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志 9 教育 科学 文化 出版 广播 电视 卫生 体育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丹东市文化、科学技术、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76-1985
出版时间:
1991年11月
目录
封面
丹江市志
版权页
编纂人员
终审组成员及顾问
外聘评审人员
参与审稿人员
初审组及采撰人员
序
凡例
说明
彩色照片
--
毛泽东主席接见凤城中学校长王奉璋 1953年摄于北京
--
丹东市第二中学教学楼主楼
--
丹东市师范学校1985年建成的新校舍
--
丹东市师范学校50年代的校舍
--
丹东市第二中学学生在语言室里上英语听力课
--
岫岩县朝阳乡吴家堡子村小学教室
--
丹东市第一幼儿园的幼儿在做角色游戏
--
丹东市聋哑学校李春凤老师在上课
--
丹东市第一幼儿园的幼儿在做日光浴
--
丹东化学厂铝质软管生产线
--
丹东农科所玉米研究室育种专家吴纪昌在田间调查
--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柞蚕空胴病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的于希滨(前中)在做试验
--
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刺楸育苗试验1985年获得成功
--
凤凰山庙会科普集市
--
1981年丹东气象台配备711天气雷达的机房(上图)和天线(右图)
--
东沟县农民画家张坤(女)1984年创作的农民画《母与子》
--
1985年春节期间高跷队在丹东街头表演(右、下)
--
1985年春节期间道具秧歌“跑驴”在丹东街头表演
--
丹东市歌舞团1980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满族舞蹈《莽势空齐》
--
满族演员
--
1983年竣工的丹东市图书馆
--
1982年出土的“前阳人”头骨化石
--
1982年出土的“前阳人”下颌骨化石
--
1949年立于锦江山公园的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
--
1983年在元宝山上建成的211电视调频转播台
--
1983年在锦江山东麓建成的丹东市广播电视局办公楼
--
1985年在蛤蟆塘建成的311转播台中波发射机房
--
1945年安东新华广播电台使用的发射机
--
丹东市第二医院
--
丹东市妇产科医院婴儿室
--
医生在无影灯下做手术
--
丹东市妇产科医院门诊部与住院部
--
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跳板
--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赛威呼
--
丹东市第10届运动会篮球比赛
--
岫岩县第一幼儿园的幼儿在玩“老鹰捉小鸡”
--
丹东市第二中学学生在市运动会上表演团体操
目录
教育篇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教育视导
----
第三节教学研究机构
----
第四节学术机构
--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领导体制
----
第三节培养目标·学制
----
第四节智育
----
第五节保教员
--
第三章普通教育(一)——初等教育
----
第一节学校
----
第二节领导体制
----
第三节培养目标·学制
----
第四节德育
----
第五节智育
----
第六节体育
----
第七节学生
----
第八节教师
--
第四章普通教育(二)——中等教育
----
第一节学校
----
第二节领导体制
----
第三节培养目标·学制
----
第四节德育
----
第五节智育
----
第六节体育
----
第七节学生
----
第八节教师
--
第五章普通教育(三)——高等教育
----
第一节学校
----
第二节德育
----
第三节智育
----
第四节体育
--
第六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一、学校
------
二、培养目标·学制·学生
------
三、德育
------
四、智育
------
五、专业能力培养
------
六、教师
----
第二节工农医等专业教育
------
一、学校
------
二、德育
------
三、智育
----
第三节商农等职业教育
------
一、学校
------
二、德育
------
三、智育
------
四、学生
----
第四节技工教育
------
一、学校
------
二、德育
------
三、智育
------
四、学生
--
第七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聋哑人教育
------
一、学校·学生
------
二、德育
------
三、智育
------
四、教师
----
第二节工读教育
--
第八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初、中等教育
------
一、识字
------
二、农民文化教育
------
三、职工文化教育
------
四、干部文化教育
------
五、中等专业教育
----
第二节高等教育
------
一、学校
------
二、智育
------
三、学生
--
第九章朝鲜族教育
----
第一节学校
----
第二节领导体制
----
第三节智育
----
第四节学生
----
第五节教师
--
第十章学校总务管理
----
第一节经费管理
----
第二节校舍修建
----
第三节设备管理
----
第四节生产管理
--
附录一:教育公所所长杜明宣、县视学郝麟生视察安东县学务报告
--
附录二:1925年宽甸学生爱国反帝示威游行概况
--
附录三:安东省文教人士战时忠贞殉难事迹(节选)
