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2000-201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2011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六十华诞,作为校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组织力量编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2000-2010)》。经过编写人员的辛勤努力,校志完稿,即将付印。应邀为之作序,欣然命笔。盛世修史,懿年纂志。编写学校校志,对于积累和保存学校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现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人的千秋大业。
内容时限:
2000-2010
出版时间:
2011年08月
目录
封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
题词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题词
--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题词
--
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题词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题词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为学校建校60周年题词
--
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吴仪同志题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2000-2010)》编委会
各单位供稿人名单
序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
--
第一章 领导体制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领导分工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二级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二级机构负责人任职概况
--
第三章 校级常设委员会/领导小组
--
第四章 教代会
----
第一节 教代会简况
----
第二节 教代会工作
--
第五章 校董会
----
第一节 基本职责
----
第二节 组成人员
----
第三节 贡献
第二篇 学科建设
--
第一章 学科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本科专业
----
第二节 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
第二章 重点学科建设
----
第一节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
第二节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
----
第三节 “211工程”建设
----
第四节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第三章 学科建设规划
----
第一节 “十五”学科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
--
第四章 博士后流动站
----
第一节 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本情况
----
第二节 2003—2008年学校博士后制度建设及运行状况
----
第三节 2009年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工作
----
第四节 2010年博士后管理制度文件的修订
第三篇 教学工作
--
第一章 本科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培养目标
----
第三节 专业设置
----
第四节 培养方案
----
第五节 教学管理
----
第六节 课程建设
----
第七节 教材建设与管理
----
第八节 教学评估
----
第九节 教学改革与研究
----
第十节 实践教学
----
第十一节 学位管理
--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培养目标
----
第三节 专业设置
----
第四节 培养方案
----
第五节 课程建设与管理
----
第六节 导师队伍
----
第七节 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
----
第八节 教学改革与研究
----
第九节 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
----
第十节 学位管理
----
第十一节 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历教育
----
第三节 非学历教育
----
第四节 学生管理
----
第五节 设施建设
--
第四章 继续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成人学历教育
----
第三节 远程教育
----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
----
第五节 高级培训、其他非学历教育及合作办学
----
第六节 学生管理
第四篇 学术研究
--
第一章 科研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科研规划
----
第三节 规章 制度
----
第四节 工作流程
--
第二章 学术研究
----
第一节 科研立项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三节 科研奖励
----
第五节 学术交流
--
第三章 学术组织与研究机构
----
第一节 学术组织
----
第二节 研究机构
--
第四章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第五篇 图书、出版、网络与教育技术
--
第一章 图书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馆舍与设备
----
第三节 馆藏与图书经费
----
第四节 读者服务
----
第五节 网络化建设
----
第六节 院(部)资料室
--
第二章 学术刊物部
----
第一节 《国际贸易问题》
----
第二节 《日语学习与研究》
----
第三节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第三章 出版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图书出版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四章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源与设备
----
第三节 信息资源与网络建设
----
第四节 机构设置与规章 制度
第六篇 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国际化指标体系和国际化工程
--
第二章 友好往来与校际合作
----
第一节 高端来访
----
第二节 学校代表团出访
----
第三节 友好院校
----
第四节 中外合作办学
--
第三章 国际学术交流
----
第一节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
第二节 外籍学者、跨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访与交流
----
第三节 学术国际合作项目
--
第四章 师资队伍国际化
----
第一节 本校教师国际化培养
----
第二节 外国教师和专家
--
第五章 人才培养国际化
----
第一节 学生出国出境
----
第二节 校园国际化建设
--
第六章 港澳台工作
----
第一节 学术合作与交流
----
第二节 港澳台学生
----
第三节 捐赠
--
第七章 国际商务汉语教学与资源开发基地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基地机构建设
----
第三节 基地活动
----
第四节 孔子学院
第七篇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党代会
----
第二节 党建重大活动
----
第三节 组织工作
----
第四节 宣传思想工作
----
第五节 纪检、监察工作
----
第六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七节 统战工作
----
第八节 政保工作
----
第九节 表彰与奖励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九三学社支社
----
第二节 民盟支部
----
第三节 农工党支部
--
第三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工会建设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节 重大活动
--
第四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发展
----
第二节 团代会
----
第三节 重大活动
----
第四节 学生组织
--
第五章 校友会、基金会
----
第一节 校友会
----
第二节 基金会
--
第六章 侨联
--
第七章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第八篇 教职工与学生
--
第一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组成结构
----
第二节 教授名录
----
第三节 2000—2010年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
--
第二章 职工
--
第三章 学生
第九篇 行政管理
--
第一章 人事管理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人事管理规章 制度
----
第三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二章 学生管理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招生
----
第三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五节 学生资助管理
----
第六节 学生军训工作
----
第七节 学生就业工作
--
第三章 校园建设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基本建设管理
----
第三节 2000—2010年校园建设总体情况
--
第四章 后勤保障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后勤保障工作规章 制度
----
第三节 后勤改革
----
第四节 各中心概况及重点工作
--
第五章 财务管理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财务管理规章 制度
----
第三节 经费来源与使用
--
第六章 监察审计工作
----
第一节 监察工作
----
第二节 审计工作
--
第七章 治安保卫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基本工作
----
第三节 治安保卫管理规章 制度
--
第八章 资产管理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产管理规章 制度
----
第三节 物资设备管理
----
第四节 房屋管理
----
第五节 校办产业管理
--
第九章 离退休人员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离退休工作规章 制度
----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
----
第四节 离退休人员工作队伍建设
--
第十章 档案管理工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档案管理规章 制度
第十篇 学院、研究院,教研部
--
第一章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系与专业
----
第三节 科研与教学
--
第二章 法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学科建设与科研
--
第三章 金融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教育教学
----
第三节 学术研究
----
第四节 合作交流
----
第五节 学生工作
--
第四章 国际商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系与专业
----
第三节 科研与教学
--
第五章 英语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学科建设与科研、教学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
第六章 外语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
--
第七章 信息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
----
第四节 合作、交流与服务
--
第八章 公共管理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
第九章 保险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系与专业
----
第三节 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
第四节 合作与交流
--
第十章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十一章 国际关系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专业与学系
----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十二章 国际经济研究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科研与教学
--
第十三章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基地建设
----
第三节 教学
--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系
----
第三节 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
--
第十五章 体育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体育场馆与设施
----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四节 体育竞赛与体育工作
--
〔第十篇 附录〕
----
附件10.1)海关管理系
----
附件10.2)人文科学系
----
附件10.3)人文与行政学院
----
附件10.4)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后记
--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