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根据淄博市政府部署和淄博市卫生局决定编修,名为《淄博市卫生志》。
二、本志区域范围,以1985年淄博市所辖区划为限。编纂的目的,在于辑录域内的医药卫生资料,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以旨稽前启后。
目录
封面
淄博市卫生志
《淄博市卫生志》审定委员会
淄博市卫生史志办公室
《淄博市卫生志》出版印刷领导小组
序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一章 简述
--
第二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博山县
----
第二节 淄川县
----
第三节 临淄县
----
第四节 长山县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
----
第二节 淄博专区中心卫生院
----
第三节 淄博专署卫生科
----
第四节 淄博市卫生局
----
第五节 区县卫生局
--
第四章 淄博市卫生局领导人
----
第一节 行政领导
----
第二节 党的组织
--
第五章 淄博市卫生局机关科室
----
第一节 1955年3月至1968年10月
----
第二节 1970年2月至1977年6月
----
第三节 1977年6月至1985年12月
--
第六章 淄博市卫生局直属单位
--
第七章 工业卫生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山东工矿部卫生科
----
第二节 工业部门卫生处
第四篇 卫生机构
--
第一章 简述
--
第二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外人医院
----
第二节 县医院
----
第三节 我政权卫生机构
----
第四节 私人诊所
--
第三章 建国初期医疗机构
--
第四章 市、区综合医院
----
第一节 淄博市第一医院
----
第二节 淄博市第二医院
----
第三节 区县医院
--
第五章 专业卫生机构
----
第一节 淄博市传染病医院
----
第二节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
第三节 淄博市耳鼻咽喉医院
----
第四节 淄博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
第五节 淄博市药材公司
--
第六章 疗养机构
----
第一节 淄博市疗养院
----
第二节 淄博市疗养院筹备处
----
第三节 淄博工人疗养院
--
第七章 企业医院
第五篇 爱国卫生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二章 工作开展情况
----
第一节 卫生扫除
----
第二节 反细菌战运动
----
第三节 “除四害、讲卫生”
----
第四节 “两管”“五改”
----
第五节 卫生工作上《纲要》
----
第六节 治理“脏、乱、差”
----
第七节 卫生达标
----
第八节 城市环境卫生
--
第三章 卫生健康教育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报纸
----
第三节 编写资料
----
第四节 展览
----
第五节 公众宣传
----
第六节 卫生知识调查
--
第四章 检查评比
第六篇 中医
--
第一章 简述
--
第二章 中医政策实施
----
第一节 中医走向联合时期
----
第二节 贯彻中医政策时期
----
第三节 中医曲折发展时期
----
第四节 中医稳步发展时期
--
第三章 中医机构
----
第一节 张周市周村中医联合诊所
----
第二节 淄博市中医院
----
第三节 区县中医院
--
第四章 中医
----
第一节 传统行医
----
第二节 中医技术继承
----
第三节 中医技术
----
第四节 历代名医
----
第五节 医文
--
第五章 民间医药
----
第一节 验方
----
第二节 疗法
----
第三节 遗迹
第七篇 西医
--
第一章 西医传人
--
第二章 建国前西医
--
第三章 门诊与病房
----
第一节 门诊
----
第二节 病房
----
第三节 急症室
----
第四节 手术室
----
第五节 药剂科
----
第六节 供应室
--
第四章 诊疗技术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内科技术
----
第三节 外科技术
----
第四节 妇产科技术
----
第五节 小儿科技术
----
第六节 五官科技术
----
第七节 皮肤科技术
----
第八节 肿瘤科技术
----
第九节 理疗技术
----
第十节 放射技术
----
第十一节 检验技术
----
第十二节 功检技术
----
第十三节 例录
--
第五章 护理
----
第一节 护理队伍
----
第二节 护理技术
----
第三节 护理工作
----
第四节 表彰
--
第六章 输血
--
第七章 中西医结合
第八篇 医药器械
--
第一章 医药供应
--
第二章 医疗器械
--
第三章 中药
----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
第二节 地方药产
----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
----
第四节 中药资源分布
--
第四章 西药
----
第一节 发展
----
第二节 限用药品
----
第三节 制剂
--
第五章 药检
--
第六章 药价
第九篇 卫生防疫(上)
--
第一章 古代卫生
--
第二章 近代疫情
--
第三章 中华民国政权的防疫
--
第四章 解放区、根据地灭病
--
第五章 防疫机构
----
第一节 淄博劳工卫生工作队
----
第二节 淄博专区中心卫生院防疫股
----
第三节 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
第四节 区(县)卫生防疫站
--
第六章 计划免疫
--
第七章 传染病防治
----