科学篇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 自然科学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研究机构
------
三、协作机构
------
四、测报机构
------
五、推广机构
----
第二节社会科学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研究机构
--
第二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经费管理
----
第三节成果管理
----
第四节专利管理
----
第五节情报管理
----
第六节科研所管理
--
第三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 自然科学技术活动
------
一、学术交流
------
二、技术引进
------
三、成果推广
------
四、技术咨询
------
五、情报调研
------
六、技术协作
------
七、科学普及
----
第二节社会科学活动
------
一、学术园地
------
二、学术研究
------
三、科普活动
--
第四章气象科技
----
第一节气象测报
----
第二节气象科研
----
第三节气象科技应用
--
第五章地震科技
----
第一节地震测报
----
第二节地震科研
--
第六章科学研究成果
----
第一节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
一、农业科研成果
------
二、轻工科研成果
------
三、丝纺科研成果
------
四、电子科研成果
------
五、化工科研成果
------
六、机械科研成果
------
七、交通、建筑科研成果
------
八、卫生、环保科研成果
----
第二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
一、专著
------
二、论文
文化篇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一、市文化行政机构
------
二、县区)文化行政机构
----
第二节辅导机构
------
一、市群众文化辅导机构
------
二、县区)群众文化辅导机构
----
第三节指导机构
--
第二章文艺创作
----
简述
----
第一节小说
----
第二节散文
----
第三节诗歌
----
第四节戏剧
----
第五节民间文学
----
第六节歌舞
----
第七节曲艺
----
第八节美术
----
第九节书法
----
第十节摄影
--
第三章表演艺术
----
简述
----
第一节京剧
----
第二节评剧
----
第三节吕剧
----
第四节话剧
----
第五节歌舞
----
第六节曲艺
----
第七节杂技
----
第八节表演艺术教育
----
第九节演出场所
--
第四章图书
----
第一节发行
------
一、书店·摊点
------
二、发行书目
------
三、发行方式
------
四、书源
----
第二节借阅
------
一、图书馆室
------
二、图书收藏
------
三、图书外借
------
四、馆内阅览
------
五、阅读辅导
------
六、咨询服务
--
第五章电影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影片放映
----
第三节影片发行
----
第四节影片宣传
--
第六章文物
----
简述
----
第一节旧石器时期
----
第二节新石器时期
------
一、后洼遗址
------
二、老地沟遗址
------
三、浪头镇娘娘城遗址
------
四、阎坨子遗址
------
五、老石山遗址
------
六、双山子遗址
------
七、大顶子山遗址
----
第三节青铜时期
------
一、石棚(兴隆石棚)
------
二、于家岭石棺墓群
------
三、东山大石盖墓群
------
四、石湖石柱子
----
第四节战国时期
------
一、青铜短剑
------
二、长胡三穿秦式刻铭青铜戈
----
第五节汉代
------
一、刘家堡古城址(武茨县城址)
------
二、漫河尖古城址(西安平县古城址)
----
第六节 高句丽时期
------
一、凤凰山山城
------
二、娘娘城山城
------
三、古墓群遗址
----
第七节辽金、元时期
------
一、九连城城址
------
二、铜印
------
三、瓷器
------
四、铜钱
----
第八节明代
------
一、辽东边墙
------
二、虎山头遗址
------
三、赫甸城城址
------
四、永泉土城址
------
五、创筑大奠堡记碑
------
六、毛文龙碑
------
七、尖山窑址
------
八、描金挂匾
----
第九节清代
------
一、柳条边
------
二、大孤山古建筑群
------
三、紫阳观
------
四、卧鹿山石庙
------
五、秦家大院
------
六、韩家庙碑
----
第十节近现代
------
一、日俄战争遗址
------
二、伪省长公馆
------
三、抗联遗址
------
四、解放纪念塔
------
五、革命烈士纪念塔
------
六、南岗头惨案遗址
------
七、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
------
八、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
------
九、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十、西山烈士陵园
------
十一、苗可秀纪念碑
------
十二、安东市各界人民控诉美帝暴行代表团团旗
------
十三、“两洲三国”胡琴
------
十四、鸭绿江断桥
------
附记:抗美援朝纪念馆
--
第七章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民间艺人管理
----
第二节演出剧目管理
