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国税志(1958-2008)

克拉玛依市国税志(1958-200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克拉玛依市国税志》(以下简称《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 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税务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对税务 工作的历史进行客观的记录,较完整地记述了克拉玛依税务工作的发展变化和进程。 二、本《志》采用章、节、目为基本框架机构,志首设序、凡例、图片、概述、大事记,志未设附 录、索引、后记等,全书设19章89节,章之首均设有小序,以示概括和提示。 三、本《志》体裁有述、记、志、图、表、录等题材,以志为主。志是分章节叙述克拉玛依税收 工作各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解决的问题;述指全书的概述及各章下的小序, 概述夹叙夹议,总括全志,章下小序提示和概括全章;记是采用编年体,以小见大,筛选克拉玛 依税务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和要事;图是在《志》中的照片和图案;表是各种统计表;录是重 要文献、参考资料、回忆录等。本《志》的述、记、志、图、表、录相互照应,图文并茂。 四、本《志》上限始于1958年,下限止于2008年12月31日。1958年,克拉玛依市税务局 成立(科级单位)。1986年,名称定为克拉玛依税务局(处级单位)。在原克拉玛依税务局的 基础上,1994年7月,国家税务机构分设,成立克拉玛依市国家税务局。本《志》根据资料征集 所限,重点记述了1980年以来税务机构的组建、发展、变化和工作状况。 五、本《志》采用语体文、记述体。本着“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的原则,通过对事 物历史地、辩证地叙述,体现事物产生、发展、变化过程,寓观点于史实之中,对各个章节中所述 的内容均未作直接论断。 六、本《志》中的机构名称、人名、地名及专用名词均使用当时实际使用的称谓。如:克拉 玛依市税务局、克拉玛依税务局、克拉玛依市国家税务局。根据需要和表述方便,《志》中机构 和文件标题用全称外,均使用简称。如: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简称自治区党委,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简称自治区政府;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委员 会简称局、市党委;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简称市政府。1958年至1985年7月,克拉玛依市税 务局简称用“市税务局”,1985年7月至1994年7月称克拉玛依税务局,1994年7月国家税务 局成立后简称用“市国税局”。 七、市税务学会是隶属于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的社会团体,在“税务学会”一章中包含了市地税 局的内容,在税法宣传活动中,凡由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联合组织的,亦含有市地税局的内容。 八、本《志》中的纪年用公元纪年,在记述年、月、日、时全部使用阿拉伯数字。 九、本《志》中的计量单位统一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发布的《国际单位制及其应 用》中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如:长度使用米,面积使用平方米,金额使用元、千元、万元、亿 元,重量使用千克、吨。 十、本《志》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未将有关保密事项编入《志》中。

内容时限: 1958-2008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图片
《克拉玛依市国税志》编委会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人员
-- 第一节 克拉玛依市税务局机构人员
-- 第二节 克拉玛依税务局机构人员
-- 第三节 市国税局机构人员
第二章 税制沿革
-- 第一节 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及其修正
-- 第二节 1958~1978年的税制改革
-- 第三节 1979~1993年的税制改革
-- 第四节 1994年税制改革
-- 第五节 若干专项税务措施
第三章 税政实施
-- 第一节 推行新税制
-- 第二节 流转税实施
-- 第三节 所得税的实施
-- 第四节 目的税实施
-- 第五节 财产行为税实施
第四章 税收管理
--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
-- 第二节 1958~1976年税收管理
-- 第三节 1977—1985年税收管理
-- 第四节 1986~1993年税收管理
-- 第五节 集体企业财务管理
-- 第六节 促产增收
第五章 税制改革及税种的管理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增值税
-- 第三节 消费税
--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
-- 第五节 车辆购置税
-- 第六节 外国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第七节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
-- 第一节 税收征管改革和规范优化税收管理
-- 第二节 规范征管基础工作,优化纳税服务
-- 第三节 个体集贸市场税收管理
-- 第四节 加油站税收管理
-- 第五节 出口退税税收管理
第七章 税务稽查
-- 第一节 稽查队伍建设与发展
-- 第二节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税务稽查T作的开展
-- 第四节 重大案件查处
第八章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及票证
-- 第一节 工作概况
-- 第二节 税收计划
-- 第三节 税收会计
-- 第四节 税收统计
-- 第五节 税收票证
第九章 税收信息化建设
-- 第一节 计算机的逐步使用
-- 第二节 税收征管软件的应用
-- 第三节 局域网建设
-- 第四节 广域网建设与金税工程
-- 第五节 网络的拓展和应用
-- 第六节 信息化建设管理
第十章 管理与保障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第二节 技术职称
-- 第三节 干部奖励
-- 第四节 非领导职务
-- 第五节 干部退(离)休
-- 第六节 税务咨询与代理
-- 第七节 公文、档案与基础保障
第十一章 公务员制度的实施
-- 第一节 公务员过渡
-- 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
-- 第三节 公务员考核
-- 第四节 公务员管理
-- 第五节 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第十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创建与发展
-- 第二节 职业道德建设
-- 第三节 国税文化建设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教育
-- 第二节 班子建设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
第十四章 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
-- 第一节 廉政教育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措施
--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 第四节 行风建设与示范窗口建设
-- 第五节 政务公开
-- 第六节 两权监督
-- 第七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第十五章 教育培训
-- 第一节 内部培训
-- 第二节 外部培训
-- 第三节 南干北学
-- 第四节 学历教育
第十六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党建工作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工会
第十七章 税务学会
-- 第一节 成立与发展
--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活动
-- 第四节 学术研究
第十八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责任制的落实
-- 第二节 普法教育
-- 第三节 税法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税收宣传月活动
-- 第五节 行政执法与实行“两制”
第十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人物
附录
-- 一、重要文件选录
-- 二、回忆录
表格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