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卫生防疫志

安康市卫生防疫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安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变化及现状。包括疾病控制、计划免疫、食品卫生、医教科研、卫生检验、人事管理等。

内容时限: 1911-2002

出版时间: 2006年03月

目录

封面
安康市卫生防疫志
《安康市卫生防疫志》编辑委员会
图片
-- 安康市政区图
-- 市防疫站历任站长、主任名录
-- 2004年4月,副省长潘连生(左三)、省卫生厅厅长李鸿光(左四)、市长刘建明(左二)视察市CDC国债
-- 2006年1月,市长刘建明(左三)等视察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及相关工作
-- 2002年1月,原市委副书记谢亚龙(右二)为儿童喂服脊灰糖丸疫苗
-- 2004年11月,全国计划免疫审评组在我市进行全国计划免疫审评。
-- 2004年7月,WHO、国家卫生部对我市结核病控制项目进行督导检查。
-- 2004年7月,国家卫生部对我市地方病控制项目进行督导检查。
-- 1983年,安康特大洪灾后,防疫人员对尸体进行消毒。(李云漫 摄)
-- 2002年6月,宁陕、佛坪暴雨成灾,大量木材等随洪水涌入汉江,在紫阳洞河至汉滨流水镇一段形成拥堵,大
-- 解放军、武警部队及省、市卫生部门组织对汉江漂浮物实施打捞和药物消毒处理(梁兢波 提供)
-- 2003年,在抗击“非典”期间,市疾控中心组织职工配制消毒药液。
-- 2003年9月,我市召开防控“非典”业务培训会。
-- 市疾控中心对职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业务培训。
-- 2005年10月,市疾控中心紧急出动预防和控制灾后疫情。
-- 2005年10月洪灾后,市中心主任李书章(中)、副主任黄志富(左二)等在白河县医院检查传染病登记报告
-- 2002年1月,原市委副书记谢亚龙在汉滨区幼儿园参加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
-- 我市积极开展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
-- 2003年12月,市CDC主任梁兢波等深入基层,对强化免疫工作情况进行暗访调查。
-- 我市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门诊特色。
-- 2005年4月,我市在岚皋县召开计划免疫现场会。
-- 1981年,地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副组长杨立志等带领专业技术人员赴紫阳开展氟病普查(梁兢波 提供)
-- 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树山(左二)同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检查学生甲状腺肿。
-- 2003年8月,我市在石泉县召开氟改灶现场会。
-- 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专业技术人员对部分防氟砷改灶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 2004年3月,我市召开结核病防治新闻通气会,向社会通报我市结核病患病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 1963年,专区防疫站举办首届卫生检验学习班,全区16名检验人员参加学习。(孔新民 提供)
-- 1994年8月,地区防疫站梁兢波、张景北等赴安康洪山镇踏勘富硒矿泉水资源(李道旺摄)
-- 2005年1月,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控艾滋病暨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动员会,副市长巨栓科做动员讲话。
-- 2002年8月,市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人员依法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没收过期变质食品。
-- 2002年8月,我市对没收的伪劣变质食品进行销毁处理。
-- 2005年11月,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在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开展防氟砷中毒健康教育讲座。(张国成
-- 2005年,市疾控中心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向安康师专学生进行防治知识宣传。
-- 地委、行署及有关部门领导在庆祝建国4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开幕式上合影留念。(王永清 提供)
-- 庆祝建国40周年卫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览。
-- 建国40周年卫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书法类一等奖。(作者:抗大)
-- 建国40周年卫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美术类一等奖。(作者:张远东)
-- 建国40周年卫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美术类二等奖。(作者:牛明荣)
-- 建国40周年卫生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美术类三等奖。(作者:张远东)
