豪教授
--------
图9-23 风湿病专家张乃静教授在实验室
--------
图9-24 内科专家潘国宗教授在实验室研究胃肠功能
--------
图9-25 修瑞娟博士在美国微循环实验室
--------
图9-26 中国工程院院士老年医学专家王士雯教授在实验室
--------
图9-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
--------
图9-28 叶恭绍教授
--------
图9-29 临床药理专家李家泰教授
--------
图9-30 医学专家马海德教授
--------
图9-31 北京医学院副院长汉斯·米勒教授
----
第二节外科
------
1.普外
------
2.创伤
------
3.胸心血管
------
4.泌外
------
5.神外
--------
表9-1 北京组合全国6城市22个省市神经系统疾病调查表
------
6.烧伤
------
7.整形
------
附图
--------
图9-32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诊治疾病
--------
图9-33 吴阶平教授在实验室
--------
图9-34 心外科专家吴项恺教授与美国同行
--------
图9-35 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查看心脏术后病儿
--------
图9-36 著名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
--------
图9-37 北京医科大学体外心脏直视手术
--------
图9-38 中法心血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图9-39 外科专家曾宪九
--------
图9-40 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教授在做手术
--------
图9-41 外科专家任祖渊教授等讨论脑部手术
--------
图9-42 外科专家王澍环教授观察术后病人
--------
图9-43 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卢世壁教授查房
--------
图9-44 外科专家徐文怀教授
--------
图9-45 英国皇家麻醉学会授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谢荣教授名誉会员单位
----
第三节妇产科
------
1.妇科
--------
表9-2 1959~1975年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疗效
------
2.产科
------
3.计划生育技术
----
第四节儿科
------
附图
--------
图9-46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教授查房
--------
图9-47 林巧稚教授看望病人
--------
图9-48 林巧稚教授与妇产科专家交谈
--------
图9-49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妇产科专家严仁英教授
--------
图9-50 妇产科专家严仁英教授和她的研究生
------
1.儿科急救
------
2.小儿呼吸病
------
3.小儿肠道病
------
4.小儿心血管病
------
5.小儿血液病
------
6.小儿神经疾病
------
7.小儿肾病
------
8.小儿内分泌病
------
9.新生儿疾病
----
第五节小儿外科
------
1.小儿外科
------
2.小儿外科各专业技术
----
第六节眼科
------
1.青光眼的防治
------
2.眼科显微手术技术
------
3.角膜移植及眼库技术
------
4.眼科玻璃体切割手术
------
5.屈光手术
------
6.眼病流行病学
----
第七节耳鼻喉科
------
1.变态反应
------
2.嗓音医学和语言医学
----
第八节口腔科
------
1.清及民国时期牙科
------
2.北京牙科
------
附图
--------
图9-51 50年代儿科专家诸福棠教授到托儿所观察麻疹疫苗的实际效果
--------
图9-52 儿科教授诸福棠(前右二)及胡亚美(前右一)教授辅导学生
--------
图9-53 汤飞凡、张晓楼教授发现沙眼衣原体
--------
图9-54 眼科专家张晓楼在怀柔县调查眼疾病
--------
图9-55 国际防盲协会主席向眼科专家胡铮教授颁发“国家防盲奖”
--------
图9-56 中国工程院士姜泗长
--------
图9-57 北京市口腔医院诊治室
----
第九节皮肤性病科
------
1.清末民国皮肤性病科
------
2.北京皮肤性病科
----
第十节老年病科
------
1.老年病学基础研究
------
2.老年病诊疗技术研究
------
3.老年病流行病学研究
------
4.延缓衰老中药的实验研究
------
5.老年医学专业技术
------
6.老年社会医学研究
------
7.老年病中西医结合研究
----
第十一节神经精神病科
------
1.神内
------
2.精神病
----
第十二节运动医学
------
1.运动医学发展
------
2.运动医学的成就
----
第十三节肿瘤科
------
1.肿瘤治疗技术
------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技术
----
第十四节现代诊疗器械
------
1.直线加速器
------
2.电子显微镜
------
3.核磁共振仪
------
4.数字减影放射仪
------
