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记事体裁·遵循横排门类、纵写史实、按类系事、略古明今。采取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四、本志按“生不立传”原则·以事系人的笔法,将卫生事业的成就和发展·与广大卫生人员奋发创业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做到见物又见人。二、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记述乐清县卫生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三、本志上溯自元、明有文字可稽开始,下限至公元1990年·有的章节有所突破(标上撤区并乡后的名称),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乐清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史实。
出版时间:
1995年07月
目录
封面
乐清县卫生志
《乐清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图片
--
现任局领导
--
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在温州市卫生局长陈加琴的陪同下视察乐清县人民医院
--
卫生部何界生副部长在省卫生厅副厅长庄炳瑾的陪同下考察乐清县防疫站
--
乐清县(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外景
--
乐清县中医院门诊部
--
乐清县虹桥医院门诊部
--
乐清县柳市(红十字会)医院
--
乐清县(市)卫生防疫站
--
乐清县(市)妇幼保健所
--
乐清县人民医院CT室
--
参加《乐清县卫生志》审稿会议全体同志合影
--
白石镇卫生院
--
一类贫困山老区福溪乡卫生院
--
大荆区卫生院
--
雁荡山风景区卫生院
--
清江区卫生院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卫生行政机构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
一 医药管理机构
----
二 乐清县卫生院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一 县卫生行政和中共党组织
----
二 区卫生行政
第二章 卫生事业
--
第一节 乐清县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 乐清县妇幼保健所
--
第三节 乐清县药品监督检验所
--
第四节 乐清县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办公室
第三章 医疗事业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一 中医(建国前,建国后队伍)
----
二 西医(建国前私办医院,建国后医师、护理及其他队伍)
----
三 草药医
--
第二节 县级医疗单位
----
一 乐清县人民医院
----
二 乐清县中医院
----
三 乐清县虹桥医院
----
四 乐清县柳市医院
--
第三节 区级医疗单位
----
一 清江区卫生院(芙蓉区卫生所、清江卫生所)
----
二 大荆区卫生院
----
三 大荆区卫生院仙溪分院
----
四 雁荡风景区卫生院
----
五 翁垟区卫生所
----
六 白象区卫生所
----
七 县中草药研究推广小组直属门诊部(附城区第二门诊部)
--
第四节 乡镇卫生院
----
一 柳市区
----
二 城区
----
三 虹桥区
----
四 清江区
----
五 雁荡风景区
----
六 大荆区
----
七 其他联合诊所
--
第五节 农村医疗
----
一 农村保健站
----
二 合作医疗站
----
三 个体医诊所
--
第六节 其他医疗
----
一 国营厂矿(场)医务室
----
二 手工业保健站
----
三 学校医务室
第四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城乡卫生运动
--
第三节 农村改水
----
一 地方国营乐清县自来水厂
----
二 农村改水项目办公室
----
三 饮水和改水
第五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公共卫生
----
一 食品卫生
----
二 环境卫生和放射卫生
--
第二节 劳动卫生和学校卫生
----
一 劳动卫生
----
二 学校卫生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一 甲类传染病
----
二 乙类传染病
--
第四节 寄牛虫病、地方病防治
----
一 寄生虫病
----
二 地方病
----
三 其他疾病
--
第五节 预防接种、计划免疫
--
第六节 健康教育(卫生宣教)
----
一 机构和网络
----
二 教育阵地和活动
第六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新法接生
----
一 改造、培训接生员
----
二 农村产院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一 保健制度
----
二 孕产期护理
----
三 妇女病防治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一 婴幼儿系统管理
----
二 儿童健康检查
第七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四项手术
第八章 医政药政
--
第一节 个体医生管理
--
第二节 医院、诊所管理
--
第三节 医疗事故鉴定和管理
--
第四节 查禁烟毒和麻醉药品管理
--
第五节 药品质量管理
--
第六节 药品市场管理
--
第七节 药材生产和制剂
----
一 药材生产
----
二 药品制剂
第九章 人事记要
--
第一节 卫生技术(管理)职称、晋升
----
一 机构
----
二 晋升、职称
--
第二节 卫生系统人才预测
--
第三节 落实政策和处理
第十章 科研学术
--
第一节 组织设置
----
一 乐清县祖国医学科学研究所
----
二 乐清县中草药研究推广小组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一 群众性创造
----
二 岩头菜开发
----
三 单、验方发掘
----
四 疾病防治研究
--
第三节 学术成就及活动
----
一 著作、编辑
----
二 医学交流
--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第十一章 医学教育
--
第一节 乐清县卫生学校
--
第二节 乐清县卫生进修学校
--
第三节 中医队伍培养
----
一 乐清县中医学校
----
二 中医学徒学习班、进修班
----
三 中医函授
--
第四节 培训农村医生
----
一 乐清县半农半医学校
----
二 县工农兵五七学校红医班
----
三 个体医培训
--
第五节 在职教育
----
一 各类培训班
----
二 医药管理培训
----
三 师资培训
----
四 进修
第十二章 县红十字会与医药团体
--
第一节 乐清县红十字会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医药团体
----
一 中医公会
----
二 医师同业公会
----
三 药业同业公会
--
第三节 学术团体
----
一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乐清分会
----
二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乐清分会
--
第四节 协会组织
----
一 乐清县医务工作者协会
----
二 乐清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
三 乐清县个体卫生工作者协会
----
四 乐清县农村卫生协会
第十三章 卫生经费
--
第一节 卫生事业经费
----
一 经费分配
----
二 财务管理
----
三 基本建设
----
四 医院设备
--
第二节 公费医疗
----
一 机构、制度
----
二 经费管理
第十四章 医林人物和轶事
--
第一节 医林人物
----
胡伯周
----
冯地造
----
张悟之
----
陈文渠
----
黄星舫
----
仇涟清
----
周保康
----
黄佐宣
----
周鹤龄
----
施惠寰
----
周仲吕
----
叶黄元
----
李阆侯
----
仇北崖
----
洪式闾
----
瞿崇山
----
吴祝夫
----
胡然
----
南宗景
----
朱任之
----
赵家驹
----
薛定华
----
李非白
----
李长源
----
石华玉
--
第二节 先进人物、各类代表
----
一 省级以上先进人物
----
二 获有国家荣誉证书
----
三 各类代表
--
第三节 医林轶事
----
石川清
----
仇旸谷
----
施文玉
----
陈玉麟
----
陈虬
----
刘之屏
----
姚锦川
----
张宗咸
----
徐乐平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