-- 1983年,地区防疫站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
-- 1993年,地区防疫站荣获全国卫生防疫病工作先进集体。
-- 1991年,我市被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协调小组授予“实现1990年普及儿童免疫目标先进集体”。
-- 1996年,地区防疫站荣获全国疫情管理先进集体。
-- 1997年,地区防疫站荣获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
-- 1995年,我市荣获全省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
-- 2002年,市防疫站荣获全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
-- 2003年,我市荣获全省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单位。
-- 2003年,我市荣获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 近40年间,全市疾控部门组织编印的部分学术文献资料。
前言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市(地)级
---- 一 安康地区地方病防治所
---- 二 安康市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县(区)级
---- 一 汉滨区卫生防疫站
---- 二 汉阴县卫生防疫站
---- 三 石泉县卫生防疫站
---- 四 宁陕县卫生防疫站
---- 五 紫阳县卫季防疫站
---- 六 岚皋县卫生防疫站
---- 七 平利县卫生防疫站
---- 八 镇坪县卫生防疫站
---- 九 旬阳县卫生防疫站
---- 十 白河县卫生防疫站
-- 第三节工矿企业
---- 一 水电三局卫生防疫站
---- 二 安康铁路分局卫生防疫站
第二章政党组织
-- 第一节党(支部)委会
-- 第二节党委办公室
-- 第三节基层党支部
-- 第四节组织建设
---- 1991-2002年安康市卫生防疫站党员队伍
第三章群团组织
-- 第一节工会
---- 一 组织机构
---- 二 主要活动
------ (一)参与民主管理
------ (二)职工教育和维权
------ (三)开展劳动竞赛
------ (四)群体活动
------ (五)五好家庭评选
---- 三 救灾扶贫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委会
-- 第四节福利会
-- 第五节民兵
-- 第六节职代会
第四章疾病控制
-- 第一节传染病
-- 第二节疾病监测
---- 一 疾病监测点
---- 二 医院消毒效果
-- 第三节传染病管理
---- 一 组织管理
---- 二 综合评价
-- 第四节地方病
---- 一 地方性甲状腺肿
---- 二 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
---- 三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
---- 四 大骨节病
---- 五 地方性硒中毒
-- 第五节皮肤病
---- 一 麻风病
---- 二 头癣
---- 三 疥疮(俗称干疮)
-- 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 第七节寄生虫病
---- 一 土源性蠕虫
---- 二 肺吸虫
-- 第八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一 心血管病
---- 二 高(低)血压病
---- 三 恶性肿瘤
---- 四 慢性支气管炎
---- 五 脑血管疾病
-- 第九节干瘦浮肿病
第五章计划免疫
--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 第一节工作进程
-- 第二节免疫保偿
-- 第三节冷链系统
-- 第四节达标审评
-- 第五节强化免疫
-- 第六节扫荡免疫
-- 第七节社会效益
-- 第八节接种事故
第六章食品卫生
-- 第一节监督管理
-- 第二节监督队伍
---- 一 组成
---- 二 学历
---- 三 职称
---- 四 年龄
---- 五 专业
-- 第三节知识培训
-- 第四节健康体检
-- 第五节餐具监测
-- 第六节行政处罚
-- 第七节广告宣传
-- 第八节食物中毒
-- 第九节案例
---- 一 农药“1059”污染食盐致702人中毒致人死亡案
---- 二 向安康城关灾区出售报废汽车案
---- 三 食堂卫生差、食品生蛆、变质案
---- 四 农药、化肥等杂物与副食品同柜经营案
---- 五 肉品长期存放腐败变质并混有鼠粪杂物案
---- 六 出售酸败华夫香糕致97人中毒案
---- 七 将桐油当菜油出售造成中毒案
---- 八 经营腐败变质罐头案
---- 九 误用桐油加工饼干案
第七章环境卫生
-- 第一节历史概述
---- 一 民国时期主要环境卫生工作
---- 二 民国时期环境卫生措施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水质监测
---- 一 生活饮用水
---- 二 汉江水系
---- 三 水源类型
-- 第四节洪灾水质监测
---- 一 灾害期间的水质监测
---- 二 医院污水监测
-- 第五节救灾防病
-- 第六节库区卫生处理
-- 第七节公共场所监测
---- 一 从业健康检查
---- 二 执法检查
---- 三 卫生监测
---- 四 消毒杀虫
第八章学校卫生
-- 第一节组织管理
-- 第二节重点工作
-- 第三节业务培训
-- 第四节健康状况
---- 一 常规检查
---- 二 高考体验
-- 第五节科研调查
---- 一 生长发育标准调查研究
---- 二 心理状况调查
---- 三 因病缺课调查
---- 四 青春期发育调查
---- 五 视力监测与防治
------ (一)视力监测
------ (二)屈光类型