5.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
7.螺旋CT机
------
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9.内窥镜
------
10.病房计算机管理
------
附图
--------
图9-58 直线加速器
--------
图9-59 治疗用直线加速器
--------
图9-60 电子显微镜
--------
图9-62 数字减影放射仪
--------
图9-61 核磁共振仪
--------
图9-63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
图9-6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
图9-65 螺旋CT机
--------
图9-6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图9-67 内窥镜
--------
图9-68 病房计算机管
第十篇名医篇
--
第一章金元明清名医
----
第一节金中都名医
------
1.纪天锡
------
2.王去执
------
3.张从正
--------
图10-1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子和)像
----
第二节元大都名医
------
1.许国祯
------
2.王东野
------
3.忽思慧
----
第三节明北京名医
------
1.戴思恭
--------
图10-2 明御医戴思恭
------
2.薛铠
------
3.薛己
--------
图10-3 明太医院院使薛己
------
4.徐春甫
--------
图10-4 明太医徐春甫
------
5.杨继洲
--------
图10-5 明太医杨继洲
------
6.龚廷贤
--------
图10-6 明太医龚廷贤
------
7.马莳
--------
图10-7 明太医院院正马莳
----
第四节清北京名医
------
1.徐大椿
--------
图10-8 明太医院供奉徐大椿
------
2.吴谦
--------
图10-9 清太医院院判(院长)吴谦
------
3.陈修园
--------
图10-10 清名医陈修园
------
4.王九峰
--------
图10-11 清太医院院监王九峰
------
5.王清任
--------
图10-12 清解部学家王清任
------
6.吴塘
------
7.陈秉钧
------
8.丁德恩
------
9.赵文魁
--
第二章北平与北京名医
----
第一节北平名医
------
1.杨浩如
------
2.徐右丞
------
3.关月波
------
4.冯济卿
------
5.梁保和
------
6.杜自明
------
7.袁鹤侪
------
8.张汉卿
------
9.刘沛卿
------
10.王石清
------
11.金书田
------
12.汪逢春
--------
图10-13 “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
------
13.孔伯华
--------
图10-14 “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
------
14.施今墨
--------
图10-15 “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
------
15.方伯屏
------
16 .哈锐川
----
第二节北京名医
------
1.费竹斋
------
2.刘道信
------
3.蒲辅周
------
4.郑守谦
------
5.佟阔泉
------
6.方鸣谦
------
7.赵树屏
------
8.瞿文楼
------
9.魏舒和
------
10.张友松
------
11.吴济拯
------
12.王文鼎
------
13.王乐亭
------
14.钱伯煊
------
15.于道济
------
16.时逸人
------
17.杨济生
------
18.金厚茹
------
19.曹锡珍
------
20.祁振华
------
21.陈慎吾
------
22.樊干卿
------
23.胡希恕
------
24.赵炳南
------
25.杨子谦
------
26.余无言
------
27.岳美中
------
28.宗维新
------
29.卢英华
------
30.沈仲圭
------
31.郗霈龄
------
32.韦文贵
------
33.赵心波
------
34.周慕新
------
35.陆石如
------
36.赵锡武
------
37.冯泉福
------
38.章次公
------
39.徐衡之
------
40.刘寿山
------
41.丁化民
------
42.夏寿人
------
43.祝伯权
------
44.叶心清
------
45.姚正平
------
46.房芝萱
------
47.刘奉五
------
48.王鹏飞
------
49.胡荫培
------
50.魏龙骧
------
51.梁仪韵
------
52.任应秋
------
53.王鸿士
------
54.董万鑫
----
第三节北京学部委员、院士
------
1.萧龙友
--------
图10-16 “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
------
2.马文昭
------
3.洪式闾
------
4.胡径甫
------
5.张孝骞
------
6.蔡翘
------
7.诸福棠
------
8.张锡钧
------
9.钟惠澜
------
10.林巧稚
------
11.谢少文
------
12.冯兰洲
------
13.刘思职
