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文史第十八集 祁阳县农业志(第三卷)

祁阳文史第十八集 祁阳县农业志(第三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正文 祁阳地处“湖广熟,天下足”的湘南腹地,宜粮宜林,以盛产稻谷和油茶而著称,早 在汉武帝初年即成为全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对粮油生产 十分重视,坚特“以农业为基础”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为促进祁阳经济发展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录

封面
图片
目录
第十六篇 粮食
-- 第一章 粮油收购
---- 第一节 粮食收购
---- 第二节 油脂收购
-- 第二章 粮油销售
---- 第一节 粮食销售
---- 第二节 油脂销售
-- 第三章 粮油储运
---- 第一节 粮食仓储
---- 第二节 储仓建设
---- 第三节 仓储管理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第四章 粮油工业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粮油加工
----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粮油加工
---- 第三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油加工
---- 第四节 粮食加工企业管理
---- 第五节 农村(私营)粮油加工
---- 第六节 饲料加工
---- 第七节 附营加工
-- 第五章 粮油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票证管理
-- 第六章 粮油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常设机构
---- 第二节 非常设机构
第十七篇 农业金融
-- 第一章 祁阳典当业
---- 第一节 当铺
---- 第二节 钱庄
-- 第二章 中国农业银行祁阳县支行
---- 第一节 祁阳县农业银行下属机构
---- 第二节 农村存款
---- 第三节 农村贷款
---- 第四节 农贷豁免
---- 第五节 组织机构
-- 第三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股金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贷款
-- 第四章 农业发展银行
---- 第一节 专项储备粮食贷款
---- 第二节 粮食收购贷款
---- 第三节 财务挂账及不合理占用贷款
---- 第四节 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贷款
---- 第五节 对两家龙头加工企业贷款监管
第十八篇 救济扶贫
-- 第一章 民政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民政救灾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救济
---- 第三节 风灾雹灾
---- 第四节 虫灾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农村五保供养
---- 第二节 福利生产及管理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四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优待抚恤
---- 第二节 双拥工作
---- 第三节 褒扬烈士
---- 第四节 安置
-- 第五章 慈善救助
---- 第一节 慈善救助设施
---- 第二节 收容遣送与救助管理
---- 第三节 祁阳县慈善总会
-- 第六章 革命老区扶贫
-- 第七章 赋税灾歉减免
---- 第一节 清代赋税宽免
---- 第二节 民国赋税减免
---- 第三节 新中国农业税减免
-- 第八章 开发式扶贫
---- 第一节 第一轮省级开发式扶贫
---- 第二节 第二轮省级开发式扶贫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第十九篇 移民
-- 第一章 古代移民
---- 第一节 本地先民
---- 第二节 历史上大移民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移民
-- 第二章 新中国移民
---- 第一节 县外移民
---- 第二节 水利建设移民
---- 第三节 水电站建设移民
---- 第四节 公路建设移民
---- 第五节 其他移民
---- 第六节 移民扶持
-- 第三章 移民机构
---- 第一节 县移民机构
---- 第二节 移民开发局的主要职责
---- 第三节 工程建设移民机构
第二十篇 红壤研究
-- 第一章 科研设施
---- 第一节 科研组室
---- 第二节 实验基地
-- 第二章 红壤研究
---- 第一节 水稻低产田改良
---- 第二节 红壤旱土改良
---- 第三节 红壤荒山改良
---- 第四节 多功能镁复合肥
---- 第五节 巴西陆稻
-- 第三章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第一节 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和农业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红壤丘陵区牧草栽培与综合利用技术
---- 第三节 红壤地区土壤镁素状况及镁肥施用技术
---- 第四节 水稻旱秧与席草高产栽培技术
---- 第五节 长期施肥红壤质量演变与调理技术
-- 第四章 对外合作与交流
---- 第一节 中加合作项目“中国水稻农作制度”
---- 第二节 中澳项目“南方红壤地区牧草栽培利用”
---- 第三节 中日项目“水田中氮磷钾素循环与环境”
---- 第四节 中韩项目“稻田高产高效与环境效应”
---- 第五节 中德项目“复合肥在水稻上施用效果”
---- 第六节 中挪项目“硝酸磷肥在作物施用效果”
---- 第七节 对外交流
-- 第五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获奖项目
---- 第二节 科学研究论文
---- 第三节 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六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科技人员
---- 第二节 科研管理
---- 第三节 科技开发管理
第二十一篇 金洞林场
-- 第一章 林业
---- 第一节 营林生产
---- 第二节 木材产品生产、运输、销售
---- 第三节 林业科技
---- 第四节 山林权属纠纷调处
---- 第五节 林政管理及森林防火
-- 第二章 水电开发及利用
---- 第一节 场办水电站
---- 第二节 分场、工区办小水电站
---- 第三节 乡镇办小水电
---- 第四节 村、组办小水电
---- 第五节 私营、股份制电站
-- 第三章 石材资源开发
---- 第一节 石材资源勘探
---- 第二节 石材开采
-- 第四章 旅游业开发
---- 第一节 旅游规划
---- 第二节 旅游景点
---- 第三节 在建、拟建旅游项目
-- 第五章 农业
---- 第一节 耕作方式
---- 第二节 作物种植
---- 第三节 养殖业
---- 第四节 食品加工
---- 第五节 农业科技推广与运用
-- 第六章 分场、工区
---- 第一节 分场
---- 第二节 工区
-- 第七章 场办企业
---- 第一节 金洞木材总公司
---- 第二节 基建物资公司
---- 第三节 牛头山综合厂
---- 第四节 金洞林场彩印厂
第二十二篇 农业人物
第二十三篇 农业艺文
-- 第一章 农业论文
-- 第二章 祁阳农业诗词
---- 第一节 近代农业诗词
---- 第二节 当代农业诗词
-- 第三章 祁阳农谚
---- 第一节 气象
---- 第二节 物象
---- 第三节 时令
---- 第四节 物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