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龙坪镇志

遵义县龙坪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 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全面记述龙坪区、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直言记 事,据事直书,力求做到史料翔实,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有机统一。 二、本志上限少许追溯至明清、部分记述民国,重点录述中华人民共和 国,下限截于2010年,后发生至本志脱稿前的事件记入“限外史事录存”。 三、本志1992年9月前多记述龙坪全区历史状况,1992年9月撤区并 乡建镇以后,本着“越境不书”原则,着重反映龙坪镇境内事件。 四、本志体例层次采用章、节、目等结构,横排门类、纵述史实。首列 概述、大事记统摄全书,分地理自然、人口、经济综述、农业、土地管理、 林业、水利电力、乡镇企业、交通邮政电讯、商业、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税 务金融保险、村镇建设环境保护、中国共产党龙坪基层组织、人民政权村级 组织、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军事、公安审判司法、民政人事社会保障、教 育、文化体育旅游、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宗教信仰地方习俗、地方语言等共 二十四章及人物、附录、限外事录。 五、本志运用志、述、记、传、录、照、图片、图表等体裁。以志为主 图片有卷首图片和章节图片、图表附于相关章节、按序编号。文为语体文记 述体。 六、本志纪年,民国以前均用当时年号括以公元纪年;民国年号用阿拉 伯数字括以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律用公元纪年;志中所述 “解放前”或“解放后”其“前”“后”之界限指1949年11月共产党接管 龙坪乡政权时;所述“大集体”时系指1955年初级社开始至1980年农村 集体统一生产劳动和收益分配25年间历史阶段;农村“大食堂”“大锅饭” 系指从1958年11月至1961年6月两年零八个月时段;所述“改革开放” 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系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是1980年土 地联产承包到户以后;所述“撤、并、建”或全称“撤区并乡建镇”系指 1992年9月;所述“年代”未注明者,均指二十世纪。 七、本志所述计量,除注明沿用当时或专用名称者外,多为本地民间常 用市制。 八、本志人物按照“生不立传”原则,对历史人物,以其当时对地方 影响或对社会贡献大小而遴选。立传人物以卒时先后为序;简介人物以出生 先后为序;对人物选择依据是在龙坪境内生长或卒葬,对于生卒虽不在境内 但对境内曾做过显著贡献者亦有录入,也有个别人物作为代表“随章录 入”。 九、本志资料来源于县、镇存史档案资料、《遵义府志》、《续遵义府 志》、《遵义县志》,各行业志书及单位、个人提供、民间采访、电话联系等 资料。 《遵义县龙坪镇志》修志办公室 2014年7月1日

内容时限: -2010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遵义县龙坪镇志》编纂委员会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 自然
-- 第一节 区位境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自然环境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历年人口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素质
-- 第五节 人口管理
-- 第六节 计划生育
第三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及机构
--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变迁及面积
--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
-- 第四节 土地监察与执法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山林权属
-- 第三节 造林育林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第七章 水利 电力
-- 第一节 水利
-- 第二节 电力
第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工业
-- 第二节 其他企业
第九章 交通邮政电讯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讯
第十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第二节 商业市场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粮油贸易
第十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十二章 财政税务金融保险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 第四节 保险
第十三章 村镇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村镇建设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龙坪基层组织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的教育活动
-- 第四节 政治运动
-- 第五节 党务工作
第十五章 人民政权村级组织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民政府
-- 第三节 村(居)大队组织
第十六章 人民政协社会团体
-- 第一节 人民政协
-- 第二节 社会团体
第十七章 军事
-- 第一节 基层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战事
-- 第四节 中央红军过龙坪
-- 第五节 军事设施
第十八章 公安审判 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审判
-- 第三节 司法
第十九章 民政人事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民政
-- 第二节 人事
-- 第三节 社会保障
第二十章 教育
-- 第一节 启蒙教育
-- 第二节 基础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节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五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第六节 教师队伍
-- 第七节 教育管理
第二十一章 文化体育旅游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体育
-- 第三节 旅游
第二十二章 科学技术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科学技术
-- 第二节 医疗卫生
第二十三章 宗教信仰地方风俗
-- 第一节 宗教信仰
-- 第二节 地方习俗
第二十四章 地方语言
-- 第一节 词汇
-- 第二节 熟语
-- 第三节 谚语
人物
-- 一、人物传
-- 二、人物简介
-- 三、人物名录
附录
文献辑存
限外史事录存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