------
14.柳支英
------
15.黄家驷
------
16.王善源
------
17.朱壬葆
------
18.吴英恺
------
19.王志均
------
20.黄桢祥
------
21.杨简
------
22.王序
------
23.吴桓兴
------
24.姜泗长
------
25.梁植权
------
26.宋鸿钊
------
27.陆宝麟
------
28.朱既明
------
29.周廷冲
------
30.吴阶平
------
31.董建华
------
32.翁心植
------
33.张金哲
------
34.盛志勇
------
35.程莘农
------
36.黄翠芬
------
37.黄志强
------
38.刘玉清
------
39.胡亚美
------
40.王澍寰
------
41.沈渔邨
------
42.王忠诚
------
43.吴德昌
------
44.史轶蘩
------
45.陆士新
------
46.王琳芳
------
47.候云德
------
48.赵铠
------
49.卢世璧
------
50.陈可冀
------
51.洪涛
------
52.甄永苏
------
53.陆道培
------
54.肖培根
------
55.秦伯益
------
56.朱晓东
------
57.王士雯
------
58.巴德年
------
59.王永炎
------
60.沈倍奋
------
61.韩启德
------
62.刘德培
----
第四节北京卫技三级以上专家
------
1.赵燏黄
------
2.张鋆
------
3.林宗扬
------
4.杨崇瑞
------
5.刘瑞华
------
6.侯宝璋
------
7.金宝善
------
8.薛愚
------
9.梁铎
------
10.胡正祥
------
11.汤飞凡
------
12.林几
------
13.孟继懋
------
14.孟目的
------
15.张乐天
------
16.魏毓麟
------
17.刘士豪
------
18.林振纲
------
19.毛燮均
------
20.李涛
------
21.臧玉洤
------
22.胡传揆
------
23.谢祖培
------
24.崔谷忱
------
25.钟之琦
------
26.聂毓禅
------
27.王叔咸
------
28.王耀云
------
29.裘祖源
------
30.范秉哲
------
31.许英魁
------
32.汪德晋
------
33.罗宗贤
------
34.徐政闻
------
35.何穆
------
36.严镜清
------
37.吴执中
------
38.邓家栋
------
39.张昌颖
------
40.徐荫祥
------
41.汪绍训
------
42.吴瑞萍
------
43.吴洁
------
44.陶桓东
------
45.邓金鍌
------
46.赵以成
------
47.张庆松
------
48.朱贵卿
------
49.王洁泉
------
50.叶恭绍
------
51.王琇瑛
------
52.张文奇
------
53.张为申
------
54.刘家琦
------
55.马海德
------
56.王正仪
------
57.林荣东
------
58.王树善
------
59.胡汉升
------
60.张光炎
------
61.何观清
------
62.赵树萱
------
63.张其楷
------
64.王光超
------
65.柳步青
------
66.戴士铭
------
67.刘士杰
------
68.李肇特
------
69.严仁英
------
70.曾宪九
------
71.郑芝田
------
72.秦振庭
------
73.张晓楼
------
74.马旭
------
75.朱洪荫
------
76.冯传汉
------
77.陈正仁
------
78.刘曾复
------
79.傅正恺
------
80.李宏毅
------
81.郑中立
------
82.李凤鸣
------
83.朱希涛
------
84.苏鸿熙
------
85.米勒
------
86.谷钰之
------
87.刘维勤
------
88.康映蕖
------
89.俞家振
------
90.黄萃庭
------
91.阚冠卿
------
92.刘隽湘
------
93.沈长慧
------
94.林传骧
------
95.黄宛
------
96.林启寿
------
97.郑麟蕃
------
98.楼之岑
------
99.方圻
------
100.张丽珠
------
101.谢荣
------
102.吴朝仁
------
103.张天民
------
104.马万森
第十一篇著述篇
--
第一章金元医学著述
----
第一节金中都医学著述
------
1.《集注难经》
------
2.《儒门事亲》
----
第二节元大都医学著述
------
1.《御药院方》
------
2.《饮膳正要》
------
3.《世医得效方》
------
4.《本草经疏》
--
第二章明清医学著述
----
第一节明北京医学著述
------
1.《普济方》
------
2.《救荒本草》
------
3.《奇效良方》
------
4.《本草品汇精要》
------
5.《针灸大成》
------
6.《古今医统大全》
------
7.《保婴撮要》
------
8.《证治要诀》
----
第二节清北京医学著述
------
1.《外科大成》
------
2.《医宗金鉴》
------
3.《温病条辨》
------
4.《医林改错》
------
5.《医醇剩义》
------
6.《医略存真》
------
7.《中国药物配方》
--------
表11-1 清代北京部分医学著述表
--
第三章民国北平医学著述
----
第一节中医药学
------
1.《神农本草经注论》
------
