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书旨在以杭州辛亥革命为主线,演绎浙杭政治军事历史。上可追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辛亥革命前夕的杭州辛亥革命孕育发动的重要历史。下则关联从杭州辛亥光复,民国肇建,以及衍生的历届浙杭政府及其都督、督军、浙军总司令、巡按使、省长的种种史实。其时间跨度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27年2月北洋政府结束。第一篇孕育发动
内容时限:
1840-1927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纂委员会
序
编写说明
目录
第一篇 孕育发动
--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
二、太平天国(1850-1864)
--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 1860)
--
四、中法战争(188.3-1885)
--
五、中日甲午战争( 1894)
--
六、台湾人民的反割让斗争(1895)
--
七、列强瓜分中国
--
八、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
--
九、戊戌维新运动(1898)
--
十、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入侵(1900)
--
十一、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斗争
第二篇 浙路风潮
--
一、中国早期铁路
--
二、1898年浙江巡抚廖寿丰《为查明杭州拟筑铁路情形》折石碑
--
三、1905年浙路拒美染指
--
四、江墅铁路
--
五、苏杭甬铁路拒借英款
--
六、浙路进行时
--
七、浙路通车
--
八、汤寿潜简授与革职引发的浙路风潮
--
九、汤寿潜的著作《危言》《三通考辑要》
--
十、沪杭甬铁路沿线风情旧影
第三篇 杭州辛亥
--
一、革命酝酿
--
二、武昌首义
--
三、山雨欲来
--
四、上海光复与陈其美其人其事
--
五、光复之夜
--
六、杭州辛亥
--
七、浙江首任都督汤寿潜(1911年11月6日-1912年1月15日)
--
八、攻克南京
第四篇 民国肇建
--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准备
--
二、伍廷芳和唐绍仪的南北和谈
--
三、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四、中华民国五色国旗即攻克金陵江浙联军之军旗
--
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浙江阁员
--
六、浙江第二任都督蒋尊簋(1912年1月16日-7月20日)
--
七、清帝退位南北统一
--
八、孙中山辞职与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九、浙江第三任都督朱瑞(1912年8月21日-1916年4月11日)
--
十、袁世凯称帝与浙江
--
十一、浙江巡按使屈映光(1913年9月10日-1916年5月5日)
--
十二、欧战对浙江的影响
第五篇 辛亥名人
--
一、“国务院摄行大总统职”黄郛
--
二、国务总理兼财政部长汪大燮
--
三、国务总理孙宝琦
--
四、国务总理钱能训
--
五、国务院摄行临时执政职、外交总长胡惟德
--
六、财政总长王克敏
--
七、外交总长施肇基
--
八、财政部次长张寿镛
--
九、驻日公使陆宗舆
--
十、司法总长、驻日公使章宗祥
--
十一、代理国务总理、外交部长王正廷
--
十二、司法部次长余绍宋
--
十三、教育部次长马叙伦
--
十四、教育部长蒋梦麟
--
十五、江浙联军攻宁总司令徐绍桢
--
十六、清末进士、辛亥老人陈叔通
--
十七、倾资助革命的张静江
--
十八、浙江军政府财政司长庄崧甫
--
十九、宁波军政分府财政司长,杭州市市长陈屺怀
--
二十、浙江军政府警察局长沈钧儒
--
二十一、司法总长林长民
--
二十二、浙江都督府参谋长周凤岐
--
二十三、第二届省议会议长沈定一
--
二十四、办报名人邵飘萍
--
二十五、第三届省议会议长沈钧业
--
二十六、辛亥老人黄元秀
--
二十七、辛亥“敢死团长”朱家骅
--
二十八、杭州总商会会长金润泉
--
二十九、辛亥商界名人王晓籁
附录篇 北洋时期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特点
--
二、吕公望主浙(1916年5月5日-1917年1月10日)
--
三、杨善德主浙(1917年1月10日-1919年8月13日)
--
四、卢永祥主浙(1919年8月14日-1924年9月20日)
--
五、孙传芳主浙(1924年9月24日-1926年12月)
--
六、民国时期杭州市现域历任市县长一览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