------ (三)视力矫治
---- 六 口腔疾病调查
---- 七 常见病调查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贫血
------ (三)肠寄生虫病
---- 八 疾病监测
-- 第六节卫生评价
第九章职业卫生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监测检查
-- 第三节监督监测
---- 一 有害作业环境与健康检查
---- 二 有毒有害作业监测
-- 第四节专题调查
---- 一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调查
---- 二 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 三 工作体位对女工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十章放射卫生
-- 第一节放射管理
-- 第二节放射监测
-- 第三节防护改造
---- 一 X线机防护改造
---- 二 拍片测试点
-- 第四节本底调查
---- 一 地表辐射γ射线计量调查
---- 二 环境氡浓度水平及内照射剂量调查
第十一章卫生检验
-- 第一节市(地)级
---- 一 市防疫站检验科建制
---- 二 管理制度
---- 三 仪器装备
---- 四 卫生检验工作发展历程
---- 五 理化检验科
------ (一)科室设置
------ (二)检测能力
------ (三)质量控制
---- 六 生物检验科
------ (一)科室设置
------ (二)检验能力
---- 七 单采血浆站
------ (一)检验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第二节县(区)级
---- 一 汉滨区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验活动
---- 二 汉阴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验活动
---- 三 石泉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测工作
---- 四 宁陕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测工作
---- 五 紫阳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主要检测工作
---- 六 岚皋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测活动
---- 七 平利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检测仪器
------ (三)检验活动
---- 八 镇坪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检验仪器
------ (三)检测工作
---- 九 旬阳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验工作
---- 十 白河县
------ (一)科室设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验工作
-- 第三节企业卫生检验
---- 一 安康铁路分局防疫站
------ (一)检验科建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主要检验工作
------ (四)质量管理
------ (五)学术论文
---- 二 水电三局防疫站
------ (一)检验室建置
------ (二)仪器装备
------ (三)检验活动
-- 第四节检验队伍
-- 第五节改革与发展
-- 第六节理化检验
---- 一 计算技术应用与发展
---- 二 分析检测技术进展
---- 三 水质检验资料
------ (一)河流水质
------ (二)三十年水质资料分析
-------- 汉江安康段水质硬度变化情况
-------- 70-90年代汉江安康段6项化学指标检测结果(mg/L)
-------- 1996-1990年汉江安康段不同季节水样细菌含量的差异
------ (三)生活饮用水源
------ (四)“7.31”特大洪灾中安康城的生活饮用水
------ (五)石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环境对汉江安康水电站库区水质的影响
-- 第七节生物检验
---- 一 计算技术应用
---- 二 检验技术进展
---- 三 病原菌检验
------ (一)志贺氏菌属
------ (二)沙门氏菌属
------ (三)埃希氏菌属
------ (四)霍乱弧菌
------ (五)奈瑟氏菌属
------ (六)棒状杆菌属
---- 四 细菌药敏试验
---- 五 病毒检验
------ (一)流行性出血热
------ (二)狂犬病
---- 六 寄生虫检验
------ (一)肠道蠕虫
------ (二)疟原虫
------ (三)并殖吸虫
------ (四)弓型虫
第十二章有害生物
-- 第一节蚤
-- 第二节蝇
-- 第三节螨
-- 第四节蚊
-- 第五节鼠
---- 一 鼠种谱系调查
---- 二 鼠情监测
------ 室内外分月鼠密度
第十三章健康教育
-- 第一节卫生宣传
---- 一 资源状况
------ (一)队伍
------ (二)设备
---- 二 政府重视
---- 三 重大宣传活动
------ (一)地区
------ (二)各县概况
-- 第二节《卫生宣传》报史料
-- 第三节宣传报道
-- 第四节《宁陕卫生月报》
第十四章医教科研
-- 第一节继续教育
---- 一 管理制度
---- 二 进修教育
------ (一)市(地)级
------ (二)县(区)级
---- 三 短期学习
-- 第二节科研成果
---- 一 集体奖
------ (一)国家级
------ (二)省级
------ (三)地(市)级
------ (四)其他
---- 二 个人奖