2.《中药浅说》
------
3.《制药学大纲》
------
4.《泊庐医案》
------
5.《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
6.《中国时令病学》
--------
表11-2 北平市部分老中医著述表
----
第二节西医药学
------
1.《解剖条例》
------
2.《外科各论》
------
3.《中华药典》
--------
表11-3 北平部分医学著述表
--
第四章北京西医学著述
----
第一节内科
------
1.《心导管检查术》
------
2.《心脏病及其心电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胸部疾病著述
------
4.《肾脏病学》
------
5.《热带病学》
------
6.《临床变态反应学》
------
7.儿童体健学
----
第二节外科
------
1.《外科学》
------
2.《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研究》
------
3.《骨与关节损伤》
------
4.《创伤与急救》
------
5.《手外科学》
------
6.《胸部外科》
------
7.《泌尿外科学》
------
8.《肾移植》
------
9.《实用性医学》
------
10.《神经外科学》
------
11.《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
------
12.《成形外科学概要》
------
13.《实用麻醉学》
------
14.《支气管造影术》
----
第三节妇产科
------
1.《妇幼卫生》
------
2.《妇产科学》
------
3.《计划生育》
------
4.《妇科肿瘤》
------
5.《实用优生学》
------
6.《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
7.《妇产科超声诊断图谱》
----
第四节儿科
------
1.《实用儿科学》
------
2.《小儿传染病学》
------
3.《小儿阑尾炎》
------
4.《小儿矫形外科学》
------
5.《小儿外科学》
----
第五节眼科
------
1.《眼底病》
------
2.《眼科手术学》
------
3.《眼微循环及相关疾病》
------
4.《眼科细胞学》
------
5.《眼底病学》
----
第六节耳鼻喉科
------
1.《耳鼻咽喉科及护理》
------
2.《气管切开手术》
------
3.《耳鼻咽喉科学》
------
4.《耳鼻咽喉科图谱》
------
5.《耳鼻咽喉科全书》
------
6.《耳鼻咽喉科诊断学》
----
第七节口腔科
------
1.《口腔内科学》
------
2.《口腔矫形学》
------
3.《常见口腔病防治》
----
第八节皮肤性病科
------
1.《梅毒学》
------
2.《皮肤病与性病学》
------
3.《皮肤性病学讲义》
------
4.《常见皮肤病彩色图谱》
------
5.《皮肤病学》
--------
表11-4 北京部分著述表
--
第五章中医学著述
----
第一节老中医经验选编
------
1.《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
2.《关幼波临床经验选编》
----
第二节中医医案著述
------
1.《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
2.《中医按摩疗法》
------
3.中医著述
--------
表11-5 北京中医部分著述表
第十二篇科研篇
--
第一章中医药学研究
----
第一节针灸铜人
------
1.宋针灸铜人
------
2.元明针灸铜人
------
3.清针灸铜人
------
4.上海中医学院收藏的针灸铜人
--------
图12-1 明1443年针灸铜人
----
第二节中医药临床研究
------
1.《普济方》在北京刊行
------
2.辨证施治理论的运用
--
第二章西医学研究
----
第一节科研管理
------
1.科研计划
------
2.科研成果
------
3.科研成果奖励标准
------
4.科研信息
----
第二节基础医学研究
------
1.人体解剖学
------
2.人体生理学
------
3.医学细胞生物学
------
4.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
5.医学生物物理学
------
6.医学遗传学
------
7.放射医学
------
8.人体免疫学
------
9.医学微生物学
------
10.医学寄生虫学
------
11.病理学
------
12.药理学
------
13.医学实验动物学
------
14.生物医学工程学
----
第三节临床医学研究
------
1.临床诊断学
------
2.理疗学和麻醉学
------
3.内科学
------
4.外科学
------
5.妇产科学
------
6.儿科学
------
7.眼科学
------
8.耳鼻喉科学
------
9.口腔科学
------
10.皮肤科学
------
11.性病学
------
12.神经病学
------
13.精神病学
------
14.核医学
------
15.肿瘤学
----
第四节预防医学研究
------
1.流行病学与微生物学
------
2.病毒学
------
3.环境卫生学与卫生工程学
------
4.劳动卫生学
------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6.少儿卫生学
------
7.放射卫生学
------
8.精神卫生学
------
9.卫生检验学
------
10.消毒学