----
第三节出版物管理
----
第四节封建迷信品及宣传橱窗管理
--
第八章档案
----
简述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业务机构
----
第二节档案收藏
----
第三节档案利用
--
附录一:传说
--
附录二:民谣
--
附录三:民间谚语
--
附录四:民歌
出版篇
--
概述
--
第一章报纸
----
第一节安东日报·辽东日报
------
一、机构
------
二、报道内容
------
三、通联
------
附记:新闻工作学校
----
第二节辽东大众
------
一、机构
------
二、报道内容
------
三、编采
------
四、通联
------
五、发行
----
第三节丹东日报
------
一、机构
------
二、报道内容
------
三、编采
------
四、队伍建设
------
五、印刷、发行
----
第四节其他报纸
----
附一:民国9年(1920年)部分日文报纸出版单位驻丹东分设机构
----
附二:民国18年(1929年)省及国家部分报社驻丹东分设机构
----
附三:1945年丹东第1次解放至1985年省及国家级报社驻丹东分设机构
--
第二章杂志
----
第一节综合类
----
第二节政治类
----
第三节经济类
----
第四节教育类
----
第五节科技类
----
第六节文化类
--
第三章出版社
----
第一节诚文信书局
----
第二节辽东建国书社
----
第三节辽东通俗读物出版社
广播电视篇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无线广播
----
第一节广播电台
----
第二节设施设备
----
第三节节目
----
第四节内容
----
第五节播音
----
第六节编采通联
--
第三章有线广播
----
第一节广播网
----
第二节设备线路
----
第三节节目
----
第四节内容
----
第五节播音
----
第六节编采通联
--
第四章电视广播
----
第一节电视台
----
第二节设施设备
----
第三节节目
----
第四节内容
----
第五节播音
----
第六节编采通联
卫生篇
--
概述
--
第一章医疗院所·医务人员
--
第二章防疫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一、劳动卫生
------
二、环境卫生
------
三、食品卫生
------
四、学校卫生
------
五、放射卫生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一、疫病疫情
------
二、疫情报告
------
三、疫病处理
------
四、免疫
------
五、反细菌战
----
第三节地方病防治
------
一、肺吸虫病防治
------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病防治
------
三、克汀病防治
------
四、氟中毒防治
------
五、布鲁氏杆菌病防治
----
第四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一、新法接生
------
二、“五期”保护
------
三、劳动保护
------
四、妇女病普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一、园所管理
------
二、疾病普查
------
三、健康检查
----
第三节节制生育
------
一、管理
------
二、指导
--
第四章中医医疗
----
第一节医师
----
第二节内科
----
第三节外科
----
第四节骨伤科
----
第五节痔瘘科
----
第六节妇科
----
第七节儿科
----
第八节针灸科
--
第五章西医医疗
----
第一节内科
----
第二节外科
----
第三节皮肤科
----
第四节儿科
----
第五节眼科
----
第六节耳鼻喉科
----
第七节口腔科
----
第八节妇产科
----
第九节传染病科
----
第十节精神病科
----
第十一节护理
--
第六章中西医结合医疗
----
第一节西医学习中医
----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
第七章医疗管理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行政管理
----
第三节院所管理
----
第四节医疗质量管理
----
第五节医疗制度
----
第六节医疗队
--
第八章药品管理
----
第一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
第二节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
第三节医院制剂质量管理
----
第四节特殊药品管理
体育篇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生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民体育
----
第四节老年人、残疾人体育
--
第三章竞技运动
----
第一节田径
----
第二节篮球
----
第三节排球
----
第四节足球
----
第五节乒乓球
----
第六节羽毛球
----
第七节射击
----
第八节游泳
----
第九节体操
----
第十节柔道
----
第十一节无线电
----
第十二节航空模型
----
第十三节航海模型
----
第十四节武术
----
第十五节摔跤
----
第十六节棋类
----
第十七节其他
--
第四章竞赛
----
第一节市级运动会
----
第二节省级竞赛会
----
第三节地区级竞赛会
----
第四节国家级竞赛会
----
第五节国际友谊赛
--
第五章人材培养
--
第六章体育设施
--
附一:1985年丹东市各项体育运动最高纪录表
--
附二:丹东市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