第一节 疫情
----
第二节 防治
----
第三节 法定传染病动态
第十篇 卫生防疫(下)
--
第一章 环境卫生监督
--
第二章 饮水卫生监督
--
第三章 食品卫生监督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卫生学调查
----
第四节 食物中毒
--
第四章 学校卫生监督
--
第五章 卫生检验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工作开展
第十一篇 工业卫生
--
第一章 建国前职业危害
--
第二章 工业卫生综述
--
第三章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
第一节 粉尘作业卫生
----
第二节 毒物作业卫生
----
第三节 物理作业卫生
--
第四章 放射防护
--
第五章 环境监测与预防性卫生监督
第十二篇 妇幼卫生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
第二节 区县妇幼保健机构
----
第三节 基层妇保队伍
--
第二章 接生
----
第一节 旧法接生
----
第二节 改造旧产婆
----
第三节 新法接生
--
第三章 妇女保健
----
第一节 妇女病查治
----
第二节 妇女劳动保护
----
第三节 妇幼卫生保健程序化管理
--
第四章 儿童保健
----
第一节 托幼卫生
----
第二节 儿童健康调查
----
第三节 婴幼儿常见病查治
--
第五章 节育技术
----
第一节 组织与队伍
----
第二节 节育技术
----
第三节 节育技术管理
第十三篇 社会保健(上)
--
第一章 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防治
----
第三节 表彰
--
第二章 皮肤病防治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梅毒防治
----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
----
第四节 头癣病防治
----
第五节 着色徽菌病防治
--
第三章 结核病防治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卡介苗接种
----
第三节 普查普治
----
第四节 治疗
--
第四章 精神病治疗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调查
----
第三节 治疗
----
第四节 精神病司法鉴定
第十四篇 社会保健(下)
--
第一章 红十字会
----
第一节 施医舍药
----
第二节 救死扶伤
----
第三节 红十字会
--
第二章 医疗队
----
第一节 支前医疗队
----
第二节 救灾医疗队
----
第三节 下乡医疗队
----
第四节 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
----
第五节 抗震救灾常备医疗队
----
第六节 援坦医疗队
----
第七节 赴藏医疗队
----
第八节 战备医疗队
--
第三章 收治地震伤员
----
第一节 接送
----
第二节 治疗
----
第三节 深情
--
第四章 划区医疗
第十五篇 农村卫生
--
第一章 简述
--
第二章 乡镇医疗机构
----
第一节 老区卫生所
----
第二节 联合诊所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卫生院
----
第四节 区县分院
----
第五节 卫生队伍
--
第三章 医疗技术设备
--
第四章 合作医疗
----
第一节 发展
----
第二节 整顿
----
第三节 大队卫生室
--
第五章 乡村医生
----
第一节 不脱乡卫生员
----
第二节 赤脚医生
----
第三节 乡村医生
第十六篇 医学教育
--
第一章 建国前医学教育
--
第二章 短训
--
第三章 学校
----
第一节 淄博卫生学校
----
第二节 淄博第二卫生学校
----
第三节 山东省淄博医学专科学校
----
第四节 淄博市卫生学校
----
第五节 区办卫校
----
第六节 院办卫校
--
第四章 教学
----
第一节 设备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实习
----
第四节 勤工俭学
----
第五节 多种形式办学
--
第五章 进修
第十七篇 医学科研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学会
----
第一节 学会组织
----
第二节 学术活动
--
第三章 医学情报
--
第四章 医学科研成果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获省厅级以上奖项目
----
第三节 获淄博市表彰项目
--
第五章 医学著述
--
第六章 对外学术交流
第十八篇 管理
--
第一章 卫生工作方针
--
第二章 医疗制度
----
第一节 公费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劳保医疗制度
----
第三节 自费医疗
----
第四节 医疗减免
--
第三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人员管理
----
第二节 技术职务晋升
----
第三节 卫生保健津贴
----
第四节 工团组织
--
第四章 计划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财会队伍
----
第三节 管理形式
----
第四节 计划财务管理
----
第五节 专题调查
----
第六节 卫生经济学会
--
第五章 医政管理
----
第一节 医疗事故鉴定
----
第二节 干部保健
----
第三节 疗养
----
第四节 个体行医管理
--
第六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监督
----
第三节 毒、麻药品管理
----
第四节 贯彻实施《药品管理法》
--