----
第五节军事医学研究
------
1.野战外科学
------
2.核武器医学防护学
------
3.生物武器医学防护学
------
4.化学武器医学防护学
------
5.军队流行病学
------
6.激光与微波医学防护
------
7.航空医学
------
8.航天医学
------
9.卫生勤务学
----
第六节科技成果
------
1.中医科技成果
--------
表12-1 中医科技成果简表(国家级奖)
------
2.西医科技成果
--------
表12-2 西医科技成果简表(国家级奖)
第十三篇教育篇
--
第一章医学教育
----
第一节教学方式
------
1.集中授课
------
2.带徒弟与授课相结合
----
第二节教学制度
------
1.世袭学医
------
2.专科设置及教科书
------
3.考试制度
------
4.教师的待遇
----
第三节太医院和学校教学
------
1.太医院教学
------
2.学校教学
----
第四节中西医教育
------
1.中医教育
------
2.西医教育
--------
图13-1 杨崇瑞博士
----
第五节北京卫生系统医学教育管理
------
1.行政管理体制
------
2.高等医学院校管理
------
3.中等专业学校管理
------
4.成人教育管理
--
第二章高中等医学教育
----
第一节高等医学教育
------
1.国家在京医学院校
------
2.北京市医学院校
----
第二节中等医学教育
------
1.北京市属中专学校
--------
表13-1 1949年北京各护士学校、助产学校简况及50年代初期接管后变动情况
--------
表13-2 1949~1990年北京市卫生系统中专学校数变化情况
--------
表13-3 北京市卫生系统中专学校1973~1990年各专业招生数
--------
表13-4 1990年市卫生系统中专学校初步调整方案
------
2.部委厂矿属中专学校
----
第三节成人医学教育
------
1.培训班
------
2.脱产及在职进修
--------
表13-5 10个全国进修基地招收进修生科别及人数
------
3.中医教育和西医学习中医
------
4.业余医学院和“七·二一”大学
------
5.复训、补课
------
6.学历教育
--------
表13-6 1983~1990年市卫生系统全日制中专学校职工中专部或工职工中专学校专业设置及招生数
------
7.专业证书教育
------
8.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
------
9.管理干部教育
------
10.国际交流与出国学习
第十四篇健康教育篇
--
第一章说教健康教育
----
第一节文字传播
------
1.教民吃熟食
------
2.教民吃五谷
------
3.教民穿衣
------
4.教民戒烟酒
------
5.教民饮食有节
------
6.教民知病强身
----
第二节图画评书歌诀传播
------
1.跳舞祛病
------
2.养生十六字歌诀
------
3.京乡评书说健康
--
第二章报刊健康教育
----
第一节卫生科普报
------
1.卫生丛报
------
2.健康报
------
3.北京卫生报
------
4.健康咨询报
--------
图14-1 《健康咨询报》创刊号报头
----
第二节卫生科普杂志
------
1.通俗医事月刊
------
2.医事月刊
------
3.卫生月刊
------
4.卫生杂志
------
5.健康杂志
------
6.健康少年画报
----
第三节卫生科普丛书
------
1.三元参赞延寿书
------
2.修龄要旨
------
3.中外卫生要旨
------
4.家庭卫生顾问
------
5.候诊教育丛书
--
第三章全民健康教育
----
第一节电台广播及幻灯片
------
1.广播卫生演讲
--------
图14-2 1934年北平中央卫生教育系定期定时在广播电台进行卫生宣传演讲
--------
图14-3 1934年北平中央卫生教育系在汤山卫生实验区事务所门诊部进行卫生讲演
------
2.卫生幻灯片
----
第二节卫生科普电影电视片
------
1.第一部卫生电影片
------
2.卫生教育电影片
------
3.健康百话电视节目
----
第三节标本图片展览
------
1.标本模型展览
------
2.全国医药卫生展览会
------
3.全国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展览
--------
图14-4 民国5年(1916年)卫生教育联合会在北京印制的“不要随地吐痰”的宣传画
------
4.预防麻疹专题展览
------
5.工矿企业防痨展览会
------
6.预防煤气中毒展览会
------
7.避孕展览会
------
8.第二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展览会
------
9.北京市卫生美术摄影展览会
------
10.全国卫生美术摄影作品展览会
------
11.全国卫生科普宣传栏展览会
------
12.性病展览会
------
附图
--------
图14-5 书法“预防为主”
----
第四节大型标牌画廊
------
1.大型卫生宣传标牌
------
2.西单科普画廊
------
附图
--------
图14-6 《健杂》杂志
--------
图14-7 《健康少年画报》
--------
图14-8 1957年3月8日,北京市卫生教育馆举办避孕展览会
--------
图14-9 深入家庭进行避孕宣传
--------
图14-11
--------
图14-10 1959年东四人民医院卫生宣传队进行防病宣传
----
第五节卫生科普游园活动
------
1.为了人人健康大型游园活动
------
2.食品卫生游园
------
