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四川省志·民族志
一九九○年四川省少数民族分布图
图片
--
居住在天府之国的少数民族
----
(1)彝族
----
(2)羌族
----
(3)藏族
----
(4)回族
----
(5)纳西族
----
(6)满族
----
(7)傣族
--
居住在天府之国的少数民族
----
(8)土家族
----
(9)苗族
----
(10)傈僳族
----
(11)布依族
----
(12)蒙古族
----
(13)壮族
----
(14)白族
--
四川省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
--
四川省散杂居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
--
全省民族乡乡长轮训班
--
位于成都市文殊院街18号的民族工作管理机构--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峨边彝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庆典活动
--
甘孜州第二届民族艺术节开幕式
--
藏传佛教佛事活动
--
回族圣纪节
--
羌族巫师--“许”
--
彝族漆匠和他们制作的部分漆器制品--酒具、漆盘、鹰爪杯
--
藏族的工艺制品
--
藏族老唐卡画
--
藏族织锦画
--
藏族石版画
--
藏族壁画
--
一年一度的康定跑马山“转山会”
--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
--
蔚为壮观的苗族花场
--
土家族的摆手舞
--
羌族的挑花刺绣
--
土家族的竹编土艺
--
苗族的刺绣
--
藏族服饰
--
羌族服饰
--
彝族服饰
--
傈傈族服饰
--
苗族服饰
--
蒙古族服饰
--
德格印经院外景
--
德格印经院印制的部分藏文经版
--
别具一格的羌寨碉楼
--
川南苗乡梯田
--
藏区草场机械化收草
--
凉山彝区的飞播林海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四川省志·民族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篇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综述
--
第一章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简述
----
第一节历代封建王朝和国民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
------
附:红军长征和中共地下党在民族地区的工作
----
第三节改革开放时期的民族工作
--
第二章民族工作机构与民族自治区域
----
第一节历代民族地区机构设置情况
----
第二节50年代以后四川的民族工作机构
------
附:现有民族工作机构(1992年)
----
第三节民族自治区域和民族乡
--
第三章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简述
----
表1-1 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 单位:万元
----
第一节农业
------
表1-2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表(按1980年不变价) 单位:亿元
------
表1-3 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
表1-4 大牲畜存栏 单位:万头
------
表1-5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抽样) 单位:万
----
第二节工业
------
表1-6 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价) 单位:万元
------
表1-7 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黔江地区主要产品产量在全省的位次表(1990年度)
----
第三节交通邮电
------
表1-8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单位:万元
----
第四节商业财政
------
表1-9 财政收支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表1-10 财政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四章四川民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简述
----
第一节教育
------
表1-11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单位:人
------
表1-12 普通中学校在校生 单位:万人
----
第二节文化
----
第三节卫生体育
------
表1-13 医院床位 单位:万张
----
第四节科学技术
第二篇世居民族概况
--
第一章彝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族源及民族发展
----
第三节彝族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
第四节彝族奴隶制及封建制的社会经济
------
表2-1 民改前凉山昭觉滥坝乡、甘洛阿尔乡各等级土地占有情况表
------
表2-2 民改前凉山美姑巴普等乡各等级占有娃子情况表
------
表2-4 冤宁“咪西苏”土改时阶级划分统计(1952年)
----
第五节婚姻家庭
------
表2-5 凉山州彝族妇女的文化程度表(1990年)
------
表2-6 凉山彝族妇女认为理想丈夫的首要因素情况表
------
表2-7 凉山彝族妇女认为婚姻美满的首要因素
----
第六节宗教信仰
----
第七节文学艺术
----
第八节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
第二章藏族
----
第一节概况
------
表2-8 四川藏族人口的地区分布(1982~1990年)
------
表2-9 四川藏族人口年龄与性别比(女=100)(1990年)
------
表2-10 四川七个民族人口性别比的比较
------
表2-11 联合国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标准和四川藏族人口年龄构成
------
表2-12 四川藏族的社会负担系数(1982年、1990年)
----
第二节族源及民族发展
----
第三节民主改革前的政治制度
----
第四节民主改革前的经济制度
----
第五节文化与科技
----
第六节宗教信仰
----
第七节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字
--
第三章羌族
----
第一节概况
------
表2-13 四川羌族人口的地区分布
------
表2-14 四川羌族人口的产业结构
------
表2-15 四川羌族人口的职业结构
------
表2-16 四川羌族人口的文化结构
----
第二节古代羌族地区的政治经济
----
第三节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
第四节宗教信仰
----
第五节文化与科技
----
第六节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字
--
第四章土家族
----
第一节概况
------
表2-17 黔江地区土家族人口年龄性别结构(1990年)
----
第二节族源及民族发展
----
第三节古代土家族的经济
----
第四节反封建压迫与爱国反帝斗争
----
第五节文化及习俗
--
第五章回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字
----
第三节宗教信仰
--
第六章苗族
----
第一节概况
------
表2-19 四次人口普查四川苗族人口表
----
第二节当代苗族的政治经济文化
----
第三节习俗
----
第四节语言及文艺
--
第七章蒙古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近现代蒙古族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生活
----
第三节当代四川的蒙古族
----
第四节文教与卫生
----
第五节习俗及信仰
--
第八章满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民族发展
----
第三节当代四川满族的政治及经济生活
------
表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成都部分满族职业变化情况表
------
表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成都部分满族生活条件变化情况表
----
第四节习俗及信仰
--
第九章白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经济与文化
----
第三节习俗及信仰
--
第十章纳西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木里俄亚纳西族的社会经济
----
第三节习俗
----
第四节信仰
--
第十一章布依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习俗与文化
--
第十二章傈僳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习俗
----
第三节信仰
----
第四节文艺
--
第十三章傣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近现代傣族的政治与经济
----
第三节当代傣族的政治经济生活
----
第四节文教与卫生
----
第五节习俗及信仰
--
第十四章壮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习俗与文化
附录
--
一、大事记
----
上篇 战国--中华民国(公元前316~1949)
----
下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1990.12)
--
二、历任中共四川省委民工委书记、副书记名录
--
三、历任四川省民委领导人名录
--
四、1988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人物表彰大会”四川省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名录
--
五、1984年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
--
六、1990年四川省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
--
七、《四川省志·民族志》第一、二、三届编纂委员会负责人名录
--
八、《四川省志·民族志》撰稿及工作人员名录
编后记
版权页