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自然状况、重大自然灾害、水利建设、水政与人文等篇。
内容时限:
1822-1985
目录
封面
《大埔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前言
凡例
图片
--
水电局办公大楼
--
三河坝水电站全景
--
百侯水电站橡胶坝
--
十一万伏变电站一隅
--
大埔县水利水电及电网工程分布图
--
黄坑水电站
--
水浸高陂镇
--
乌槎堤内外
--
曹鲇整治崩岗新貌
--
沐东水库一角
目录
概述
--
附表1大埔县水利建设成就统计表
--
附表2大埔县历年水利工程效益统计表
--
附表3大埔县水利建设三大器材、完成工程量统计表
大事记
--
续记
第一篇自然状况
--
第一章水系
----
第一节韩江
----
第二节汀江
----
第三节梅江
----
第四节梅潭河
----
第五节银江河
----
第六节漳溪河
----
第七节小靖河
----
第八节合溪河
----
附表4大埔县主要河流系统表
--
第二章水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特点及水质
----
附表5溪口、三河坝点水质测定表
----
第二节水力资源
----
第三节水资源污染和保护
第二篇重大自然灾害
--
第一章主要灾害
----
第一节洪涝灾
----
第二节风、雹灾
----
第三节水土流失
----
第四节晚清的洪涝、风、雹灾害
----
第五节民国时期的洪灾
----
第六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洪灾
--
第二章特大洪涝年抗灾纪实
----
第一节1964年6月水灾
----
第二节1983年抗灾
----
第三节1983年抗御4号强台风
----
第四节英雅区1983年抗御4号台风
----
附表6洪涝、台风灾情表
--
第三章旱灾
----
第一节明清的旱灾(1529年-1910年)
----
第二节民国时期旱害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旱灾
--
第四章大旱年抗灾
----
第一节1955年抗旱
----
第二节1960年春旱
----
第三节1963年春旱
----
第四节1977年春高射炮人工降雨抗旱
----
附表7历年旱灾损失统计表(1950年-1985年)
第三篇水利建设
--
第一章防洪治涝
----
第一节迪麻围堤
----
第二节汇城围堤
----
第三节汇东改河围堤及发电工程
----
第四节党溪围堤
----
第五节新生围堤
----
第六节高陂乌搓改溪围堤
----
第七节陂村陂寨围堤
----
第八节三洲改溪围堤
----
附表8主要围堤、电排站表
--
第二章改河排洪
----
第一节侯南排洪工程
----
第二节调河排洪工程
--
第三章农田灌溉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一小(1)型水库
------
附表9小(1)型水库表
------
二小(2)型水库
------
三平塘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节自然水灌溉
----
第四节水轮泵提水灌溉
----
附表10水轮泵站表
----
第五节电动灌溉
----
附表11主要电动灌溉站表
--
第四章水力发电
----
第一节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二节农村小水电
----
附表12并网电站表(100千瓦以上)
----
第三节地方电网
--
第五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
附表13水土保持机构表
----
第二节五十年代治理水土流失模范乡
----
第三节曹鲇乡治山治水三十年
----
第四节洲瑞区水土流失和治理
----
附表14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表
--
第六章工程施工
----
第一节施工机构
----
第二节施工技术的发展
--
第七章水利工程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机构、队伍
----
第二节水费制度
----
第三节综合经营
--
第八章移民迁安
----
第一节沐东水库迁安
----
第二节百侯水电站迁安
----
附表15水库移民迁安情况表
--
第九章水利工程基础工作
----
第一节水文站网
----
第二节大埔县气象(站)局
----
附表16沿河主要圩镇洪峰传递时间表
----
第三节测绘与地质勘探
----
第四节规划
----
第五节设计
第四篇水政与人文
--
第一章职工教育
--
第二章机构沿革
----
附表17历届正副局长任期一览表
第五篇附录
--
一大埔县人民委员会文件——大埔县人民委员会关于颁发《大埔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条例》(草案)的通知(19
----
附件大埔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草案)
--
二洲瑞区公所《关于防止水土流失、封山育林的管理规定》
--
三杂记
----
(一)垮堤二起
----
(二)民谣三首
----
(三)蔡仙圳(杨氏文萃)
----
(四)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二一水灾实况(捕编)
编后语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