3.老年保健游园
----
第六节卫生宣传队
------
1.盲艺人卫生宣传队
------
2.爱国卫生运动演出队
------
3.卫生文艺会演
----
第七节学校健康教育
------
1.学校卫生讲习会
------
2.学校卫生课
--------
图14-15 学校卫生课职掌业务图(1934年)
------
3.编印健康教育课本
------
4.小学各年级健康教育大纲
--------
表14-1 小学各年级健康教育大纲
----
第八节健康教育专业书刊
------
1.中国健康教育
------
2.健康教育手册
------
3.健康教育学
----
附图
------
图14-16 健康教育课本
------
图14-12 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何鲁丽参加“为了人人健康”游园活动
------
图14-17 《健康教育手册》创刊号
------
图14-13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卫生部长会议的3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夫人们参加了游园活动
------
图14-18 北京市卫生教育所在中山公园举办大型卫生宣传活动
第十五篇卫生状况篇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金元人口
------
1.金中都人口
------
2.元大都人口
----
第二节明清人口
------
1.明北平人口
------
2.清北京人口
----
第三节北平及北京人口
------
1.北平人口
--------
表15-1 北平内外城人口总数宣统年间~民国22年(1911~1933年)
------
2.北平户口
------
3.北京人口
--------
图15-2 北京市人口数(1949~1990年)
------
附表:表15-3 民国26~35年(1937~1946年)北平市户口数
--
第二章人口自然增长
----
第一节北平人口出生与死亡
------
1.北平人口出生率
--------
表15-4 北平市历年出生数目及出生率比较表(‰)民国18~24年(1929~1935年)
------
2.北平人口出生与死亡
--------
表15-5 北平市人口生死统计表[民国28年(1939年)]
--------
表15-6 北平市人口生死统计表[民国29年(1940年)11月份]
--------
图15-7 北平市人口生死统计表[民国30年(1941年)10月份]
----
第二节北京人口自然增长
------
1.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
--------
表15-8 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
表15-9 北京市城区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
------
2.北京人口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情况
--------
表15-10 北京市人口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情况 (单位:‰)
--
第三章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
第一节北平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
1.男性年龄及死因
------
2.女性年龄及死因
------
附表
--------
表15-11 北平市居民男性年龄及死亡[民国26年(1937年)]
--------
表15-12 北平市居民女性年龄及死因[民国26年(1937年)]
--------
表15-13 北平市居民男性年龄及死因[民国35年(1946年)1月至10月]
--------
表15-14 北平居民女性年龄及死因[民国35年1月至10月(1946年)]
----
第二节北京城区居民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
1.城区居民成年人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
表15-15 北京市城区居民成年人死因顺位及百分比表
--------
1979年~1990年北京城区居民成年人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
2.城区婴儿死因顺位及百分比
--------
表15-16 北京市城区婴儿死因顺位及百分比表
--------
表15-17 北京市1990年度城区婴儿死因顺位及百分比表
--------
图15-1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
--
第四章床位医生数
----
第一节北京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
1.卫生机构床位状况
--------
表15-18 北京市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2.中医医院机构床位状况
--------
表15-19 北京市中医医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3.卫生技术人员状况
--------
表15-20 卫生技术人员状况表
------
4.每千人拥有医生床位状况
--------
表15-21 北京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及床位状况表
----