第七章 卫生法规实施
第十九篇 人物
--
第一章 简述
--
第二章 人物传略
----
淳于意
----
公乘阳庆
----
楼护
----
许智藏
----
高昶
----
翟良
----
岳含珍
----
王久珵
----
崔昌龄
----
李连胜
----
苑华芳
----
史玺书
----
芦萍
----
栾肇凤
----
王梦九
----
田宜勉
----
纪翱臣
----
王襄廷
----
邹庆光
----
王儒海
----
何康
----
崔芳华
----
邓海修
----
梁茂东
----
宋光德
----
王介田
----
王震
--
第三章 人物简介
----
公孙光
----
冯信
----
宋邑
----
唐安
----
马明生
----
陈自明
----
安传
----
徐嘉嗣
----
刘嘉汉
----
毕荩臣
----
王象晋
----
胡锐
----
房陆
----
王瑛
----
王海晏
----
崔宝和
----
邢万林
----
张孟
----
李士俊
----
刘毓松
----
王媚川
----
翟公硕
----
王其
----
刘志南
----
王毓章
----
韩应魁
----
赵济美
----
蒋今慈
----
孙世柱
----
孙淑潞
----
刘存祀
----
毕盛臣
----
韩映坤
----
束继宗
----
李尚年
----
孙沇
----
袁法伍
----
袁斯彬
----
胡国治
----
于棠
----
马印麟
----
郑洪顺
----
翟潢
----
荆协堂
----
姜文梦
----
吴懿杰
----
张凤仙
----
张培芝
----
栾尚桂
----
冯星轩
----
周佐禹
----
谢英才
----
焦瀛州
----
吕守良
----
岳明铎
----
李克春
----
冯景暄
----
赵久远
----
王玉池
----
刘堵
----
杨炳文
----
董瑞阶
----
崔敬铭
----
丁晋隆
----
周余三
----
李丰章
----
张际昌
----
梅兴祥
----
贾月潭
----
孙章甫
----
曹家明
----
郭林仙
----
秦起宽
----
张希玉
----
邱竹村
----
王洛久
----
荣仲九
----
孟照珍
----
钱树栋
----
丁瑞林
----
栾肇麟
----
张笃甫
----
李明成
----
王济忠
----
王会卿
----
韩运秋
--
第四章 医林隅贤
----
翟珂
----
蒲希程
----
蒲锡坤
----
韩茂桂
----
崔学珏
----
耿永思
----
徐澄
----
顾日琢
----
张淑瑗
----
李宪
----
蒲松龄
----
沈萃
----
赵执谷
----
赵得春
----
张中芬
----
王树愿
----
牛清和
----
魏孔彰
----
张志亮
----
张希仲
----
谷岱峰
--
第五章 革命烈士
----
博山区(录4名)
------
吕济川
------
岳奎
------
张学英
------
赵锦章
----
桓台县(录11名)
------
苗香兰
------
高明
------
贾庭吉
------
刘汉泉
------
陈林岳
------
张洪俊
------
王丙让
------
赵卿
------
孙天祥
------
吴桂同
------
张锡山
----
临淄区(录11名)
------
寇衍庆
------
高孝义
------
齐树春
------
杨乐信
------
李洪禄
------
崔英洲
------
李居民
------
李东江
------
张俊三
------
刘香廷
------
孙建本
----
淄博籍烈士
------
谢家幸
------
李怀坤
------
李厚信
------
王庆常
------
曹修臣
------
李盈川
--
第六章 先进人物
----
周英
----
于德刚
----
丛树洪
----
傅玉璋
----
钟德玉
----
张荣祥
----
傅国华
----
崔玉珍
----
左新华
----
陈淑珍
----
董伯津
----
魏锡文
----
张云庆
----
池田申
----
王淑莲
----
盖鸿干
----
李金山
----
梁茂东
----
王守先
----
魏秉礼
----
张寿康
----
王福永
----
于建藻
----
朱一香
----
石志敏
----
张秀昆
----
邓兴元
----
田桂芳
----
李庆祥
----
纪翱臣
----
孙熙瑜
----
米嘉祥
----
刘金枝
----
牛仁裕
----
张汉民
----
李春梦
----
宋鸿钧
----
陆学纲
----
唐作栋
----
王秀华
----
刘桂英
----
张致
----
朱俊山
----
周凤起
----
康英宗
----
许汉民
----
任佳芝
----
王曦
----
陈丕舫
----
孙淑英
----
傅周卿
----
盛美林
第二十篇 杂志
--
一、1948年《中共临时党员证》
--
二、中共山东工矿部卫生科总支委员会
--
三、中共淄博市委员会历次代表大会卫生界代表
--
四、淄博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卫生界代表
--
五、淄博市历届政协委员会卫生界委员
--
六、中共淄博市卫生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七、1981—1985年淄博市卫生系统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
八、淄博市卫生系统先进表彰琐录
--
九、人物琐录
--
十、建国前入伍的卫生界人员名录
--
十一、卫生习俗
--
十二、卫生谚语
--
十三、卫生歌谣
--
十四、卫生方言
附录
--
淄博市卫生局征集资料通知
--
淄博市卫生局公布审定委员会的通知
--
建国后中西医结合工作方针
--
1957年国务院公布《关于领导工业卫生工作的分工办法》
--
淄博市卫生事业“七五”规划(摘录)
--
淄博市红十字会历届组织机构
--
淄博市卫生局1971年推广的防治气管炎方剂
--
仓公列传
--
卷中图、表、照片序次
--
卷中附件目次
--
副卷目次
--
淄博市直属卫生单位志主要编纂人
--
区、县卫生志主要编纂人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