------ (一)国家级
------ (二)省级
------ (三)地(市)级
-- 第三节文献著述
---- 一 文献汇编
---- 二 学术论文
------ (一)政治类
------ (二)业务类
-- 第四节学术组织
---- 一 国家级
---- 二 省级
---- 三 地(市)级
---- 四 站级
---- 五 管理
---- 六 其他
第十五章预防医学服务
-- 第一节诊疗服务
---- 一 地级
---- 二 县级
------ (一)汉阴县
------ (二)旬阳县
------ (三)紫阳县
-- 第二节糖尿病防治
第十六章卫生改革
-- 第一节机构改革
-- 第二节人事改革
---- 一 招聘
---- 二 待聘
-- 第三节分配改革
---- 一 奖励
---- 二 惩罚
第十七章科学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目标管理
-- 第三节管理制度
-- 第四节计量管理
---- 一 质量负责人
---- 二 技术负责人
---- 三 计量员
-- 第五节工作纪律
---- 一 工作
---- 二 考勤
-- 第六节通讯管理
-- 第七节仪器管理
-- 第八节等级评审
-- 第九节信息管理
---- 一 信息管理
------ (一)信息发展
------ (二)局网管理
-- 第十节图书管理
-- 第十一节血源管理
-- 第十二节科技档案
-- 第十三节后勤管理
-- 第十四节资产管理
---- 一 总量
---- 二 比例
---- 三 结构
---- 四 报废
---- 五 管理办法
-- 第十五节基本建设
---- 一 房屋
------ (一)市级
------ (二)县级
------ (三)住房改革
---- 二 国债项目管理
---- 三 装备
------ (一)车辆
------ (二)仪器设备
-- 第十六节药品管理
---- 一 管理制度
---- 二 剧毒药品管理
---- 三 药械管理
-- 第十七节公费医疗
第十八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职工队伍
-- 第三节职工工资
---- 一 在职职工
---- 二 特殊待遇
-- 第四节职称晋升
---- 一 组织机构
---- 二 职称晋升
---- 三 职称聘用
---- 四 职称考评
-- 第五节干部管理
---- 一 民主评议
---- 二 业绩考核
---- 三 考核方法
---- 四 竞聘上岗
---- 五 干部调动
-- 第六节法制教育
---- 一 组织领导
---- 二 法制活动
-- 第七节综合治理
---- 一 治安保卫
---- 二 精神文明
---- 三 综合治理
---- 四 创佳评差
-- 第八节创先评优
第十九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第三节防疫经费
---- 一 收入
------ (一)国家投入
------ (二)组织创收
------ (三)专项拨款
---- 二 支出
------ (一)常规支出
------ (二)专项支出
-------- 1982年预算外专项经费支出情况(元)
-------- 1983年专项经费支出情况(元)
------ (三)支出
-------- 1973-2002年安康市卫生防疫站事业经费(万元)
-------- 1980-1982年安康地区卫生防疫站公务费支出
------ (四)预算执行分析
-------- 1980-1982年安康地区卫生防疫站预算执行情况(元)
-------- 1984年安康地区卫生防疫站预算外专款使用情况(元)
-- 第四节固定资产
-- 第五节有偿服务
-- 第六节项目管理
第二十章荣誉录
-- 第一节先进集体
---- 一 国家级
---- 二 省级
---- 三 地(市)级
-- 第二节先进个人
---- 一 国家级
---- 二 省级
---- 三 地(市)级
第二十一章人物传略
-- 杨子琛
-- 杨立志
-- 姜志敏
-- 王仕诚
-- 和富德
-- 雷文玉
-- 胡建国
-- 熊建华
-- 黄永杰
-- 叶运奎
-- 张宏俊
-- 何世明
-- 耿振河
-- 王康泰
-- 张景北
-- 景光英
-- 朱光奉
-- 巩新民
-- 王志勇
-- 李树梁
-- 王成兴
-- 孟克政
-- 梁兢波
-- 杨健
-- 张远东
-- 李远清
-- 郭志忠
-- 朱德群(女)
-- 谭永新
-- 李书章
-- 吴德科
-- 刘成林
-- 石海岗
-- 胡子朗
-- 邱天寿
-- 陈忠钰
-- 尹行祥
-- 娄道祥
-- 熊建平
-- 成定满
-- 薛兴玲(女)
-- 汤万成
-- 黄志富
-- 王化莲
-- 张国成
-- 彭万琴(女)
-- 梁开国
-- 吴希庆
-- 王显玉(女)
-- 王帮厚
-- 左都成
-- 孙自银
第二十二章预防医学文化
-- 第一节诗词
---- 鏖战汉江 王永清
---- 洪水吟 王欣陶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对联
-- 第四节歌谣
---- 一 我们是红色医疗队员——工程兵政治部宣传队词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曲
---- 二 要问“四害”我知道(儿歌)
---- 三 讲卫生(拍手歌)
-- 第五节曲艺
---- 二 贫下中农赞“预防为主”
---- 三 消灭苍蝇(卫生诗)
---- 四 除四害(绕口令)
---- 五 饮食定要讲卫生(快板)
---- 六 保健康 多贡献(快板)
---- 七 预防痢疾并不难(快板)
---- 八 预防痢疾诗话(快板)
---- 九 预防接种(顺口溜)
---- 十 预防肠道传染病(顺口溜)
---- 十一 消灭疟疾(顺口溜) 安康县卫生防疫站
---- 十二 积极防治瘿瓜瓜(快板)
---- 十三 四季卫生歌(表演唱)
---- 十四 庸医的墓民铭(笑话)
-- 第六节卫生习俗与预防医学文化
-- 第七节健康节日
第二十三章附录
-- 第一节建国前卫生防疫工作
-- 第二节白河县消灭头癣病经验
-- 第三节安康地区卫生防疫站人员现状
《安康市卫生防疫志》编纂始末
《安康市卫生防疫志》提供资料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