第二节区县乡及工业卫生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
1.区乡卫生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
表15-22 北京市区、乡卫生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2.工矿企业卫生机构人员状况
--------
表15-23 北京工矿企业卫生、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3.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
--------
表15-24 北京市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表
------
4.个体行医人员状况
--------
表15-25 北京市个体行医人员状况表(一)
--------
表15-26 北京市个体行医人员状况表(二)
------
5.村级卫生机构状况
--------
表15-27 北京市农村村级卫生机构状况
--------
附:村级医疗点设置情况
--
第五章人口期望寿命
----
第一节远古人体发育及寿命
------
1.“北京人”身高
------
2.“北京人”的大脑容量及语言隆起
------
3.远古“北京人”平均寿命
----
第二节北京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
1.北平市平均期望寿命
------
2.北京市平均期望寿命
--------
表15-28 北京市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岁)表
--------
表15-29 北京远郊县人口平均期望奉命(岁)表
第十六篇英烈劳模篇
--
第一章医药卫生英烈名录
----
1.刘玉林
----
2.陈义禀
----
3.陈新友
----
4.王静玉
----
5.刘庆刚
----
6.王兰欣
----
7.崔丙功
----
8.崔晋福
----
9.胡生
----
10.陈德泉
----
11.杨时军
----
12.杨家骏
----
13.王席珍
----
14.周华庭
----
15.刘良乡
----
16.李凤清
----
17.赵汝海
----
18.赵庆善
----
19.刁克军
----
20.刘佃义
----
21.王区祥
----
22.王维成
----
23.樊印
----
24.高万崇
----
25.曹丰
----
26.季本攸
----
27.王淑珍
----
28.王林
----
29.刘东海
----
30.王善廷
----
31.李万云
----
32.张克林
----
33.李伟良
----
34.彭自修
----
35.王桂青
----
36.周庆合
----
37.線洪德
----
38.韩喜文
----
39.宣振初
----
40.刘宗义
----
41.高连山
----
42.吕永安
----
43.周尚顺
----
44.于永恩
----
45.李士华
----
46.马通泉
----
47.陆惠章
----
48.张景芬
----
49.吴杜山
----
50.迟太仁
--
第二章全国劳动模范
----
1.郑汝芳
------
图16-1 郑汝芳
----
2.连华珍
------
图16-2 连华珍
----
3.方鸣谦
------
图16-3 方鸣谦
----
4.张敬娥
------
图16-4 张敬娥
----
5.周敏华
------
图16-5 周敏华
----
6.马文昭
------
图16-6 马文昭
----
7.白忠玉
------
图16-7 白忠玉
----
8.安起
------
图16-8 安起
----
9.王笃华
------
图16-9 王笃华
----
10.时传祥
------
16-10 时传祥
----
11.王序
------
图16-11 王序
----
12.徐厚恩
------
图16-12 徐厚恩
----
13.董建华
------
图16-13 董建华
----
14.岳淑琴
------
图16-14 岳淑琴
----
15.崔俊福
------
图16-15 崔俊福
----
16.杨桂芹
------
图16-16 杨桂芹
----
17.郭己顺
------
图16-17 郭己顺
----
18.李风鸣
------
图16-18 李凤鸣
----
19.陈佩惠
------
图16-19 陈佩慧
----
20.翁心植
------
图16-20 翁心植
----
21.王忠诚
------
16-21 王忠诚
----
22.诸福棠
------
图16-22 诸福棠
----
23.王大琬
------
图16-23 王大琬
----
24.张晓楼
------
图16-24 张晓楼
----
25.石晶华
------
图16-25.石晶华
----
26.卢锦汉
------
图16-26 卢锦汉
----
27.吴蔚然
------
图16-27 吴蔚然
----
28.陶其敏
------
图16-28 陶其敏
----
29.郭士魁
------
图16-29 郭士魁
----
30.杜德顺
------
图16-30.杜德顺
----
31.赵雅度
------
图16-31 赵雅度
----
32.邵贵忠
------
图16-32 邵贵忠
----
33.方圻
------
图16-33 方圻
----
34.陈喜珍
------
图16-34 陈喜珍
----
35.万立东
------
图16-35 万立东
----
36.吴执中
------
图16-36 吴执中
----
37.辛育龄
------
图16-37 辛育龄
第十七篇大事记篇
--
第一章远古至清代末年
--
第二章民国时期
--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